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主這時開口製止了爭執:“老韓,老金,別吵了,大家都是為了聖教盡力,別一碰麵就鬧不和。
唐嵐兒帶來的消息,大家都說說自己的看法。
”
韓胖子接著說:“唐嵐兒想潛入太子身邊做內應,這是好事,我們沒有理由反對。
隻是她向總壇傳遞消息耗時太長,怕錯過良機,所以才將情報送到北壇。
按教規批準就是了。
”
被稱為老金的乞丐迴應:“太子尚未冊封妃子,萬一唐嵐兒真成了太子妃,將來就是皇後了。
一個小丫頭一旦坐上那個位置,很難保證她不會背叛聖教。
”
一直沉默的麵紗女子發言:“沒錯,如果成功,這功勞都是南宗的。
我們北宗本來就勢單力薄,以後豈不是更加抬不起頭來。
”
老韓冷笑一聲:“難得十三娘和乞丐想法一致,你們什麽時候結盟了?”
老金和十三娘同時怒視韓通,未等他們開口,老韓又說:“成天淨想些沒影的事,看見雞蛋就想燉母雞吃。
這丫頭還沒跟太子搭上線,就開始幻想當皇後了,你們真會想。
”
一個身穿儒衫、手持折扇的中年男子發言:“言歸正傳,這個計劃我們必須同意,沒有拒絕的理由,但也不能讓南宗獨占風光。
”
老韓讚同道:“還是張秀才有見識,我同意張秀才的觀點,張秀才,請繼續。
”
張學究接著提議:“考慮到唐嵐兒年紀尚輕,恐怕抵擋不住權財的誘惑,我們應另派一人陪伴她潛入太子身邊,如此一來,功績自會有一份歸於我北壇。
”
十三少眼中閃爍著讚同:“張學究果然機智,這計劃我全力支持。
”
老金嘴角微挑,心中暗想:“你當然願意,能伴在唐嵐兒身旁的必然是年輕貌美的女子,定是你屬下,我那無名小白哪有機會參與,最終大功還不是你的。
”
壇主立刻采納了張學究的建議,決定再派遣一人與唐嵐兒一同潛入太子府邸。
人選由十三姨在她的義女中挑選。
十三姨聞聽此言,立刻恭敬領命,同時向張學究拋了個秋波,感激他的妙計。
張學究迴應十三姨一個眨眼,雙方心照不宣地達成了交易。
十三姨公開的身份是京師某妓院的老鴇,身邊養育了幾位親如女兒的女子。
壇主詢問誰可勝任此任時,十三姨推薦了唐芊芊。
為何同姓唐?
皆因唐賽兒,唐賽兒文武雙全,智勇超群,是白蓮教的傳奇人物。
她在永樂年間領導起義,席卷河北、山東,殺敵無數,雖敗猶榮,於明軍重圍中安然脫身。
自此以後,教中收養的孤兒中,女孩多以唐為姓,以紀念這位白蓮教的先驅。
人選確定後,教眾為唐芊芊編織了一個合適的身份,讓她假扮唐嵐兒的侍女,共同執行潛伏任務。
在唐芊芊出發前,十三姨牽著她的手,做了最後的交代。
若有機遇,可取唐嵐兒之位。
若處境危急,可除掉朱厚照,讓這份功勞歸屬北宗。
壽宴結束後,朱拱栩立刻返迴南昌。
一則朝廷規定如此,二則他擔憂朱厚照找他麻煩,索要那二十萬兩銀子。
唐嵐兒並未隨朱拱栩返迴,她在等待北宗壇主的消息。
她不能擅自更改原定計劃,要改變潛伏太子身邊的安排,必須得到壇主級別的同意。
若能攀附太子,豈不是遠勝依附世子?
