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戴珊之女戴如南入道修行的消息傳出世間。
此前因解除婚約之事,戴如南曾引來不少非議,但如今她選擇剃度出家,世人對她的好評逐漸反轉過來。
傳言戴珊之女此舉是為了徹底斷絕太子殿下的思念之情,同時亦是對父親愧疚之情的一種補償,因此毅然選擇了皈依佛門,相伴青燈古佛。
戴珊竭力挽留卻未能成功,隻能無奈答應女兒的請求。
朝廷眾臣私下皆對此讚不絕口,認為戴珊之女通情達理,識大體。
自披道袍,斬斷紅塵,既保全了家族的名譽,又斷絕了太子殿下的妄想。
既然太子心中不滿,那麽江浙係和晉商係的官員們自然欣喜萬分。
更令人驚訝的是,戴如南選擇投身全真一道。
修道之人分為正一道與全真道兩大流派。
正一道者可娶妻食肉,而全真道弟子則需出家受戒,終生守戒不娶妻生子且素食齋戒。
戴如南道號“了塵”,種種跡象昭示著她出家修行的決心不可動搖。
戴如南之行止深深契合了當世修煉界的道義觀,其言行幾乎可與堅貞修真女子相提並論。然而,外界鮮有人知,“了塵”這一道號乃是出自朱厚照的親手賜予。
戴如南的修真之地,亦是由朱厚照精心選定。那是在錢氏家族長期讚助的一座古樸道觀內,特辟了一處靜謐的院落供戴如南潛心修煉靈力。
朱厚照深知護法安保對於修真者的重要性,於是組建了一支名為“清靈衛”的秘密守衛隊伍,專門伴隨戴如南左右,確保她的安全。這清靈衛,實則是朱厚照私下設立的情報搜集組織,由張永統率,從民間選拔出身清白、天賦異稟之人充任其中。
為了訓練這支隊伍,朱厚照不惜動用東廠與錦衣衛的力量,派遣專人予以教導。他們在明麵上守護著西山及朱厚照治下的所有仙家產業,暗地裏則從事著與東廠錦衣衛相似的秘密任務。知曉“清靈衛”存在的,僅限於朱厚照身邊幾位最為親近的心腹。
自從戴如南遷至道觀居住,確實給朱厚照帶來了諸多便利,不必再冒著風險翻牆探訪戴珊府邸。
一日,朱厚照再次來到道觀,欲與戴如南一同演繹一場仙凡間的奇緣戲碼:戴如南扮作不慎服食了極樂合歡散的仙姑,而朱厚照則扮演誤闖道觀的修士。
近來,朱厚照時常抽空陪伴戴如南,讓她深感感動之餘,也逐漸明白了朱厚照的獨特喜好,並願意與其一起體驗一些富有情趣之事。然而提及極樂合歡散,她作為撰寫修真小說的作者都未曾聽聞過,實在是過於驚世駭俗。
據朱厚照透露,此種設定取材自他過去讀過的一本《仙鶴神針新傳》的坊間秘籍故事。這讓戴如南不禁好奇,不知朱厚照平日都在閱讀些什麽奇特的典籍。讓她扮演中毒深重的玉簫仙子,這般情境委實令她羞澀不已。不過經朱厚照一番勸說,戴如南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
正當二人沉浸在這場角色遊戲中時,忽聽得門外女衛兵前來通報,聲稱有一名叫張慧的訪客自稱是“了塵居士”的好友來訪。
原來張慧與戴如南交情匪淺,在獲知戴如南出家的消息後,心急如焚,四處打探戴如南所在道觀的具體位置,終於尋至此處想要看望戴如南。既然張慧已到,戴如南自然不便避而不見,於是將正在屋內的“誤入道觀書生”暫留臥室。
對此情形,朱厚照顯然頗有微詞,抱怨張慧來的時機太過尷尬。戴如南一邊整飾衣衫,一邊安撫他:“你別怪罪張慧,她可是我最好的姐妹,我們能相識也是因為她牽線搭橋呢。”
朱厚照想想也是,當初他們之間的團隊建設活動,正是經由張慧引領戴如南前來與他會麵,因而張慧也可算是一半的紅娘。此刻朱厚照謊稱自己同樣中了極樂合歡散之毒,催促戴如南盡快返迴救治。臨走前,戴如南狡黠地在他的臉頰上輕輕一吻,叮囑他忍耐片刻,保證在毒性發作之前定會趕迴施救,隨後離開臥室。
張慧得知戴如南身陷如此境地,內心懊悔不已,痛恨自己當初未能將朱厚照的真實身份——一位擁有皇家血脈的修真者的事實告知戴如南。
未曾料到,戴如南與朱厚照之間竟生出了一份深厚的情感,期間更是諸多變故橫生。
二人私下曾談及對未來伴侶的理想形象。
戴如南坦誠,心中的如意郎君當是身姿魁梧、英俊瀟灑,飽讀詩書且敬重女子之道。
而朱厚照各方麵均與戴如南所描繪的理想夫婿形象相吻合,她不禁暗自懊悔為何未早日察覺這份情感。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戴如南,畢竟她也曾傾心於朱厚照。
想來如今如南師姐內心定是五味雜陳吧,正值青春年華卻要在靜室修煉誦經,這般日子怕是誰也無法承受吧。
張慧思及此,心中亦隨之悲涼。
她步入臥室外的前廳,見到了戴如南,眼中泛起淚花,握住如南師姐的手。
“如南師姐,您受苦了......”
