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颯把丁磧叫出去了。


    陳禿也迴屋了,走之前吩咐宗杭第二天記得要早起,他天不亮就會送他走,借著天色遮掩好辦事。


    宗杭趕緊點頭。


    人都走了,屋子裏隻剩了他一個人,宗杭躺到地鋪上,安穩不了幾秒,又坐起來,目光透過半開的門縫往外瞥。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站在遠處平台邊的易颯和丁磧。


    宗杭有點小惆悵,他講了那麽久,口幹舌燥,到末了易颯也沒誇他一句,反而把丁磧拉出去說話。


    他以前看丁磧,總覺得是個偷窺狂、不像個好人,今天怪了,覺得他一表人才,成熟穩重,往那一站,跟易颯還挺配的。


    宗杭悻悻的,不過很快又興奮起來。


    至少自己幫上了忙,立了功了——易颯聽他說話時,一直很專注地看著他呢。


    宗杭心裏美滋滋的,下意識以手托腮。


    一支之下,劇痛無比,瞬間反應過來:不對,被拔了牙,他半邊臉是腫的!


    心情刹那間跌落穀底:他沒什麽優點,也就一張臉能看了,他還給易颯看了個腫的。


    ***


    易颯一直沒說話。


    她點了根木煙枝,抽了會才想起丁磧:“要嗎?”


    丁磧笑笑:“不用了,抽不慣。”


    易颯嗯了一聲,自顧自想自己的事,過了會皺眉提醒他:“往裏站點,別又被拖下去。”


    丁磧看了看腳下,是離邊沿太近了。


    他往裏挪了挪。


    易颯把煙枝繞在指間,終於入了正題:“聽了這麽多,怎麽想的?”


    丁磧說:“暫時還沒理出個頭緒,你呢?你對這種事,應該比我了解。”


    易颯沉吟了一會:“聽說過養屍地嗎?”


    丁磧點頭。


    國內有些恐怖小說裏,把“養屍地”寫成是人埋進去了會變成僵屍的地方,其實不是:中國這麽大,各地的土壤、土質、地氣、幹濕,以及地下的化學元素含量等等,都千差萬別,屍體埋進去了,狀態自然會不一樣。


    在大多數地方,屍體都遵循自然規律,先腐爛,白骨化,年頭再久點,骨頭都會風化變脆。


    但總有一些地方,近乎詭異:比如屍體埋進去之後,指甲和頭發繼續生長,再比如不爛不腐,麵容栩栩如生。


    易颯說:“我懷疑這大湖底下,有養屍囦。”


    養屍囦,其實就是水裏的養屍地,“囦”(yuān)字,音義都通“淵”,寓意“水中之水”,古本義是“打漩渦的水”。


    丁磧抬眼看她:“懷疑?你就住這大湖上,你不知道?”


    易颯冷笑:“你也不看看這大湖有多大,你住黃河邊上,黃河底下的事,你都摸清楚了?”


    她語氣裏有點不耐煩,覺得丁磧這人的智商,大概打1996年起就沒提高過。


    養屍囦很難找,直白點說,它是“水中之水”,去水裏找水,就跟在土裏找土一樣,都是特別艱難的事兒。


    水鬼三姓有個確定水下某個範圍是不是養屍囦的法子,就是放魚。


    魚在水下遊,遇到養屍囦,是會掉頭或者繞過去的——水下不比土裏,水下來來去去的活物多,容易啃屍,養屍囦比養屍地的要求高:不但要保證沉進來的屍體不腐,還得能夠不受魚類等活物侵擾。


    所以養屍囦另有個諢號,叫“魚不去”。


    不過這種放魚的法子,隻適用於被圈定的小範圍水域,洞裏薩湖這麽大,施展不開。


    易颯說:“其實我們早該想到了,馬悠的衣服腐爛得那麽厲害,屍體卻保存得那麽完好,就是因為養屍囦的水,養人,但不養衣料。”


    所以衣裳泡在水裏,該怎麽爛,還怎麽爛。


    丁磧心裏一動:“那疤頭他們失蹤,會不會是他們運氣不好,想把馬悠沉湖,結果誤打誤撞,時辰是陰時,選中的又是養屍囦,陰差陽錯,做了個‘活祭’,炸了囦?”


