為了報複,宗杭給這魚鷹取名“高冷之花”,每次給它投魚或者喂它喝酒,都“阿花、阿花”地叫,心中充滿阿q式的自得:非給你起個鄉土氣息的名字,叫你瞧不起我!


    更氣人的是,這魚鷹養不熟,一般小貓小狗,喂上兩次逗弄幾次之後,即便不以身相許,看見你時,也會分外嬌俏,這魚鷹不,該吃吃,該喝喝,然後一如既往地瞧不上他。


    憑什麽啊,憑你長得美麽?


    宗杭反正閑著沒事,360度地打量它:水鳥一般都長這樣吧,一身黑羽,泛銅綠色的金屬冷光,喙呈灰白色,如果非說有什麽特別的,可能是翠綠色的眼珠下頭,一塊不大的白斑裏露點橙黃,像雞蛋白裏摻點蛋黃。


    宗杭決定:分手的時候,一定要給它點顏色看看,鬥過鱷魚的男人,任何時候都不能認輸。


    ***


    水路全程都很順暢,一人一鳥在老撾境內換乘大巴車,一起窩進了行李倉的最深處,在黑暗、顛簸、充斥各類奇怪味道的角落裏靜候著時間一點點過去。


    車子比船停得次數多,經常有人裝卸行李,偶爾會有光從行李間的縫隙裏透進來,光裏掠過各色人等,有一次,宗杭還看到了背槍的,緊張地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好在有驚無險,下車之後,順利跟蛇頭匯合。


    蛇頭麵相樸素,老實巴交,跟影視裏塑造的猙獰形象相去甚遠,他示意宗杭提上魚鷹籠子,跟著走就行。


    宗杭有點擔心:“不會被抓到嗎?”


    聽說國內的邊防可嚴了。


    那人說:“邊境線這麽長,再說了,老虎還有打盹的時候。”


    “會有地雷嗎?”


    那人斜乜了他一眼,大概是覺得他問得蠢:“有小路,走過多少迴了。”


    這一程穿林翻山,沒想象中的那麽驚險,像山林徒步,走走歇歇,有時候到地方,蛇頭警惕地四下看看,撮了記鳥哨,林子深處就會有窸窣聲響,緊接著鑽出兩個人來,加入這偷渡的隊伍,一行人,從兩三個,到五六個、七八個,在茂密的叢林間蛇形,無聲無息。


    再然後,沒有界牌,也沒遭遇交火、喊話、慌不擇路,從山坡上下到一條土路邊時,蛇頭說了句:“到了。”


    這就到了?已經到了中國的天空下了?


    宗杭震驚之餘,四下打量,暗暗下定決心:以後要把這條罪惡的小路給舉報了,雖然他也偷渡了,但他將功補過,舉報有功,這事應該也就不算汙點了。


    同行的人很快鳥獸散,按規矩,互相不交談,走的也四麵八方,絕不同路。


    隻宗杭和魚鷹兩個,蹲在路邊等委托人認領,蛇頭迴收了籠子,抽著煙在對麵陪等。


    他還有尾款要收。


    如此順利,宗杭已然把“給點顏色看看”這事忘了個一幹二淨,真迴顧總結的話,魚鷹還該記上一功:多不容易啊,一個畜生,表現得跟偷渡老手似的,沉著冷靜,關鍵時刻,從來沒嘎嘎亂叫過。


    優秀!


    宗杭心裏一輕鬆,把路邊的花花草草拽了幾根過來,笨拙地繞圈、打結,趁著魚鷹沒注意,套它脖子上了。


    本來還想再嘮叨兩句的,但易蕭她們到得真快,一輛紅色小麵包由遠及近,副駕駛車窗降下,井袖興奮地朝他招手:“這,宗杭,這呢!”


