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他還計劃開展一項宏大的靈脈鐵路建設工程。初步設想是以京畿與金陵兩大宗門聖地為核心,向外輻射延伸靈力傳輸線路。由於對工部的能力缺乏信心,他選擇了將這項重任交給外界力量去完成。如今正與諸多富可敵國的商家洽談,準備公開競標。


    有人試圖通過人脈關係取得這項工程的建設權,對此,朱重照不敢輕忽。修建靈脈鐵路之事非同小可,絕不能任意承諾。但對於某些關係深厚之人,朱重照也無法直接迴絕。於是,他便將近期探查到的一些稀世靈石礦脈以及一些注定盈利的仙緣生意作為補償分配給了他們。


    自己的財富早已難以計量,現在的朱重照更關注如何帶領整個大明修真界走向繁榮昌盛。最近事務繁多,會議不斷,讓他應接不暇。


    月底時分,朱重照抽出兩天時光,在太子宮陪伴著即將臨盆的烏西和迪西。她們的分娩日期就在眼前。在他心中,家人永遠是最重要的人。


    隨著一聲清脆的嬰啼,太子宮再添兩位小小修士。朱重照興高采烈地入宮稟告弘治帝這一喜訊,並請先皇為這兩個新生的皇孫賜名。


    弘治帝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欣然為兩個孫兒取好了名字。朱重照原本以為父親因烏西和迪西身為外族而心生芥蒂,遂勸誡弘治帝切勿存有族群偏見。


    弘治帝聽罷,胡子一翹,怒目圓睜地說:“朕並未歧視夷人,朕是在責怪你,是你把這一切弄得一團糟。”


    朱重照立刻默然,承認父皇所言極是,的確是他行事欠妥。幸好現如今他在朝中的話語權極大,加上那駭人聽聞的“寵妻狂魔”之名,否則不知會有多少諫言文書紛至遝來指責他。


    緊接著,邊疆傳來捷報,江彬將軍成功奇襲敵方大營,俘獲眾多韃靼修士,凱旋迴歸大明仙土……


    且顧鼎塵駕馭著遁光飛舟,將韃靼部族的達延汗一族盡數帶迴中土皇城。朝堂之上,群仙皆對此事難以置信。


    據說韃靼兵馬已遣重兵欲侵襲大同,怎料竟一舉覆滅其王庭,此般戰果實乃出人意表。得知其中詳情後,諸位仙卿皆對此次戰役策略之大膽欽佩不已。


    朱照泓亦欣喜異常,第一時間召見自前線歸來的顧鼎塵。江彬雖同樣渴望麵聖,然經曆草原長途疾馳後,還需率部修養,並籌備接下來的仙魔之戰。


    顧鼎塵麵對朱照泓感激涕零,上次鎮壓寧王府叛亂,他獲賜天大功勞。而今突襲韃靼王庭之舉,堪稱滅國之功,已遠超大明九成九的文職仙官,其功績直追當年那位威名赫赫的少保。


    朱照泓審視著顧鼎塵帶迴的俘虜,男子麵色死灰,他們心中明白自身結局無非生死早晚之事;女子則大多泰然處之,在草原之上,她們被視為財富,易手交易,掠奪尋常不過。達延汗的母親便曾數次易主。


    顧鼎塵體貼地向朱照泓介紹俘虜身份:哪位是達延汗的哈屯,何者為小哈屯,又哪一位乃是達延汗的別吉。朱照泓暗思,顧鼎塵何時染上了這般心思?難不成把他視作收納四海珍奇異寶之人?


    此事不能全怪顧鼎塵誤解,畢竟朱照泓的後宮之中既有東瀛仙女,也有西域妖姬。顧鼎塵心想,難道北境韃靼之地的太子殿下也不留一位?


    此時,蒙古人的審美與大明相差無幾,那些達延汗的哈屯與別吉確實姿色出眾。然而,朱照泓卻發現這群美女之中似乎混入了一位異類。“顧愛卿,你怎麽連達延汗的母親也一同帶迴了?”他指向那些哈屯與別吉之間緊閉雙目的老婦問道。


    “殿下,這位並非尋常婦人,她是達延汗昔日的哈屯,名叫滿都海。”朱照泓滿臉疑竇:“不是說滿都海早已過世了嗎?”


    當初江彬擒獲滿都海時,險些將其擊殺,如此年紀帶迴大明又有何用?莫非是讓她在大明頤養天年?幸虧滿都海身邊侍女拚死阻攔,方保住其一命,並言明她是達延汗前任哈屯,地位顯赫,達延汗必然願以金銀贖迴。


    江彬並不識得滿都海,遂將此事告之顧鼎塵。身為人間百科全書的顧鼎塵自然知曉滿都海之身份,認定滿都海必有用武之地,故將其帶迴大明。


    有關滿都海身死的消息出自達延汗口中,背後的故事卻頗為世俗。滿都海三十三歲時下嫁隻有七歲的達延汗。待到達延汗十歲左右,仍覺四十餘歲的滿都海韻味猶存,兩人情感深厚。然而待到達延汗二十餘歲之時,麵對五旬開外的滿都海,他內心卻倍感不適。加之滿都海手中握有重權,這令達延汗深感不安……


