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敬雖不及劉瑾聲名遠播,卻是太監中最為傑出的一位。


    他早早入宮,迅速崛起。


    蕭敬行事周全,文武雙全,英宗時期即受重用,年輕時便獲封六品太監。


    帝王更替,臣子易主,英宗去世後,蕭敬被派至神宮監燒火。


    才華總會顯露,有能力者終有其作為。


    成化年間,蕭敬獲憲宗賞識,重返宦官權力核心。


    他與東廠廠公尚銘交好,尚銘失勢後,為避嫌,蕭敬自願守護皇陵。


    弘治深知蕭敬的才幹,


    即位後,將他召迴身邊委以重任。


    弘治三年,司禮監空缺,蕭敬晉升總管,成為太監之首。


    弘治駕崩後,蕭敬在正德年間依舊活躍,直至嘉靖元年退休,其退休待遇超越內閣大學士,創太監先例。


    蕭敬於嘉靖七年辭世,大學士翟鑾為其撰寫墓誌銘,楊一清則為其撰寫墓表。


    曆經五帝信任,晚年仍得善終,這非一時顯赫的劉瑾所能比擬。


    蕭敬聞言,險些從錦墊上滑落。


    太子,你在開玩笑嗎?


    誰會在乾清宮當著皇上的麵密謀?


    蕭敬努力迴想是否觸怒了太子。


    沒有啊!


    他又思索近期是否有所逾矩。


    也沒啊!


    弘治聽到太子的話,哭笑不得。


    為何你要捉弄蕭敬?


    當著朕的麵與總管密謀,不怕世人取笑嗎?


    朱厚照連忙穩住蕭敬。


    “蕭總管穩住,我們開始密謀吧。


    ”


    蕭敬向弘治求援,


    弘治揮手讓蕭敬聽聽太子要說何事。


    “殿下請講,老奴洗耳恭聽。


    ”


    朱厚照整理思緒道:“事情是這樣的,《大明萬年報》是我創辦的,你應該知道,


    就算我開個報館,也沒人敢打主意。


    現在我要推廣到全國,必然會有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來搗亂,


    本宮無意讓外人沾光,你看這樣如何?經營權我來掌管,監督權交予你,


    我們共同分割這份報紙的權力,到時候其利益皆歸東宮與司禮監所有。


    ”


    弘治聽到太子的話,不禁啼笑皆非,


    你說的不知天高地厚之人,指的就是那些文官吧,


    還要分報紙的權力,


    原本嚴肅的事情,太子一開口,仿佛成了見不得人的秘密。


    起初,太子創辦報紙之事僅限高層知曉,


    自從那次報紙刊文導致一位官員下台後,朝廷上下都清楚報紙是太子的傑作。


    蕭敬也是那時才領略到報紙的影響力。


    東宮和司禮監共享報紙權力,聽起來確是不錯。


    但我們在皇上麵前如此密謀,這算怎麽迴事呢?


    然而,蕭敬並非等閑之輩,瞬間領悟了太子的用意。


    此刻並非兩人私下策劃,而是太子巧妙地將弘治也拉入其中。


    太子私下找他與當著皇上的麵談,意義截然不同。


    二人當著皇上的麵敲定此事,皇上必定會站在他們這邊。


    再深思下去便有悖常理了,弘治雖僅此一子,若與他這位總管太監過於親近,被弘治察覺,豈不引起猜忌?


    太子這招堂而皇之的密謀,真是高明啊!


    蕭敬再次望向弘治。


    朱厚照緊緊握住蕭敬的手說:“蕭總管,你可別小看了報紙,雖每份隻賣五文,但銷量可觀,你知道現在在《大明萬年報》上刊登一則廣告需多少銀兩嗎?將來這利潤豐厚,都將屬於我們二人。


    再者,那些文官總與你過不去,你又無法反擊,今後隻要看哪位官員不順眼,就把他的醜事告訴我,我幫你登報泄憤。


    你別不信,上次《大明萬年報》一篇報道就使一個貪腐官員垮台,現在我的記者都被稱作民間監察,不信你去打聽打聽。


    ”


    弘治忍不住笑出聲,做了這麽久的皇帝,還是第一次有人當麵如此直言,別人在他麵前總是正襟危坐,太子卻偏要擺出一副奸臣姿態,還讓蕭敬不滿誰就提供誰的醜聞,太子,你能正經點嗎?


    蕭敬老練世故,理解了太子的意思後,也懂得如何配合他演這場戲。


    弘治已笑出聲,但他沒有出言反對,那就是默許了。


    蕭敬雖正麵朝向太子,卻轉向弘治試探性問道:“那奴才一切聽從太子吩咐?”


    弘治假裝專心看奏折,未做迴應。


    朱厚照一直在觀察弘治的反應,他的沉默即為同意。


    朱厚照對蕭敬說:“那這事就這麽定了,切勿泄露給他人。


    ”


    蕭敬都服了,太子竟對演戲上了癮。


    隨後,朱厚照起身向弘治稟告:“陛下,微臣與蕭敬的密議已畢,臣告退。


    ”


    弘治強忍笑意,示意朱厚照速速離去。


    蕭敬搬迴了兩個錦墊,又恭敬地站在弘治身旁侍奉。


    弘治沉吟片刻,開口道:“報紙是太子的創意,既然他有意經營,便讓他自行處理吧。


    你務必全力輔助太子。


    ”


    蕭敬低頭應道:“老奴遵命。


    ”


    此刻得了皇上親口允諾,蕭敬心中石頭落地。


    他心想,侍奉過三位皇帝,從未見過如此親密無間的皇家父子。


    然而太子聰明伶俐,行事周全無疏漏。


    最關鍵的是,太子親近太監,顯然對文官抱有戒心,這對蕭敬而言是好事。


    相較於文官,朱厚照自然更願與太監共事。


    畢竟,太監的權力源自皇權。


    他們的忠誠度又高於文臣,


    萬一太監出現問題,隻需一道旨意,他們就得去守護皇陵。


    次日,太子關於製定報紙法規的奏折送至內閣。


    弘治朝中,太子遞奏折尚屬首次。


    三位閣臣傳閱一番,奏折內容規規矩矩,


    提出製定報紙法規,算是太子自我設限。


    按照慣例,內閣需提出初步意見,即票擬,將意見寫在紙條上,附於奏折供皇帝參考。


    內閣完成一定數量的票擬後,將太子的奏折置於最上,呈獻給皇帝審閱。


    弘治看到奏折,交由司禮監批紅蓋印。


    於是,太子的報紙法提案得以通過。


    奏折再由內閣分發,交由官員執行。


    第三天,李東陽又發現了一份太子的奏折。


    太子提議在全國推行報紙,並設立報紙出版局,


    建議出版局由宮內監管,意味著報社的建立與發行皆由內廷太監管理。


    李東陽昨日就察覺到奏折的詭異,今日真相大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康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康7並收藏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