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劉備的巔峰時刻?路上巧遇猛將!
亂世英豪:開局挑戰諸侯 作者:齊兒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嘿嘿~!”
對於青安的困惑,劉其淡然一笑,開始解釋,
“主公,首要一點,所有人都怕的是不公平,而非僅僅是貧瘠。”
“您如此針對性地對待涿郡的世家,其他郡縣的世家或許會竊喜,但本地的世家必然心生不滿。”
“簡而言之,無人願意充當被殺雞儆猴的那個‘猴’。”
“再者……”
“那些從事塞外貿易的家族,底蘊往往極為豐厚。”
“哦?”
青安聞此,眼神閃爍,與劉其交換了一個視線。
“劉公,我覺得您的觀點也有一定的道理。”
麵對劉其那平靜的目光,青安微微眯眼笑道:
“既然是大漢的世家,自然應一碗水端平。”
“這樣吧……”
“本將對幽州其他郡縣的具體情況並不甚了解。”
“你去替我整理一份相關名錄出來!”
“沒問題~!”
看到青安將此重任交付於自己,劉其欣然接受。
論家族勢力,劉家在幽州或許並不出眾。
但是談到對幽州的了解程度?
僅此一家稱雄,
可能與之匹敵的,或許隻有遼東公孫氏堪列第二。
因此,
接收到這項臨時任務後,劉其僅耗一夜光陰,便列出一份冗長的人物名單。
此次行動,甚至無需動用烏桓異族的俘虜。
剩餘的七千餘名蒙古鐵騎,被劃分為七個隊伍,徑直奔赴戰線。
為何設定為七支隊伍?
毋庸贅言!
遼東三地遙隔萬裏,幾乎可以視為獨立於幽州之外的存在。
再者,那裏豈會有勾結外族之人?
因為在大漢本土人士眼中,遼東本身就屬異族範疇。
真不知昔日哪位決策者的心思,竟讓隔海相望之地歸屬幽州管轄?
正當青安在這邊喬裝烏桓異族,侵擾各路世族之際,
身處東都洛陽的劉備,也正迎來他人生中的璀璨時刻。
畢竟,
此時的大漢餘威仍在,郡守一職仍頗具分量。
縱然是地處苦寒幽州的郡守,但也象征著極大的權力掌控。
加之劉備身為漢室宗親的身份,以及他那能說得天花亂墜的口才……
於是乎,
眾多在洛陽難以嶄露頭角的寒門子弟,紛紛躍躍欲試。
反正嚐試一番並無損失!
倘若待得不順心,大可掛冠離職。
最多不過是支付點路費罷了!
這般盤算之下,
不僅寒門子弟心生向往,連一些小世族也開始動心。
果不其然,
這一篩選,劉備還真招攬了幾位頗為出色的人才。
然而,
胸懷壯誌的劉備並未感到過多欣喜。
弱矣!
過於孱弱矣!
盡管尚未知曉他們的智謀如何,但武藝顯然頗為平庸。
甚至連他這位常居第三的都無法戰勝,更別提他的兩位胞兄了。
然而,此事亦無可奈何!
萬夫莫敵的猛將本就是鳳毛麟角,更何況是在如洛陽這般繁華的大都市中。
即使有此類人才,也早已被各大世族瓜分殆盡,怎會留給他機會?
於是,
徹底死心的劉備,攜幾位滿腔熱血的青年才俊,踏上了迴歸幽州的旅途。
自然,
他選擇在聖旨下達數日後才啟程,以免出現人至幽州而聖旨未達的情況,被青安趁機斬殺。
手持聖旨則不同!
彼此皆為同僚官員,料想青安斷不會因小事與他這等小人物斤斤計較。
自我寬慰一番後,劉備心境舒緩許多。
特別是在前往幽州途中偶遇兩位實力不亞於他兩位兄長的猛將時,他更是生出一種天選主角的錯覺。
“兩位仁兄,緣何於此較量?”
盡管內心激動不已,劉備依然保持著應有的禮節,自馬車之上走下。
然而,
“與閣下無關!”
