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袁紹必將納諫如流
亂世英豪:開局挑戰諸侯 作者:齊兒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迂腐的學者,竟敢蒙蔽我!\"
袁紹的斷言,為這場爭論畫上了句號。
剛才還在醞釀反駁的其他謀士,如逢紀、辛評等人,此刻皆選擇了沉默。
至於沮授,見自己的忠言非但未得到袁紹認同,反而遭到其子的嘲笑,心情已然崩潰。
袁紹劍鋒直指,讓沮授心態更顯失衡。他迴道:
\"當年項羽若聽從範增之計,何至於兵敗身亡!如今青賊來勢洶洶,必有所恃,主公不聽忠言,日後必敗於他之手!\"
沮授此言,發自肺腑。
若換作明君,聞此言當如夢初醒,禮遇沮授,虛心求教——這自古便是常理。
然而,沮授麵對的偏偏是袁紹。
袁紹本就因沮授反對自己而惱火,此刻見他仍喋喋不休,即便劍已出鞘,依舊不屈不撓。
此舉不僅折損了他的顏麵,還大膽預言他將敗於青賊之手。這是何意?一次次挑戰他的威嚴嗎?
袁紹怎能忍受這樣的挑釁!
\"迂腐之輩,你是在找死!\"
話音剛落,袁紹揮劍疾衝,欲對沮授下手。
眼見謀士們紛紛離去,袁紹卻還在逞威,辛評再也無法坐視不理。
他向前半步,正要開口勸阻袁紹。這一舉動落入袁紹眼中。
剛被沮授惹怒的袁紹,見辛評又要反對自己,目光冷冽,寒聲道:
\"你想試試我的劍是否銳利?\"
辛評聞言,頓時語塞。
他左腳剛邁出一步,卻被袁紹的話逼得進退兩難。上前,袁紹怒火中燒,定會動真格;退後,被人恥笑不說,他的教育告訴他,不能畏懼生死!
於是,辛評就這麽呆立原地,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
望著辛評心中矛盾重重,眾人皆為他暗暗焦慮。
“父親,盡管沮授確實當受製裁,但這事不該成為他的死因!”
此刻,一道聲音突兀地打破了僵局,宛如清風拂過。
聞聲,眾人紛紛鬆了口氣,感激地望向那位發言者。
在眾目睽睽之下,那說話之人赫然是袁紹寵愛的幼子——袁尚,亦即袁顯甫。
令人意外的是,對於袁尚之言,袁紹非但未反駁,反而投以讚許的目光,鼓勵他繼續講下去。
袁尚繼續道:
“父親,沮授這頑固老者,屢次觸犯,的確應受懲罰!”
“但現在並非處決他的時刻,更不應為此事草率行事!”
“理由很簡單,因為剛才他在向父親進諫!”
“設想一下,若父親因此事除掉沮授,消息一旦傳出,世人定會認為父親不容進諫!”
“若有人惡意詆毀,那時誰還敢投奔我袁家?即便加入,又有誰能挺身直言為父親?”
“所以孩兒以為,父親可暫將沮授收押,待大軍擊敗青國,大勝歸來後再行處置不遲。”
袁尚的話一針見血,袁紹聞言立刻明白此刻不能殺沮授。
然而,沮授屢次挑釁,今日卻不能動手,這讓袁紹更為憤怒。
於是,袁紹冷冷盯住沮授,沉聲道:
“看在顯甫的情麵上,今日暫饒你一命!”
“待日後大軍凱旋,不僅是你,你的家人老幼,都將難逃一劫!”
說完,袁紹內心的憤恨稍減。
沮授聽完,渾身因憤怒而顫抖。
袁紹擺手,立刻有衛兵上前,押走了沮授。
眼見那個惹人厭的沮授被帶走,袁紹的思緒又迴到了袁尚的話語。
環顧殿下的群臣,他朗聲笑道:
“諸位,我袁紹並非不容忠言之人。對於此次征討青國之戰,你們有何良策,盡可直言,我袁紹必虛心接納!”