    易颯點頭。


    在古代,比起土葬,有些人更傾向於“水葬”。


    這水葬,並不是指在水底造個墳,字麵意義上來說,土葬是用土來埋,同理,水葬就是用水來埋,又叫沉棺養屍囦。


    養屍囦,是水底深處封閉的“水團”,你看不見它,因為沒人能分辨水裏的水,放魚可以幫助識別,但即便識別了,人也進不去,因為“囦”本就是水裏的天險,幾乎不納活物,你試圖潛水進去,這水團會驟起漩渦,甚至移動遊走,你想從河麵上把棺材墜進去,棺材會從水團邊緣滑開。


    不過這些難不倒水鬼三姓,他們長年摸索嚐試,終於想出了個法子,用活祭炸囦。


    操作起來頗為複雜。


    時辰要選在宜“安床”的黃道吉日、風平浪靜的夜半陰時。


    水麵上,用“拉框子”圍出養屍囦對應的安全範圍。


    拉框子是一種木頭打造的工具,很多關節點,不用的時候可以折疊,用時可以拉長成四四方方的浮漂框架,四角墜鉛錘,用於固定,朝上的木麵上有連通的溝槽,油倒進去,拿火一點,就串連燒成了火框。


    火框框出的範圍,如同犯罪現場拉出的警戒線,船都要停在火框外,這是為了避險。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先向火框內漂進一隻水底淤泥燒成的陶碗,裏頭盛著被用作活祭的人的血,陶碗漂到中央時,拿折了箭頭的箭射翻,讓血翻進水中。


    如果血在水裏如常蘊開,說明這事成不了,但如果血被吸收,沉入水下,那就是養屍囦接受了,可以下活祭。


    活祭入水,水底會有咆哮如雷,水麵瞬間凹出一個急流漩渦,時長不會超過一分鍾,四周船上的人要在這片刻內看準方位,準確地用木杠滑板等把棺材沉進去,水葬才算圓滿達成。


    而且這水團,在水底並非永久固定,水湧浪推,它也會帶著棺材遊走,越走越深,越深也就越安全。


    這套沉棺養屍囦的法子,易颯也隻是聽說,從沒見過,據說明初的時候,水鬼三姓就立下家規,不再接水葬的活兒了:一是因為養屍囦太難找,找到了也說不準哪天就“跑”了;二是老祖宗們覺得,以一換一,葬一人殺一人,太過殘忍,有損陰德。


    她說:“我們假設,疤頭的計劃是把馬悠活著沉湖,但誤打誤撞,船停的位置正下方,恰好是個養屍囦。”


    丁磧接下去:“他們事先可能折磨過馬悠,馬悠的血先滴進湖裏,然後人被沉湖——恰好就是個活祭的程序,炸了囦。”


    事發時,那條船正停在中心,以炸囦的瞬間威力,撕毀揉碎一條小漁船,不是什麽難事。


    而且過程很短,很快恢複平靜,即便附近有人聽到動靜趕過來,也未必知道發生了什麽。


    丁磧沉吟:“但是問題在於,如果馬悠當時就死了,一個死了差不多快一年的人,是怎麽做到攻擊我的?”


    普通人可能會腦洞大開,猜測是被養成了僵屍,或者借屍還魂,但水鬼三姓,跟水打了上千年的交道,見多了各類兇險狀況,遇事反而不大會往怪力亂神的方向去想。


    易颯遲疑了一下:“你有沒有想過,那個攻擊你的、胳膊上有疤的女人,可能並不是馬悠。”


    如果從頭至尾,馬悠都隻是個死去的道具、障眼的幌子呢?


    那個女人攻擊了丁磧之後,也許並沒有走遠,並且看到他們放了烏鬼。


    為了隱藏自己,她從養屍囦裏帶出了馬悠,因為馬悠也是女人、長頭發,和她體貌相似,她把馬悠放在了泥炭沼澤森林的河岸上,還在馬悠背上製造了類似的戳傷,使得他們先入為主,認定馬悠就是襲擊丁磧的人。


    但她忘記了自己胳膊上的疤:也許是覺得當時場麵混亂,那麽短的一瞥間,不會有人注意到的。


    丁磧聽完了才發表意見:“這麽推測,理由是什麽?”


    易颯示意了一下平台邊站成了一截老木頭的烏鬼:“還記不記得,那天晚上烏鬼給我們帶路,有一段時間,它突然不走了,在水裏團團亂轉?當時沒太留心,現在想想,它很可能是被人幹擾了。”


    記得,像遭了鬼打牆,當時,他還一度懷疑烏鬼是當地的禽種,效用上打了折扣。


    丁磧說:“假設得合情合理,但經不起推敲。”


    易颯沒給他說下去的機會:“我知道。”


    這假設走到最後,是個死胡同。


    一是,丁磧用於自衛的牙刷柄上,確實沒有血,但有腐臭味。


    二是,除了活祭,養屍囦不納活物,要說是那個女人從養屍囦裏把馬悠帶了出來,怎麽做到的?