在瞬息萬變的交鋒間歇,其中一位身著湛藍緊身短打的青年揚了揚眉梢。
“這家夥殺人還想逃,我得抓住他交給官府處置!”
“這些人罪有應得!”
未待劉備出言調解,與其相對峙的白衣少年將領冷冽迴應:
“黃巾亂匪戕害我大漢黎民,豈非應當嚴懲不貸?”
“理應嚴懲!”
藍衫青年先表示讚同,旋即卻又厲聲強調:
“就算你所言屬實,也需由官府裁決才合乎法度!”
“更加重要的是……”
“這隻是你片麵之辭,又有誰能為你作證呢?”
“你……”
白衣少年將領語塞,欲辯無從,最終隻好頹然表態:
“既然無法與你理論清楚,那就較量一番見個高低吧!”
“我也正有此意!”
藍衫青年爽快答應,揮舞著手中的雙頭連環戟衝向前去。
“哼~!”
白衣少年將領冷哼一聲,同樣毫無懼色地振臂一抖手中銀槍。
“哎呀、哎呀……”
在一旁緊張觀戰的劉備不禁焦急起來,迅速跨前一步勸阻道:
“兩位、兩位英雄,請容劉某說一句話……”
“叮叮咣咣叮叮咣咣!”
“英雄……”
“叮叮咣咣叮叮咣咣!”
“……”
遭二人反複忽視的劉備心中暗生焦躁。
然而他卻不敢貿然介入。
畢竟,自己有多少本事,他心裏十分明白。
早前在涿郡之所以能勝過兩位胞弟,全因他們知曉自己的身份地位。
但現在呢?
感受到不斷飛散的淩厲勁氣,劉備心中頓感忐忑。
若這兩位愣頭青不懂適可而止,那可真是擺譜不成反而弄巧成拙了。
幸好,
這兩位年輕將領恰似棋盤上勢均力敵的對手,一時之間竟無人能夠占得上風。
經過一百多個迴合的激鬥,略顯疲憊的兩人幾乎同時罷手。
“你到底跟不跟我去麵見官府?”藍衫青年緊咬牙關,厲聲問道。
“不去!”白衣少年將領堅決地迴答,麵色未改。
“可恨!”
藍衫青年暗自咒罵,卻也拿對方無可奈何。
此刻,
一直在旁邊靜候時機的劉備,終於找到機會插話。
“二位英雄,暫且住手,我便是官,我正是官!”
劉備滿臉和氣地亮出了自己的官印,繼續說:
“有什麽事你們盡管告訴我,我來給你們主持公道!”
“這……”
瞧見劉備手中的官印,藍衫青年和白衣少年將領互望一眼,便適時停下了爭鬥。
“這才對嘛!”
見到兩人終於停手,劉備鬆了口氣,走上前分別拽住二人至一旁。
“都來說說,究竟發生了何事?”
“大人~!”
藍衫青年向劉備抱拳行禮,帶著一絲憤怒陳述:
“草民途經一座村落,村中百姓皆莫名慘死,唯有他一人幸存!”
“乃是黃巾亂匪所為!”
麵對劉備探詢的目光,白衣青年語氣冰冷地確認道:
“當我途經之時,一群黃巾亂匪正猖獗作惡,我便將他們一舉鏟除!”
“殺人就能解決問題嗎?”
身邊的藍衫青年聽聞此言,麵帶慍色地望向那位白袍少年將領。
“這類事情本當交由官府處置,唯有官府得知,方能解救更多無辜黎民於水火之中。”
“你擅自殺戮,倘若賊人無從找尋,豈不是會讓更多的百姓遭受牽連之禍?”
“官府?”
白袍少年將領嗤笑一聲,視線似有意似無意地掃過劉備所在之處。
“黃巾亂匪橫行已逾半年,莫非官府竟還一無所知不成?”
“……???”
感受到白袍少年將領的目光,劉備不禁麵色微紅,心忖道:
“你要批評官府就直說好了,怎麽總瞟我幹嘛?
