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洛陽城十裏的地域,一座不起眼的土丘之下,聚集著以袁隗為首的眾多修煉世家家主。他們在此靜候佳音,盡管並不知曉楊彪等人正快馬加鞭前來支援,但他們堅信必有修士前來響應。


    何故如此篤定?無非是因為不論是袁家長老還是當今朝廷的太尉大人,皆是各州郡刺史、太守們巴結攀附的對象。試問,哪個刺史或太守願意等待這些人上門求助,而不是自己搶先一步表現忠誠?


    果不其然,即便沒有袁氏兄弟率眾領頭,那些州郡官吏也會主動前來。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盧植被早已搶占先機,並得到袁氏兄弟的暗中助力,一招妙計便將諸世家盡數帶迴。


    待到各家隻剩少數親信留守原地時,盧植被已悄然調動自家大軍離去。在世家子弟心中,自家親信最為可靠——若途中出現任何變故,至少還能有個抵擋之力。


    然而令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在他們離去不久後,自家的大軍竟被盧植被調遣至別處。


    欲圖反抗之人雖有,怎奈何麵對盧植這位在世家之間聲名赫赫,即便是諸多高階修士亦紛紛欲與其結交的存在,又有誰敢輕舉妄動?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盧植被並非率部返迴或是撤退,而是秘密轉移至洛陽城的另一側。此舉使得眾人產生了一種誤解:雖然突然拔營遷移稍顯異常,但畢竟仍在洛陽周邊地帶,尚在可控範圍內。


    因此,即使是那些留下親信監視動靜的太守,也未能及時收到消息,直至被黃巾賊重重包圍之時,才驚駭地意識到,竟是盧植被背後捅刀。


    “這……怎麽迴事?”


    “黃巾賊!”


    “速速列陣!”


    與張寶率領的黃巾賊正麵相遇的楊彪臉色瞬間煞白。他無論如何都想不通,張寶這小子剛剛才攻克洛陽,怎會突然出現在此地?他為何不在城內坐鎮指揮,莫非不怕發生意外?


    心頭怒火翻湧,楊彪瞪視著張寶身後猶如烏雲蔽日般的黃巾賊眾,眼中幾乎噴出血來。縱然他們麾下兩萬餘修士兵強馬壯,但在數量上數倍於己的敵人麵前,隻怕難以全身而退。


    “嗬嗬~!”


    “果然如此。”


    與楊彪一方的驚惶失措形成鮮明對比,此刻的張寶卻是略感寬慰地吐出了這兩個字。原來,他也曾押注於此——因深知盧植被運籌帷幄之能,於是以此為契機,賭上了這場關乎生死存亡的博弈。


    與皇甫嵩一同派遣出去刺探情報的探哨,恐怕才剛剛啟程不久。


    他並非愚笨之人!


    既然皇甫嵩敢於派遣探哨隨行,這就意味著此地並無重大危機。


    甚至可以說,


    在探哨返迴稟報之前,此處的局麵都將保持相對穩定。


    就算有人圖謀不軌,也需要等到探哨離去之後方有機會行動。


    於是,


    就在探哨與皇甫嵩剛剛離開之際,張寶便開始調動他的部眾。


    所幸他事先為了對抗勤王聯盟的圍攻,命令半數軍隊時刻保持高度戒備狀態。


    因此,


    待到探哨跟隨皇甫嵩抵達新的據點時,張寶已率領十萬黃巾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巧合的是,


    由於前來迎接袁隗的隊伍中充斥著眾多老弱病殘,導致其行進速度異常緩慢。


    即便張寶延遲半天出發,依然在他之前抵達了目標地點。


    局勢瞬間逆轉——


    楊彪等人還未與袁隗匯合,就被張寶成功地分割並包圍起來。


    最致命的是,


    楊彪等人誤以為袁隗一行已被黃巾賊俘獲,戰鬥之中難免有所顧忌,猶豫不決。


    他們害怕啊!