那將帶來的利益無法估量。
唐嵐兒甚至已做好犧牲自己的準備。
兩天後,一位與她年齡相仿的女子前來傳遞信息。
唐嵐兒迅速讀完信,隨即銷毀。
信中說明了女子的身份。
北宗宗主以協助她為由,讓唐芊芊加入潛伏計劃。
唐嵐兒心中略感不滿,但仍接納了這個安排。
她立刻與唐芊芊商討如何順利接近太子。
唐芊芊自認姿色不俗,見到唐嵐兒後也讚歎不已,覺得自己與唐嵐兒相比仍稍遜一籌。
難怪能讓太子一見難忘,竟將一枚念珠時刻佩戴,甚至願意以二十萬兩白銀換取唐嵐兒。
兩日後,她們以主仆身份共赴西山。
《大明萬年報》出自太子之手,報社位於西山,去那裏找太子無疑是正確的選擇,總比盲目闖入東宮明智得多。
抵達西山的報社,唐嵐兒首先遇見了唐伯虎。
得知《大明萬年報》出自太子,而唐伯虎是主編,唐嵐兒明白朱拱栩一直在太子的掌控之中。
那透明琉璃礦很可能也是太子的,朱拱栩如同失智一般,即便在宮中見多了透明琉璃,也沒能聯想到這一點。
唐嵐兒並未提醒他,畢竟當初提議購買透明琉璃,她心中也有打算。
那些琉璃佛像已送迴南宗,相信對聖教的傳播起到了作用。
唐伯虎見唐嵐兒來訪,感到詫異,這位常伴朱拱栩左右的女子為何來找朱家小弟?還想請小弟作畫?如此執著嗎?或許是對小弟心生好感也未可知。
於是,他將唐嵐兒交給老劉,讓老劉詢問朱家小弟是否願意見麵。
他自己正忙於將《大明萬年報》從三日一刊改為日刊。
劉瑾並不認識這個女子,以太子忙碌為由推脫,說沒有時間見客。
嗯,忙於戀愛也算忙,太子正在與錢小姐研製香水。
誰會相信呢!連他自己這個太監都不信。
聽到女子自稱為唐嵐兒,且是為了償還二十萬兩銀子而來,劉瑾不敢輕慢。
他在太皇太後壽宴上見證了太子與寧王世子的衝突,太子曾說允許唐嵐兒來抵償債務。
難道...劉瑾仔細打量唐嵐兒,無論以常人還是太監的標準,她都是世間罕見的美人。
難道,唐嵐兒和錢夢竹一樣,也會成為他的主子?劉瑾不敢耽誤,堆起笑容將兩人安置在會客廳,自己去向太子稟報。
唐嵐兒洞察秋毫,一眼識破這位麵白無須的中年男子是太監,她悄悄告訴唐芊芊自己的發現,太子確實在西山無疑。
唐芊芊對唐嵐兒敬佩不已,這個劉姓太監在得知來者是唐嵐兒後,態度大變,顯然也清楚太子對唐嵐兒的鍾意。
唐芊芊急切地想看到太子見到唐嵐兒的反應!會不會就像詩中所言,一旦相遇,便超越了世間的萬千美好。
唐嵐兒帶來的消息,大家都說說自己的看法。
”
韓胖子接著說:“唐嵐兒想潛入太子身邊做內應,這是好事,我們沒有理由反對。
隻是她向總壇傳遞消息耗時太長,怕錯過良機,所以才將情報送到北壇。
按教規批準就是了。
”
被稱為老金的乞丐迴應:“太子尚未冊封妃子,萬一唐嵐兒真成了太子妃,將來就是皇後了。
一個小丫頭一旦坐上那個位置,很難保證她不會背叛聖教。
”
一直沉默的麵紗女子發言:“沒錯,如果成功,這功勞都是南宗的。
我們北宗本來就勢單力薄,以後豈不是更加抬不起頭來。
”
老韓冷笑一聲:“難得十三娘和乞丐想法一致,你們什麽時候結盟了?”
