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此女有賢妻良母之姿(上)
朱元璋好聖孫何止可旺三代 作者:爛柯遊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雄英在說完這句話之後,又看向一旁的藍玉開口說道:“舅姥爺,你是暫領蕩倭衛指揮同知的,你就告訴將士們都休息半個時辰吧。”
藍玉擺了擺手,說實在的,他堂堂一個將軍的,原本是不想暫領區區從三品的指揮同知的,但奈何這蕩倭衛與其它衛所和明軍不一樣,後來隨著來蕩倭衛的次數增多,也就迷上了自己這位外甥孫的練兵之法和效果。
“雄英呐,這都是小事。隻是舅姥爺我看這河堤,修了也白修。你看看這曆代,哪一個沒出現過黃河水患的?又哪個沒有花出大量的銀子來加固河堤,防止水患?
但是,你看看,這大把的銀子灑下去了,黃河依舊泛濫,依舊是改道了好幾次。舅姥爺我也是窮苦出身,這老百姓可折騰不起這樣的變故啊!”
朱雄英聞言,心中暗自為自己這位舅姥爺豎起大拇指。看來在自己的潛移默化之下,他是漸漸地脫離了原本曆史上的性格了,竟然開始考慮到了這個。
新蔡縣令王誌他還是有聽說過永昌侯的兇名的,他可是聽說了,永昌侯帶兵很猛,有膽有謀。隻是聽說,這永昌侯自恃有功,在陛下麵前有些驕橫跋扈。至於私生活嘛,他是聽不到什麽關於永昌侯的事。
而如今他在聽到永昌侯竟然也有這番愛民之心之後,他對於永昌侯的印象也就改善了很多。但怎麽說呢,自己即使對永昌侯的印象完全改變,自己好像也礙不了人家什麽。
朱雄英把鋤頭狠狠一揮固定之後,示意王誌、藍玉一同隨行,邊走時還在邊思考自己這位舅姥爺所提出的問題對策。
後世對於黃河水患的治理,是係統性整治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而把同樣的問題放在古代,也就會遇到如舅姥爺所說的,修了又修,卻不妨礙黃河再次泛濫。
暫時思緒無果的朱雄英隻能吩咐道:“王大人,這河堤該修還是要修的,動用百姓一同修繕也是可以的。這次你用以工代賑之策,就用得不錯。”
王誌躬身行了一禮,開口迴答道:“殿下謬讚了,下官隻不過是拾前人牙慧罷了。倒是永昌侯所言極是,這河堤修了還是會被這河水給衝垮,下官感覺有些勞民傷財,但為了百姓的安危,這河堤又不得不修繕。”
朱雄英聽後點了點頭,接著說道:“王大人,其實這河堤之事,也不是毫無辦法的。”
王誌聞言頓時眼前一亮,連忙問道:“哦?殿下有何高見?”
朱雄英微微一笑,道:“其實這黃河水患,主要問題還是在於泥沙淤積,導致河床抬高。如果我們能想辦法減少泥沙的淤積,那麽黃河水患的問題自然就能得到緩解了。”
王誌聽後默然思考了片刻,然後歎息道:“殿下所言極是,隻是這泥沙淤積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
朱雄英看了他一眼,道:“其實這個問題,也不是沒有辦法的。我們可以考慮在上遊修建一些水庫,用來攔截泥沙,減少下遊的淤積。同時,我們還可以在河床上種植一些水草,用來固定河床,防止泥沙的流動等等諸多措施。”
王誌聽後瞪大了眼睛,這些辦法他從未聽說過,感覺十分新奇。他連忙問道:“殿下,這些辦法真的能行嗎?”
朱雄英笑了笑,解釋道:“其實吧,這方法我也是從道祖那裏得知的,在這個世界上啊,聽說有一個名叫水泥的東西。沒幹透之前,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如同泥水一般。
但一旦幹透了,卻如同磐石一般堅硬。隻是現在還不是想辦法製造這個水泥的時候,還是得先阻止河水泛濫以及全力搜救我大明百姓為主。”
王誌聽後默然思考了片刻,然後躬身行禮道:“殿下高見,下官受教了。”
朱雄英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其實這不僅僅是黃河水患的問題,我們大明還有很多其他的民生問題也需要我們去關注和解決。我希望我們大明的官員們,都能夠像舅姥爺和王大人一樣,把百姓的安危放在心上,共同努力,為我們大明的百姓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
王誌聽後深受感動,他深知自己這位殿下在天下人麵前,一直是愛民如子的嫡長孫。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為殿下盡忠職守,為新蔡百姓的福祉而努力工作。
一旁跟隨的藍玉聞言,雙眼放光,他拉住朱雄英的右手,很是激動的詢問道:“雄英呐,你說的這個水泥當真如此神奇嗎?如果真的不假,你可是要知道,這用在堡壘上麵,以及城防上麵,這威力將有多大?
