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您知道嗎,現在的櫻花正處於內亂之中,那片小小的土地分裂成了六十多個國家,彼此征戰,一片混亂。櫻花天皇的權力已經削弱,甚至連向我大明進貢的能力都失去了。\"


    弘治點點頭,示意太子繼續說,看看他想表達什麽意思。


    之前範亭的奏報隻提到太子去天津是為了接待櫻花天皇的使團,弘治以為這隻是太子去天津的借口。他對櫻花是否戰亂,天皇使團是否安全並不關心。


    \"父皇,這可是個好機會啊!\"


    弘治看了朱厚照一眼,意思是讓他直說,別賣關子。


    見弘治不配合,朱厚照隻好尷尬地繼續說:\"我們可以以支持正統的名義,扶持櫻花天皇的勢力,以此打開海禁的缺口。\"


    弘治聽到海禁的話題,頓時提起興致,說:\"嗯,太子你繼續。\"


    朱厚照接著說:\"隻是發布命令口頭支持是不夠的,我們派兵直接幫助天皇作戰也不實際......\"


    弘治點頭表示理解,這麽做隻是表明立場,告訴櫻花各國大明支持櫻花皇室,他們可能根本不會理睬,到時候反而會讓大明丟臉。


    派兵到櫻花,別說朝廷官員和國庫不同意,櫻花人也不會安心,很可能到時候櫻花國內會團結起來一起對抗大明。


    \"我們可以以提供援助的方式來支持櫻花皇室,到時候我們就可以打著援助的旗號與櫻花進行貿易。\"


    弘治想了想,雖然操作起來複雜,但確實有可能實現。


    \"櫻花國小人少,物產不豐,通過與櫻花的貿易,我們能得到什麽呢?\"


    弘治對朱厚照的話產生了興趣,提出了第一個問題。


    櫻花的物產並不豐富,進貢時多是倭刀、折扇、工藝品等,沒有大明真正需要的東西,所以弘治才會這麽問。


    此時的大明國人民族自信極高,自視為天朝上國,將其他國家稱為蠻夷,沒有後來對歐美、日韓甚至印度的吹捧。


    大明疆域廣闊,物產豐富,人們認為沒有必要與蠻夷進行貿易,認為與蠻夷貿易會讓大明吃虧,這也是大多數大明人對海上貿易不感興趣的根本原因。


    朱厚照接著說:\"首先,打著援助的名義,打開海禁,這是關鍵。


    其次,雖然櫻花的物產不多,但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金銀礦,通過貿易可以實現對櫻花資源的掠奪。\"


    第三點,通過貿易手段幹預日本的內政,讓日本長期處於動蕩之中,一個自顧不暇的鄰國對我們更有利。”


    弘治茅塞頓開,一直不明白太子為何對日本天皇使團如此禮遇,原來太子還有別的打算,並非真心幫助日本皇室。


    “那我們扶持日本皇室,難道不怕他們強大起來,統一日本嗎?”


    朱厚照冷笑一聲,說:“父皇您太高估日本皇室了,他們的文化和習慣就像有嚴重問題一樣,連飯都吃不清楚,一個個發育不良,根本打不過國內的武士階層,父皇您見過他們的使者就會明白了。


    況且,他們的利益與日本民眾的利益相悖,這也是日本皇室被架空的根本原因。


    再說,萬一日本皇室有崛起的跡象,我們可以隨時扶持日本的其他勢力。”


    弘治點頭,太子的想法沒有錯,隻是實施起來困難不少。


    “有什麽難題?”


    朱厚照知道父親這樣問就是同意了他的計劃,願意幫忙了。


    “首先,我們要選好天津衛指揮使的人選,對日本的援助要通過天津港進行。”


    弘治疑惑地問:“不走寧波港嗎?”


    弘治心想,這不是舍近求遠嗎?通常對日本的貿易都是走寧波港的。


    朱厚照繼續解釋:“我不放心走寧波港,而且從天津港出發,還能順路去朝鮮,順便做朝鮮的貿易,甚至通過朝鮮與日本,將生意擴展到其他國家,那時海禁自然就能解除了。”


    弘治明白了朱厚照所說的不放心寧波港的意思,太遠了,不利於管理。


    山高皇帝遠,更何況太子呢。


    弘治點點頭,示意朱厚照繼續說下去。


    “兒臣去天津港看過,我們大明的水軍太弱了,偌大的天津港隻有幾艘破舊的福船,無論是海防還是貿易,都需要強大的水軍保護,在天津港可以安心發展一支海上力量。”


    這就考驗父子之間的信任程度了。之前的貿易政策會讓太子掌握一定的權力,但問題不大。現在提到軍事力量,即使是親生兒子,做皇帝的也得謹慎考慮,否則可能會導致父子反目。


    但弘治並非一般的皇帝,他的胸懷寬廣,不像那些心胸狹窄的藩王可比。


    關鍵在於朱厚照的先天條件太好了,他是唯一的兒子,江山遲早要交給他。


    弘治也相信這個兒子朱厚照,他不會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


    弘治為難地說:“建立水軍需要不小的花費,國庫空虛……”


    朱厚照聽到弘治隻提國庫空虛,沒說不同意,便說:“不用動用國庫的錢。”


    弘治覺得朱厚照在說大話,你知道建立水軍要花多少錢嗎?隨口就說不用國庫出錢。


    “你有多少錢?”


    朱厚照想了想,說:“也沒多少,反正比國庫賺的多。”


    弘治皇帝對國家財政非常頭疼,每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而朱厚照賺的比國庫還要多。朱厚照實際上保守了,一旦海上貿易繁榮,他的收入還會更多。主要問題在於國庫的收入實在太少,抄個富裕點的指揮使家都能搜出四十萬兩銀子。所以,不是明朝整體貧窮,而是朝廷窮困。然後,朱厚照與弘治討論了鹽政,直到宮門即將關閉,他才恭敬地告退。在談話期間,弘治的怒氣已經消散。離開前,弘治叮囑朱厚照,不必急於做事,最重要的是盡快給他生個皇孫,如果下次再偷偷溜出去,他不會輕易放過。朱厚照裝作乖巧,保證不會有下次。弘治揮手讓他快走。朱厚照也迫不及待地趕迴東宮去見錢夢竹,準備認真執行生皇孫的任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康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康7並收藏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