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那昔年三寶真人鄭和駕馭的仙航巨艦,巍峨平穩,而吾輩新煉製的戰舟則以降低桅樓高度,使重心沉穩,舟體更加修長,飛行之速更是超越凡俗,兩側船舷秘設更多靈炮,其戰鬥威能遠超當世任何艦隻。”
明成祖朱厚照在空暇之餘,研讀過關於鄭和渡海秘錄,其中詳細記載著寶船的驚人風貌。
查閱史料的朱厚照意圖探尋為何在鄭和之後,大明王朝便終止了海上的修煉物資交流。翻閱典籍後,他得知那次西渡之舉,並非單純為了商貿,而是伴隨著蕩平海匪、溝通西洋仙域的使命。鄭和前後七次下西洋,朝廷目的在於開辟仙道航線,清除海域妖孽,並與西方仙國維係穩定仙緣。
待鄭和七度涉洋歸來,朝廷認為仙道通道已然暢通無阻,下西洋之舉便顯得不再至關重要。加之缺乏持續的靈石資源支持,僅憑展揚大明仙威之事難以為繼。更有傳聞稱明成祖朱棣暗中派遣鄭和尋找失蹤的建文仙師,但至後期江山穩固,尋人與否已無關宏旨。
且鄭和率領的龐大船隊,擁有約二三萬修士兵丁,掌控近百艘巨大飛舟,每次往複之間耗時竟長達兩三年。如此龐大的隊伍,在南洋之地足以立國,甚至有傳言闍婆群島的一小國便是遭鄭和仙艦所滅。故此朝廷畏懼派出的艦隊滋生異心,反噬大明。
鄭和之所以深得朱棣信賴,當選為此次仙航之帥,皆因其擁有三重特殊身份。首要者,鄭和乃朱棣的心腹親信,自北平追隨燕王一路斬棘破浪至金陵,深受恩寵;其次,身為太監的鄭和,早年因家族牽連,在明朝初建之際即被閹割入宮,擔任燕王朱棣身旁侍從,選擇太監領軍,可避免其私建海外仙朝;最後,鄭和又是一位穆斯林,共享西洋諸國的信仰之秘,這一特質尤為重要。
縱觀華夏千年曆史,鄭和這般集眾多神通於一身的人物實屬罕見。然而隨著大明仙界的靈氣漸衰,已無力支撐大規模的西渡耗費。為此,朱厚照不惜傾盡家財,竭力打造七艘蓋倫型仙艦。
即便未遭遇海盜襲船之事,朱厚照也早已計劃讓艦隊借機實戰演練一番。僅憑日常修煉,難以錘煉出真正的精銳仙兵,唯有實戰才能真正檢驗戰力的高低。
然而,朱厚照恐怕未能如願。艦隊行至對馬島附近海域時,果然遭遇了一群疑似羅刹鬼勢力的海盜船隊。然此刻辨識敵友已非關鍵,既然是海盜,自當以武力驅邪除魔。不曾料想,這些海盜船隻卻不堪一擊……
在海域之中,沒有任何一艘修煉者駕駛的飛舟的載重能超越三百靈石的限製,它們航行遲緩,並且未配備元磁神雷炮。
被朱厚照統率的修真艦隊鎖定目標,那些海盜船幾乎難逃厄運。
一輪元磁神雷炮轟擊而下,頓時,海盜船化為烏有,連殘骸也無處尋覓。
其實使用元磁神雷炮對付這些海盜太過奢侈,直接駕馭飛舟撞擊反而更為省事。
麵對這支突如其來的強大修真艦隊,那些海盜心生恐慌,原本四艘浩渺海舟轉瞬之間隻剩下孤零零的一艘。
艦隊威壓驚人,每艘船側皆布滿了煉製過的雷火神炮;並且其發射出的炮彈蘊含炸裂之威,更有專用的破邪炎彈,一旦擊中船體,烈焰狂燃,難以撲滅。
我們海盜向來以近身肉搏聞名於世,如今連靠近的機會都被剝奪,如何能夠應對?
