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去不去潁川?怒火中燒!
亂世英豪:開局挑戰諸侯 作者:齊兒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己吾縣令的想法,葉楓此刻當然一無所知。
他正糾結呢!
按照常理,如果想招攬人才,潁川這個地方是繞不過去的。
無論是郭嘉、戲誌才還是荀家的八位傑出人物,此時都還沒嶄露頭角。
葉楓有信心。
隻要他親自去一趟,不管大小人才總能拉幾個迴來。
但他心裏其實並不想去!
為什麽?
因為世家?
不完全是這個原因!
因為潁川的謀士大多出身於世家,或者說漢末的謀士大多都有世家背景。
原因很實際。
窮人的孩子別說讀書,能在漢末生存並成長起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嚴格來說,漢末的這些謀士都是世家出身的……
唯一的差別在於,有些家族逐漸衰敗,而有些家族則趁機崛起。但無論哪種情況,這些家族都可以被稱為名門望族。如果葉楓完全不與這些家族合作,那麽陳宮他也無法重用,因為陳家在當地也是個顯赫的家族。
所以,讓葉楓糾結的不是要不要與世家合作,而是要不要形成派係的問題。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團隊裏出現像曆史上袁紹手下那種局麵,潁川派和冀州派爭鬥不止,搞得袁紹都不知道該聽誰的好。
畢竟,他們提出的建議通常都有一定的價值,隻是在具體利益上難免會偏向自家。而袁紹呢?為了所謂的平衡,這邊采納一點,那邊采納一點,結果是什麽呢?搞成了一個四不像的局麵!
都說曆史上袁紹容易受人影響,真是這樣嗎?有些建議你認為是對的,但沒有實際戰果誰能確定呢?或者說,袁紹怎麽也不會料到,他的手下到處都是別人的間諜吧?那些世家表麵上說是兩邊下注,說難聽點就是兩邊背叛。你以為會有那麽多巧合嗎?其實不過是世家權衡利弊後,選擇了對自己最有利的諸侯而已。
什麽是最合適的選擇?就是離不開他們,離開他們就活不下去的那種。不然他們怎麽提升自己家族的影響力?就像後人看《三國演義》時,不禁會想,既然諸葛亮那麽厲害,為什麽不幫曹操更快地統一全國?真的是因為劉備是漢室後裔嗎?不見得吧!如果他真的忠於漢室,更應該設法讓小皇帝擺脫困境,而不是支持一個與漢室沒什麽關係的劉備。
說到底,他不去曹操那邊的原因,就是因為曹操那裏已經人滿為患。也就是說,他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有沒有諸葛亮,曹操那邊照樣能正常運作,甚至可能運作得更好!這就像郭嘉不幫袁紹,轉而投靠曹操一樣。真的是看出袁紹不適合當皇帝嗎?開玩笑!如果談論政治謀略,曹操未必比袁紹遜色。他離開的原因在於,郭嘉清楚地認識到,即使袁紹真的成功,未來的開國功臣裏也沒有他的位置。
而曹操為何受到他們的青睞?因為曹操人脈不足啊!或者說,相比袁紹、袁術等出身高貴的家庭,曹操的起點要低得多。無論是曹家還是夏侯家,最多隻能在家鄉耀武揚威。離開了家鄉,他們就變得不堪一擊。你看,曹操帶著家族招募的幾千壯丁,自信滿滿地去追擊董卓,結果卻被徐榮打得落花流水。也許單挑的話,夏侯家和曹家的幾個人確實很強...
但是,在冷兵器時代打起仗來,誰會給你那麽多機會一對一單挑啊?
別被電視劇騙了!
就像葉楓當初遇到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那樣。
本來還以為會有三英大戰葉楓的傳奇故事呢。
結果是什麽呢?
人家三兄弟一看他實力太強,直接帶著手下一起來對付他。
真是不講武德啊!
如果不是他的大軍及時趕到,就算是霸王那樣的強者也會力竭而亡。
所以,
曹操能獲得那麽多謀士和武將的幫助,不是因為他有什麽帝王之相,而是因為他對那些世家來說還不夠強大而已。
這就跟江東的猛虎孫堅和小霸王孫策英年早逝一樣。
哦?
