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不老是一種福氣,屬於神仙的福氣,但是做人,倘若真的能夠永生不死的話,個中滋味,您說究竟是痛苦還是幸福呢?
我迴顧自己童年走過的悲苦,少年走過的狂放,青年曆經的愛恨情仇,直到在三十歲之前生命結束時,我仍然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希望,因為那些令我刻骨銘心的愛人,因為那些刺刻於心的仇恨,所以我選擇了死亡,並以此獲得了移魂新生,大殺四方,顛覆黑道,任風花在血腥中雪月,任江湖在歲月中蒼老......
這個世界很不公平,可是這個世界又很公平。
這個世界很複雜,可是這個世界又很簡單。
這個世界很殘酷,可是這個世界又很溫馨。
世上的人大多都是這麽矛盾的吧!!
我叫夜路沙,很怪的一個名字,很稀奇的一個姓氏。在我以前生活的那個村落,那個縣城,甚至是整個整個市、整個省,恐怕也就隻有我一個人姓夜了。
因為我的父母早已死了,在我很小的時候(大概是六七歲)就已經死了,我甚至連他們的樣子都沒有記住,而我家庭的貧困,也使得他們沒有給我留下那怕一張照片,即便他們結婚的時候,也窮的連一張結婚照都沒有照過。
他們是死於非命的,而且死的很慘,他們是被一輛大卡車碾死的,腦漿迸裂,肢體破碎,慘不忍睹。
後來我長大,才從村人哪兒知道,車禍發生的時候,我也在場,因為我生病了,燒的很厲害,村裏的赤腳醫生醫治不了,他們帶著我急急匆匆的趕往縣城醫院,在醫院的門口,就發生了那起車禍。
我無法想像如此慘烈的車禍怎麽會發生在縣醫院的門口,要知道縣醫院門口的街道屬於縣城內道,人多車多,任何車輛的車速行使到這裏的時候都會慢下來,根本無法達到發生車禍的條件,可它偏偏就那麽發生了,幸運的是,我沒有死,甚至連一點傷都沒有,醫院的人出來後見到了驚惶無措,像是嚇傻了似的我,及時安撫了我,並給我治好了病,後來便把我交給了交警。
可問題是,警察帶著我迴到我們村裏的時候,卻不知道把我交給誰,因為我沒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沒有叔伯姑舅姨,我成了一個雖然命大卻又可悲可憐的光杆孤兒。
但我最終還是留到了村子裏,因為我們家房前房後的幾家鄰居接納了我,他們跟警察說,他們的祖上與我們家還是掛點親戚的,至於是第幾代祖宗跟我們家有關係,隻有老天爺知道了。
至於他們真正接納我的原因,直到我有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時候才多少想明白一些,大抵是因為那時警察送我迴來的時候,不僅僅隻送迴了我這麽一個小孤兒,當然還有那個肇事司機的一筆金錢賠償,至於這筆錢究竟有多少,我已經懶得去追究了,但我估計那筆錢絕對不會是個小數目,這從那幾家收養我的鄰居在收養我之後便開始建造新房子的舉動中便能看出些眉目來,那時候我雖然很小,但多少還是記得一些事情的。
我父母的遺體經過簡單的整理後被這幾家鄰居葬在山上的野地裏了,很簡單、很淒涼的兩個墳頭,簡單淒涼的連個花圈和喪棍都沒有,我記得我那時候在父母的墳前哭了很久很久,他們拉都拉不動我,我似乎想要將心中的悲傷、痛苦、無助和恐懼全部都哭出去,那也是我這個六、七歲的小男孩唯一懂得和唯一可做的發泄了。
我就那樣活了下來,東家吃一口,西家睡一覺,我的那些鄰居大抵是出於收了那筆賠償金的緣故,對我雖然說不上很好,但也不是很差,到了該上小學的時候,他們便讓我上了小學,說實在的,在九年義務教育製度之下,我上學對他們來說,也談不上什麽經濟負擔,更何況把我扔到學校裏交給一個老師來管,總比讓他們自己操心要輕鬆的多。
鄰居家都是有兒有女的,相對與他們自己的兒女,從本質上來講,我其實就是一個外人,所以我與他們兒女的關係不算太好,當然也過得去,畢竟是孩子嘛,在一起玩兒的久了,多少也會有一些感情。
可是我的童年人生卻並沒有就這麽平平淡淡的過下去,世上太多事情,總是無法經受時間的考驗,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的這幾家鄰居也終於感覺到了我對於他們來說,已經越來越像是一個巨大的包袱。
首先我的飯量在一天天的增大,雖然我吃得多,幹活也多,可我畢竟還隻是個孩子,我所付出的,對於他們而言,實在算不上什麽,我無法給他們帶來那怕一丁點的經濟收益,在農村而言,下地幹活,種菜養豬,這些我雖然都會做,但是隻要是農村裏麵的娃兒,基本都會幹這個,盡管我付出的勞力遠比其他的小孩兒多。
