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
第二天清晨,三人又在一起早鍛煉。
在莫凡提示後,招式雖然簡單,但是架不住動作和吆喝聲整齊劃一,看起來已經很有氣勢。
練完功夫,莫凡吩咐張盛和王二柱去張木匠家把水車抬到河邊。
自己就在村裏和周邊晃悠起來。
看清了周圍的地形後,迴家取出筆墨,大致畫了個地道規劃圖。
圖紙畫完,莫凡就去河邊幫忙架水車。
三人使出吃奶的勁,連個木樁也打不好。
“先停下來,停下來。都上岸休息吧!”
莫凡氣喘籲籲的說。
“張大郎,你去村裏請兩個力氣大的過來打樁。”
“告訴他們,把水車安裝好,一個人給十文工錢。”
莫凡吩咐道,又交給張盛二十文錢。
“好嘞!”
張盛接過錢,爬起來就往村裏跑。
不一會,張盛就帶著族長張水德的兒子張秀還有一個叫張信的壯實青年過來。
四個人全部下水,莫凡在岸上做總指揮。
先是在離水麵一米的地方橫著打個洞。
然後將一根木頭紮進去。
接著裝上水車,又在橫木下方打一個木樁,水車就“吱吱”叫著轉了起來。
莫凡又連忙給軸芯抹上豬油,“吱吱”聲馬上小了許多。
最後,張秀又在落水處架起一個水槽,把水引進水渠。
看著親手架設的水車。
張秀和張信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
“小凡,這水車怎麽自動把水提上來了?”
張秀看了很久,還是不明白。
“你不是看到了嗎?是竹筒提上來的。”
莫凡笑笑答道。
張秀撓撓頭又問:“可是,沒人推,竹筒怎麽會上來?”
“那是上麵的水往下流的時候推的呀,我又沒推它。”
莫凡嘿嘿笑著說。
“這下好了,以後不用踩翻車了。”
張信開心的大叫。
“別高興過頭了。現在趕快去檢查一下,不要淹了別人的田。”
莫凡提醒道。
“哦,差點忘了,我爹叫你申時初去祠堂商量事情。”
張秀拍了下腦袋對莫凡說道。
“知道了。”
申時初,莫凡準時到達張家祠堂。
走進祠堂,已經有四個人在坐著喝茶。
坐在中間的是族長張水德,旁邊三個應該是族老。
張水德一一給莫凡介紹,莫凡也一一施禮。
第一個七十多歲的老者,正是前族長張茂,顫顫巍巍的拄著根拐杖,好像隨時都要倒的樣子,莫凡連忙上前扶住。
第二個叫張元,也是本村村正,五十多歲,頭發花白。
第三個叫張鵬,比較年輕,四十多歲。
待得眾人都坐下,張水德首先開口說:“小凡,你再跟各位族老說說挖地道的事情。”
莫凡連忙把昨晚跟張水德講的又重複了一遍。
最後,拿出規劃圖,又是一番分析、講解,才打消了四位老者的疑慮。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呀!”
張茂連聲讚道。
“我準備把村裏的老弱婦孺先安置到縣城裏,其他青壯留下來挖地道。”
莫凡又提出自己的建議。
“不知村裏老弱婦孺有多少人?”
莫凡轉頭問張元。
“全村八十一戶,四百五十二人,老弱婦孺三百三十九人,青壯一百一十三人。”
張元對村裏非常熟悉,隨口道來。
“如此,請族長明天抽出二十人去山裏砍竹子、割茅草,運到縣城,我們要在縣城裏搭九十個竹棚。”
莫凡想了想說道。
“縣城裏可不準隨便搭,官府知道要治罪的。”
張元連忙阻止道。
“無妨,我二舅在城裏買了塊地,有一畝多。”
“現在全都空著。明天叫二舅領你們去就行。”
莫凡非常慷慨。
“如此甚好,張順現在也出息了。”
張茂捋了捋胡須,微笑著說。
“再派二十人到空地上搭竹棚。剩下的人挖地道。”
莫凡接著說道。
“另外,請村正告知各家各戶囤好糧,公中起碼也要囤一百石糧食。”
“其他要囤積的生活必須物件,還有蓋茅房、廚房、沐浴房房,我就不一一細說了。”
莫凡把各項事務,基本上都做了安排。
“嗯,小凡說得很細致了,你們可記下沒有?”
張茂點點頭問道。
三人紛紛迴答記下了。
之後,五人又商量了大半個時辰,才把要處理的問題商量完。
~~~~~~~~~~~
隻有寫書的人才知道,碼字真的很辛苦。能否請看書的朋友們給個評論、追更、打賞或者五星好評。
濃墨輕筆在這裏真誠的感謝各位朋友!謝謝朋友們的關照!!
