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李忠一直默默地站在朱允炆背後,看著劉通洋洋灑灑地提出諸多計策,心中焦急不已。畢竟,他對劉通早已心生不滿。
“李忠,你有何良策嗎?”朱允炆眺望著遠方斑斕綻放的靈符煙火,背對著李忠開口詢問。
李忠心頭一震,明白這是個展現自己智謀的機會,必須要抓住。“殿下,宮中其實有不少侍奉修行者的太監出身色目族群,原本皆為戰俘,遭閹割後被送入宮廷。其中不少人在幼年時期便成為太監,他們對朝廷忠誠無比。”
朱允炆聽罷,了然於胸。那些自小就被閹割並送入宮廷的色目太監們,除了容貌與他人相異外,在生活習慣及言行舉止方麵與宮中其他太監並無太大差異,反倒是他們的樣貌特征與以賽亞等人極為相似,就如同後世在藍眼睛國度長大的華裔,雖黃皮膚但已西化。
“這些人沒有後代,權欲與金銀財寶便是他們的最大追求。殿下隻要稍施小恩小惠,必能令他們肝腦塗地、奮不顧身。”
朱允炆轉過身來,略帶凝重地擰起了眉頭,顯然正在仔細斟酌李忠提出的建議。起初,他隻是隨便問問,沒想到李忠竟給出了一個頗為可行的計劃。
“李忠,你覺得讓他們潛入以賽亞的陣營中,不會被人察覺嗎?而且他們會更便於監控對方的舉動,判斷是否有二心,甚至抗拒本殿下的命令。”
“卑職擔憂的是,萬一他們恬不知恥地與蒙古修仙者暗通款曲,這些色目太監憑借外形相似的優勢,便可渾水摸魚,借機刺殺幾位北邙山的重要勢力領袖,迫使雙方徹底破裂!”
“畢竟,他們看上去實在是太像了!”
“他們的忠誠度如何?可願意隨時為了朝廷舍生忘死?”朱允炆追問。
“確實,確乎可靠!”李忠獻媚地應聲道,“皆乃微臣親自調教之士,些許賞賜便可令其奮勇向前。”
這閹人之狡猾,竟更勝吾輩矣。
劉通心中暗誹,閹人之心果真詭異莫測。
此番之舉,堪稱另類之“太監督軍”也。
那西域出身的宦官,竟被派遣去監視前往漠北執行秘法物資交換任務的猶太族人。
如此狠辣之計,恐怕唯獨宦官方能構想得出。
朱標略作思索,頷首道:“此事便交予你去辦理,今後亦由你挑選人選潛入以賽亞他們的秘行隊伍中,作為我朝的情報眼線。”
“若此事順利,朕必提拔你!”
李忠立刻叩首感激涕零:“微臣不求升遷,唯願終身侍奉殿下左右!”
唉,這閹人真是恬不知恥,竟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這般肉麻言語。
難怪曆朝曆代,諸多帝王皆被宦官哄騙得團團轉,看來定力不足啊。
而眼前的這位,則更是厚顏無恥至極!
劉通目睹此景,心中早已憤憤不已,暗自腹誹不止。
“罷了,罷了!朕明白你的忠心耿耿,起身吧!”朱標故作受用狀,揮手示意。
李忠起身,還煞有介事地拭去眼角似乎盈滿淚水的痕跡,聲音帶著哽咽:“微臣感念殿下恩寵,倘若日後無法再侍奉殿下左右,生無可戀矣,嗚嗚嗚……”
哎喲喂,簡直要崩潰!此閹人之矯揉造作,較之昔日熒幕所見尤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劉大人!”
正當他腹誹連連之際,朱標的唿喚打斷了他的思緒。
“通判一職實乃委屈了你,往後你就專職替朕輸送靈脈之水吧!”