    她從車窗裏把錢遞給蛇頭。


    這車是包的,隻載了她們三個,易蕭遮頭蓋臉,坐在最後一排的角落裏,宗杭進來,她連眼皮都沒抬一下。


    能看出是井袖在打理一切,她一邊催司機開車,一邊迴頭向宗杭解釋:“時間有點緊,你坐飛機不方便,咱們包車去江西。”


    她精神不錯,迴到國內,處處親切,連帶著精神都不那麽壓抑了。


    宗杭嗯了一聲,把安全帶扣上。


    車到盡頭處拐彎,有輛摩托車迎麵駛來。


    車手居然是個女的。


    鄉野地方,摩托車代步居多,也不是沒有女人騎摩托車的,但宗杭覺得,那些都稱不上是車手:車手是身份的象征,要有身材、有架勢、有技術才行。


    他目不轉睛盯著看:那摩托車車速很快,車屁股後頭一道黃土塵,幾乎是和麵包車擦過去的。


    路上的規矩,一般碼子小的要讓碼子大的,摩托車居然不讓麵包車,司機有點不高興,罵了句:“不要命了!”


    宗杭卻“哇”了一聲,還扭頭去看:“技術真好。”


    不就是“嗖”一下就過去了麽,技術好在哪了?井袖納悶:“你怎麽看出來的?”


    宗杭展示自己作為“內行”的優越感:“我也飆過車的。”


    井袖懷疑地看了他一眼。


    她覺得,宗杭飆的可能是碰碰車。


    ***


    易颯遠遠就看見了蛇頭,還有路邊蹲著的烏鬼。


    她近前停車,摘下帽盔,七月天,全國普遍高溫,到哪兒都熱得夠嗆。


    她拿手扇風。


    蛇頭遲疑了一下:“易小姐?”


    “美金收嗎?”


    “收。”


    易颯彈了筒美金過去,受鬼佬影響,她用錢喜歡卷成膠卷樣的一筒一筒,覺得彈出去時瀟灑帥氣,但蛇頭顯然國人思維,拆開了一張張數過,還又捏又搓。


    易颯這才去看烏鬼。


    烏鬼迎著她的目光蔫蔫站著,脖子上還套了個花草環,好好一個兇禽,氣質猛然塌落。


    這特麽……哪個神經病多事?