這個消息,咱得趕緊告訴皇爺,他要是聽到這個消息,準樂嗬樂嗬的。”
朱雄英笑著點頭,道:“舅姥爺,我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點虛假。這水泥的用處可大了去了,它不僅可以用來建造堡壘、城牆,而且還可以用來鋪設道路,修建橋梁,甚至還可以用來建造宮殿。
如果我們大明能夠掌握道祖老人家口中所說的水泥技藝,那麽我們的軍事將會更加強大,我大明百姓的生活也將會更加美好。”
藍玉聞言,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笑道:“好外甥孫,你這次可是給咱大明帶來了一份厚禮啊!這個水泥技術,一定要想辦法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絕對不能讓外人得了去。皇爺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會重重賞你的!”
朱雄英聞言嗬嗬一笑,並沒有再多說什麽,其實高質量的水泥,他也不懂得具體的配方,倒是基本的水泥製造方法,前世倒是知道的。
一旁的王誌在聽到朱雄英如此說這水泥的用處,心中自然是欣喜的。他指引朱雄英在前麵不遠處的涼棚就坐休息,一邊開口說道:“殿下,如若這水泥真的有如此奇效,那麽危害我華夏千年的黃河水患將不複存在,殿下之功績,足矣比肩唐皇漢武!”
朱雄英右手擺了擺手,好心開口提醒道:“王大人,這功績,我可不敢接。皇爺爺驅逐暴元,收複我自宋以來丟失的燕雲十六州,更是重鑄了我華夏之正統。
這功績嘛,理應是皇爺爺的。而皇爺爺也是視民如子,在得知河南發生水患的第一刻,就派我來河南,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皇爺爺視天下百姓如子民一般啊!”
朱雄英也是看在這王誌確實有點在幹實事,而這次的水患也處理得問題不大,這才好言提醒。這要是放在其它朝代或者其他人身上,他這話可是要惹來殺身之禍的。
王誌聞言,猛的迴過神來,這才意識到自己剛才說錯了話。他指引朱雄英等人落座之後,朝著一旁的家眷吩咐道:“陳氏、慕兒,快讓百姓們備一下熱水,讓將士們以及上工的百姓去去乏,解解渴。”
藍玉擺了擺手,說實在的,他堂堂一個將軍的,原本是不想暫領區區從三品的指揮同知的,但奈何這蕩倭衛與其它衛所和明軍不一樣,後來隨著來蕩倭衛的次數增多,也就迷上了自己這位外甥孫的練兵之法和效果。
“雄英呐,這都是小事。隻是舅姥爺我看這河堤,修了也白修。你看看這曆代,哪一個沒出現過黃河水患的?又哪個沒有花出大量的銀子來加固河堤,防止水患?
但是,你看看,這大把的銀子灑下去了,黃河依舊泛濫,依舊是改道了好幾次。舅姥爺我也是窮苦出身,這老百姓可折騰不起這樣的變故啊!”
朱雄英聞言,心中暗自為自己這位舅姥爺豎起大拇指。看來在自己的潛移默化之下,他是漸漸地脫離了原本曆史上的性格了,竟然開始考慮到了這個。
新蔡縣令王誌他還是有聽說過永昌侯的兇名的,他可是聽說了,永昌侯帶兵很猛,有膽有謀。隻是聽說,這永昌侯自恃有功,在陛下麵前有些驕橫跋扈。至於私生活嘛,他是聽不到什麽關於永昌侯的事。
而如今他在聽到永昌侯竟然也有這番愛民之心之後,他對於永昌侯的印象也就改善了很多。但怎麽說呢,自己即使對永昌侯的印象完全改變,自己好像也礙不了人家什麽。
朱雄英把鋤頭狠狠一揮固定之後,示意王誌、藍玉一同隨行,邊走時還在邊思考自己這位舅姥爺所提出的問題對策。
後世對於黃河水患的治理,是係統性整治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而把同樣的問題放在古代,也就會遇到如舅姥爺所說的,修了又修,卻不妨礙黃河再次泛濫。
暫時思緒無果的朱雄英隻能吩咐道:“王大人,這河堤該修還是要修的,動用百姓一同修繕也是可以的。這次你用以工代賑之策,就用得不錯。”
王誌躬身行了一禮,開口迴答道:“殿下謬讚了,下官隻不過是拾前人牙慧罷了。倒是永昌侯所言極是,這河堤修了還是會被這河水給衝垮,下官感覺有些勞民傷財,但為了百姓的安危,這河堤又不得不修繕。”
朱雄英聽後點了點頭,接著說道:“王大人,其實這河堤之事,也不是毫無辦法的。”
王誌聞言頓時眼前一亮,連忙問道:“哦?殿下有何高見?”
