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經改進行時
朱元璋好聖孫何止可旺三代 作者:爛柯遊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嗯…,高大人言之有理,本王對此也有應對之策,這大可命最近皇爺爺新建之衛所,抽調些許士卒,協同江寧縣衙一同巡夜。”
“這……”高謙甫覺得這安排有些不靠譜,他雖然品級低,但畢竟臨近天子腳下,他也知道這地方衛所哪裏可以這樣輕易調動的?
朱雄英見高謙甫一臉不敢相信的表情,也不惱,而是微笑著解釋道:“放心吧,這衛所的調動,本王隻要上稟給皇爺爺,想必皇爺爺會允準的。”
高謙甫聞言,也就無話可說了,於是開口說道:“那…,微臣就無異議了。”
見諸多事情已經基本定下,接下來就是具體實行與及時解決問題,朱雄英遂起身對著在場眾人說道:“好,既然所有內容和舉措,諸位都已經知曉。那麽,這江寧縣的經濟新政,就於今日開始。
走,去江寧縣衙,並勞煩高大人將江寧縣的商賈,乃至金陵城的商戶們,召集在縣衙前。”
“是,殿下。”眾人說完這句話之後,就跟在朱雄英的背後,前往江寧縣衙。
一個半時辰之後,聞訊而來的一眾商賈依次來到衙門口。原本這高謙甫的名氣和人脈是不能邀請到應天府內的商賈們的,但在聽聞昔日沈萬三之子沈榮也在邀請之列,且又是吳王殿下相邀,也就紛紛承了高謙甫這個情,來到江寧縣衙門前。
待門口已經站了五六十人,且來人的速度減慢,朱雄英這才緩緩開口:“想必諸位已經聽說了,陛下前幾日曾下旨,欲在江寧縣執行經濟新政,由本王全權負責。
今日,本王讓高大人邀請諸位前來,正是為了江寧經濟新政之事。這江寧毗鄰應天府,又有江南水道,長江天險之便利,交通發達,商業繁榮,百姓們的生活也過得相對充足。
然而,前幾個月,江寧縣竟發生匪徒殘害百姓一案,使得我江寧之治安急轉直下,這經商的環境也想必受到了影響。
今日,本王邀請諸位前來,正是欲改這經商環境,帶領著諸位,帶領著江寧,勢必將這江寧經濟,提升到更高的程度。因此,本王希望諸位能通力合作,將這江寧經濟新政實行下去。
來人啊,將新政的相關內容張貼出來,讓諸位看看。”
說完,隻見江寧縣衙內出現了五六名衙役,手中拿著巨大的宣紙,上麵書寫著這江寧經濟新政的相關舉措。
商人是逐利的,若沒有足夠的利益,想讓他們配合,乃至與身後的東家合作,那斷然是不可能的。於是,他們紛紛朝著張榜的地方望去,邊看的同時,還一邊的討論著,當然了,他們也隻敢小聲的議論。
“這登記商戶信息是何意?難道就是為了方便管理不成?”
“什麽?還要交一定比例的街道稅?這街道稅又是什麽東西?難道走路又多了一個稅了?”
“你啊,你沒看上麵說的嗎?這街道稅是為了保護我們的,這錢啊,要打擊那些地痞流氓,幫派收保護費的。如果仔細算一算,這成本啊,就降低很多了。”
“原來如此,咦,什麽?解除宵禁?推廣夜間經濟?這夜間經濟又是何物?”
於是,眾人紛紛看著上麵所列舉的眾項舉措,並展開討論。等過了二十幾分鍾之後,聽議論聲已經逐漸變小,朱雄英這才開口說道:“好了,諸位都靜一靜,這新政之事,想必諸位也都看到了,你們隻要按時繳納街道稅,那麽衙門就會在短時間內肅清江寧境內的幫派、地痞流氓等影響諸位經商的環境。
然後,在很長時間內,諸位隻要按時向朝廷繳納足額的稅銀,以後所有的新的政策,都將優先落地於江寧縣。現在,若諸位沒有疑問的話,就可以先到衙門內登記造冊了。”
這時,一中年商賈壯著膽子開口詢問:“殿下,草民有疑問,不知殿下是否為我等解惑?”
朱雄英見問的人差不多在第三或第四排,先示意過來之後,才微笑著開口:“請講。”
這商賈行了一禮之後,再次開口詢問:“殿下,我等也看到了朝廷下發的旨意了,而榜上諸多舉措也著實讓人心動。因此,草民想問一下,這新政,何時能正式開始?解除宵禁何時開始?還有就是剛才殿下說了,這商稅後麵還要改嗎?”