其次就是我書包裏麵的書越來越多,雖然我的學習成績不錯,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但這些對他們來說,一點用處都沒有,隨著教育製度的改革和國家經濟的發展,學校已經將原來的學雜費和書本費提升了好幾個台階,而且這個勢頭好像還要繼續下去,而事實是,政策的改變和國家的發展與農村的經濟情況總是成反比的。這麽一來,我的這幾家鄰居就開始犯難了,農村裏麵每一家都不止一個孩子,而我的這幾家鄰居更是家家都有三四個孩子,雖然單論個人來說這筆費用並不算多,可是乘以三、乘以四之後,可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更重要的是,對於我這個特殊的“兒子”來說,我並不是屬於一家的,雖然是一筆小小的學雜書本費,也要幾家鄰居來平均分配,對與我這幾家鄰居來說,這是一個原則問題,不在於誰家出的錢多錢少,就是一個原則問題,你家出多了不行,出少了更不行,大家都知道,在農村裏麵,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會越演越烈,最後甚至會成為幾家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為此大吵大鬧,打架生氣,也就不足為怪了。
最後就是我自身的一些問題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明白了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很敏感,那涉及到我的身世,而這些敏感的東西也會常常刺激到我的心理,使我對周圍的人、事充滿了情緒,這種情緒有時候是一種悲傷,有時候是一種羨慕,更多的時候則是一種煩躁和憤恨,尤其是在這個姓氏統一的村子裏麵,我做為一個有著特殊姓氏的孤兒,做為一個被幾家推來推去的孤兒,周圍的人看我的眼光多少會有一些異常,而更多的時候,有些與我一樣大小的孩子會口無遮攔的嘲笑我:“夜路沙,原來你是一個孤兒啊,原來你是一個被好幾家人養活的孤兒啊,可是這麽多人養著你,你好像又不像是一個孤兒,你應該是一個寄生兒,哈哈哈哈……..”
每次聽到這樣的譏笑聲,我心裏的怨氣就會衝破我的理智爆發出來,我就會衝上去與那些譏笑我的孩子們扭打在一起,往往造成的後果是,那些孩子們會被我這個充滿怨氣和憤怒的“孤兒”打的頭破血流、哭爹喊娘。
這樣的事情不止發生過一次,最初的時候,我的那些鄰居“父母”們還可以忍受,但反複幾次之後,他們就無法忍受了,由此造成的結果是:“我在外麵將那些恥笑、嘲笑我的孩子們打的頭破血流,而他們就在各自的家裏把我打的頭破血流。”因為我不僅給他們帶來了麻煩,更給他們他們帶去了額外的經濟負擔,他們要為那些被我打的頭破血流的孩子們的醫藥費“買單”。
在這種種看似簡單實則複雜的因素下,我便越來越不受這些鄰居的待見,他們看著我的眼神從最初的同情逐漸演變為了無奈、鬱悶、煩惱,最後則定格為了一種狀態,那就是:厭惡。
不錯,的確是厭惡,幾年過去之後,我父母用死亡的代價換來的那筆賠償金早已失去了價值,而當初他們領養我時的那種心境也早已一去不返,我成為了一個毫無價值的皮球,被他們踢來踢去踢到厭煩的時候,便索性不再踢了。我遇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巨大的危機:“在我十二歲的時候,我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孤兒。”
我記得在我十二歲那年的一個鬱悶燥熱的夏日午後,當我那雖然淡薄卻異常堅定的自尊再一次受到無情的嘲笑的時候,我再也無法忍受下去,我在父母的墳前大哭了一場,便毅然決然的離開了那個村子,開始了我的流浪生涯……
我迴顧自己童年走過的悲苦,少年走過的狂放,青年曆經的愛恨情仇,直到在三十歲之前生命結束時,我仍然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希望,因為那些令我刻骨銘心的愛人,因為那些刺刻於心的仇恨,所以我選擇了死亡,並以此獲得了移魂新生,大殺四方,顛覆黑道,任風花在血腥中雪月,任江湖在歲月中蒼老......
