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沈榮來訪
朱元璋好聖孫何止可旺三代 作者:爛柯遊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朱雄英在說出該如何徹底殲滅北元的時候,也開始真正看待這個問題,滅國之戰說容易是容易,說困難也困難。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將這北元的地盤打下來之後,大明該如何治理好它。
朱雄英行了一禮,迴答道:“皇爺爺,在孫兒看來,犁庭掃穴雖說簡單也說困難,其實最難辦的則是打下來如此巨大的疆域之後,該如何治理。
眼前北元兩路大軍深入我大明腹地,孫兒覺得萬事還是以這事為重。至於這該如何治理,孫兒雖心中有些想法,但為時尚早,也就不多說了。”
朱元璋深以為然,像這種還沒邊的事情,這麽早的就去思考如何做,確實有些尚早,但聽著自己的孫兒已經有了一些想法,朱元璋心裏還是很寬慰的。
而在太子朱標這邊,此刻的他都有一些自歎不如的想法冒出來,有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父皇耶,您這邊還有一個兒砸啊,你咋就不問問你兒子的意見呢,難道說您有了孫子,就真的不要兒子了。
如果是,那我走?我把這個太子之位留給你的乖孫,咱寶貝的兒子了?
朱標雖然心中突然是這樣想,但他還真不敢跟自己的父皇這樣說,不然他也是害怕父皇的鞋板子,那叫一個生疼。
見事情已經算是定了下來,且時間緊迫,朱元璋大手一揮,正色道:“此次北元卷土重來,想要再次侵略我華夏故土。
咱呢既然已經下了旨意,那麽就按照剛才所說的去做。兵部出力,戶部出錢,工部也要隨時趕製兵器。
好了,大家都散了,三日,最多七日就要揮師北上!”
群臣聞言,行禮迴道:“臣等遵旨。”
待群臣散去,朱元璋將太子朱標、朱雄英留下,並開口詢問朱雄英道:“大孫,剛才依你之言,想必已有治理北元故地的策略,說來給皇爺爺聽聽。”
朱雄英心中思考一下詞匯,這才緩緩開口:“皇爺爺,其實孫兒也隻不過想了一個大概,至於該如何做,怎麽做,目前為止還沒有仔細思量補充。
在孫兒看來,自從漢武帝北擊匈奴,唐太宗滅突厥之後,又出現了例如西夏、遼金乃至蒙元政權,為何會如此滅了再生,滅了再生呢?
依孫兒看來,例如漢之武帝,唐之太宗、高宗雖滅了北方遊牧勢力,但卻沒有真正的做到治理,羈縻(ji mi)政策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無法有效解決北方遊牧勢力的再次崛起。
那麽,該如何怎麽治理呢,孫兒看來,正應該用我華夏曆來之胸懷……”
說著,朱雄英大概給自己的皇爺爺講述一下民族大融合的觀念以及自己大概的想法,朱元璋自然是秉持著傳統的華夏觀念,不想這遊牧勢力這麽簡單的進行融合。朱雄英也正是因為知道有如此觀念間的代溝,才簡單的說了一下。
當然了,隨著將近兩個時辰的交流,以及太子朱標也時不時地發表自己的看法,起碼朱元璋對於自己大孫所說的設想也不會那麽的抵觸。而朱雄英這邊,隨著三代人思想間的碰撞,對於自己日後如何有效治理北元故地,也有了較為全麵的策略。
在朱雄英出了午門,蔣瓛來到朱雄英麵前匯報道:“殿下,家裏傳信說,沈榮來訪,看其神色還挺急的。”
朱雄英聞言滿是疑惑,這位沈萬三的兒子,若是沒有什麽重要的事情,正常是不會送信過來。如今,親身來訪,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情,才特意跑到這金陵城?
朱雄英翻身上馬,並開口詢問道:“他有沒有說什麽事情?”
蔣瓛此刻也翻身上馬,並驅馬來到朱雄英身側,匯報道:“沈公子並未言說,隻是說人多嘴雜,望親自見一下殿下。”
看來是真的發生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朱雄英此刻也就不再多說什麽,遂揮了一下馬鞭,驅使胯下馬匹快速往家中趕去。
一個多小時之後,十幾匹快馬在朱雄英的住處門前停下,大門的奴仆見殿下迴來,很是自覺的跑來牽著馬匹往後院馬廄裏走。管家福伯見朱雄英迴來,也來到朱雄英麵前,開口匯報道。
“殿下,沈掌櫃已經在大廳等候殿下迴來了。”
朱雄英點了點頭,快步進入大門,往大廳而去。不多時,朱雄英就見到正好往門口方向看的沈榮。朱雄英遂邊走邊行了一個抱拳禮,隨後開口詢問:“沈掌櫃來京城找我,可是發生了什麽事情?”