“嗯…,這新政何時正式開始,其實已經開始了,最近的江寧縣衙已經連同錦衣衛、五城兵馬司等衙門,聯合抓捕了一些地痞流氓。
而這宵禁嘛,確實還需要諸位稍等幾日,也不久,三日之後,這江寧縣就會正式取消宵禁,全縣百姓皆可以晚上出行,或采買物品,或做一些小本買賣。
至於這商稅嘛,未來兩年,不會改變。至於這兩年之後,則是會根據新政的情況,做出調整,本王將這個稱之為自由市場。”
待朱雄英解釋完之後,又有幾人出來提問,而朱雄英作為提倡人,自然要維護好這些人的信心,也就對一些問題做出了相應的解答。
又過了小一會兒,見已經沒人提問了,而眾人卻沒有表示想要去登記造冊,朱雄英也就再一次的提醒。
待在京城兩三個月的沈榮見勢,隻能出麵對著眾人說道:“諸位,想必諸位也聽聞過沈某的名頭,也知道一些過往之事,沈某也就不多贅述了。
而沈某呢,就不妨告訴諸位一件事情吧,或許對諸位有所幫助。昔日,殿下奉了陛下和道祖的旨意,遊曆天下。沈某有幸接待了殿下,而殿下也體恤百姓,為沈某提出了許多的經商建議。
接下來,沈某也就不多說了,殿下既然是奉了陛下的旨意,且由殿下負責,那麽,沈某就當這第一個登記造冊的人了。”
說完,沈榮也不管身後那群人是怎麽想的了,直接往江寧縣衙內而去。而思量許久之後,越來越多的商賈紛紛朝著衙門內而去,隻有極少部分的商戶因為各種原因,尚未做出迴應。
朱雄英見自己麵前還站著十來個人,微笑著說道:“諸位,這登記造冊一直都會在,若是諸位事後想通了,大可前來這江寧縣衙登記。”
“是,草民謝過殿下指點。”說完,這幾人向朱雄英行了一禮之後,便轉身迴去向真正的東家商談要不要參與新政之事。
見事情已經辦得差不多了,且已經開了一個好頭,朱雄英也就沒打算接著留在這裏,而是準備去衛所看看。於是,未來的很長時間裏,朱雄英每天的路徑就是佘村家宅、衛所和江寧縣衙這三處地方來迴跑。
“這……”高謙甫覺得這安排有些不靠譜,他雖然品級低,但畢竟臨近天子腳下,他也知道這地方衛所哪裏可以這樣輕易調動的?
朱雄英見高謙甫一臉不敢相信的表情,也不惱,而是微笑著解釋道:“放心吧,這衛所的調動,本王隻要上稟給皇爺爺,想必皇爺爺會允準的。”
高謙甫聞言,也就無話可說了,於是開口說道:“那…,微臣就無異議了。”
見諸多事情已經基本定下,接下來就是具體實行與及時解決問題,朱雄英遂起身對著在場眾人說道:“好,既然所有內容和舉措,諸位都已經知曉。那麽,這江寧縣的經濟新政,就於今日開始。
走,去江寧縣衙,並勞煩高大人將江寧縣的商賈,乃至金陵城的商戶們,召集在縣衙前。”
“是,殿下。”眾人說完這句話之後,就跟在朱雄英的背後,前往江寧縣衙。
一個半時辰之後,聞訊而來的一眾商賈依次來到衙門口。原本這高謙甫的名氣和人脈是不能邀請到應天府內的商賈們的,但在聽聞昔日沈萬三之子沈榮也在邀請之列,且又是吳王殿下相邀,也就紛紛承了高謙甫這個情,來到江寧縣衙門前。
待門口已經站了五六十人,且來人的速度減慢,朱雄英這才緩緩開口:“想必諸位已經聽說了,陛下前幾日曾下旨,欲在江寧縣執行經濟新政,由本王全權負責。
今日,本王讓高大人邀請諸位前來,正是為了江寧經濟新政之事。這江寧毗鄰應天府,又有江南水道,長江天險之便利,交通發達,商業繁榮,百姓們的生活也過得相對充足。
然而,前幾個月,江寧縣竟發生匪徒殘害百姓一案,使得我江寧之治安急轉直下,這經商的環境也想必受到了影響。
今日,本王邀請諸位前來,正是欲改這經商環境,帶領著諸位,帶領著江寧,勢必將這江寧經濟,提升到更高的程度。因此,本王希望諸位能通力合作,將這江寧經濟新政實行下去。
來人啊,將新政的相關內容張貼出來,讓諸位看看。”
說完,隻見江寧縣衙內出現了五六名衙役,手中拿著巨大的宣紙,上麵書寫著這江寧經濟新政的相關舉措。
商人是逐利的,若沒有足夠的利益,想讓他們配合,乃至與身後的東家合作,那斷然是不可能的。於是,他們紛紛朝著張榜的地方望去,邊看的同時,還一邊的討論著,當然了,他們也隻敢小聲的議論。
“這登記商戶信息是何意?難道就是為了方便管理不成?”