一場仗下來,其他重要人物都沒事,偏偏這對父子就被幹掉了?
偏偏這父子倆還是為孫家打下江山、開疆拓土的功臣。
你說這是巧合,你信嗎?
如果江東孫家沒有失去這對父子,他們會局限於江東那一小塊地方嗎?
但世家可不管這些!
你眼看就要失控,還要來收拾我們?
不收拾你收拾誰?
至於孫家呢?
就算他們明白真相是什麽,但現在這種情況他們也沒別的選擇。
總不能真的拚個兩敗俱傷吧?
畢竟,
世家那邊下手雖狠,但他們還沒把事情做絕啊。
江東還在孫家手中!
因此,
江東猛虎孫堅和小霸王孫策,就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提前退出了曆史舞台。
這就是世家的做事方式。
他們可以在你低穀時支持你,甚至幫助你登上高位都沒問題。
但你不可以反過來清算我們啊!
老子辛辛苦苦,花了錢又出力,扶持你起來是為了什麽?
不就是為了這個嗎!
結果你倒好,
好處全被你吞了,轉頭就嫌棄我們勢力太大不好控製?
換成誰都不會高興!
在這方麵,曹操做得很好,即使稱王稱霸後也沒有清算世家。
因為他和之前的漢朝朝廷一樣,相信皇帝和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
所以,他曹家最終被司馬家族取代了。
咳咳~!
不知道如果曹操知道後來的事情,會不會立刻提刀去砍那些世家。
當然!
葉楓在腦海中想這麽多,此刻仍在糾結。
他擔心的無非是潁川係聯合起來,與他麾下的其他謀士形成對立局麵。
但潁川係真的很棒啊!
無論是天才郭嘉郭奉孝,還是早逝的戲誌才。
他們兩人可以說為曹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嗯?!
想到同樣英年早逝的戲誌才和郭嘉,葉楓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他似乎發現了盲點?
戲家?
不出名!
不是家道衰落就是小家族出身,不然也不會第一個投靠曹操。
郭家?
也不出名!
有些人把郭嘉歸為寒門就能看出,這家夥肯定不是顯赫家族。
那麽...
迴憶起郭嘉和戲誌才的家世,葉楓的眼睛不由越瞪越大。
這裏麵真的沒有任何關聯嗎?
這兩個人都是在曹操勢力越來越強大的時候去世,這事兒怎麽看都很詭異!
可能,
是曹操覺得自己可以獨當一麵,然後對身邊的謀士動了殺機。
或者,
是那些有權勢的家族認為時機成熟,所以除掉了他們好讓自己上位。
可惜的是,
那些新提拔的謀士能力不夠,導致曹操連續遭受失敗。
但不管怎麽看,曹操肯定知道這個問題。
否則,
他在陷入絕境時,就不會痛哭流涕地懷念郭嘉和戲誌才了。
“不行!”
葉楓越想越覺得頭疼,果斷在心裏下了決定。
就算為了謀士的安全考慮,也不能去招惹那些潁川係的人。
太可怕了!
他總不能時時刻刻派人在謀士身邊守護吧?
萬一他們趁機搞事情,最後報仇又有何用?
想到這裏,
原本已下定決心的葉楓突然不再糾結了。
謀士還是需要的!
但他會盡量招攬像陳宮這樣的民間智者,絕不接觸潁川係。
再說,
他有係統給的召喚卡,召喚出來的謀士也不比潁川係的差。
更何況,
他現在更需要的是治理國家的人才,而不是出謀劃策的軍師。
為什麽?
因為在絕對的實力麵前,所有的陰謀詭計都隻是空談。
至於曹操在赤壁的失敗?
說實話!
即使到現在,葉楓都覺得這個故事有點誇張,因為那根本不現實,好嗎?
幾十萬大軍啊!
就算木船都連在一起,哪個造船的木材那麽容易著火?
更別提它們還在水麵上漂浮。
除非你在放火前,先把每艘船都澆透煤油,可能才行。
就算這樣,也不一定能全部點燃。
拜托!
幾十萬大軍用船,你知道要多少艘大船嗎?
