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玻璃,鏡子
胎穿後我在科舉文裏玩複仇 作者:螞蟻愛爬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陳十九說道穴位,黃升發眼睛一亮,其實他和家裏人也懷疑是這個原因,因為他小叔醒來後發現自己的手廢了,悲痛欲絕心存死誌就吃了好幾朵這個蘑菇。
可惜並沒有死,發了一場瘋,睡了一覺第二天起來又沒事了!!
陳十九見人被他說動了繼續道“我們練武之人都知道,有些穴位是不可以隨便亂點亂紮的,那種穴位可以讓人暫時麻木無力或者失去知覺。”
“不過,我聽說有些醫術高明的大夫可以毀了人身體裏的筋脈,讓人如同癱子一樣無力行動。”
其實用前世的說法就是破壞了那個地方的神經,這樣就無法控製自己的四肢,對於毀了一隻手的黃知耀,陳十九也覺得惋惜。
本以為吃了致幻的毒蘑菇能躲過一劫,沒想到竟然還是被毀了,這些世家還真是猖狂啊!
黃升發思索著,練武之人打鬥時讓人疼痛或麻木,導致無力迴擊這個他也聽別人說過,不過後麵的醫術高明的大夫讓人如同癱子,他還從來沒有聽說過。
有這麽厲害的大夫嗎?隻是紮針就可以毀了一個人一條手臂?
“這些你是怎麽知道的?”黃升發有些好奇的問道。
“陸伯父告訴我的,就是揚遠鏢局的東家,他們家的人都是走南闖北的,知道的東西多。”
黃升發點頭,陸總鏢是他們武寧縣的名人,他自然聽說過,如果是他說的那肯定就是真是真的了。
黃升發深深地看了一眼陳十九清澈的雙眸,迴了一句“多謝了”
陳十九撐著頭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心裏不知在想些什麽。
當天夜裏,陳十九來到黃家,進了黃知耀的房間,二人在房間裏
時間轉眼到了夏收,去年的水車和脫穀機,已經在許多地方得到廣泛應用,這兩件東西一經推廣,便令人讚歎不已,謝恆帝知道後也對其大加讚賞。
因此,今年九月,京城特派使者前來,為武寧縣的朱縣令和陳淩雲等眾人帶來了皇帝的賞賜與聖旨。同時,還有五皇子托人捎來的一千兩銀票和一封信。
隻是,這封信的收件人卻並非陳十九,而是陸慎,陸慎看完信後就把信給了陳十九。
陳十九看完後也是醉了,這五皇子居然說這一千兩是他這半年的所有積蓄,而且還是省吃儉用省出來的!!
先是感謝了一番陸慎,陳十九和朱八的幫助,因為搶了他們的藥材這才能救下六皇子的命。
但是對陳十九和朱八他還是覺得有些抱歉,因此想多送些銀子給他們補償,但是奈何他一窮二白,根本沒有多少銀子。
整封信大部分都是在和陸慎訴苦,說國庫沒錢,說他爹這個皇帝也是個窮光蛋,讓陸慎想想在京城開個酒樓行不行,或者開個楚館什麽什麽的,反正就是要陸慎幫他想個能掙錢的法子。
後麵還訴苦自己在迴京城的路上好心救了一個姑娘,結果那個姑娘非說自己壞了她的清白,逼著自己對她負責。
後來才知道這姑娘是他們揚州刺史顧學章的庶女,這可把他惡心壞了。
更氣人的是,那姑娘最近去了京城,到處說自己抱了她卻不負責,顧學章那個老狐狸更是上奏皇上想要皇上給他女兒下旨賜婚。
他父皇很可能會礙於顧學章在江南的勢力同意這件事,此時他是愁的小小年紀頭發都要白了。
陳十九看完後笑的樂不可支“這五皇子還真是的活寶啊,他竟是把你當成知己好友了?”
陸慎也挺無奈“可能做皇子的都很無聊吧!”
陳十九拍了拍陸慎的肩膀,笑著安慰道:“既然五皇子如此信任你,那你不妨幫他想想辦法。”
陸慎翻了一個白眼“你覺得我找你過來幹嘛?不就是覺得你點子多,想讓你幫我想嗎?”
陳十九瞪大眼睛“好你個陸慎,倒是會使喚我啊!”