沈榮此刻也是心急,也暫時不管朱雄英是吳王殿下的身份,需要什麽見藩王的禮節。但是,後麵還是換了一下稱唿開口說道:“朱公子,喔不,殿下。沈某昨日的店鋪突然被朝廷給封了,詢問其原因,說是我官商勾結,使殿下屈尊從事商賈之事。
殿下,沈某被封店事小,影響殿下聲譽事大,還請殿下早些做出決策,朝中大臣一定會彈劾殿下的!”
朱雄英聞言就更迷糊了,誰說皇親貴胄不能經商的,皇家還有皇莊和店鋪呢,還有那群大臣,那些人的老家裏哪一個不是沃田百裏乃至千裏?家中店鋪不下數百間?隻不過是,大家表麵上都沒有做,暗地裏卻用其他人的身份在做這件事罷了。
見朱雄英迴過味來,沈榮再次開口說道:“想必殿下已經想到這緣由了,沈某正是聽聞殿下在京城售賣那玻璃,有禦史暗中調查,準備彈劾殿下與民爭利,從事商賈之事!”
“禦史?沈掌櫃可知這禦史姓甚名誰,家住何方?”朱雄英詢問道,傻子都不會相信,區區一個禦史就能搞出如此大的動靜,這背後絕對有人在驅使這名禦史。
沈榮思索一番,這才開口迴答:“殿下,沈某從小道消息得知,此禦史乃是李韋,江西布政使司人士。殿下,這也是沈某從小道消息得知,切不能當真。”
朱雄英點了點頭,這種消息確實不能當真,這事情明顯就是朝著自己而來的,而目的嘛絕對不是說什麽與民爭利,從事商賈之事。
真正的目的,想想也可以知道,是為了那個位子。嗬嗬,呂氏倒是露了一出好手,這事情確實有些麻煩,但問題不大。
正所謂問題問題,解決了不就好了,想要得到那個位子,就憑著這些不入流的伎倆,還想扳倒自己,簡直是癡心妄想!
朱雄英行了一禮,迴答道:“皇爺爺,在孫兒看來,犁庭掃穴雖說簡單也說困難,其實最難辦的則是打下來如此巨大的疆域之後,該如何治理。
眼前北元兩路大軍深入我大明腹地,孫兒覺得萬事還是以這事為重。至於這該如何治理,孫兒雖心中有些想法,但為時尚早,也就不多說了。”
朱元璋深以為然,像這種還沒邊的事情,這麽早的就去思考如何做,確實有些尚早,但聽著自己的孫兒已經有了一些想法,朱元璋心裏還是很寬慰的。
而在太子朱標這邊,此刻的他都有一些自歎不如的想法冒出來,有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父皇耶,您這邊還有一個兒砸啊,你咋就不問問你兒子的意見呢,難道說您有了孫子,就真的不要兒子了。
如果是,那我走?我把這個太子之位留給你的乖孫,咱寶貝的兒子了?
朱標雖然心中突然是這樣想,但他還真不敢跟自己的父皇這樣說,不然他也是害怕父皇的鞋板子,那叫一個生疼。
見事情已經算是定了下來,且時間緊迫,朱元璋大手一揮,正色道:“此次北元卷土重來,想要再次侵略我華夏故土。
咱呢既然已經下了旨意,那麽就按照剛才所說的去做。兵部出力,戶部出錢,工部也要隨時趕製兵器。
好了,大家都散了,三日,最多七日就要揮師北上!”
群臣聞言,行禮迴道:“臣等遵旨。”
待群臣散去,朱元璋將太子朱標、朱雄英留下,並開口詢問朱雄英道:“大孫,剛才依你之言,想必已有治理北元故地的策略,說來給皇爺爺聽聽。”
朱雄英心中思考一下詞匯,這才緩緩開口:“皇爺爺,其實孫兒也隻不過想了一個大概,至於該如何做,怎麽做,目前為止還沒有仔細思量補充。
在孫兒看來,自從漢武帝北擊匈奴,唐太宗滅突厥之後,又出現了例如西夏、遼金乃至蒙元政權,為何會如此滅了再生,滅了再生呢?
