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智能助手提醒您,宋濂,字景濂,公元1310年11月出生,於公元1381年六月逝世。洪武十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年七十有二。


    宋濂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他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


    朱雄英聽完智能助手的解釋,這才想起來電視劇裏麵確實有這宋濂這樣的角色,而電視劇裏的那位宋濂好像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而牽連的,看來這緣分還真是難以言喻,又或者說是冥冥之中皆有定數。


    而想到這個電視劇,朱雄英第一時間就想到這電視劇中的一個情節,而發生的時間點也好像出現在胡惟庸案的時間點附近。


    那個電視劇情節是這樣的,有一天朱元璋把朱標,叫到了一個僻靜的地方。朱元璋的手中拿著一根荊棘。朱元璋沒有說過多的話,直接讓朱標抓緊這根荊棘。


    朱標麵露難色說:“父親,這個荊棘上都是刺,我怎麽抓?”朱元璋麵色一正,說道:“上麵都是刺,沒法抓是吧?父皇幫你抓。”


    剛說完這句話,朱元璋就用手,從荊棘的一側擼向另一側。眨眼的功夫,荊棘上的刺兒都給擼幹淨了。可朱元璋的手卻冒出了鮮血,一滴一滴往下流,朱元璋把荊棘遞給朱標,朱標這次終於抓在手上。


    隨後朱元璋放緩了語氣,給朱標語重心長的說起來:“兒子,你太過仁慈,皇帝的權力就好比這根荊棘。有能力的人,就算荊棘再紮手,他也能緊緊地攥在手裏,可是你拿不了啊。你既然拿不動,父皇就替你,這紮手的荊棘給擼平,這樣你拿才順手。”


    但這一世,在朱雄英看來,這個事情斷然是不會出現的,且自己之前也從智能助手那裏得知,自己剛聯想到的電視劇情節是虛構的,曆史上對於這件事情並沒有記載。


    朱元璋並未急著迴答朱標的話,他是了解自己的兒子朱標的,所以一言一行他心裏都清楚。但他還想看看自己這位極為看重的大孫的處理政務的能力,故而轉頭看向朱雄英。


    “大孫,你有什麽看法?”


    王時這時也瞄了一眼這位皇長孫,內定的皇太孫,將來的大明儲君,他雖然說不可能活到皇太孫即位登基的時候,但是自己的兒孫還是有可能會在這位皇太孫底下當官的,因此自己也得知道這位皇太孫的治國理念。


    朱雄英並未第一時間開口,他在思考,自己的皇爺爺必然是有自己的看法,雖然說自己並不用刻意說出符合聖意的話,但自己還是要理清楚事情中的脈絡,從而做出最終的決策。


    宋濂此人,前世了解不多,這一世也了解不多,既然不了解,朱雄英就決定先聽聽在場的人對這宋濂的評價,故而詢問道:“皇爺爺,孫兒常年在外,並未知道宋老學士的生平,因此孫兒想聽聽各位大人對宋老學士的官評。”


    眾人聞言一愣,他們雖然知道自己的大孫、自己的兒子、眼前的殿下會有自己的看法,但就是一時想不到會把這問題“踢”迴來給他們。雖然說說的沒錯,但話中的意思實在有些明顯了。


    朱元璋麵露喜色,開口評價:“大孫,宋學士跟咱大概有十幾年了,期間沒有說過一句假話,也沒有譴責過一個人的短處,始終沒有一個人,他啊可以說是一位君子,可以說得上是賢人了。”


    太子朱標也適時開口,雖不能言師,但此刻正是求情的時候,自己還是要多美言幾句的。自己算是看出來了,自己的話或許不行,但自己這位兒子卻能影響到父皇的最終決策。


    “雄英,父王我雖然不能談論自己師傅的言行舉止,但此刻也不妨給雄英你講一下。恩師曾經在門上寫了大字—寧願忍受饑餓而死,不能貪利而活著。從此可見恩師之品德,斷不會牽涉這胡惟庸一案的。”


    其實聽到這裏,朱雄英就不用聽其他人的評價了,畢竟這大明的最高統治者和繼位者都這樣說了,那麽這位宋老學士的性命自然無憂。朱雄英看向毛驤、王時,兩者自然是附議太子的說法,他們自然也看出來了,這宋濂算是保住一條命了。