    於是,動用秘法將滿都海幽禁起來的舉動已經完成,滿都海自知修為不如達延汗,早晚需將修煉資源與統治權全部轉交於他,故並未抵抗,與達延汗完成了平和的傳承。


    達延汗心中深感對滿都海有所虧欠,未曾取其性命,而是命弟子看顧其修行生活。滿都海體質非凡,堅韌如磐,即便如今已臨近古稀之年,依然精神矍鑠,壽元未衰。


    朱照泓並未理會那些哈屯與別吉們的紛爭,徑直來到滿都海麵前問道:“你可願為了救贖你的部族子民而行動?”


    滿都海緩緩睜開那雙始終緊閉的邃目,目光炯炯有神,毫無老邁之態。“還請太子殿下方才我韃靼族群留下一線生機。”


    滿都海在目睹飛艇之術後,即明白韃靼一脈的衰落已是難以逆轉的命運。昔日草原民族憑借靈巧機敏的遊牧戰術對抗農耕世界,然而此刻此優勢已然消失殆盡。大明王朝可以隨時隨地借由飛艇降臨草原之地示威震懾,而韃靼人卻對此束手無策。加之黃金家族失陷王庭,部族散亂,重振雄風幾乎成為妄想,便是相鄰的瓦剌一族亦不會給予他們這樣的機遇。


    得知韃靼大軍現狀後,滿都海毅然表示願意主動前往勸降達延汗。朱照泓對此舉頗為欽佩滿都海的決斷。


    滿都海願親身涉險勸服達延汗,對於朱照泓而言無疑如同虎添翼。即使滿都海未曾參與勸降,擊敗韃靼人隻是時間問題。滿都海更未提出任何交換條件,僅要求朱照泓帶他至戰場前線,他會親自嚐試說服達延汗投降。


    朱照泓自然答應了此事,隨即駕馭飛艇,載著滿都海翱翔至遼東之地。


    達延汗雖連續數日奮力攻打朵顏三衛,但卻始終未能尋找到返迴故土的道路,其身形消瘦,神情萎靡。連韃靼的小王子皆如此憔悴,更不用說那些普通士兵了。此刻的韃靼大軍早已喪失戰鬥力,隻能掘地覓草根,入山狩獵以維係生存。


    王守仁持續派遣靈禽攜帶飛行法寶騷擾韃靼軍營,使得韃靼士兵無法得到片刻休憩,日夜不得安寧。此外,他還廣撒勸降傳單。雖然韃靼人多不通文字,但王守仁巧妙地采用四格圖文漫畫形式,描繪了一個韃靼人在饑寒交迫之下最終醒悟,放下武器向明軍將領行跪拜禮投降的情景,而那位明軍將領則欣然接納,並贈予韃靼人食物。


    於是,不少意誌薄弱的韃靼士兵開始趁夜暗潛逃至明軍營地投降。然而,多數韃靼戰士仍抱持重返草原家園的期盼。在蒙古部族中,他們是屬於有一定地位之人。若選擇離開,他們的財富將被人奪取,妻子兒女也會成為他人囊中之物,背叛的成本實在是太高昂。


    麵對這一局麵,王守仁並不急於發動總攻……


    隨著歲月流轉,越來越多的韃靼族人背離舊道,待到其勢力衰微至極點之時,便是對其發動致命一擊的良機。


    當那神秘的飛舟營地顯現在韃靼大軍頭頂的蒼穹之上,整個韃靼軍隊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境。即便是熱氣球已讓他們飽受煉獄般的折磨,眼前的這艘巨大飛舟更是令他們恐懼不已。


    達延汗心中悲涼,仰望著天空哀歎:“長生天哪!看來我再也無法見到我的家人們了。”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那些飛舟並未向韃靼大軍展開攻勢,反倒是將他的家人送到了麵前。


    再次見到白發蒼蒼的滿都海,達延汗心中五味雜陳,長久以來他對滿都海都懷有愧疚,鮮少與其相見。未曾想今日竟在戰場之上重逢。


    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滿都海隨後證實了他的擔憂:他們的王庭已被摧毀,妻兒老小盡數落入明軍之手。


    這一刻,達延汗仿佛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重建大元帝國的夢想還未實現,家園卻已然化為烏有。


    慶幸的是,顧鼎臣顧慮到俘虜達延汗的家人,未對其王帳施展全力攻擊,故而家人大部分尚在人間,然其他人卻十不存一。


    滿都海力勸達延汗向大明俯首稱臣,憤怒之餘,達延汗身為黃金家族後裔,怎肯輕易屈膝投降?


    滿都海質問達延汗:“若不投降,還有什麽更好的出路嗎?難道我們要眼睜睜看著黃金家族的血脈就此斷絕嗎?”


    達延汗無言以對,隻得將王帳遭襲之事告知麾下的各部落首領,並共同商議究竟是拚死抵抗到底,抑或是選擇投降求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康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康7並收藏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