僅存的海盜船,在炮火之下幸免於難,船上殘存的數十名海盜驚恐萬分,慌忙舉起降幡投降。
李建通向朱厚照請教是否接納投降。
朱厚照思忖片刻,決定接納,他尚且未曾親眼見過活捉的海盜是什麽樣子。
這群海盜的首領名叫海胡須,一生都在海域中掙紮求生,此番卻是頭一次遭受如此憋屈的敗績。
然而老謀深算的海胡須立刻察覺,眼前這支艦隊雖實力強橫,但操控技藝顯然尚欠火候,戰鬥策略亦存在瑕疵。
若是將這樣的船隻交給他,何愁不能雄踞東海一方?
見艦隊接收了他們的投降,海胡須心頭萌生歹念,暗自盤算找個時機奪迴船隻。
然而當他順著軟索攀爬至飛舟之上,卻發現數十名船員正持著黑黝黝的法器火銃對他們瞄準,稍有異動即刻便會觸發攻擊,海胡須瞬間膽寒。
這些人究竟是從何處冒出頭來的?而且看他們整肅的服飾與精良的裝備,怎會像極了官府的修士隊伍?
大明王朝何時擁有這般威猛的修士水師了?
原本計劃登船後,待海胡須一聲令下,眾海盜便發起突襲奪船,手握短兵利器的海盜已準備拚命反擊,然而左等右盼始終不見海胡須的指令信號。
水手們上前捆綁海盜時,赫然發現他們身上竟還藏著辟水噬魂刺之類的禁製法寶。
明明答應繳械投降,為何身上還帶著這類兇器?
有幾個魯莽的海盜意圖反抗,隻聽得船上一位領袖模樣之人高喝:
“第一陣列,放雷!”
“轟!”
刹那間,海盜倒下了一半。
“火銃隻需一發入魂,兄弟們,衝啊!”一名熟知火銃特性的海盜高聲喊道。
“第二陣列,放雷!”
“轟!”
至此,海盜們才意識到,那些用火銃指住他們的修士水師隊伍,剛才隻有一半人發動了攻擊。
第一陣列射擊完畢,第二陣列緊隨其後再次開火。
當第二陣列完成射擊之時,第一陣列早已完成了火銃填裝,再度將槍口指向海盜,隻要命令下達,隨時可以再次射擊。
海盜們從未見識過此類能迅速連續開火的法寶,剛剛湧起的抵抗之心,頓時消散無蹤,紛紛丟棄兵刃,跪地求饒。
此刻存活下來的海盜已是聊聊無幾。
得知此事,朱厚照淡淡說道:“把為首的帶到我麵前,其餘生死由命,這些海盜作孽多端,死不足惜。”
明成祖朱厚照在空暇之餘,研讀過關於鄭和渡海秘錄,其中詳細記載著寶船的驚人風貌。
查閱史料的朱厚照意圖探尋為何在鄭和之後,大明王朝便終止了海上的修煉物資交流。翻閱典籍後,他得知那次西渡之舉,並非單純為了商貿,而是伴隨著蕩平海匪、溝通西洋仙域的使命。鄭和前後七次下西洋,朝廷目的在於開辟仙道航線,清除海域妖孽,並與西方仙國維係穩定仙緣。
待鄭和七度涉洋歸來,朝廷認為仙道通道已然暢通無阻,下西洋之舉便顯得不再至關重要。加之缺乏持續的靈石資源支持,僅憑展揚大明仙威之事難以為繼。更有傳聞稱明成祖朱棣暗中派遣鄭和尋找失蹤的建文仙師,但至後期江山穩固,尋人與否已無關宏旨。
且鄭和率領的龐大船隊,擁有約二三萬修士兵丁,掌控近百艘巨大飛舟,每次往複之間耗時竟長達兩三年。如此龐大的隊伍,在南洋之地足以立國,甚至有傳言闍婆群島的一小國便是遭鄭和仙艦所滅。故此朝廷畏懼派出的艦隊滋生異心,反噬大明。
鄭和之所以深得朱棣信賴,當選為此次仙航之帥,皆因其擁有三重特殊身份。首要者,鄭和乃朱棣的心腹親信,自北平追隨燕王一路斬棘破浪至金陵,深受恩寵;其次,身為太監的鄭和,早年因家族牽連,在明朝初建之際即被閹割入宮,擔任燕王朱棣身旁侍從,選擇太監領軍,可避免其私建海外仙朝;最後,鄭和又是一位穆斯林,共享西洋諸國的信仰之秘,這一特質尤為重要。
