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太子欲往
朱元璋好聖孫何止可旺三代 作者:爛柯遊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微微點頭,對於兵、工兩位尚書的迴應還是挺滿意的。他現在才知道,在麵對天災之時,不僅僅需要糧食和朝廷的支援,還需要各方麵的協同努力。
就比如這一次的河南使司發生洪災,若是運用得當的話,大明的將士們完全可以和各部門齊心協力,盡快確保災區百姓能夠度過難關,穩住大明江山社稷以及搶種糧種。
他再次看向李文忠,再次囑咐道:“保兒,你這次的任務可不輕。你要帶領將士們盡快趕到河南使司,與咱大孫一同開展賑災救援。
同時,按照咱大孫的說法,這也要注意將士們的安全和健康,確保他們能夠順利完成任務,讓他們平安歸來。”
李文忠鄭重地點頭,表示明白朱元璋的意圖。對於這位尚未親自謀麵的嫡長孫,關於他的傳言也是通過市井百姓以及自己的兒子口中聽說,關於這位嫡長孫,他還是挺希望與之見麵的,也正好蹭這次的機會,帶兵去見上一麵。
朱元璋又轉頭對何禮和趙俊說道:“何禮,咱要再次強調,這次帶兵賑災,事關咱大孫的另一個新政設想。
你要確保兵部的物資準備充分,不能有任何疏漏。趙俊,你也要確保工部的工匠和物資能夠及時到位,為災區的恢複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兩位尚書紛紛應諾,表示會全力以赴,確保交代的事情盡快完成。
這時候,太子朱標神態莊重地向前邁出一步,他先是向朱元璋深深地行了一禮,然後恭敬地開口說道:“父皇,兒臣有要事相商,懇請父皇垂聽。”
朱元璋聞言,緩緩轉過頭來,目光落在朱標身上,帶著幾分疑惑地問道:“標兒,你有何事需要商議?”
朱標深吸一口氣,定了定心神,然後開口說道:“父皇,民以食為天,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更何況如今百姓們正遭受著災害的侵襲,他們的生活已經陷入了困境。根據王尚書的提議,我們可以從直隸府調撥一百五十萬石糧食送往河南使司,以解百姓的燃眉之急。然而,如此龐大的糧食數量,需要有人親自前往照看,確保糧食能夠安全送達,並且合理分配給受災的百姓們。”
說到這裏,朱標微微一頓,接著說道:“因此,兒臣鬥膽請命,希望能夠親自護送這批糧食前往河南使司。一來可以確保糧食的安全運輸,二來也可以親自了解百姓們的生活狀況,為他們帶去朝廷的關懷和慰問。請父皇恩準。”
朱元璋聽聞此事,眉頭微皺,沉思片刻後,開口製止道:“標兒啊,咱知道你的心思,你擔心河南使司的賑災事宜不夠得力,想要親自前去監督。然而,咱已經將此重任交給了雄英,他有足夠的能力和經驗去處理此事。
你身為大明儲君,自然要以大局為重,不必過於幹涉此事。你若是真的想要為百姓做些實事,咱自會安排其他任務給你,你又何必趟這趟渾水呢?”