我成官府了?
好吧,當我沒說。”
對於青安的困惑,劉其淡然一笑,開始解釋,
“主公,首要一點,所有人都怕的是不公平,而非僅僅是貧瘠。”
“您如此針對性地對待涿郡的世家,其他郡縣的世家或許會竊喜,但本地的世家必然心生不滿。”
“簡而言之,無人願意充當被殺雞儆猴的那個‘猴’。”
“再者……”
“那些從事塞外貿易的家族,底蘊往往極為豐厚。”
“哦?”
青安聞此,眼神閃爍,與劉其交換了一個視線。
“劉公,我覺得您的觀點也有一定的道理。”
麵對劉其那平靜的目光,青安微微眯眼笑道:
“既然是大漢的世家,自然應一碗水端平。”
“這樣吧……”
“本將對幽州其他郡縣的具體情況並不甚了解。”
“你去替我整理一份相關名錄出來!”
“沒問題~!”
看到青安將此重任交付於自己,劉其欣然接受。
論家族勢力,劉家在幽州或許並不出眾。
但是談到對幽州的了解程度?
僅此一家稱雄,
可能與之匹敵的,或許隻有遼東公孫氏堪列第二。
因此,
接收到這項臨時任務後,劉其僅耗一夜光陰,便列出一份冗長的人物名單。
此次行動,甚至無需動用烏桓異族的俘虜。
剩餘的七千餘名蒙古鐵騎,被劃分為七個隊伍,徑直奔赴戰線。
為何設定為七支隊伍?
毋庸贅言!
遼東三地遙隔萬裏,幾乎可以視為獨立於幽州之外的存在。
再者,那裏豈會有勾結外族之人?
因為在大漢本土人士眼中,遼東本身就屬異族範疇。
真不知昔日哪位決策者的心思,竟讓隔海相望之地歸屬幽州管轄?
正當青安在這邊喬裝烏桓異族,侵擾各路世族之際,
身處東都洛陽的劉備,也正迎來他人生中的璀璨時刻。
畢竟,
此時的大漢餘威仍在,郡守一職仍頗具分量。
縱然是地處苦寒幽州的郡守,但也象征著極大的權力掌控。
加之劉備身為漢室宗親的身份,以及他那能說得天花亂墜的口才……
於是乎,
眾多在洛陽難以嶄露頭角的寒門子弟,紛紛躍躍欲試。
反正嚐試一番並無損失!
倘若待得不順心,大可掛冠離職。
最多不過是支付點路費罷了!
這般盤算之下,
不僅寒門子弟心生向往,連一些小世族也開始動心。
果不其然,
這一篩選,劉備還真招攬了幾位頗為出色的人才。
然而,
胸懷壯誌的劉備並未感到過多欣喜。
弱矣!
過於孱弱矣!
盡管尚未知曉他們的智謀如何,但武藝顯然頗為平庸。
甚至連他這位常居第三的都無法戰勝,更別提他的兩位胞兄了。
然而,此事亦無可奈何!
萬夫莫敵的猛將本就是鳳毛麟角,更何況是在如洛陽這般繁華的大都市中。
即使有此類人才,也早已被各大世族瓜分殆盡,怎會留給他機會?
於是,
徹底死心的劉備,攜幾位滿腔熱血的青年才俊,踏上了迴歸幽州的旅途。
自然,
他選擇在聖旨下達數日後才啟程,以免出現人至幽州而聖旨未達的情況,被青安趁機斬殺。
手持聖旨則不同!
彼此皆為同僚官員,料想青安斷不會因小事與他這等小人物斤斤計較。
自我寬慰一番後,劉備心境舒緩許多。
特別是在前往幽州途中偶遇兩位實力不亞於他兩位兄長的猛將時,他更是生出一種天選主角的錯覺。
“兩位仁兄,緣何於此較量?”
盡管內心激動不已,劉備依然保持著應有的禮節,自馬車之上走下。
然而,
“與閣下無關!”