袁紹邊說邊用鼓勵的眼神掃視眾人。
遺憾的是,袁譚和沮授已先立下了“標杆”。
眾人哪還敢對袁紹的計劃提出異議。
於是,在一片恭維聲中,袁紹有些飄然自得。
他大手一揮,
召喚十餘名身著薄紗的舞姬登殿起舞;
同時吩咐仆人為在場大臣備好桌椅、佳肴。
美其名曰,為攻打青軍增添興致!
這一舉動,再次震撼了所有人的視線!
而辛評,目睹袁紹的變幻莫測,無法揣測其心思。
特別是他望著此刻躺於草地,生死未卜的袁譚時。
辛評內心瞬間翻湧不安。
……
另一隅。
正當袁紹在魔都鄴城繼續歌舞升平時。
青軍陣營中。
青安之地,卻迎來五位神秘訪客。
嗯,確切地說!
是五位遲到的智者顧問。
原來不久前,得知袁紹的大軍欲橫渡白魔法沼,意圖將戰火蔓延至兗州大陸!
青安率領樂進率輕騎兵疾馳突擊;
同時命令青洪等人,帶領十萬大軍跨越千裏奔赴前線。
為迅速趕至白魔法沼。
青仁命令大軍衝鋒在前。
而郭嘉等一眾謀士,則伴隨補給車隊在後方跟隨。
原本在青仁的預料中,這場戰役必定是一場殘酷的持久之戰!
甚至,青仁已準備好以戰馬的皮革裹屍還鄉!
因此,他特意將郭嘉等人安置在相對安全的地方。
可現在?
大軍剛剛抵達白魔法沼,戰鬥便瞬間爆發。
而最後的結果,宛如神助一般。
僅用一天,便將入侵的敵軍一網打盡!
局勢之快,連青仁自己都未曾料到!
待到青仁迴過神來,己方已然徹底掌控了白魔法沼!
並且以黃河流淌的界限,與袁軍隔著河岸對峙!
袁紹的斷言,為這場爭論畫上了句號。
剛才還在醞釀反駁的其他謀士,如逢紀、辛評等人,此刻皆選擇了沉默。
至於沮授,見自己的忠言非但未得到袁紹認同,反而遭到其子的嘲笑,心情已然崩潰。
袁紹劍鋒直指,讓沮授心態更顯失衡。他迴道:
\"當年項羽若聽從範增之計,何至於兵敗身亡!如今青賊來勢洶洶,必有所恃,主公不聽忠言,日後必敗於他之手!\"
沮授此言,發自肺腑。
若換作明君,聞此言當如夢初醒,禮遇沮授,虛心求教——這自古便是常理。
然而,沮授麵對的偏偏是袁紹。
袁紹本就因沮授反對自己而惱火,此刻見他仍喋喋不休,即便劍已出鞘,依舊不屈不撓。
此舉不僅折損了他的顏麵,還大膽預言他將敗於青賊之手。這是何意?一次次挑戰他的威嚴嗎?
袁紹怎能忍受這樣的挑釁!
\"迂腐之輩,你是在找死!\"
話音剛落,袁紹揮劍疾衝,欲對沮授下手。
眼見謀士們紛紛離去,袁紹卻還在逞威,辛評再也無法坐視不理。
他向前半步,正要開口勸阻袁紹。這一舉動落入袁紹眼中。
剛被沮授惹怒的袁紹,見辛評又要反對自己,目光冷冽,寒聲道:
\"你想試試我的劍是否銳利?\"
辛評聞言,頓時語塞。
他左腳剛邁出一步,卻被袁紹的話逼得進退兩難。上前,袁紹怒火中燒,定會動真格;退後,被人恥笑不說,他的教育告訴他,不能畏懼生死!
於是,辛評就這麽呆立原地,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
望著辛評心中矛盾重重,眾人皆為他暗暗焦慮。
“父親,盡管沮授確實當受製裁,但這事不該成為他的死因!”