劉通聞聽此言,心頭不禁一陣竊喜,意識到曆經今日之事,自己終將成為皇子身邊的親信重臣。
對於劉通這枚棋子,朱標並未打算將其安置於皇宮之內。
畢竟宮內已有了兩位穿越者,暫且讓他避一避風頭為宜。
除去策劃種種陰險計謀之外,朱標另有要務交付於他,那便是《元史》的修訂工作。
此次修史,並未選擇翰林院作為駐地,而是設於天界寺之中。
天界寺內設有僧錄司,掌管天下佛寺事務。
凡外邦使者前來朝貢,須先於天界寺學習朝廷禮儀,待時機成熟後再行覲見皇帝。
修纂前朝曆史並非一日之功,朱標為此預留了至少十年的時間期限。
依循原時空的時間線,那位史上聞名的黑衣宰相姚廣孝將在數年後抵達天界寺。
朱標有意促成二人在此相遇。
同時,他還賦予劉通詹事府大學士之職,準其招攬天下文人雅士輔佐共同完成修史大業。
至於《元史》該如何撰寫,如何貶低前元統治者的合法性,直至將其汙名化,同時拔高大明立國的高度,一切就要看劉通如何運用春秋筆法巧妙發揮。
對於劉通這個人,朱標認為應當與他保持適當的距離,既不可過於親近,亦不可過分疏離。
要想妥善利用此人,必須準確把握與他的相處尺度,確保他不會察覺到任何異常跡象……
\"劉通!\"
\"弟子在!\"
\"關於《玄史》的纂修,你需傾注全力,此事若能妥善完成,你不僅有望躋身紫微閣,並能永載仙史!\"朱標含笑而言。
\"弟子謹遵師尊之命!\"
即便劉通身為深思熟慮的修煉者,此刻亦難掩心中激蕩。未曾想,他竟有主持修史之重任,這無疑是一項浩瀚的修為曆練。如此一來,或許他有機會逆轉天機,避免朱標英華早逝的命運。
\"孤在此稍作停留,劉真人請先去忙碌吧。\"朱標揮袖示意。
劉通深深躬身,而後恭順離去。
李忠的麵龐掠過一抹得逞之色。顯然,在太子殿下眼中,唯有他才是最忠誠的心腹。
\"李忠,剛剛那位賽亞真人……\"朱標指尖輕點,戲謔地道,\"孤原以為他會詢問孤女的狀況,卻未料到他竟然就這樣離開了。\"
李忠眼珠一轉,淡然一笑:\"想必定是殿下給予他的驚喜太過驚人,以至於這位色目真人竟將此事忘於腦後。\"
誠然,那份驚喜實乃出乎預料,賽亞離開之時,整個人皆陷入了一種混沌的狀態。
\"公主朵兒在皇宮內安好否?\"朱標手指輕扣桌麵,低聲詢問。
李忠聞聲,滿臉笑容迴應:\"殿下寬心,朵兒仙子已在皇宮中擔任仙官,一切均好,屬下保證無人膽敢欺淩於她。\"
盡管他對太子殿下為何關注一名色目女子感到了一絲好奇,但他深知有些秘密不應探尋。
朱標沉吟片刻,又言:\"若是收此女為徒,或許能更好地駕馭那些猶太修真者?\"
\"自是如此,殿下若將此色目仙子納入門牆,將是他們族人莫大的榮耀啊。\"李忠立刻答道。
\"入門弟子?\"朱標微微搖頭, \" 太子親傳弟子與側傳弟子的位置不宜授予她,至多隻能賜予一個清修侍妾的身份。\"
在皇家修真者的弟子等級體係中,僅設一位親傳弟子,兩位側傳弟子,而清修侍妾亦僅限兩名。
這樣的位置安排,既不可過低,亦不可過於顯赫。
朱標見諸事已定,又欣賞了一會兒煉氣化神之煙花盛景,隨後便帶領隨從返迴了皇宮之內。