話音未落,張慧卻見戴如南麵泛紅暈,容光煥發,神采奕奕,全然不見原先預想中意誌消沉、萎靡不振之態。
這......莫非如南師姐已通過打坐修行參透了大道?
修行仙道之法竟如此見效?然而如南師姐入觀尚不足一月之久。
這讓張慧一時不知該如何言語。
看樣子如南師姐並未像自己想象中那樣痛苦,反而在觀中過得頗為安適。
平日裏那冷若冰霜的形象此刻似乎多了幾分柔和。
“如南師姐,您在觀內......一切可好?”張慧最終改口問道。
戴如南揣摩出張慧的心思,她在觀中飲食無憂、作息正常,朱厚照時常前來陪伴。
她的生活並無半分寂寥,甚至連平日裏閑暇所作的小說文風也變得靈動歡快起來。
更重要的是,她與朱厚照已達成共識:在觀中待滿一月之後,無論是否懷有身孕,她們都將入宮。
而且朱厚照還允諾她,等到搬入新建的太子府邸,仍會讓她繼續在西山從事自己的科研工作。
既能與心愛之人共度一生,又能投身於熱愛的事業之中,怎可能心情不佳呢?
戴如南寬慰張慧道:“小慧,你不用擔心我,在觀中一切都很好。”
聽到這話,張慧覺得剛才真是白為自己這位如南師姐擔憂了,既然如南師姐過得不錯,自己自然也為她感到歡喜。
此刻的前廳布置著道觀特有的裝飾風格,室內並無桌椅,僅有一張蒲團。
戴如南拉過張慧坐在蒲團之上,準備與她好好聊聊舊時的事兒。
張慧隨戴如南一同坐下,忽然注意到其道袍下露出的一雙奇特之物,黑乎乎的,似襪非襪,似褲非褲。
她好奇地問:“如南師姐,您穿的這是何物呀?”
戴如南見狀微顯慌亂,原來竟是忘換了道家修行專用的絲襪。
原以為藏於道袍之下無人知曉,不料坐於蒲團之上時露了出來。
“這個......這是道門中的一種特殊服飾。”戴如南硬著頭皮解釋道。
此前因解除婚約之事,戴如南曾引來不少非議,但如今她選擇剃度出家,世人對她的好評逐漸反轉過來。
傳言戴珊之女此舉是為了徹底斷絕太子殿下的思念之情,同時亦是對父親愧疚之情的一種補償,因此毅然選擇了皈依佛門,相伴青燈古佛。
戴珊竭力挽留卻未能成功,隻能無奈答應女兒的請求。
朝廷眾臣私下皆對此讚不絕口,認為戴珊之女通情達理,識大體。
自披道袍,斬斷紅塵,既保全了家族的名譽,又斷絕了太子殿下的妄想。
既然太子心中不滿,那麽江浙係和晉商係的官員們自然欣喜萬分。
更令人驚訝的是,戴如南選擇投身全真一道。
修道之人分為正一道與全真道兩大流派。
正一道者可娶妻食肉,而全真道弟子則需出家受戒,終生守戒不娶妻生子且素食齋戒。
戴如南道號“了塵”,種種跡象昭示著她出家修行的決心不可動搖。
戴如南之行止深深契合了當世修煉界的道義觀,其言行幾乎可與堅貞修真女子相提並論。然而,外界鮮有人知,“了塵”這一道號乃是出自朱厚照的親手賜予。
戴如南的修真之地,亦是由朱厚照精心選定。那是在錢氏家族長期讚助的一座古樸道觀內,特辟了一處靜謐的院落供戴如南潛心修煉靈力。
朱厚照深知護法安保對於修真者的重要性,於是組建了一支名為“清靈衛”的秘密守衛隊伍,專門伴隨戴如南左右,確保她的安全。這清靈衛,實則是朱厚照私下設立的情報搜集組織,由張永統率,從民間選拔出身清白、天賦異稟之人充任其中。
為了訓練這支隊伍,朱厚照不惜動用東廠與錦衣衛的力量,派遣專人予以教導。他們在明麵上守護著西山及朱厚照治下的所有仙家產業,暗地裏則從事著與東廠錦衣衛相似的秘密任務。知曉“清靈衛”存在的,僅限於朱厚照身邊幾位最為親近的心腹。
自從戴如南遷至道觀居住,確實給朱厚照帶來了諸多便利,不必再冒著風險翻牆探訪戴珊府邸。
一日,朱厚照再次來到道觀,欲與戴如南一同演繹一場仙凡間的奇緣戲碼:戴如南扮作不慎服食了極樂合歡散的仙姑,而朱厚照則扮演誤闖道觀的修士。
近來,朱厚照時常抽空陪伴戴如南,讓她深感感動之餘,也逐漸明白了朱厚照的獨特喜好,並願意與其一起體驗一些富有情趣之事。然而提及極樂合歡散,她作為撰寫修真小說的作者都未曾聽聞過,實在是過於驚世駭俗。