依孫兒看來,例如漢之武帝,唐之太宗、高宗雖滅了北方遊牧勢力,但卻沒有真正的做到治理,羈縻(ji mi)政策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無法有效解決北方遊牧勢力的再次崛起。
那麽,該如何怎麽治理呢,孫兒看來,正應該用我華夏曆來之胸懷……”
說著,朱雄英大概給自己的皇爺爺講述一下民族大融合的觀念以及自己大概的想法,朱元璋自然是秉持著傳統的華夏觀念,不想這遊牧勢力這麽簡單的進行融合。朱雄英也正是因為知道有如此觀念間的代溝,才簡單的說了一下。
當然了,隨著將近兩個時辰的交流,以及太子朱標也時不時地發表自己的看法,起碼朱元璋對於自己大孫所說的設想也不會那麽的抵觸。而朱雄英這邊,隨著三代人思想間的碰撞,對於自己日後如何有效治理北元故地,也有了較為全麵的策略。
在朱雄英出了午門,蔣瓛來到朱雄英麵前匯報道:“殿下,家裏傳信說,沈榮來訪,看其神色還挺急的。”
朱雄英聞言滿是疑惑,這位沈萬三的兒子,若是沒有什麽重要的事情,正常是不會送信過來。如今,親身來訪,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情,才特意跑到這金陵城?
朱雄英翻身上馬,並開口詢問道:“他有沒有說什麽事情?”
蔣瓛此刻也翻身上馬,並驅馬來到朱雄英身側,匯報道:“沈公子並未言說,隻是說人多嘴雜,望親自見一下殿下。”
看來是真的發生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朱雄英此刻也就不再多說什麽,遂揮了一下馬鞭,驅使胯下馬匹快速往家中趕去。
一個多小時之後,十幾匹快馬在朱雄英的住處門前停下,大門的奴仆見殿下迴來,很是自覺的跑來牽著馬匹往後院馬廄裏走。管家福伯見朱雄英迴來,也來到朱雄英麵前,開口匯報道。
“殿下,沈掌櫃已經在大廳等候殿下迴來了。”
朱雄英點了點頭,快步進入大門,往大廳而去。不多時,朱雄英就見到正好往門口方向看的沈榮。朱雄英遂邊走邊行了一個抱拳禮,隨後開口詢問:“沈掌櫃來京城找我,可是發生了什麽事情?”
沈榮此刻也是心急,也暫時不管朱雄英是吳王殿下的身份,需要什麽見藩王的禮節。但是,後麵還是換了一下稱唿開口說道:“朱公子,喔不,殿下。沈某昨日的店鋪突然被朝廷給封了,詢問其原因,說是我官商勾結,使殿下屈尊從事商賈之事。
殿下,沈某被封店事小,影響殿下聲譽事大,還請殿下早些做出決策,朝中大臣一定會彈劾殿下的!”
朱雄英聞言就更迷糊了,誰說皇親貴胄不能經商的,皇家還有皇莊和店鋪呢,還有那群大臣,那些人的老家裏哪一個不是沃田百裏乃至千裏?家中店鋪不下數百間?隻不過是,大家表麵上都沒有做,暗地裏卻用其他人的身份在做這件事罷了。
見朱雄英迴過味來,沈榮再次開口說道:“想必殿下已經想到這緣由了,沈某正是聽聞殿下在京城售賣那玻璃,有禦史暗中調查,準備彈劾殿下與民爭利,從事商賈之事!”
“禦史?沈掌櫃可知這禦史姓甚名誰,家住何方?”朱雄英詢問道,傻子都不會相信,區區一個禦史就能搞出如此大的動靜,這背後絕對有人在驅使這名禦史。
沈榮思索一番,這才開口迴答:“殿下,沈某從小道消息得知,此禦史乃是李韋,江西布政使司人士。殿下,這也是沈某從小道消息得知,切不能當真。”
朱雄英點了點頭,這種消息確實不能當真,這事情明顯就是朝著自己而來的,而目的嘛絕對不是說什麽與民爭利,從事商賈之事。
真正的目的,想想也可以知道,是為了那個位子。嗬嗬,呂氏倒是露了一出好手,這事情確實有些麻煩,但問題不大。
正所謂問題問題,解決了不就好了,想要得到那個位子,就憑著這些不入流的伎倆,還想扳倒自己,簡直是癡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