洪武三年的春節,在祥瑞平寧的氛圍中悄然度過。
年後的重要事務之一,便是老朱要為朱標以外的所有皇子賜封仙王之位。
如今朱標已有九位同胞弟弟和八位同胞妹妹。
至於那些妹妹們的具體名諱,不必責怪朱標偏袒男性,即便是出身農家的老朱,對此類觀念亦根深蒂固。
朱元璋雖寵愛長子,但對於其他皇子的喜愛之情同樣毫不遜色。
於是他喚來了馬皇後,並將朱標召至自己的仙書房中,共商幾位皇子仙王封號的大事。
此事至關重要,老朱甚至連李妃和碩妃這兩位寵愛的妃子都未曾告知。
次子和三子幼時曾由馬皇後撫育,如今已是十數歲的少年,迴歸了生母李妃身邊;至於四皇子,再過幾年也將迴到生母碩妃的身邊。
由於馬皇後修為已臻化境,加之歲月流轉,修為增長緩慢,第五子便跟隨其生母碩妃修行,不再由馬皇後親自教導。
如今在整個天闕後宮之中,地位僅次於馬皇後者,便是李妃和碩妃兩位仙嬪,她們的地位堪比仙宮之中的皇貴仙妃。
“標兒,你認為你的幾位胞弟應當賜予何種仙王稱號合適呢?”朱元璋正在與馬皇後修煉之餘閑談,瞥見長子朱標步入殿內,便麵色鄭重地詢問起來。
朱標微微一笑,迴應道:“仙王稱號自當越是尊崇愈佳。”
馬皇後不動聲色地望向兒子,麵上神情如常。
這仙王稱號背後實則蘊含著對家族子弟心性的考量,若朱標稍顯薄情,提議將胞弟們的仙王稱號定為諸如越王、梁王、魯王、衛王、代王這類較小的仙域領主,那麽朝中諸位仙官必會私下議論紛紛,揣測太子是否吝嗇。
但倘若所賜仙王稱號過於崇高,恐怕會讓那些年輕的仙王們滋生出不應有的野心。
站在馬皇後身為唯一男嗣母親的角度來看,她的子女僅有太子朱標以及兩位公主——寧國公主朱英嬈和安慶公主朱英曉。
“李忠,你有何良策嗎?”朱允炆眺望著遠方斑斕綻放的靈符煙火,背對著李忠開口詢問。
李忠心頭一震,明白這是個展現自己智謀的機會,必須要抓住。“殿下,宮中其實有不少侍奉修行者的太監出身色目族群,原本皆為戰俘,遭閹割後被送入宮廷。其中不少人在幼年時期便成為太監,他們對朝廷忠誠無比。”
朱允炆聽罷,了然於胸。那些自小就被閹割並送入宮廷的色目太監們,除了容貌與他人相異外,在生活習慣及言行舉止方麵與宮中其他太監並無太大差異,反倒是他們的樣貌特征與以賽亞等人極為相似,就如同後世在藍眼睛國度長大的華裔,雖黃皮膚但已西化。
“這些人沒有後代,權欲與金銀財寶便是他們的最大追求。殿下隻要稍施小恩小惠,必能令他們肝腦塗地、奮不顧身。”
朱允炆轉過身來,略帶凝重地擰起了眉頭,顯然正在仔細斟酌李忠提出的建議。起初,他隻是隨便問問,沒想到李忠竟給出了一個頗為可行的計劃。
“李忠,你覺得讓他們潛入以賽亞的陣營中,不會被人察覺嗎?而且他們會更便於監控對方的舉動,判斷是否有二心,甚至抗拒本殿下的命令。”
“卑職擔憂的是,萬一他們恬不知恥地與蒙古修仙者暗通款曲,這些色目太監憑借外形相似的優勢,便可渾水摸魚,借機刺殺幾位北邙山的重要勢力領袖,迫使雙方徹底破裂!”
“畢竟,他們看上去實在是太像了!”