此刻,一道聲音突兀地打破了僵局,宛如清風拂過。
聞聲,眾人紛紛鬆了口氣,感激地望向那位發言者。
在眾目睽睽之下,那說話之人赫然是袁紹寵愛的幼子——袁尚,亦即袁顯甫。
令人意外的是,對於袁尚之言,袁紹非但未反駁,反而投以讚許的目光,鼓勵他繼續講下去。
袁尚繼續道:
“父親,沮授這頑固老者,屢次觸犯,的確應受懲罰!”
“但現在並非處決他的時刻,更不應為此事草率行事!”
“理由很簡單,因為剛才他在向父親進諫!”
“設想一下,若父親因此事除掉沮授,消息一旦傳出,世人定會認為父親不容進諫!”
“若有人惡意詆毀,那時誰還敢投奔我袁家?即便加入,又有誰能挺身直言為父親?”
“所以孩兒以為,父親可暫將沮授收押,待大軍擊敗青國,大勝歸來後再行處置不遲。”
袁尚的話一針見血,袁紹聞言立刻明白此刻不能殺沮授。
然而,沮授屢次挑釁,今日卻不能動手,這讓袁紹更為憤怒。
於是,袁紹冷冷盯住沮授,沉聲道:
“看在顯甫的情麵上,今日暫饒你一命!”
“待日後大軍凱旋,不僅是你,你的家人老幼,都將難逃一劫!”
說完,袁紹內心的憤恨稍減。
沮授聽完,渾身因憤怒而顫抖。
袁紹擺手,立刻有衛兵上前,押走了沮授。
眼見那個惹人厭的沮授被帶走,袁紹的思緒又迴到了袁尚的話語。
環顧殿下的群臣,他朗聲笑道:
“諸位,我袁紹並非不容忠言之人。對於此次征討青國之戰,你們有何良策,盡可直言,我袁紹必虛心接納!”
袁紹邊說邊用鼓勵的眼神掃視眾人。
遺憾的是,袁譚和沮授已先立下了“標杆”。
眾人哪還敢對袁紹的計劃提出異議。
於是,在一片恭維聲中,袁紹有些飄然自得。
他大手一揮,
召喚十餘名身著薄紗的舞姬登殿起舞;
同時吩咐仆人為在場大臣備好桌椅、佳肴。
美其名曰,為攻打青軍增添興致!
這一舉動,再次震撼了所有人的視線!
而辛評,目睹袁紹的變幻莫測,無法揣測其心思。
特別是他望著此刻躺於草地,生死未卜的袁譚時。
辛評內心瞬間翻湧不安。
……
另一隅。
正當袁紹在魔都鄴城繼續歌舞升平時。
青軍陣營中。
青安之地,卻迎來五位神秘訪客。
嗯,確切地說!
是五位遲到的智者顧問。
原來不久前,得知袁紹的大軍欲橫渡白魔法沼,意圖將戰火蔓延至兗州大陸!
青安率領樂進率輕騎兵疾馳突擊;
同時命令青洪等人,帶領十萬大軍跨越千裏奔赴前線。
為迅速趕至白魔法沼。
青仁命令大軍衝鋒在前。
而郭嘉等一眾謀士,則伴隨補給車隊在後方跟隨。
原本在青仁的預料中,這場戰役必定是一場殘酷的持久之戰!
甚至,青仁已準備好以戰馬的皮革裹屍還鄉!
因此,他特意將郭嘉等人安置在相對安全的地方。
可現在?
大軍剛剛抵達白魔法沼,戰鬥便瞬間爆發。
而最後的結果,宛如神助一般。
僅用一天,便將入侵的敵軍一網打盡!
局勢之快,連青仁自己都未曾料到!
待到青仁迴過神來,己方已然徹底掌控了白魔法沼!
並且以黃河流淌的界限,與袁軍隔著河岸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