    朱雄英見眾人都這樣說,也就知道自己的父親、眼前這位刑部尚書是想保住宋濂一條命的,而自己的皇爺爺就不得而知了,誰又能知道是不是故意為之,然後最終找個理由誅殺宋濂呢。


    “皇爺爺,自古有言,刑不上士大夫,然大明律已頒布多年,也對一些罪無可恕的罪責進行言明。因此,在孫兒看來,當按大明律處之,但念在宋老學士年事已高且勞苦功高的份上,可免其連坐之罪,當處以流放之刑。


    大明有法而令天下萬民恪守禮法,又有人情以寬律令之嚴苛,律先前而固社稷之穩,而人情可慰萬民之心,故更應皇子與庶民同,皇子犯法而與庶民同罪矣。”


    王時怎麽也想不到這位皇長孫竟然更狠,雖然說流放的刑法可以保住一條性命,但在明知宋老大人年事已高的情況下,處以流放的刑罰,豈不是跟要人命一樣?


    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雖然說這個話說的很是在理,但皇子畢竟是皇帝的子嗣,又怎麽可能真的和庶民一樣處置,這話還是說太好聽了,並不那麽容易實現啊。


    朱元璋看向太子朱標詢問道:“標兒,宋學士是你的恩師,你覺得該如何處置?”


    朱標行了一禮開口勸諫道:“父皇,雄英年少且不懂大明之律令,在兒臣看來,處罰重了。從這奏折上說,恩師並不知情其孫所做之事,所以不知者無罪也。因此,兒臣認為,雖有教孫無妨之嫌,但實在不宜處以重刑。”


    朱標的話跟沒說一樣,朱元璋見此也沒辦法多說什麽,惡名他可以來當,但他實在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大孫背負上惡名。


    “標兒說得在理,念在宋老學士勞苦功高多年且年事已高,這連坐之刑就免了。著免去宋慎功名、官職,令其三代子孫不得參與舉孝廉乃至科舉。另,下旨指責宋老學士,令其嚴加管教其家族子弟,不得出入宋府一步。


    若日後家族子弟一人犯罪,則今罪舊怨一同處置,不得量刑!”


    朱元璋此刻也不想提到自己大孫的名字,畢竟事關大孫的名望,也就一句話也不提了。


    底下的王時趕緊領旨道:“微臣領旨!”宋老大人這算是幸運之中,但又損失慘重了,以三代人的官位來換取其自己與長孫和家族人的性命,也不知道該怎麽說是好了。


    此事事畢,眾人也就不再提宋濂的事情,接下來的一個時辰就談論如何對這胡惟庸一案,白蓮教一案的處置。


    最終,胡白一案,原牽連十一萬餘人,在太子朱標和朱雄英的幹預下,最終胡惟庸被夷滅三族、陳理一係被誅,另發布海捕文書捉拿鄒普勝。直接參與胡白一案的官員、將士被誅滿門,其餘案犯九千餘名盡數打入奴籍,或流放或發配軍中充當死士。


    自此,涉及一萬三千餘名的胡白案在朱雄英迴宮的一周裏,順利落下了帷幕。


    “叮,恭喜使用者觸發隱藏任務,參與並幹預胡白案,功德無量。


    係統獎勵,防禦加十,商城兌換券十萬,修為五千年(封印中)”


    “叮,使用者資料已更新,更新資料如下。


    姓名:朱雄英


    前世:朱晟遠(係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後代旁係)


    壽命:98歲


    身份:係朱標長子,大明第一代皇長孫


    已有商城兌換券:五十三萬七千兩百一十點


    力量:60\/100


    防禦:40+10\/100


    智力:50\/100


    敏捷:40\/100


    體質:60\/100


    精神:50\/100


    修為:六千年(封印中)


    仙術:無


    仙器:無


    係統空間:無”


    這一日,在坤寧宮宮外跑步鍛煉身體的朱雄英在係統提示音的提醒下,停下來腳步,隨後一個太監遞上毛巾給了朱雄英。


    朱雄英從這名太監手中拿過毛巾,擦拭好臉上的汗水後,拿給了這名太監。


    “你叫什麽名字?蔣瓛,替我賞他二兩銀子。”


    陪跑的蔣瓛立刻從懷中掏出二兩銀子給這個太監,這個太監驚慌失措地搖手,並下跪說道:“皇長孫殿下,奴婢叫李猜,木子的李。總管教我們不能接受別人的銀子,得專心伺候各位皇子皇孫們。”


    噗,朱雄英聞言噗了一聲,這後宮宦官都怎麽都取這樣的名字,一個樸不成,這幾天遇到的這位李猜,那後麵豈不是還會遇到飯桶、史珍香等如此詼諧有趣的人名?