這個世界很不公平,可是這個世界又很公平。
這個世界很複雜,可是這個世界又很簡單。
這個世界很殘酷,可是這個世界又很溫馨。
世上的人大多都是這麽矛盾的吧!!
我叫夜路沙,很怪的一個名字,很稀奇的一個姓氏。在我以前生活的那個村落,那個縣城,甚至是整個整個市、整個省,恐怕也就隻有我一個人姓夜了。
因為我的父母早已死了,在我很小的時候(大概是六七歲)就已經死了,我甚至連他們的樣子都沒有記住,而我家庭的貧困,也使得他們沒有給我留下那怕一張照片,即便他們結婚的時候,也窮的連一張結婚照都沒有照過。
他們是死於非命的,而且死的很慘,他們是被一輛大卡車碾死的,腦漿迸裂,肢體破碎,慘不忍睹。
後來我長大,才從村人哪兒知道,車禍發生的時候,我也在場,因為我生病了,燒的很厲害,村裏的赤腳醫生醫治不了,他們帶著我急急匆匆的趕往縣城醫院,在醫院的門口,就發生了那起車禍。
我無法想像如此慘烈的車禍怎麽會發生在縣醫院的門口,要知道縣醫院門口的街道屬於縣城內道,人多車多,任何車輛的車速行使到這裏的時候都會慢下來,根本無法達到發生車禍的條件,可它偏偏就那麽發生了,幸運的是,我沒有死,甚至連一點傷都沒有,醫院的人出來後見到了驚惶無措,像是嚇傻了似的我,及時安撫了我,並給我治好了病,後來便把我交給了交警。
可問題是,警察帶著我迴到我們村裏的時候,卻不知道把我交給誰,因為我沒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沒有叔伯姑舅姨,我成了一個雖然命大卻又可悲可憐的光杆孤兒。
但我最終還是留到了村子裏,因為我們家房前房後的幾家鄰居接納了我,他們跟警察說,他們的祖上與我們家還是掛點親戚的,至於是第幾代祖宗跟我們家有關係,隻有老天爺知道了。
至於他們真正接納我的原因,直到我有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時候才多少想明白一些,大抵是因為那時警察送我迴來的時候,不僅僅隻送迴了我這麽一個小孤兒,當然還有那個肇事司機的一筆金錢賠償,至於這筆錢究竟有多少,我已經懶得去追究了,但我估計那筆錢絕對不會是個小數目,這從那幾家收養我的鄰居在收養我之後便開始建造新房子的舉動中便能看出些眉目來,那時候我雖然很小,但多少還是記得一些事情的。
我父母的遺體經過簡單的整理後被這幾家鄰居葬在山上的野地裏了,很簡單、很淒涼的兩個墳頭,簡單淒涼的連個花圈和喪棍都沒有,我記得我那時候在父母的墳前哭了很久很久,他們拉都拉不動我,我似乎想要將心中的悲傷、痛苦、無助和恐懼全部都哭出去,那也是我這個六、七歲的小男孩唯一懂得和唯一可做的發泄了。
我就那樣活了下來,東家吃一口,西家睡一覺,我的那些鄰居大抵是出於收了那筆賠償金的緣故,對我雖然說不上很好,但也不是很差,到了該上小學的時候,他們便讓我上了小學,說實在的,在九年義務教育製度之下,我上學對他們來說,也談不上什麽經濟負擔,更何況把我扔到學校裏交給一個老師來管,總比讓他們自己操心要輕鬆的多。
鄰居家都是有兒有女的,相對與他們自己的兒女,從本質上來講,我其實就是一個外人,所以我與他們兒女的關係不算太好,當然也過得去,畢竟是孩子嘛,在一起玩兒的久了,多少也會有一些感情。
可是我的童年人生卻並沒有就這麽平平淡淡的過下去,世上太多事情,總是無法經受時間的考驗,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的這幾家鄰居也終於感覺到了我對於他們來說,已經越來越像是一個巨大的包袱。
首先我的飯量在一天天的增大,雖然我吃得多,幹活也多,可我畢竟還隻是個孩子,我所付出的,對於他們而言,實在算不上什麽,我無法給他們帶來那怕一丁點的經濟收益,在農村而言,下地幹活,種菜養豬,這些我雖然都會做,但是隻要是農村裏麵的娃兒,基本都會幹這個,盡管我付出的勞力遠比其他的小孩兒多。