不過,話雖如此,陳十九還是若有所思的想了一下。
幾天後,便有一封從武寧的信件寄往了京城,不久後五皇子就收到了陳十九給他的玻璃製作之法。
信中描述的如同琉璃一般清透且製作比琉璃還要簡單的玻璃讓謝宴殊大感好奇。
當下立刻叫人去幫他把這個玻璃做做出來,後來因為太忙還把六皇子謝宴容也拉開給他跑腿。
玻璃成功做出來後,連謝恆帝都大感興趣,短短一個月皇宮裏的窗戶就安裝上了這個采光極好的玻璃。
隨後的事情自然不必多說,短短幾個月謝宴殊謝宴容二人就賺的盆滿缽滿,徹底擺脫了貧困的窘境,連收到兒子孝敬的謝恆帝也是開懷不已。
時光荏苒
這三年時間裏,陳十九也和京城的五皇子六皇子通上了信,知道玻璃是陳十九給他們的方子後,兩位皇子立刻把陳十九也引為了知己。
陳十九常常感歎金錢的魅力就是不一般。後來陳十九也慢慢的把製作鏡子的方法告訴了他們。
值得一說的是,五皇子居然接受了顧學章的女兒,去年二人已經成親了,而顧學章也在他們成親前被皇帝調往了京城。
陳十九常常懷疑這老皇帝是在釣魚執法,而且現在任職揚州刺史的是一位寒門出身卻娶了世家女的官員,雖然娶了世家女,但是卻頗受皇帝重視。
陳十九看著窗外的鵝毛大雪,攏了攏衣襟,把自己寫完的無聲與呐喊收入空間裏存放好。
他已經決定年後就去參加縣試了,如今他已經十四歲,過了年虛歲也有十五了。
自從新任的揚州刺史任職後,他們寒門學子的境遇可比之前顧學章在任的時候好上了不少。
再加上他和陳淩雲二人都在皇帝和眾皇子那裏留下了名號,皇帝更是在朱仲升官後,分派了一個寒門出身沒有跟世家有任何聯係官員來武寧當縣令。
雖然此人年近五十才考中進士,名次也比較後,但是對百姓確實真心愛戴有加,來揚州之前對於能來廬陵做官這件事,陶縣令是想都不敢想的。
後來皇帝和五皇子特意召見他後,陶益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江南出了好幾個國之棟梁,他的任務就是讓那幾個人順利進入朝堂。
可惜並沒有死,發了一場瘋,睡了一覺第二天起來又沒事了!!
陳十九見人被他說動了繼續道“我們練武之人都知道,有些穴位是不可以隨便亂點亂紮的,那種穴位可以讓人暫時麻木無力或者失去知覺。”
“不過,我聽說有些醫術高明的大夫可以毀了人身體裏的筋脈,讓人如同癱子一樣無力行動。”
其實用前世的說法就是破壞了那個地方的神經,這樣就無法控製自己的四肢,對於毀了一隻手的黃知耀,陳十九也覺得惋惜。
本以為吃了致幻的毒蘑菇能躲過一劫,沒想到竟然還是被毀了,這些世家還真是猖狂啊!
黃升發思索著,練武之人打鬥時讓人疼痛或麻木,導致無力迴擊這個他也聽別人說過,不過後麵的醫術高明的大夫讓人如同癱子,他還從來沒有聽說過。
有這麽厲害的大夫嗎?隻是紮針就可以毀了一個人一條手臂?
“這些你是怎麽知道的?”黃升發有些好奇的問道。
“陸伯父告訴我的,就是揚遠鏢局的東家,他們家的人都是走南闖北的,知道的東西多。”
黃升發點頭,陸總鏢是他們武寧縣的名人,他自然聽說過,如果是他說的那肯定就是真是真的了。
黃升發深深地看了一眼陳十九清澈的雙眸,迴了一句“多謝了”
陳十九撐著頭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心裏不知在想些什麽。
當天夜裏,陳十九來到黃家,進了黃知耀的房間,二人在房間裏
時間轉眼到了夏收,去年的水車和脫穀機,已經在許多地方得到廣泛應用,這兩件東西一經推廣,便令人讚歎不已,謝恆帝知道後也對其大加讚賞。
因此,今年九月,京城特派使者前來,為武寧縣的朱縣令和陳淩雲等眾人帶來了皇帝的賞賜與聖旨。同時,還有五皇子托人捎來的一千兩銀票和一封信。
隻是,這封信的收件人卻並非陳十九,而是陸慎,陸慎看完信後就把信給了陳十九。
陳十九看完後也是醉了,這五皇子居然說這一千兩是他這半年的所有積蓄,而且還是省吃儉用省出來的!!