兵部尚書何禮與工部尚書趙俊聞言,也紛紛出言勸阻。何禮道:“殿下,您身份尊貴,不必親自前往災區。何況,賑災事宜已經交由吳王殿下全權負責,殿下有足夠的智慧和才幹去處理。您若是貿然插手,隻怕會打亂原本的安排,反而不利於殿下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啊。”
趙俊也附和道:“是啊,殿下。您應該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和使命。您的職責是輔佐皇上,治理國家大事。而賑災這種瑣碎的事務,自有專人負責。您若是真的想要為百姓做些什麽,不如多為國家出謀劃策,推動國家的繁榮和發展。”
朱標開口解釋道:“父皇,雄英這孩子雖有道祖護佑,但難保會遇到一些麻煩,且他也沒有處理過賑災的經驗,兒臣也可以通過這次賑災,教一下雄英這孩子,還望父皇恩準。”
朱元璋聞言,在心中思考標兒到底要不要去,其實他也擔心這批一百五十萬石的糧食,會被那些貪官汙吏給揮霍掉。即使是殺了這些貪官,對於災情緩解,也於事無補了。
思緒良久之後,朱元璋最終還是答應了朱標的請求,並吩咐朱標在確保賑災糧如數賑災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以及身體健康。
隨後,在朱元璋的囑托和期望中,李文忠、何禮、趙俊等人紛紛領命而去,各自迴到自己的崗位,開始忙碌起來。戶部、兵部、工部等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調撥糧食、籌備物資、調配工匠,為即將到來的救援行動做好充分的準備。
與此同時,朱元璋也沒有閑著。他召集了朝中的重臣,共同商討如何更好地應對這次洪災。他們討論了如何加強災區的防疫工作,如何安撫民心,如何恢複生產等各個方麵的問題。朱元璋聽取了眾人的意見,並作出了相應的決策和安排。
七天之後,一支由中都留守司、在京衛所、揚州衛等衛所組成的三萬大軍,在李文忠和朱標的帶領下,帶著一百五十萬石的糧食浩浩蕩蕩地開赴河南使司。他們攜帶著大量的糧食、衣物、藥品等物資,準備為災區人民提供及時的救援和幫助。
與此同時,朱元璋也派出了一支由戶部、工部等部門官員組成的賑災團隊,前往河南使司協助自己的大孫進行救援工作。他們將與李文忠等人一起,共同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
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河南使司的救援工作迅速展開。軍隊和官員們紛紛深入到災區一線,為災民們提供食物、衣物、醫療等各方麵的幫助。他們修建臨時住所,安置災民,組織防疫工作,確保災區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隨著時間的推移,災區的情況逐漸好轉。在朱元璋的英明決策和眾人的共同努力下,這場災難最終得到了有效的控製。災區人民逐漸恢複了正常的生活秩序,重建家園的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這次洪災雖然給河南使司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和痛苦,但也展現了朝廷和人民在災難麵前的團結和勇氣。在朱元璋的領導下,大明王朝展現出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為國家的安定和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然了,這都是後話了。
就比如這一次的河南使司發生洪災,若是運用得當的話,大明的將士們完全可以和各部門齊心協力,盡快確保災區百姓能夠度過難關,穩住大明江山社稷以及搶種糧種。
他再次看向李文忠,再次囑咐道:“保兒,你這次的任務可不輕。你要帶領將士們盡快趕到河南使司,與咱大孫一同開展賑災救援。
同時,按照咱大孫的說法,這也要注意將士們的安全和健康,確保他們能夠順利完成任務,讓他們平安歸來。”
李文忠鄭重地點頭,表示明白朱元璋的意圖。對於這位尚未親自謀麵的嫡長孫,關於他的傳言也是通過市井百姓以及自己的兒子口中聽說,關於這位嫡長孫,他還是挺希望與之見麵的,也正好蹭這次的機會,帶兵去見上一麵。
朱元璋又轉頭對何禮和趙俊說道:“何禮,咱要再次強調,這次帶兵賑災,事關咱大孫的另一個新政設想。
你要確保兵部的物資準備充分,不能有任何疏漏。趙俊,你也要確保工部的工匠和物資能夠及時到位,為災區的恢複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兩位尚書紛紛應諾,表示會全力以赴,確保交代的事情盡快完成。
這時候,太子朱標神態莊重地向前邁出一步,他先是向朱元璋深深地行了一禮,然後恭敬地開口說道:“父皇,兒臣有要事相商,懇請父皇垂聽。”
朱元璋聞言,緩緩轉過頭來,目光落在朱標身上,帶著幾分疑惑地問道:“標兒,你有何事需要商議?”