火船也不可能太多,就算真的燒起來,也隻能燒掉前麵的一部分。
有這個時間,
就算士兵們用牙齒咬、用手掰,也能把鐵鏈解開。
畢竟,鏈子是鐵的沒錯,但你的船可是木頭做的啊!
“唉~!”
揉了揉脹痛的腦袋,葉楓覺得自己不能再想了。
反正他明白了一個道理!
小說終究隻是小說,看看就好,千萬別學啊!
不然你會被坑成傻瓜的!
“主公~!”
正當葉楓收迴思緒時,一個錦衣衛匆忙趕來。
“嗯?”
看著臉色不太好的錦衣衛,葉楓好奇地問:
“上次你說找到了典韋,難道他又逃走了?”
“沒這迴事!”
錦衣衛
密探搖搖頭,略帶羞愧地單膝下跪。
“稟告主公,上次我們隻顧著典韋,一得到消息就立刻前來報告。”
“不過……”
“根據屬下最新收到的情報,己吾縣城裏關於我們的流言蜚語很多。”
“流言?”
...
葉楓聽了,毫不在意地笑了笑,揮手說:
“那些流言蜚語就別提了,我相信那些官員會幫我處理好的!對了,他們主要散布了些什麽?難道也說我是個叛賊嗎?”
“這……”
錦衣衛的密探顫抖了一下,臉色瞬間變得慘白。真是怕什麽來什麽!他之前還在煩惱,如果主公問起該怎麽迴答。沒想到……
“嗯?”
葉楓感覺到不對勁,眯起眼睛,語氣嚴厲地問道:
“他們到底說了些什麽?一字不漏地複述給我聽!”
“是、是……”
密探抬頭看了眼葉楓的臉色,小心翼翼地說:
“他們說您是個好色之徒……”
“嗯?”
“還說您特別喜歡、特別喜歡已婚的……而且直接殺了她們的丈夫!”
“嗯?!”
“他們、他們還說您、還說您相貌醜陋,每天要生吃……”
“夠了!”
葉楓沒等密探說完,臉色鐵青地下令:
“全體注意!”
“快馬加鞭,殺向己吾縣城,我要看看是誰活得不耐煩了!”
“出發!”
他正糾結呢!
按照常理,如果想招攬人才,潁川這個地方是繞不過去的。
無論是郭嘉、戲誌才還是荀家的八位傑出人物,此時都還沒嶄露頭角。
葉楓有信心。
隻要他親自去一趟,不管大小人才總能拉幾個迴來。
但他心裏其實並不想去!
為什麽?
因為世家?
不完全是這個原因!
因為潁川的謀士大多出身於世家,或者說漢末的謀士大多都有世家背景。
原因很實際。
窮人的孩子別說讀書,能在漢末生存並成長起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嚴格來說,漢末的這些謀士都是世家出身的……
唯一的差別在於,有些家族逐漸衰敗,而有些家族則趁機崛起。但無論哪種情況,這些家族都可以被稱為名門望族。如果葉楓完全不與這些家族合作,那麽陳宮他也無法重用,因為陳家在當地也是個顯赫的家族。
所以,讓葉楓糾結的不是要不要與世家合作,而是要不要形成派係的問題。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團隊裏出現像曆史上袁紹手下那種局麵,潁川派和冀州派爭鬥不止,搞得袁紹都不知道該聽誰的好。
畢竟,他們提出的建議通常都有一定的價值,隻是在具體利益上難免會偏向自家。而袁紹呢?為了所謂的平衡,這邊采納一點,那邊采納一點,結果是什麽呢?搞成了一個四不像的局麵!