據朱厚照透露,此種設定取材自他過去讀過的一本《仙鶴神針新傳》的坊間秘籍故事。這讓戴如南不禁好奇,不知朱厚照平日都在閱讀些什麽奇特的典籍。讓她扮演中毒深重的玉簫仙子,這般情境委實令她羞澀不已。不過經朱厚照一番勸說,戴如南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
正當二人沉浸在這場角色遊戲中時,忽聽得門外女衛兵前來通報,聲稱有一名叫張慧的訪客自稱是“了塵居士”的好友來訪。
原來張慧與戴如南交情匪淺,在獲知戴如南出家的消息後,心急如焚,四處打探戴如南所在道觀的具體位置,終於尋至此處想要看望戴如南。既然張慧已到,戴如南自然不便避而不見,於是將正在屋內的“誤入道觀書生”暫留臥室。
對此情形,朱厚照顯然頗有微詞,抱怨張慧來的時機太過尷尬。戴如南一邊整飾衣衫,一邊安撫他:“你別怪罪張慧,她可是我最好的姐妹,我們能相識也是因為她牽線搭橋呢。”
朱厚照想想也是,當初他們之間的團隊建設活動,正是經由張慧引領戴如南前來與他會麵,因而張慧也可算是一半的紅娘。此刻朱厚照謊稱自己同樣中了極樂合歡散之毒,催促戴如南盡快返迴救治。臨走前,戴如南狡黠地在他的臉頰上輕輕一吻,叮囑他忍耐片刻,保證在毒性發作之前定會趕迴施救,隨後離開臥室。
張慧得知戴如南身陷如此境地,內心懊悔不已,痛恨自己當初未能將朱厚照的真實身份——一位擁有皇家血脈的修真者的事實告知戴如南。
未曾料到,戴如南與朱厚照之間竟生出了一份深厚的情感,期間更是諸多變故橫生。
二人私下曾談及對未來伴侶的理想形象。
戴如南坦誠,心中的如意郎君當是身姿魁梧、英俊瀟灑,飽讀詩書且敬重女子之道。
而朱厚照各方麵均與戴如南所描繪的理想夫婿形象相吻合,她不禁暗自懊悔為何未早日察覺這份情感。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戴如南,畢竟她也曾傾心於朱厚照。
想來如今如南師姐內心定是五味雜陳吧,正值青春年華卻要在靜室修煉誦經,這般日子怕是誰也無法承受吧。
張慧思及此,心中亦隨之悲涼。
她步入臥室外的前廳,見到了戴如南,眼中泛起淚花,握住如南師姐的手。
“如南師姐,您受苦了......”
話音未落,張慧卻見戴如南麵泛紅暈,容光煥發,神采奕奕,全然不見原先預想中意誌消沉、萎靡不振之態。
這......莫非如南師姐已通過打坐修行參透了大道?
修行仙道之法竟如此見效?然而如南師姐入觀尚不足一月之久。
這讓張慧一時不知該如何言語。
看樣子如南師姐並未像自己想象中那樣痛苦,反而在觀中過得頗為安適。
平日裏那冷若冰霜的形象此刻似乎多了幾分柔和。
“如南師姐,您在觀內......一切可好?”張慧最終改口問道。
戴如南揣摩出張慧的心思,她在觀中飲食無憂、作息正常,朱厚照時常前來陪伴。
她的生活並無半分寂寥,甚至連平日裏閑暇所作的小說文風也變得靈動歡快起來。
更重要的是,她與朱厚照已達成共識:在觀中待滿一月之後,無論是否懷有身孕,她們都將入宮。
而且朱厚照還允諾她,等到搬入新建的太子府邸,仍會讓她繼續在西山從事自己的科研工作。
既能與心愛之人共度一生,又能投身於熱愛的事業之中,怎可能心情不佳呢?
戴如南寬慰張慧道:“小慧,你不用擔心我,在觀中一切都很好。”
聽到這話,張慧覺得剛才真是白為自己這位如南師姐擔憂了,既然如南師姐過得不錯,自己自然也為她感到歡喜。
此刻的前廳布置著道觀特有的裝飾風格,室內並無桌椅,僅有一張蒲團。
戴如南拉過張慧坐在蒲團之上,準備與她好好聊聊舊時的事兒。
張慧隨戴如南一同坐下,忽然注意到其道袍下露出的一雙奇特之物,黑乎乎的,似襪非襪,似褲非褲。
她好奇地問:“如南師姐,您穿的這是何物呀?”
戴如南見狀微顯慌亂,原來竟是忘換了道家修行專用的絲襪。
原以為藏於道袍之下無人知曉,不料坐於蒲團之上時露了出來。
“這個......這是道門中的一種特殊服飾。”戴如南硬著頭皮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