朱標深吸一口氣,定了定心神,然後開口說道:“父皇,民以食為天,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更何況如今百姓們正遭受著災害的侵襲,他們的生活已經陷入了困境。根據王尚書的提議,我們可以從直隸府調撥一百五十萬石糧食送往河南使司,以解百姓的燃眉之急。然而,如此龐大的糧食數量,需要有人親自前往照看,確保糧食能夠安全送達,並且合理分配給受災的百姓們。”
說到這裏,朱標微微一頓,接著說道:“因此,兒臣鬥膽請命,希望能夠親自護送這批糧食前往河南使司。一來可以確保糧食的安全運輸,二來也可以親自了解百姓們的生活狀況,為他們帶去朝廷的關懷和慰問。請父皇恩準。”
朱元璋聽聞此事,眉頭微皺,沉思片刻後,開口製止道:“標兒啊,咱知道你的心思,你擔心河南使司的賑災事宜不夠得力,想要親自前去監督。然而,咱已經將此重任交給了雄英,他有足夠的能力和經驗去處理此事。
你身為大明儲君,自然要以大局為重,不必過於幹涉此事。你若是真的想要為百姓做些實事,咱自會安排其他任務給你,你又何必趟這趟渾水呢?”
兵部尚書何禮與工部尚書趙俊聞言,也紛紛出言勸阻。何禮道:“殿下,您身份尊貴,不必親自前往災區。何況,賑災事宜已經交由吳王殿下全權負責,殿下有足夠的智慧和才幹去處理。您若是貿然插手,隻怕會打亂原本的安排,反而不利於殿下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啊。”
趙俊也附和道:“是啊,殿下。您應該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和使命。您的職責是輔佐皇上,治理國家大事。而賑災這種瑣碎的事務,自有專人負責。您若是真的想要為百姓做些什麽,不如多為國家出謀劃策,推動國家的繁榮和發展。”
朱標開口解釋道:“父皇,雄英這孩子雖有道祖護佑,但難保會遇到一些麻煩,且他也沒有處理過賑災的經驗,兒臣也可以通過這次賑災,教一下雄英這孩子,還望父皇恩準。”
朱元璋聞言,在心中思考標兒到底要不要去,其實他也擔心這批一百五十萬石的糧食,會被那些貪官汙吏給揮霍掉。即使是殺了這些貪官,對於災情緩解,也於事無補了。
思緒良久之後,朱元璋最終還是答應了朱標的請求,並吩咐朱標在確保賑災糧如數賑災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以及身體健康。
隨後,在朱元璋的囑托和期望中,李文忠、何禮、趙俊等人紛紛領命而去,各自迴到自己的崗位,開始忙碌起來。戶部、兵部、工部等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調撥糧食、籌備物資、調配工匠,為即將到來的救援行動做好充分的準備。
與此同時,朱元璋也沒有閑著。他召集了朝中的重臣,共同商討如何更好地應對這次洪災。他們討論了如何加強災區的防疫工作,如何安撫民心,如何恢複生產等各個方麵的問題。朱元璋聽取了眾人的意見,並作出了相應的決策和安排。
七天之後,一支由中都留守司、在京衛所、揚州衛等衛所組成的三萬大軍,在李文忠和朱標的帶領下,帶著一百五十萬石的糧食浩浩蕩蕩地開赴河南使司。他們攜帶著大量的糧食、衣物、藥品等物資,準備為災區人民提供及時的救援和幫助。
與此同時,朱元璋也派出了一支由戶部、工部等部門官員組成的賑災團隊,前往河南使司協助自己的大孫進行救援工作。他們將與李文忠等人一起,共同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
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河南使司的救援工作迅速展開。軍隊和官員們紛紛深入到災區一線,為災民們提供食物、衣物、醫療等各方麵的幫助。他們修建臨時住所,安置災民,組織防疫工作,確保災區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隨著時間的推移,災區的情況逐漸好轉。在朱元璋的英明決策和眾人的共同努力下,這場災難最終得到了有效的控製。災區人民逐漸恢複了正常的生活秩序,重建家園的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這次洪災雖然給河南使司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和痛苦,但也展現了朝廷和人民在災難麵前的團結和勇氣。在朱元璋的領導下,大明王朝展現出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為國家的安定和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然了,這都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