都說曆史上袁紹容易受人影響,真是這樣嗎?有些建議你認為是對的,但沒有實際戰果誰能確定呢?或者說,袁紹怎麽也不會料到,他的手下到處都是別人的間諜吧?那些世家表麵上說是兩邊下注,說難聽點就是兩邊背叛。你以為會有那麽多巧合嗎?其實不過是世家權衡利弊後,選擇了對自己最有利的諸侯而已。
什麽是最合適的選擇?就是離不開他們,離開他們就活不下去的那種。不然他們怎麽提升自己家族的影響力?就像後人看《三國演義》時,不禁會想,既然諸葛亮那麽厲害,為什麽不幫曹操更快地統一全國?真的是因為劉備是漢室後裔嗎?不見得吧!如果他真的忠於漢室,更應該設法讓小皇帝擺脫困境,而不是支持一個與漢室沒什麽關係的劉備。
說到底,他不去曹操那邊的原因,就是因為曹操那裏已經人滿為患。也就是說,他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有沒有諸葛亮,曹操那邊照樣能正常運作,甚至可能運作得更好!這就像郭嘉不幫袁紹,轉而投靠曹操一樣。真的是看出袁紹不適合當皇帝嗎?開玩笑!如果談論政治謀略,曹操未必比袁紹遜色。他離開的原因在於,郭嘉清楚地認識到,即使袁紹真的成功,未來的開國功臣裏也沒有他的位置。
而曹操為何受到他們的青睞?因為曹操人脈不足啊!或者說,相比袁紹、袁術等出身高貴的家庭,曹操的起點要低得多。無論是曹家還是夏侯家,最多隻能在家鄉耀武揚威。離開了家鄉,他們就變得不堪一擊。你看,曹操帶著家族招募的幾千壯丁,自信滿滿地去追擊董卓,結果卻被徐榮打得落花流水。也許單挑的話,夏侯家和曹家的幾個人確實很強...
但是,在冷兵器時代打起仗來,誰會給你那麽多機會一對一單挑啊?
別被電視劇騙了!
就像葉楓當初遇到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那樣。
本來還以為會有三英大戰葉楓的傳奇故事呢。
結果是什麽呢?
人家三兄弟一看他實力太強,直接帶著手下一起來對付他。
真是不講武德啊!
如果不是他的大軍及時趕到,就算是霸王那樣的強者也會力竭而亡。
所以,
曹操能獲得那麽多謀士和武將的幫助,不是因為他有什麽帝王之相,而是因為他對那些世家來說還不夠強大而已。
這就跟江東的猛虎孫堅和小霸王孫策英年早逝一樣。
哦?
一場仗下來,其他重要人物都沒事,偏偏這對父子就被幹掉了?
偏偏這父子倆還是為孫家打下江山、開疆拓土的功臣。
你說這是巧合,你信嗎?
如果江東孫家沒有失去這對父子,他們會局限於江東那一小塊地方嗎?
但世家可不管這些!
你眼看就要失控,還要來收拾我們?
不收拾你收拾誰?
至於孫家呢?
就算他們明白真相是什麽,但現在這種情況他們也沒別的選擇。
總不能真的拚個兩敗俱傷吧?
畢竟,
世家那邊下手雖狠,但他們還沒把事情做絕啊。
江東還在孫家手中!
因此,
江東猛虎孫堅和小霸王孫策,就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提前退出了曆史舞台。
這就是世家的做事方式。
他們可以在你低穀時支持你,甚至幫助你登上高位都沒問題。
但你不可以反過來清算我們啊!
老子辛辛苦苦,花了錢又出力,扶持你起來是為了什麽?
不就是為了這個嗎!
結果你倒好,
好處全被你吞了,轉頭就嫌棄我們勢力太大不好控製?
換成誰都不會高興!
在這方麵,曹操做得很好,即使稱王稱霸後也沒有清算世家。
因為他和之前的漢朝朝廷一樣,相信皇帝和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
所以,他曹家最終被司馬家族取代了。
咳咳~!
不知道如果曹操知道後來的事情,會不會立刻提刀去砍那些世家。
當然!
葉楓在腦海中想這麽多,此刻仍在糾結。
他擔心的無非是潁川係聯合起來,與他麾下的其他謀士形成對立局麵。
但潁川係真的很棒啊!
無論是天才郭嘉郭奉孝,還是早逝的戲誌才。
他們兩人可以說為曹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嗯?!
想到同樣英年早逝的戲誌才和郭嘉,葉楓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他似乎發現了盲點?
戲家?
不出名!
不是家道衰落就是小家族出身,不然也不會第一個投靠曹操。
郭家?
也不出名!
有些人把郭嘉歸為寒門就能看出,這家夥肯定不是顯赫家族。
那麽...