    “咳咳咳,你這幾天做得不錯,這銀子你就拿了。”朱雄英趕緊咳嗽幾聲來掩蓋自己的尷尬,然後正正身形示意蔣瓛塞給這個名叫李猜的太監。


    蔣瓛強行將銀兩塞給了這個名叫李猜的太監,並開口說道:“拿著吧,在殿下這裏辦事就是這樣,做得好自然有賞銀,做不好的話懲罰也不會落下。”


    “陛下駕到!”這時,樸不成的聲音傳入眾人耳中,除朱雄英外,其餘人皆是下跪行禮。而來到眾人麵前的朱元璋在稍早前就看到這個地方發生的場景,因此開口說道:“大孫,這奴婢是不是惹你生氣了?來人,將此人拿下!”


    朱雄英行了一禮開口解釋道:“皇爺爺,沒事,我看這太監這幾天伺候得很好,因此就賞了二兩銀子給他,可是宮中法度森嚴,他並未領取。”


    朱雄英可不想因為小小的事情,就讓一位已經身殘之人再次丟了性命,畢竟有功就賞是自己一貫的作風。


    朱元璋聞言也不好多指責什麽,自自己大孫迴來小住,所有的衣吃住行都有下人迴來稟報說皆是大孫自己動手,自己洗漱,自己穿衣,所以自己才會安排一些奴婢去服侍自己的大孫。


    “嗯,如此甚好。大孫,咱今天帶了一人過來,你猜猜是誰?”


    朱雄英哪裏知道跟在朱元璋身後人的身份,剛要開口詢問,隻見這人先行了一個禮節,自報家門道:“臣陶成道,拜見皇長孫殿下!”


    朱雄英迴了一禮開口讚譽道:“我曾從皇爺爺這裏得知,東寧伯乃是社稷有功之臣,又喜格物之道,今日一見,我當好好請教一二。”


    陶成道趕緊再行了一禮,開口反駁:“皇長孫殿下過譽了,臣不過是小道,哪能得殿下如此盛譽。殿下師從張三豐道長,又是道祖老人家親賜的皇長孫,是臣向殿下請教才是。”


    見自己的大孫還要開口,朱元璋打斷兩人的商業互吹道:“好了成道,咱帶你來見咱的大孫可不是讓你們相互吹捧的,都進去說吧。”


    陶成道聞言不得不壓下自己想要詢問飛天的辦法,待眾人入殿,陶成道行了一禮開口詢問道:“殿下,臣從陛下這裏得知,殿下有使人飛天的技藝,可否容臣一觀?”


    朱雄英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陶成道見到這種情況,他就不知道眼前這位殿下是什麽意思,故而趕緊詢問道:“殿下,請恕微臣冒犯,您這點頭又搖頭,是沒有辦法使人飛天嘛?”


    朱雄英見陶成道理解錯了自己的意思,笑著趕緊解釋:“東寧伯理解錯了,我確實有讓人飛天的技藝,但現在卻沒有製造出來,因此我才搖頭。


    想必東寧伯也從皇爺爺這裏得知,讓人飛天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那孔明燈。東寧伯,用火箭登天雖說辦法可行,但一招不慎,恐性命攸關!”


    陶成道聞言一愣,眼前這位皇長孫殿下怎麽會知道自己剛來之時,心中所想的想法的?喔,眼前這位皇長孫殿下可是道祖老人家親口欽定的,能知道人的心中所想,也算正常。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出自清《大紅袍全傳》,故嚴格來說,本章節不應該出現這句話,但因為涉及到後麵主角的治國理念,故而現在就出現類似的話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元璋好聖孫何止可旺三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爛柯遊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爛柯遊夢並收藏朱元璋好聖孫何止可旺三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