“什麽?還要交一定比例的街道稅?這街道稅又是什麽東西?難道走路又多了一個稅了?”
“你啊,你沒看上麵說的嗎?這街道稅是為了保護我們的,這錢啊,要打擊那些地痞流氓,幫派收保護費的。如果仔細算一算,這成本啊,就降低很多了。”
“原來如此,咦,什麽?解除宵禁?推廣夜間經濟?這夜間經濟又是何物?”
於是,眾人紛紛看著上麵所列舉的眾項舉措,並展開討論。等過了二十幾分鍾之後,聽議論聲已經逐漸變小,朱雄英這才開口說道:“好了,諸位都靜一靜,這新政之事,想必諸位也都看到了,你們隻要按時繳納街道稅,那麽衙門就會在短時間內肅清江寧境內的幫派、地痞流氓等影響諸位經商的環境。
然後,在很長時間內,諸位隻要按時向朝廷繳納足額的稅銀,以後所有的新的政策,都將優先落地於江寧縣。現在,若諸位沒有疑問的話,就可以先到衙門內登記造冊了。”
這時,一中年商賈壯著膽子開口詢問:“殿下,草民有疑問,不知殿下是否為我等解惑?”
朱雄英見問的人差不多在第三或第四排,先示意過來之後,才微笑著開口:“請講。”
這商賈行了一禮之後,再次開口詢問:“殿下,我等也看到了朝廷下發的旨意了,而榜上諸多舉措也著實讓人心動。因此,草民想問一下,這新政,何時能正式開始?解除宵禁何時開始?還有就是剛才殿下說了,這商稅後麵還要改嗎?”
“嗯…,這新政何時正式開始,其實已經開始了,最近的江寧縣衙已經連同錦衣衛、五城兵馬司等衙門,聯合抓捕了一些地痞流氓。
而這宵禁嘛,確實還需要諸位稍等幾日,也不久,三日之後,這江寧縣就會正式取消宵禁,全縣百姓皆可以晚上出行,或采買物品,或做一些小本買賣。
至於這商稅嘛,未來兩年,不會改變。至於這兩年之後,則是會根據新政的情況,做出調整,本王將這個稱之為自由市場。”
待朱雄英解釋完之後,又有幾人出來提問,而朱雄英作為提倡人,自然要維護好這些人的信心,也就對一些問題做出了相應的解答。
又過了小一會兒,見已經沒人提問了,而眾人卻沒有表示想要去登記造冊,朱雄英也就再一次的提醒。
待在京城兩三個月的沈榮見勢,隻能出麵對著眾人說道:“諸位,想必諸位也聽聞過沈某的名頭,也知道一些過往之事,沈某也就不多贅述了。
而沈某呢,就不妨告訴諸位一件事情吧,或許對諸位有所幫助。昔日,殿下奉了陛下和道祖的旨意,遊曆天下。沈某有幸接待了殿下,而殿下也體恤百姓,為沈某提出了許多的經商建議。
接下來,沈某也就不多說了,殿下既然是奉了陛下的旨意,且由殿下負責,那麽,沈某就當這第一個登記造冊的人了。”
說完,沈榮也不管身後那群人是怎麽想的了,直接往江寧縣衙內而去。而思量許久之後,越來越多的商賈紛紛朝著衙門內而去,隻有極少部分的商戶因為各種原因,尚未做出迴應。
朱雄英見自己麵前還站著十來個人,微笑著說道:“諸位,這登記造冊一直都會在,若是諸位事後想通了,大可前來這江寧縣衙登記。”
“是,草民謝過殿下指點。”說完,這幾人向朱雄英行了一禮之後,便轉身迴去向真正的東家商談要不要參與新政之事。
見事情已經辦得差不多了,且已經開了一個好頭,朱雄英也就沒打算接著留在這裏,而是準備去衛所看看。於是,未來的很長時間裏,朱雄英每天的路徑就是佘村家宅、衛所和江寧縣衙這三處地方來迴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