其次就是我書包裏麵的書越來越多,雖然我的學習成績不錯,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但這些對他們來說,一點用處都沒有,隨著教育製度的改革和國家經濟的發展,學校已經將原來的學雜費和書本費提升了好幾個台階,而且這個勢頭好像還要繼續下去,而事實是,政策的改變和國家的發展與農村的經濟情況總是成反比的。這麽一來,我的這幾家鄰居就開始犯難了,農村裏麵每一家都不止一個孩子,而我的這幾家鄰居更是家家都有三四個孩子,雖然單論個人來說這筆費用並不算多,可是乘以三、乘以四之後,可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更重要的是,對於我這個特殊的“兒子”來說,我並不是屬於一家的,雖然是一筆小小的學雜書本費,也要幾家鄰居來平均分配,對與我這幾家鄰居來說,這是一個原則問題,不在於誰家出的錢多錢少,就是一個原則問題,你家出多了不行,出少了更不行,大家都知道,在農村裏麵,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會越演越烈,最後甚至會成為幾家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為此大吵大鬧,打架生氣,也就不足為怪了。
最後就是我自身的一些問題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明白了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很敏感,那涉及到我的身世,而這些敏感的東西也會常常刺激到我的心理,使我對周圍的人、事充滿了情緒,這種情緒有時候是一種悲傷,有時候是一種羨慕,更多的時候則是一種煩躁和憤恨,尤其是在這個姓氏統一的村子裏麵,我做為一個有著特殊姓氏的孤兒,做為一個被幾家推來推去的孤兒,周圍的人看我的眼光多少會有一些異常,而更多的時候,有些與我一樣大小的孩子會口無遮攔的嘲笑我:“夜路沙,原來你是一個孤兒啊,原來你是一個被好幾家人養活的孤兒啊,可是這麽多人養著你,你好像又不像是一個孤兒,你應該是一個寄生兒,哈哈哈哈……..”
每次聽到這樣的譏笑聲,我心裏的怨氣就會衝破我的理智爆發出來,我就會衝上去與那些譏笑我的孩子們扭打在一起,往往造成的後果是,那些孩子們會被我這個充滿怨氣和憤怒的“孤兒”打的頭破血流、哭爹喊娘。
這樣的事情不止發生過一次,最初的時候,我的那些鄰居“父母”們還可以忍受,但反複幾次之後,他們就無法忍受了,由此造成的結果是:“我在外麵將那些恥笑、嘲笑我的孩子們打的頭破血流,而他們就在各自的家裏把我打的頭破血流。”因為我不僅給他們帶來了麻煩,更給他們他們帶去了額外的經濟負擔,他們要為那些被我打的頭破血流的孩子們的醫藥費“買單”。
在這種種看似簡單實則複雜的因素下,我便越來越不受這些鄰居的待見,他們看著我的眼神從最初的同情逐漸演變為了無奈、鬱悶、煩惱,最後則定格為了一種狀態,那就是:厭惡。
不錯,的確是厭惡,幾年過去之後,我父母用死亡的代價換來的那筆賠償金早已失去了價值,而當初他們領養我時的那種心境也早已一去不返,我成為了一個毫無價值的皮球,被他們踢來踢去踢到厭煩的時候,便索性不再踢了。我遇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巨大的危機:“在我十二歲的時候,我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孤兒。”
我記得在我十二歲那年的一個鬱悶燥熱的夏日午後,當我那雖然淡薄卻異常堅定的自尊再一次受到無情的嘲笑的時候,我再也無法忍受下去,我在父母的墳前大哭了一場,便毅然決然的離開了那個村子,開始了我的流浪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