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城市,絕不會讓你們任何一個逃脫出去!我,王元嬰,在此發誓!”


    隨後,王元嬰命戍衛修士朝城內的叛修高聲傳令,此刻每個叛修人頭的價值已是平常的雙倍。


    被困於縣城之中的叛修們幾度試圖突圍,卻始終無法撼動王元嬰布下的堅固防線。盡管匪首安排了不少巡邏修士,以防叛修自相殘殺以換取清白身份,但這並未起到多大作用。夜幕降臨,城內時常傳來淒厲的嘶吼與激鬥之聲,令叛修們無法安眠。


    惶恐與巨大的心理壓力使得叛修們逐漸崩潰。三日後的一個深夜,叛修陣營爆發了一場浩大的嘩變,縣城內外火光熊熊,慘叫聲、廝殺聲持續整夜不絕。


    這一夜,輪到城外的戍衛修士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那場景太過駭人。偶爾有些叛修趁著混亂逃出城池,滿身鮮血,手中或是提著一兩個頭顱,猶如失魂落魄般在戍衛修士麵前狂笑不止。


    “我逃出來了!我拿到了人頭!”


    王元嬰示意戍衛修士們將這些失去理智的叛修捆縛起來,對此他們反倒欣然接受。


    “何時兌現賞金?我想迴家。”


    被戍衛修士們捆綁看管起來後,這些人竟有種獲得安全保障的感覺。既然被俘,那就意味著暫時不會有生命危險,不像在城中那樣時刻擔憂生死存亡。


    緊繃已久的精神狀態終於鬆弛下來,眾人紛紛癱倒在地,沉沉睡去。戍衛修士們即便未曾親眼目睹城內的慘狀,單憑想象已然足以令人心寒。


    然而戍衛修士們清楚一點,今夜之後,這群叛修將徹底成為曆史。曾經把明宗修士戲弄得團團轉、橫行霸道的叛修,在王元嬰這位總兵大人駕臨之後,竟然就這樣被一步步逼向滅亡的深淵……


    且仙兵並未付出多少代價,傷亡幾乎可視為無足輕重。


    鎮守大將軍王守仁的手段確實狠辣至極。


    眾人不時暗自窺視那位引發一切的修道者王守仁。


    熊熊火光照耀下,王守仁背負雙手傲然而立,瘦削的身影矗立得如同山嶽般堅定,神情冷峻地凝視著城門口。


    聽著耳畔傳來的淒厲哀號,王守仁也在反思此舉是否違背了天道倫常。


    他急於鏟除這批魔道匪徒以馳援太子殿下的危局,行動手段確乎有些偏激。


    王守仁此次平定叛亂之舉,實則是對自己心法的一種實踐運用。


    他始終秉持並貫徹著“知行合一”的修煉理念。


    叛軍依仗眾多坐騎,以其迅疾如風的機動性占據優勢。


    為此,王守仁便設法讓那些坐騎失去效能。


    叛軍雖為亡命之徒,其兇悍氣勢往往能夠壓製住正規軍。


    於是王守仁施法削弱其氣勢,並將其轉移至己方將士之上。


    然而當前的局麵,卻是王守仁始料未及的。


    他驚覺自身心法蘊含的力量遠超想象,乃至已超出他的掌控範圍。


    這一發現令王守仁深感恐懼。


    若這股力量得不到應有的製約,恐怕將帶來難以估量的災難。


    於是他決定重新審視並詮釋“知行合一”。


    在他看來:


    “知”,是指修道者的道德意識與精神意誌;


    “行”,則代表著修行者的道德實踐與實際行動。


    在這場平叛之戰中,


    他對“知”的理解尚顯膚淺,


    而在“行”的實踐中,則顯得過於激進,未能妥善把握最終的結果。


    叛軍所代表的乃是邪惡勢力,而他誓要行持正義之道。


    怎奈何竟會收獲如此惡劣的反饋。


    王守仁再次感受到了那份久違而又玄妙難明的心境。


    此時此刻,城內的哀鴻之聲仿佛盡皆屏蔽於耳外。


    世間萬物似乎皆與其無關。


    直到拂曉破曉,黎明的第一縷陽光拯救了城中的叛軍,喊殺聲與慘叫才終於止歇。


    此刻,即便城外駐守的修士也明白,攻克縣城的時機已然成熟。


    繼續包圍這群邪道餘孽,已然毫無必要。


    然而,王守仁依然如一杆槍般矗立在那裏,雙眼雖然緊閉,但四周將領均不敢篤定他是否在打盹,更無人敢貿然打擾。


    善與惡這兩個字,在王守仁心頭縈繞了一整夜。


    王守仁忽有所悟般睜開雙目,吐納一口氣後,隻覺心境再上一層樓。


    無善無惡乃心靈本體,有善有惡源自心動之意。


    明辨善惡即為良知,行善去惡即是修身養性之道。


    對於“知行合一”的理解,王守仁又有更深一層的感悟。


    “進城罷,凡放下武器投降者,不予誅殺!”


    眾將領終於等到王大將軍的指令,隨即命令部下弟子們踏入城池。


    昨夜城門已被叛軍打開,但敢於逃出城去的人卻是寥寥無幾。


    城內的慘烈景象,讓那些身經百戰的修士們都不忍目睹。


    原本兩支叛軍匯聚一處,人數超過萬人。


    如今城內僅剩下不足千人存活……


    有些人無視了天兵天將的降臨,安然躺於地麵,沉睡得如入混沌,若非胸膛微弱的起合,幾乎無法辨別生死之態。更有修煉者守護著幾顆顱元,因傷重無法離開此界。


    他們不斷地向天兵詢問,以這些人頭是否能換取免除罪愆的機會。王守仁心中湧起一絲愧疚。盡管這些魔修確實罪不容誅,然而如今他們遭受的折磨,比起死亡來更加殘忍。那麽,他們是否還應該承受更多的懲罰呢?或許,此事應請教於仙宮的太子殿下。


    在一重重深邃的庭院之內,隱藏著那些惶恐不安的匪首。他們在這一宿之中,恐懼與煎熬交織,度過了一段無比艱難的時光。那些失去理智的叛逆修士眼中充血,見到生靈便毫不猶豫地揮刀斬下,不再分辨對方是否為首領。然而他們心知肚明,即便躲過今夜的血拚,也終究逃不過仙廷的裁決,隻不過是延長了即將來臨的命運終結期限而已。


    幾名匪首被五行封印之法捆綁,在王守仁麵前示眾。楊虎的僭越稱帝之夢徹底破碎,當被天兵帶到王守仁麵前時,他毫無保留,有問必答,隻希冀一個痛快的結果。並且,他主動揭露了魏中的真實身份。


    “他是白蓮邪教的成員,正是他誘使我步入叛亂之路!”楊虎憤然言道。


    而魏中急切為自己辯護:“我是道門弟子,並非白蓮邪教之人。”


    白蓮邪教乃仙廷明令禁絕之教派,魏中心中暗自疑惑,楊虎是如何得知他的秘密身份。然而,楊虎冷哼一聲,啐道:“呸!你以為老子是易於欺瞞之輩嗎?你身為一名道士,為何要在身上掛著彌勒佛像?所謂道士的身份,不過是你們白蓮邪教之流用來掩蓋真麵目的卑劣手段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康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康7並收藏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