    倘若黃巾賊拿袁隗等人作為籌碼,他們究竟是該孤注一擲奮力一搏?


    還是……


    殺!


    麵對陷入困境的楊彪等人,張寶毫不留情,決心速戰速決。


    不論盧植等人有何打算,張寶都亟需迅速解決這些人,隨後率餘部迴城固守陣地。


    緊接著,


    一方欲戰、勇戰且全力以赴,另一方卻畏縮不前,企圖尋機逃脫。


    勝負結果顯而易見——


    盡管袁紹、曹操等人竭力挽迴頹勢,仍然無法抵擋住潰敗的命運。


    剛剛攻克洛陽不久的黃巾軍,此刻正值氣勢如虹之際。


    別說那些由家丁組成的護衛部隊,


    即便是葉楓麾下的精銳之師前來交鋒,也可能因氣勢上的劣勢而陷入被動。


    因為在煉兵器時代,士氣對於軍隊來說至關重要。


    這也是為何古代軍閥崇尚單挑決鬥的一個重要原因!


    勝者,在氣勢高昂之際率領部下全力衝鋒即可;


    敗者,則應迅速撤退或做好敗北的準備。


    誠然,單挑取勝並不意味著全局勝利,但一旦單挑失利,往往會導致整體形勢惡化。


    然而即便雙方實力差距懸殊,


    在單挑失敗之時,占優勢的一方仍會選擇暫避鋒芒,以免士氣受挫。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張寶毫不猶豫地決定立即發起攻擊。


    他清楚地認識到:


    若單純比較將領個人戰力,自家陣營根本無法與對方抗衡。


    畢竟,


    起事前他們不過是一群農夫和山賊,未曾修煉過任何正規武技,更別提與那些出身世家,身懷家傳武藝的將領相比了。


    此時此刻,與對方拚鬥武將顯然無異於自尋死路。


    有什麽事情不能先打一架再談呢?


    如今看來——


    即便擁有顏良這樣能夠以一敵百的猛將坐鎮,勤王聯軍仍舊節節敗退。


    敵人實在是太過強大了!


    即使顏良如同仙凡之間的戰神再現,揮手間便可取敵首級,亦無法逆轉他們即將崩潰的命運。所言非虛,


    這些侍衛雖被譽為勤王宗門的精英弟子,但相較於正規仙兵,他們之間尚存顯著差距。


    畢竟,正規仙兵懂得陣法之妙,協同作戰方顯力量所在。戰事之爭,豈非正為此乎?


    個體修為再高深莫測,在萬千修士的圍攻之下,終究難免隕落。而這些侍衛們,


    與自家同門雖能默契配合,在小型戰陣之中展現出一定的修為和陣型。然而,談及大規模的仙陣對決,


    卻又顯得捉襟見肘。他們斷然不敢將自己的後背,交付給素未謀麵的外人,即便是同門師兄弟,有時亦會心生猜忌:


    他會背叛我嗎?在生死攸關之際,人皆有私心。若舍棄他人,得以保全自身,恐怕無需猶豫片刻。


    若這般思慮之人不在少數,則戰局敗象已現。果不其然,麵對黃巾邪修不斷湧來的攻勢,勤王宗門的防線正逐步瓦解。


    此刻,無論是臨時領軍的楊彪,抑或是袁氏兄弟,腦海裏皆浮現出同一個念頭——逃!


    古語有雲: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然而此話的前提在於,人須存活於世才有轉機。


    假使他們在此地隕落,即便將來得以翻身,身死道消又有何意義?重生之事,世間安得常有?


    想到此處,包括曹操在內的數位首領,皆默契合意——撤退,返迴大部隊!


    隻要與勤王宗門主力匯合,區區十萬黃巾邪修,還不易如反掌?更不必提,


    趁眼下洛陽城防守空虛,奪取此地亦非難事。至於袁隗等人麽?