在瞬息萬變的交鋒間歇,其中一位身著湛藍緊身短打的青年揚了揚眉梢。
“這家夥殺人還想逃,我得抓住他交給官府處置!”
“這些人罪有應得!”
未待劉備出言調解,與其相對峙的白衣少年將領冷冽迴應:
“黃巾亂匪戕害我大漢黎民,豈非應當嚴懲不貸?”
“理應嚴懲!”
藍衫青年先表示讚同,旋即卻又厲聲強調:
“就算你所言屬實,也需由官府裁決才合乎法度!”
“更加重要的是……”
“這隻是你片麵之辭,又有誰能為你作證呢?”
“你……”
白衣少年將領語塞,欲辯無從,最終隻好頹然表態:
“既然無法與你理論清楚,那就較量一番見個高低吧!”
“我也正有此意!”
藍衫青年爽快答應,揮舞著手中的雙頭連環戟衝向前去。
“哼~!”
白衣少年將領冷哼一聲,同樣毫無懼色地振臂一抖手中銀槍。
“哎呀、哎呀……”
在一旁緊張觀戰的劉備不禁焦急起來,迅速跨前一步勸阻道:
“兩位、兩位英雄,請容劉某說一句話……”
“叮叮咣咣叮叮咣咣!”
“英雄……”
“叮叮咣咣叮叮咣咣!”
“……”
遭二人反複忽視的劉備心中暗生焦躁。
然而他卻不敢貿然介入。
畢竟,自己有多少本事,他心裏十分明白。
早前在涿郡之所以能勝過兩位胞弟,全因他們知曉自己的身份地位。
但現在呢?
感受到不斷飛散的淩厲勁氣,劉備心中頓感忐忑。
若這兩位愣頭青不懂適可而止,那可真是擺譜不成反而弄巧成拙了。
幸好,
這兩位年輕將領恰似棋盤上勢均力敵的對手,一時之間竟無人能夠占得上風。
經過一百多個迴合的激鬥,略顯疲憊的兩人幾乎同時罷手。
“你到底跟不跟我去麵見官府?”藍衫青年緊咬牙關,厲聲問道。
“不去!”白衣少年將領堅決地迴答,麵色未改。
“可恨!”
藍衫青年暗自咒罵,卻也拿對方無可奈何。
此刻,
一直在旁邊靜候時機的劉備,終於找到機會插話。
“二位英雄,暫且住手,我便是官,我正是官!”
劉備滿臉和氣地亮出了自己的官印,繼續說:
“有什麽事你們盡管告訴我,我來給你們主持公道!”
“這……”
瞧見劉備手中的官印,藍衫青年和白衣少年將領互望一眼,便適時停下了爭鬥。
“這才對嘛!”
見到兩人終於停手,劉備鬆了口氣,走上前分別拽住二人至一旁。
“都來說說,究竟發生了何事?”
“大人~!”
藍衫青年向劉備抱拳行禮,帶著一絲憤怒陳述:
“草民途經一座村落,村中百姓皆莫名慘死,唯有他一人幸存!”
“乃是黃巾亂匪所為!”
麵對劉備探詢的目光,白衣青年語氣冰冷地確認道:
“當我途經之時,一群黃巾亂匪正猖獗作惡,我便將他們一舉鏟除!”
“殺人就能解決問題嗎?”
身邊的藍衫青年聽聞此言,麵帶慍色地望向那位白袍少年將領。
“這類事情本當交由官府處置,唯有官府得知,方能解救更多無辜黎民於水火之中。”
“你擅自殺戮,倘若賊人無從找尋,豈不是會讓更多的百姓遭受牽連之禍?”
“官府?”
白袍少年將領嗤笑一聲,視線似有意似無意地掃過劉備所在之處。
“黃巾亂匪橫行已逾半年,莫非官府竟還一無所知不成?”
“……???”
感受到白袍少年將領的目光,劉備不禁麵色微紅,心忖道:
“你要批評官府就直說好了,怎麽總瞟我幹嘛?
我成官府了?
好吧,當我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