    如果幕後真有這麽個女人,這個女人,怎麽看也都不像是活人,於是問題又繞迴了原點——一個死人,是怎麽做到攻擊丁磧的?


    易颯頭疼,隻能提醒丁磧:“你這兩天注意點,別一個人亂跑。我始終覺得,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攻擊,這兒這麽多人,你還是第一天來,她不選別人,偏偏挑中你,不像是隨機的,如果你真是她的目標,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她忽然生出懷疑來:“你是不是得罪了什麽人?”


    丁磧哭笑不得:“怎麽說到我身上來了?如果是我的仇人,在哪不能弄死我?非跑到這兒來?我倒覺得,這人針對的是你,畢竟你是主,我是客,我要是死在你地盤上,丁家追究起來,你也很難搪塞。”


    說的倒也不無道理,畢竟真相未明之前,一切皆有可能。


    分開時,易颯目送著丁磧走迴雜物房,又提醒了一次:“晚上把門鎖好。”


    丁磧轉過身,倒著往迴走,抬手給她敬了個禮,示意知道了。


    易颯沒好氣,她很不吃這一套,大概是身邊三教九流的男人太多,早已司空見慣:這世上太多人,拿無聊當有趣,拿輕佻當會撩。


    她走到梯子邊,正要往上爬,忽然有道低低的聲音傳來:“伊薩……”


    她第一時間確定聲音來源:雜物房、宗杭。


    但雜物房的門隻開了一條縫,他在門後說話,臉都沒露。


    幹嘛呢,捉迷藏呢?


    易颯說:“幹什麽?”


    宗杭的聲音繼續飄出來:“陳先生跟我說,明早天不亮就要走,你那時候估計還在睡覺,但是……”


    “你不會出來說?”


    “我怕有人看見。”


    易颯往身後看了看。


    夜深了,周遭都滅燈了,不會有人看見的,而且,她自信做得手腳利落,素猜也不可能察覺。


    “沒事,出來吧。”


    宗杭猶豫了一下,抬眼看到牆邊掛了個竹笠帽,摘下來擋了臉,這才小心翼翼出來。


    易颯看著他走近。


    她挺喜歡他本分,有自知之明,都已經被允許出來了,還懂得小心掩飾,最煩那種不讓幹什麽非幹、拿作死當個性的。


    宗杭走到她跟前,盡量把沒腫的半邊臉對著她,然後把話給補完:“但是你救了我,我不能不跟你道謝就走,還有啊,以後……我該怎麽謝你啊?”


    這麽大恩,送錢送房子都不為過。


    易颯說:“沒事,吳哥大酒店又不會長腿跑了,我以後想起來,會去走一走的。”


    宗杭點頭:“那我跟龍宋說一聲……你想起來的時候,我可能都迴國了,我會把我的聯係方式都留給龍宋,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你就打給我……”


    他越說越沒底氣:易颯能有什麽事需要他幫忙呢,人家要能耐有能耐,要事業有事業,還是跨國的……


    話說完了,沒詞了。


    宗杭訥訥了會,忽然拿手扶住爬梯:“你上去吧,我幫你扶著。”


    那語氣,像請客吃飯時拚命勸菜:來來,你吃,不要客氣。


    但關鍵是,爬梯是釘子釘死的,根本也不需要扶。


    易颯往上爬了兩格,忽然想起了什麽,低頭看他:“還有件事……”


    宗杭趕緊仰頭,表情很認真,像要參加期末考的小學生,虔誠聽老師劃重點。


    “你今天在水底下,看到什麽奇怪的事情沒?”


    有啊,他看到船底下掛著個人,像飄飄的海帶。


    他說:“我看到……”


    話到一半,忽然反應過來,立馬改口:“沒有沒有,我什麽都沒看到。”


    易颯眸光微轉,唇角微勾,看著他似笑非笑。


    宗杭瞬間局促:“我不會跟人說的,絕對不會,真的。”


    易颯笑笑,看出他的確沒機心:“行吧,沒看到什麽就好。”


    爬到梯頂時,她低頭看了一眼。


    宗杭還原地站著,仰著頭,一直目送,忽然看到她低頭,又驚又喜,趕緊向她揮手。


    道別式的那種,揮個不停。


    臉還是腫的,但笑得很真誠。


    易颯朝他點了點頭,算是迴應。


    這世上,有人活在陽光裏,有人活在陰影下。


    宗杭這樣的人,真不該出現在這種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線輪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尾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尾魚並收藏三線輪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