“他們的忠誠度如何?可願意隨時為了朝廷舍生忘死?”朱允炆追問。
“確實,確乎可靠!”李忠獻媚地應聲道,“皆乃微臣親自調教之士,些許賞賜便可令其奮勇向前。”
這閹人之狡猾,竟更勝吾輩矣。
劉通心中暗誹,閹人之心果真詭異莫測。
此番之舉,堪稱另類之“太監督軍”也。
那西域出身的宦官,竟被派遣去監視前往漠北執行秘法物資交換任務的猶太族人。
如此狠辣之計,恐怕唯獨宦官方能構想得出。
朱標略作思索,頷首道:“此事便交予你去辦理,今後亦由你挑選人選潛入以賽亞他們的秘行隊伍中,作為我朝的情報眼線。”
“若此事順利,朕必提拔你!”
李忠立刻叩首感激涕零:“微臣不求升遷,唯願終身侍奉殿下左右!”
唉,這閹人真是恬不知恥,竟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這般肉麻言語。
難怪曆朝曆代,諸多帝王皆被宦官哄騙得團團轉,看來定力不足啊。
而眼前的這位,則更是厚顏無恥至極!
劉通目睹此景,心中早已憤憤不已,暗自腹誹不止。
“罷了,罷了!朕明白你的忠心耿耿,起身吧!”朱標故作受用狀,揮手示意。
李忠起身,還煞有介事地拭去眼角似乎盈滿淚水的痕跡,聲音帶著哽咽:“微臣感念殿下恩寵,倘若日後無法再侍奉殿下左右,生無可戀矣,嗚嗚嗚……”
哎喲喂,簡直要崩潰!此閹人之矯揉造作,較之昔日熒幕所見尤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劉大人!”
正當他腹誹連連之際,朱標的唿喚打斷了他的思緒。
“通判一職實乃委屈了你,往後你就專職替朕輸送靈脈之水吧!”
劉通聞聽此言,心頭不禁一陣竊喜,意識到曆經今日之事,自己終將成為皇子身邊的親信重臣。
對於劉通這枚棋子,朱標並未打算將其安置於皇宮之內。
畢竟宮內已有了兩位穿越者,暫且讓他避一避風頭為宜。
除去策劃種種陰險計謀之外,朱標另有要務交付於他,那便是《元史》的修訂工作。
此次修史,並未選擇翰林院作為駐地,而是設於天界寺之中。
天界寺內設有僧錄司,掌管天下佛寺事務。
凡外邦使者前來朝貢,須先於天界寺學習朝廷禮儀,待時機成熟後再行覲見皇帝。
修纂前朝曆史並非一日之功,朱標為此預留了至少十年的時間期限。
依循原時空的時間線,那位史上聞名的黑衣宰相姚廣孝將在數年後抵達天界寺。
朱標有意促成二人在此相遇。
同時,他還賦予劉通詹事府大學士之職,準其招攬天下文人雅士輔佐共同完成修史大業。
至於《元史》該如何撰寫,如何貶低前元統治者的合法性,直至將其汙名化,同時拔高大明立國的高度,一切就要看劉通如何運用春秋筆法巧妙發揮。
對於劉通這個人,朱標認為應當與他保持適當的距離,既不可過於親近,亦不可過分疏離。
要想妥善利用此人,必須準確把握與他的相處尺度,確保他不會察覺到任何異常跡象……
\"劉通!\"
\"弟子在!\"
\"關於《玄史》的纂修,你需傾注全力,此事若能妥善完成,你不僅有望躋身紫微閣,並能永載仙史!\"朱標含笑而言。
\"弟子謹遵師尊之命!\"
即便劉通身為深思熟慮的修煉者,此刻亦難掩心中激蕩。未曾想,他竟有主持修史之重任,這無疑是一項浩瀚的修為曆練。如此一來,或許他有機會逆轉天機,避免朱標英華早逝的命運。