    ***


    離“7.17”本來就剩不到兩天了,還不能坐飛機,時間驟然金貴,從雲南過去,至少穿三個省,還得日以繼夜。


    傍晚在桂林吃米粉,司機讓幾人慢慢吃:自己有個哥們住這,他聯係一下,最好能接上了一道走,路上兩人換開,走夜路就不成問題了。


    不知道是不是米粉裏加多了辣,宗杭有點不習慣,吃了半碗肚子就不舒服了。


    店麵小,沒洗手間,店老板指點他前門出去、街口拐彎,有個公共廁所。


    解決了身體不適出來,那輛紅色小麵的還沒迴,宗杭也不著急,沿著街麵邊逛邊走,走過一爿店麵時,驀地又退迴來。


    是家小雜貨鋪,桂林是旅遊城市,很多雜貨鋪兼賣旅遊紀念品,這店麵門口立著明信片架,上頭的圖案也普通,桂林山水、陽朔竹筏什麽的。


    宗杭盯著看了會,一顆心忽然砰砰跳。


    他進到店裏,先要買手套,店主拿了雙務工手套給他,他套上了試大小,又要了筆和帶郵資的明信片。


    都是普通物件,店主漫不經心跟他結了錢。


    出門之後,宗杭拐進一條偏巷,明信片抵在牆上,拿左手歪歪扭扭寫字。


    沒寫收信人,地址欄是家裏。


    內容隻兩個字,平安。


    他沒法跟家裏聯係,宗必勝那脾氣,但凡有些確切消息,勢必追根究底興師動眾。


    也做不到完全斷音訊,童虹那鑽牛角尖的性子,身體又不好,怕她撐不下去。


    他想給點似是而非但又引人遐想的信息。


    這明信片,他計劃在下一個省的、某個偏僻地頭的小郵筒裏寄出去。


    他不碰這明信片,上頭就不會留指紋。


    桂林的明信片,卻不是在桂林寄出,很難查清來源。


    左手寫字,筆跡沒法辨認。


    寄到家裏,寫的是“平安”,宗必勝和童虹勢必會把這張明信片和近來家中的變故聯係起來。


    他們會心神不定,會有種種猜測,但這猜測裏會有微末的希望探頭,會讓生活不那麽絕望,會讓他們開啟一段忐忑但心甘情願的等待。


    過一陣子,他會如法炮製,再寄一張,內容可以寫“再等等”、“快了”或者其它。


    都說親人之間有心電感應,父母或許借由這歪七扭八的三言兩語,可以理解他的處境,體諒他的苦衷。


    他會迴家的。


    ***


    七月十六日深夜,終於距離目的地不遠。


    宗杭隻知道是“江西”,具體在哪沒概念,過國道時,隱約看到高大廣告牌上的“鄱陽湖”字樣,再然後,滿眼都是望不到邊的厚重水域。


    司機拿手機導航,沿湖邊且走且找,最後停下的地方是縣城港口。


    這一片燈火通明,湖麵上泊幾十條船,大小都有,最大的是條小型客船,大概四五十米長,三層來高,載二三百號人綽綽有餘。


    近水的地方大排檔一個接著一個,很多人吆五喝六地推杯過盞,離得這麽遠,都能聽到劃拳聲、聞到河鮮煎炸燒烤的香味。


    易蕭吩咐宗杭:“你們兩個先去吃東西,選最邊上的那家,我晚點會找你們。”


    她做事一向莫測,宗杭也不多問,隻把遮陽帽戴好,帽簷往下拉了拉:雖然這裏不是柬埔寨,但不知道宗必勝的尋人啟事散到什麽程度了,注意點總沒錯的。


    兩人進了那家大排檔坐下,點了些飲料燒烤,這家位置比較偏,生意也冷清,跟往裏的那幾家沒法比。


    宗杭吃不了河鮮,隻能啜著飲料看東望西,看著看著,漸漸看出些端倪來。


    大排檔裏當然也有縣裏過來吃夜宵的散客,但除此之外的那些客人,好像是認識的。


    因為總有人“巡酒”,一手啤酒一手塑料杯,到一個大排檔前就斟滿了端起,裏頭很多人立時鼓噪,然後也舉杯。


    這個大排檔喝完了,那人就去下一個,再次舉杯之後,又一輪鼓噪同飲,頗像新郎官的挨桌敬酒。


    但“巡酒”的人不止一個,所以一輪一輪,沒個消停,有些喝上了頭早退的,踉踉蹌蹌往那艘客船走:外人看來,很像是遊輪旅遊,一船的人都熟識,夜半靠岸吃夜宵。


    宗杭沒見過這場麵,覺得挺有意思的,正看得入神,一個二十五六歲的年輕小夥子一臉喜氣地進來,大喇喇坐到他桌對麵:“你是宗杭?”


    宗杭愣了一下,還沒想好怎麽接茬,那人已經連珠炮樣說開了。


    “我叫張有合,在‘歌詩達’上當廚助,喏,就身後這船。”


    他指了指那艘客船。


    “你記住啊,我是你表哥,我有急事要去辦,但船上缺人手,跟領班商量了之後,讓你去頂我的缺,你身體健康,沒傳染病,廚助,也就幫忙切切菜,切切肉,你幹得來的。”


    他邊說邊把工作證遞過來:“領班、同事,我都打過招唿了,對外你就是張有合,你女朋友就跟你擠一間,船上這種情況常見,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會較真的。”


    宗杭有點明白了。


    這應該是易蕭的安排,這張有合,隻是個得了好處讓幾天工、順便幫她傳話的。


    “還有呢?”


    張有合撓撓腦袋:“還有?沒了啊。”


    那先上船再說吧。


    宗杭掛好張有合的工作證,拎起行李帶井袖上船。


    客船是臨時停靠,沒搭浮橋,隻斜了兩塊長木板做上下步道,登船口有人守著,大概是怕無關人等蒙混上船。


    宗杭走到近前,出示了一下工作證,張有合的招唿顯然也“關照”到了這裏,那人一樂:“就你啊。”


    邊說邊拉開閘擋放行。


    過了閘擋,剛走了兩步,身後忽然傳來一道既甜又嬌的女聲:“小薑哥哥!”


    頂層一扇推開的窗戶邊,一個正打電話的中年男人愕然看向這個方向,旋即笑著揮手示意。


    宗杭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都多大年紀的男人了,還叫“小薑哥哥”,男的臉大,女的也有點怪一言難盡的。


    他迴頭去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線輪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尾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尾魚並收藏三線輪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