朱雄英微微一笑,道:“其實這黃河水患,主要問題還是在於泥沙淤積,導致河床抬高。如果我們能想辦法減少泥沙的淤積,那麽黃河水患的問題自然就能得到緩解了。”
王誌聽後默然思考了片刻,然後歎息道:“殿下所言極是,隻是這泥沙淤積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
朱雄英看了他一眼,道:“其實這個問題,也不是沒有辦法的。我們可以考慮在上遊修建一些水庫,用來攔截泥沙,減少下遊的淤積。同時,我們還可以在河床上種植一些水草,用來固定河床,防止泥沙的流動等等諸多措施。”
王誌聽後瞪大了眼睛,這些辦法他從未聽說過,感覺十分新奇。他連忙問道:“殿下,這些辦法真的能行嗎?”
朱雄英笑了笑,解釋道:“其實吧,這方法我也是從道祖那裏得知的,在這個世界上啊,聽說有一個名叫水泥的東西。沒幹透之前,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如同泥水一般。
但一旦幹透了,卻如同磐石一般堅硬。隻是現在還不是想辦法製造這個水泥的時候,還是得先阻止河水泛濫以及全力搜救我大明百姓為主。”
王誌聽後默然思考了片刻,然後躬身行禮道:“殿下高見,下官受教了。”
朱雄英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其實這不僅僅是黃河水患的問題,我們大明還有很多其他的民生問題也需要我們去關注和解決。我希望我們大明的官員們,都能夠像舅姥爺和王大人一樣,把百姓的安危放在心上,共同努力,為我們大明的百姓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
王誌聽後深受感動,他深知自己這位殿下在天下人麵前,一直是愛民如子的嫡長孫。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為殿下盡忠職守,為新蔡百姓的福祉而努力工作。
一旁跟隨的藍玉聞言,雙眼放光,他拉住朱雄英的右手,很是激動的詢問道:“雄英呐,你說的這個水泥當真如此神奇嗎?如果真的不假,你可是要知道,這用在堡壘上麵,以及城防上麵,這威力將有多大?
這個消息,咱得趕緊告訴皇爺,他要是聽到這個消息,準樂嗬樂嗬的。”
朱雄英笑著點頭,道:“舅姥爺,我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點虛假。這水泥的用處可大了去了,它不僅可以用來建造堡壘、城牆,而且還可以用來鋪設道路,修建橋梁,甚至還可以用來建造宮殿。
如果我們大明能夠掌握道祖老人家口中所說的水泥技藝,那麽我們的軍事將會更加強大,我大明百姓的生活也將會更加美好。”
藍玉聞言,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笑道:“好外甥孫,你這次可是給咱大明帶來了一份厚禮啊!這個水泥技術,一定要想辦法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絕對不能讓外人得了去。皇爺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會重重賞你的!”
朱雄英聞言嗬嗬一笑,並沒有再多說什麽,其實高質量的水泥,他也不懂得具體的配方,倒是基本的水泥製造方法,前世倒是知道的。
一旁的王誌在聽到朱雄英如此說這水泥的用處,心中自然是欣喜的。他指引朱雄英在前麵不遠處的涼棚就坐休息,一邊開口說道:“殿下,如若這水泥真的有如此奇效,那麽危害我華夏千年的黃河水患將不複存在,殿下之功績,足矣比肩唐皇漢武!”
朱雄英右手擺了擺手,好心開口提醒道:“王大人,這功績,我可不敢接。皇爺爺驅逐暴元,收複我自宋以來丟失的燕雲十六州,更是重鑄了我華夏之正統。
這功績嘛,理應是皇爺爺的。而皇爺爺也是視民如子,在得知河南發生水患的第一刻,就派我來河南,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皇爺爺視天下百姓如子民一般啊!”
朱雄英也是看在這王誌確實有點在幹實事,而這次的水患也處理得問題不大,這才好言提醒。這要是放在其它朝代或者其他人身上,他這話可是要惹來殺身之禍的。
王誌聞言,猛的迴過神來,這才意識到自己剛才說錯了話。他指引朱雄英等人落座之後,朝著一旁的家眷吩咐道:“陳氏、慕兒,快讓百姓們備一下熱水,讓將士們以及上工的百姓去去乏,解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