先是感謝了一番陸慎,陳十九和朱八的幫助,因為搶了他們的藥材這才能救下六皇子的命。
但是對陳十九和朱八他還是覺得有些抱歉,因此想多送些銀子給他們補償,但是奈何他一窮二白,根本沒有多少銀子。
整封信大部分都是在和陸慎訴苦,說國庫沒錢,說他爹這個皇帝也是個窮光蛋,讓陸慎想想在京城開個酒樓行不行,或者開個楚館什麽什麽的,反正就是要陸慎幫他想個能掙錢的法子。
後麵還訴苦自己在迴京城的路上好心救了一個姑娘,結果那個姑娘非說自己壞了她的清白,逼著自己對她負責。
後來才知道這姑娘是他們揚州刺史顧學章的庶女,這可把他惡心壞了。
更氣人的是,那姑娘最近去了京城,到處說自己抱了她卻不負責,顧學章那個老狐狸更是上奏皇上想要皇上給他女兒下旨賜婚。
他父皇很可能會礙於顧學章在江南的勢力同意這件事,此時他是愁的小小年紀頭發都要白了。
陳十九看完後笑的樂不可支“這五皇子還真是的活寶啊,他竟是把你當成知己好友了?”
陸慎也挺無奈“可能做皇子的都很無聊吧!”
陳十九拍了拍陸慎的肩膀,笑著安慰道:“既然五皇子如此信任你,那你不妨幫他想想辦法。”
陸慎翻了一個白眼“你覺得我找你過來幹嘛?不就是覺得你點子多,想讓你幫我想嗎?”
陳十九瞪大眼睛“好你個陸慎,倒是會使喚我啊!”
不過,話雖如此,陳十九還是若有所思的想了一下。
幾天後,便有一封從武寧的信件寄往了京城,不久後五皇子就收到了陳十九給他的玻璃製作之法。
信中描述的如同琉璃一般清透且製作比琉璃還要簡單的玻璃讓謝宴殊大感好奇。
當下立刻叫人去幫他把這個玻璃做做出來,後來因為太忙還把六皇子謝宴容也拉開給他跑腿。
玻璃成功做出來後,連謝恆帝都大感興趣,短短一個月皇宮裏的窗戶就安裝上了這個采光極好的玻璃。
隨後的事情自然不必多說,短短幾個月謝宴殊謝宴容二人就賺的盆滿缽滿,徹底擺脫了貧困的窘境,連收到兒子孝敬的謝恆帝也是開懷不已。
時光荏苒
這三年時間裏,陳十九也和京城的五皇子六皇子通上了信,知道玻璃是陳十九給他們的方子後,兩位皇子立刻把陳十九也引為了知己。
陳十九常常感歎金錢的魅力就是不一般。後來陳十九也慢慢的把製作鏡子的方法告訴了他們。
值得一說的是,五皇子居然接受了顧學章的女兒,去年二人已經成親了,而顧學章也在他們成親前被皇帝調往了京城。
陳十九常常懷疑這老皇帝是在釣魚執法,而且現在任職揚州刺史的是一位寒門出身卻娶了世家女的官員,雖然娶了世家女,但是卻頗受皇帝重視。
陳十九看著窗外的鵝毛大雪,攏了攏衣襟,把自己寫完的無聲與呐喊收入空間裏存放好。
他已經決定年後就去參加縣試了,如今他已經十四歲,過了年虛歲也有十五了。
自從新任的揚州刺史任職後,他們寒門學子的境遇可比之前顧學章在任的時候好上了不少。
再加上他和陳淩雲二人都在皇帝和眾皇子那裏留下了名號,皇帝更是在朱仲升官後,分派了一個寒門出身沒有跟世家有任何聯係官員來武寧當縣令。
雖然此人年近五十才考中進士,名次也比較後,但是對百姓確實真心愛戴有加,來揚州之前對於能來廬陵做官這件事,陶縣令是想都不敢想的。
後來皇帝和五皇子特意召見他後,陶益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江南出了好幾個國之棟梁,他的任務就是讓那幾個人順利進入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