第二天清晨,三人又在一起早鍛煉。
在莫凡提示後,招式雖然簡單,但是架不住動作和吆喝聲整齊劃一,看起來已經很有氣勢。
練完功夫,莫凡吩咐張盛和王二柱去張木匠家把水車抬到河邊。
自己就在村裏和周邊晃悠起來。
看清了周圍的地形後,迴家取出筆墨,大致畫了個地道規劃圖。
圖紙畫完,莫凡就去河邊幫忙架水車。
三人使出吃奶的勁,連個木樁也打不好。
“先停下來,停下來。都上岸休息吧!”
莫凡氣喘籲籲的說。
“張大郎,你去村裏請兩個力氣大的過來打樁。”
“告訴他們,把水車安裝好,一個人給十文工錢。”
莫凡吩咐道,又交給張盛二十文錢。
“好嘞!”
張盛接過錢,爬起來就往村裏跑。
不一會,張盛就帶著族長張水德的兒子張秀還有一個叫張信的壯實青年過來。
四個人全部下水,莫凡在岸上做總指揮。
先是在離水麵一米的地方橫著打個洞。
然後將一根木頭紮進去。
接著裝上水車,又在橫木下方打一個木樁,水車就“吱吱”叫著轉了起來。
莫凡又連忙給軸芯抹上豬油,“吱吱”聲馬上小了許多。
最後,張秀又在落水處架起一個水槽,把水引進水渠。
看著親手架設的水車。
張秀和張信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
“小凡,這水車怎麽自動把水提上來了?”
張秀看了很久,還是不明白。
“你不是看到了嗎?是竹筒提上來的。”
莫凡笑笑答道。
張秀撓撓頭又問:“可是,沒人推,竹筒怎麽會上來?”
“那是上麵的水往下流的時候推的呀,我又沒推它。”
莫凡嘿嘿笑著說。
“這下好了,以後不用踩翻車了。”
張信開心的大叫。
“別高興過頭了。現在趕快去檢查一下,不要淹了別人的田。”
莫凡提醒道。
“哦,差點忘了,我爹叫你申時初去祠堂商量事情。”
張秀拍了下腦袋對莫凡說道。
“知道了。”
申時初,莫凡準時到達張家祠堂。
走進祠堂,已經有四個人在坐著喝茶。
坐在中間的是族長張水德,旁邊三個應該是族老。
張水德一一給莫凡介紹,莫凡也一一施禮。
第一個七十多歲的老者,正是前族長張茂,顫顫巍巍的拄著根拐杖,好像隨時都要倒的樣子,莫凡連忙上前扶住。
第二個叫張元,也是本村村正,五十多歲,頭發花白。
第三個叫張鵬,比較年輕,四十多歲。
待得眾人都坐下,張水德首先開口說:“小凡,你再跟各位族老說說挖地道的事情。”
莫凡連忙把昨晚跟張水德講的又重複了一遍。
最後,拿出規劃圖,又是一番分析、講解,才打消了四位老者的疑慮。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呀!”
張茂連聲讚道。
“我準備把村裏的老弱婦孺先安置到縣城裏,其他青壯留下來挖地道。”
莫凡又提出自己的建議。
“不知村裏老弱婦孺有多少人?”
莫凡轉頭問張元。
“全村八十一戶,四百五十二人,老弱婦孺三百三十九人,青壯一百一十三人。”
張元對村裏非常熟悉,隨口道來。
“如此,請族長明天抽出二十人去山裏砍竹子、割茅草,運到縣城,我們要在縣城裏搭九十個竹棚。”
莫凡想了想說道。
“縣城裏可不準隨便搭,官府知道要治罪的。”
張元連忙阻止道。
“無妨,我二舅在城裏買了塊地,有一畝多。”
“現在全都空著。明天叫二舅領你們去就行。”
莫凡非常慷慨。
“如此甚好,張順現在也出息了。”
張茂捋了捋胡須,微笑著說。
“再派二十人到空地上搭竹棚。剩下的人挖地道。”
莫凡接著說道。
“另外,請村正告知各家各戶囤好糧,公中起碼也要囤一百石糧食。”
“其他要囤積的生活必須物件,還有蓋茅房、廚房、沐浴房房,我就不一一細說了。”
莫凡把各項事務,基本上都做了安排。
“嗯,小凡說得很細致了,你們可記下沒有?”
張茂點點頭問道。
三人紛紛迴答記下了。
之後,五人又商量了大半個時辰,才把要處理的問題商量完。
~~~~~~~~~~~
隻有寫書的人才知道,碼字真的很辛苦。能否請看書的朋友們給個評論、追更、打賞或者五星好評。
濃墨輕筆在這裏真誠的感謝各位朋友!謝謝朋友們的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