    遺憾得很!尊叔或太尉大人,如今我們自身難保,隻能祈願你們各自保命了。


    就在勤王宗門主力仍在頑強抵禦之際,一小撥人悄然開始撤離。


    然而,他們再如何小心翼翼,怎可避開洞悉一切的修行者目光?正如張寶一般。


    汲取前次教訓,張寶並不打算放任這些世家子弟安然離去。即便付出較大代價亦在所不惜。


    他認同皇甫嵩的觀點,一旦這些人活著迴去,定會對己不利。故而,與其讓他們重整旗鼓再來尋仇,不如趁此機會將其斬草除根。


    待察覺到這批人意圖脫逃時,張寶便示意傳令弟子前來。


    旋即,在眾多有識之士的指引下,黃巾邪修陣營中傳來了陣陣號令:


    “眾弟子聽令,勤王宗門將領欲逃,速速追趕!”


    “瞧啊,袁家、楊家的公子們都逃了,諸位速速擒拿,必有重賞!”


    “地公將軍發令,誰能活捉袁紹等人,每人賞賜千枚靈石!”


    “速追!”


    ……


    隨著黃巾邪修們的口號愈發嘹亮,勤王宗門的底層弟子們本能地迴首望去。頓時發現,


    原本矗立在帥旗下的各路將領,此刻竟已蹤影全無?這簡直是荒謬至極。我們本是一脈相承,共赴戰場,為何你們臨陣脫逃,卻不帶上我們?


    那怎可允許!


    既然爾等領袖已然率先離去,那麽吾輩跟隨其後又有何不可?


    便在此刻,


    原本誓死堅守陣地的侍衛中,一部分已萌生退意,不再頑抗。


    縱然這隻是極微小的一支隊伍。


    畢竟,


    習慣了為家族擋風遮雨的他們,即便是心中憤懣也不會輕易背離忠誠。


    然而此舉足矣!


    冷兵時代之戰,講究的是陣法配合,嚴密無隙。


    如今防線出現缺口,敵人的突破點豈非顯現?


    目睹此景,


    行動稍顯滯後的刺史與郡守們,咬牙切齒,滿心憤怒。


    \"懦夫!\"


    \"一幫懦夫!\"


    最後察覺到異常的丁原,臉色鐵青,怒喝連連。


    他不僅責備那些放棄抵抗的士卒,更指責袁氏兄弟不顧情義。


    同在一個生死之坑共餐的袍澤,逃跑之際竟不通知於我?


    若非他的親衛察覺異樣,此刻他仍會在前線盲目調度。


    即便如此,


    當他率領親衛準備撤離時,已是處在被敵人察覺的邊緣。


    隨著黃巾賊陣陣口號震天,丁原更能感受到眾人目光皆聚焦於己身。


    這讓其如何不憤慨?


    不僅如此,


    內心深處更是充斥著冤屈!


    可惡!


    分明我是最後一個離開的,為何眾目睽睽之下,唯獨盯著我不放?


    難道就不能看看他人麽?


    遺憾的是,


    丁原心中的呐喊並未得到響應,反而激發了更多逃亡者的跟從。


    庸碌之輩!


    連身為刺史的丁原都逃了,他們又何必在此處白白送死?


    還是逃離吧!


    一人帶二人,二人傳三人,三人引四方......最終釀成了大潰敗的局麵。


    潰敗隊伍的最前沿,


    便是早已氣喘籲籲、無法再繼續疾馳的丁原。


    奇怪的是,


    不知何時,他們的戰馬竟然全部被人騎走,迫使丁原隻能徒步狂奔。


    但他終究已非少年之軀。


    即便親衛們輪番扶持,此刻的丁原也萌生了求死之心。


    \"罷了,罷了!\"


    丁原揮退欲前來攙扶的親衛,凝視著遠方漸漸消失的身影,臉上閃過一抹狠意,沉聲道:


    \"袁紹等人若是無情,那就休怪老夫無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英豪:開局挑戰諸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齊兒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齊兒啊並收藏亂世英豪:開局挑戰諸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