\"孤在此稍作停留,劉真人請先去忙碌吧。\"朱標揮袖示意。
劉通深深躬身,而後恭順離去。
李忠的麵龐掠過一抹得逞之色。顯然,在太子殿下眼中,唯有他才是最忠誠的心腹。
\"李忠,剛剛那位賽亞真人……\"朱標指尖輕點,戲謔地道,\"孤原以為他會詢問孤女的狀況,卻未料到他竟然就這樣離開了。\"
李忠眼珠一轉,淡然一笑:\"想必定是殿下給予他的驚喜太過驚人,以至於這位色目真人竟將此事忘於腦後。\"
誠然,那份驚喜實乃出乎預料,賽亞離開之時,整個人皆陷入了一種混沌的狀態。
\"公主朵兒在皇宮內安好否?\"朱標手指輕扣桌麵,低聲詢問。
李忠聞聲,滿臉笑容迴應:\"殿下寬心,朵兒仙子已在皇宮中擔任仙官,一切均好,屬下保證無人膽敢欺淩於她。\"
盡管他對太子殿下為何關注一名色目女子感到了一絲好奇,但他深知有些秘密不應探尋。
朱標沉吟片刻,又言:\"若是收此女為徒,或許能更好地駕馭那些猶太修真者?\"
\"自是如此,殿下若將此色目仙子納入門牆,將是他們族人莫大的榮耀啊。\"李忠立刻答道。
\"入門弟子?\"朱標微微搖頭, \" 太子親傳弟子與側傳弟子的位置不宜授予她,至多隻能賜予一個清修侍妾的身份。\"
在皇家修真者的弟子等級體係中,僅設一位親傳弟子,兩位側傳弟子,而清修侍妾亦僅限兩名。
這樣的位置安排,既不可過低,亦不可過於顯赫。
朱標見諸事已定,又欣賞了一會兒煉氣化神之煙花盛景,隨後便帶領隨從返迴了皇宮之內。
洪武三年的春節,在祥瑞平寧的氛圍中悄然度過。
年後的重要事務之一,便是老朱要為朱標以外的所有皇子賜封仙王之位。
如今朱標已有九位同胞弟弟和八位同胞妹妹。
至於那些妹妹們的具體名諱,不必責怪朱標偏袒男性,即便是出身農家的老朱,對此類觀念亦根深蒂固。
朱元璋雖寵愛長子,但對於其他皇子的喜愛之情同樣毫不遜色。
於是他喚來了馬皇後,並將朱標召至自己的仙書房中,共商幾位皇子仙王封號的大事。
此事至關重要,老朱甚至連李妃和碩妃這兩位寵愛的妃子都未曾告知。
次子和三子幼時曾由馬皇後撫育,如今已是十數歲的少年,迴歸了生母李妃身邊;至於四皇子,再過幾年也將迴到生母碩妃的身邊。
由於馬皇後修為已臻化境,加之歲月流轉,修為增長緩慢,第五子便跟隨其生母碩妃修行,不再由馬皇後親自教導。
如今在整個天闕後宮之中,地位僅次於馬皇後者,便是李妃和碩妃兩位仙嬪,她們的地位堪比仙宮之中的皇貴仙妃。
“標兒,你認為你的幾位胞弟應當賜予何種仙王稱號合適呢?”朱元璋正在與馬皇後修煉之餘閑談,瞥見長子朱標步入殿內,便麵色鄭重地詢問起來。
朱標微微一笑,迴應道:“仙王稱號自當越是尊崇愈佳。”
馬皇後不動聲色地望向兒子,麵上神情如常。
這仙王稱號背後實則蘊含著對家族子弟心性的考量,若朱標稍顯薄情,提議將胞弟們的仙王稱號定為諸如越王、梁王、魯王、衛王、代王這類較小的仙域領主,那麽朝中諸位仙官必會私下議論紛紛,揣測太子是否吝嗇。
但倘若所賜仙王稱號過於崇高,恐怕會讓那些年輕的仙王們滋生出不應有的野心。
站在馬皇後身為唯一男嗣母親的角度來看,她的子女僅有太子朱標以及兩位公主——寧國公主朱英嬈和安慶公主朱英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