縱觀華夏千年曆史,鄭和這般集眾多神通於一身的人物實屬罕見。然而隨著大明仙界的靈氣漸衰,已無力支撐大規模的西渡耗費。為此,朱厚照不惜傾盡家財,竭力打造七艘蓋倫型仙艦。
即便未遭遇海盜襲船之事,朱厚照也早已計劃讓艦隊借機實戰演練一番。僅憑日常修煉,難以錘煉出真正的精銳仙兵,唯有實戰才能真正檢驗戰力的高低。
然而,朱厚照恐怕未能如願。艦隊行至對馬島附近海域時,果然遭遇了一群疑似羅刹鬼勢力的海盜船隊。然此刻辨識敵友已非關鍵,既然是海盜,自當以武力驅邪除魔。不曾料想,這些海盜船隻卻不堪一擊……
在海域之中,沒有任何一艘修煉者駕駛的飛舟的載重能超越三百靈石的限製,它們航行遲緩,並且未配備元磁神雷炮。
被朱厚照統率的修真艦隊鎖定目標,那些海盜船幾乎難逃厄運。
一輪元磁神雷炮轟擊而下,頓時,海盜船化為烏有,連殘骸也無處尋覓。
其實使用元磁神雷炮對付這些海盜太過奢侈,直接駕馭飛舟撞擊反而更為省事。
麵對這支突如其來的強大修真艦隊,那些海盜心生恐慌,原本四艘浩渺海舟轉瞬之間隻剩下孤零零的一艘。
艦隊威壓驚人,每艘船側皆布滿了煉製過的雷火神炮;並且其發射出的炮彈蘊含炸裂之威,更有專用的破邪炎彈,一旦擊中船體,烈焰狂燃,難以撲滅。
我們海盜向來以近身肉搏聞名於世,如今連靠近的機會都被剝奪,如何能夠應對?
僅存的海盜船,在炮火之下幸免於難,船上殘存的數十名海盜驚恐萬分,慌忙舉起降幡投降。
李建通向朱厚照請教是否接納投降。
朱厚照思忖片刻,決定接納,他尚且未曾親眼見過活捉的海盜是什麽樣子。
這群海盜的首領名叫海胡須,一生都在海域中掙紮求生,此番卻是頭一次遭受如此憋屈的敗績。
然而老謀深算的海胡須立刻察覺,眼前這支艦隊雖實力強橫,但操控技藝顯然尚欠火候,戰鬥策略亦存在瑕疵。
若是將這樣的船隻交給他,何愁不能雄踞東海一方?
見艦隊接收了他們的投降,海胡須心頭萌生歹念,暗自盤算找個時機奪迴船隻。
然而當他順著軟索攀爬至飛舟之上,卻發現數十名船員正持著黑黝黝的法器火銃對他們瞄準,稍有異動即刻便會觸發攻擊,海胡須瞬間膽寒。
這些人究竟是從何處冒出頭來的?而且看他們整肅的服飾與精良的裝備,怎會像極了官府的修士隊伍?
大明王朝何時擁有這般威猛的修士水師了?
原本計劃登船後,待海胡須一聲令下,眾海盜便發起突襲奪船,手握短兵利器的海盜已準備拚命反擊,然而左等右盼始終不見海胡須的指令信號。
水手們上前捆綁海盜時,赫然發現他們身上竟還藏著辟水噬魂刺之類的禁製法寶。
明明答應繳械投降,為何身上還帶著這類兇器?
有幾個魯莽的海盜意圖反抗,隻聽得船上一位領袖模樣之人高喝:
“第一陣列,放雷!”
“轟!”
刹那間,海盜倒下了一半。
“火銃隻需一發入魂,兄弟們,衝啊!”一名熟知火銃特性的海盜高聲喊道。
“第二陣列,放雷!”
“轟!”
至此,海盜們才意識到,那些用火銃指住他們的修士水師隊伍,剛才隻有一半人發動了攻擊。
第一陣列射擊完畢,第二陣列緊隨其後再次開火。
當第二陣列完成射擊之時,第一陣列早已完成了火銃填裝,再度將槍口指向海盜,隻要命令下達,隨時可以再次射擊。
海盜們從未見識過此類能迅速連續開火的法寶,剛剛湧起的抵抗之心,頓時消散無蹤,紛紛丟棄兵刃,跪地求饒。
此刻存活下來的海盜已是聊聊無幾。
得知此事,朱厚照淡淡說道:“把為首的帶到我麵前,其餘生死由命,這些海盜作孽多端,死不足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