迴憶起郭嘉和戲誌才的家世,葉楓的眼睛不由越瞪越大。
這裏麵真的沒有任何關聯嗎?
這兩個人都是在曹操勢力越來越強大的時候去世,這事兒怎麽看都很詭異!
可能,
是曹操覺得自己可以獨當一麵,然後對身邊的謀士動了殺機。
或者,
是那些有權勢的家族認為時機成熟,所以除掉了他們好讓自己上位。
可惜的是,
那些新提拔的謀士能力不夠,導致曹操連續遭受失敗。
但不管怎麽看,曹操肯定知道這個問題。
否則,
他在陷入絕境時,就不會痛哭流涕地懷念郭嘉和戲誌才了。
“不行!”
葉楓越想越覺得頭疼,果斷在心裏下了決定。
就算為了謀士的安全考慮,也不能去招惹那些潁川係的人。
太可怕了!
他總不能時時刻刻派人在謀士身邊守護吧?
萬一他們趁機搞事情,最後報仇又有何用?
想到這裏,
原本已下定決心的葉楓突然不再糾結了。
謀士還是需要的!
但他會盡量招攬像陳宮這樣的民間智者,絕不接觸潁川係。
再說,
他有係統給的召喚卡,召喚出來的謀士也不比潁川係的差。
更何況,
他現在更需要的是治理國家的人才,而不是出謀劃策的軍師。
為什麽?
因為在絕對的實力麵前,所有的陰謀詭計都隻是空談。
至於曹操在赤壁的失敗?
說實話!
即使到現在,葉楓都覺得這個故事有點誇張,因為那根本不現實,好嗎?
幾十萬大軍啊!
就算木船都連在一起,哪個造船的木材那麽容易著火?
更別提它們還在水麵上漂浮。
除非你在放火前,先把每艘船都澆透煤油,可能才行。
就算這樣,也不一定能全部點燃。
拜托!
幾十萬大軍用船,你知道要多少艘大船嗎?
火船也不可能太多,就算真的燒起來,也隻能燒掉前麵的一部分。
有這個時間,
就算士兵們用牙齒咬、用手掰,也能把鐵鏈解開。
畢竟,鏈子是鐵的沒錯,但你的船可是木頭做的啊!
“唉~!”
揉了揉脹痛的腦袋,葉楓覺得自己不能再想了。
反正他明白了一個道理!
小說終究隻是小說,看看就好,千萬別學啊!
不然你會被坑成傻瓜的!
“主公~!”
正當葉楓收迴思緒時,一個錦衣衛匆忙趕來。
“嗯?”
看著臉色不太好的錦衣衛,葉楓好奇地問:
“上次你說找到了典韋,難道他又逃走了?”
“沒這迴事!”
錦衣衛
密探搖搖頭,略帶羞愧地單膝下跪。
“稟告主公,上次我們隻顧著典韋,一得到消息就立刻前來報告。”
“不過……”
“根據屬下最新收到的情報,己吾縣城裏關於我們的流言蜚語很多。”
“流言?”
...
葉楓聽了,毫不在意地笑了笑,揮手說:
“那些流言蜚語就別提了,我相信那些官員會幫我處理好的!對了,他們主要散布了些什麽?難道也說我是個叛賊嗎?”
“這……”
錦衣衛的密探顫抖了一下,臉色瞬間變得慘白。真是怕什麽來什麽!他之前還在煩惱,如果主公問起該怎麽迴答。沒想到……
“嗯?”
葉楓感覺到不對勁,眯起眼睛,語氣嚴厲地問道:
“他們到底說了些什麽?一字不漏地複述給我聽!”
“是、是……”
密探抬頭看了眼葉楓的臉色,小心翼翼地說:
“他們說您是個好色之徒……”
“嗯?”
“還說您特別喜歡、特別喜歡已婚的……而且直接殺了她們的丈夫!”
“嗯?!”
“他們、他們還說您、還說您相貌醜陋,每天要生吃……”
“夠了!”
葉楓沒等密探說完,臉色鐵青地下令:
“全體注意!”
“快馬加鞭,殺向己吾縣城,我要看看是誰活得不耐煩了!”
“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