老金和十三娘同時怒視韓通,未等他們開口,老韓又說:“成天淨想些沒影的事,看見雞蛋就想燉母雞吃。
這丫頭還沒跟太子搭上線,就開始幻想當皇後了,你們真會想。
”
一個身穿儒衫、手持折扇的中年男子發言:“言歸正傳,這個計劃我們必須同意,沒有拒絕的理由,但也不能讓南宗獨占風光。
”
老韓讚同道:“還是張秀才有見識,我同意張秀才的觀點,張秀才,請繼續。
”
張學究接著提議:“考慮到唐嵐兒年紀尚輕,恐怕抵擋不住權財的誘惑,我們應另派一人陪伴她潛入太子身邊,如此一來,功績自會有一份歸於我北壇。
”
十三少眼中閃爍著讚同:“張學究果然機智,這計劃我全力支持。
”
老金嘴角微挑,心中暗想:“你當然願意,能伴在唐嵐兒身旁的必然是年輕貌美的女子,定是你屬下,我那無名小白哪有機會參與,最終大功還不是你的。
”
壇主立刻采納了張學究的建議,決定再派遣一人與唐嵐兒一同潛入太子府邸。
人選由十三姨在她的義女中挑選。
十三姨聞聽此言,立刻恭敬領命,同時向張學究拋了個秋波,感激他的妙計。
張學究迴應十三姨一個眨眼,雙方心照不宣地達成了交易。
十三姨公開的身份是京師某妓院的老鴇,身邊養育了幾位親如女兒的女子。
壇主詢問誰可勝任此任時,十三姨推薦了唐芊芊。
為何同姓唐?
皆因唐賽兒,唐賽兒文武雙全,智勇超群,是白蓮教的傳奇人物。
她在永樂年間領導起義,席卷河北、山東,殺敵無數,雖敗猶榮,於明軍重圍中安然脫身。
自此以後,教中收養的孤兒中,女孩多以唐為姓,以紀念這位白蓮教的先驅。
人選確定後,教眾為唐芊芊編織了一個合適的身份,讓她假扮唐嵐兒的侍女,共同執行潛伏任務。
在唐芊芊出發前,十三姨牽著她的手,做了最後的交代。
若有機遇,可取唐嵐兒之位。
若處境危急,可除掉朱厚照,讓這份功勞歸屬北宗。
壽宴結束後,朱拱栩立刻返迴南昌。
一則朝廷規定如此,二則他擔憂朱厚照找他麻煩,索要那二十萬兩銀子。
唐嵐兒並未隨朱拱栩返迴,她在等待北宗壇主的消息。
她不能擅自更改原定計劃,要改變潛伏太子身邊的安排,必須得到壇主級別的同意。
若能攀附太子,豈不是遠勝依附世子?
那將帶來的利益無法估量。
唐嵐兒甚至已做好犧牲自己的準備。
兩天後,一位與她年齡相仿的女子前來傳遞信息。
唐嵐兒迅速讀完信,隨即銷毀。
信中說明了女子的身份。
北宗宗主以協助她為由,讓唐芊芊加入潛伏計劃。
唐嵐兒心中略感不滿,但仍接納了這個安排。
她立刻與唐芊芊商討如何順利接近太子。
唐芊芊自認姿色不俗,見到唐嵐兒後也讚歎不已,覺得自己與唐嵐兒相比仍稍遜一籌。
難怪能讓太子一見難忘,竟將一枚念珠時刻佩戴,甚至願意以二十萬兩白銀換取唐嵐兒。
兩日後,她們以主仆身份共赴西山。
《大明萬年報》出自太子之手,報社位於西山,去那裏找太子無疑是正確的選擇,總比盲目闖入東宮明智得多。
抵達西山的報社,唐嵐兒首先遇見了唐伯虎。
得知《大明萬年報》出自太子,而唐伯虎是主編,唐嵐兒明白朱拱栩一直在太子的掌控之中。
那透明琉璃礦很可能也是太子的,朱拱栩如同失智一般,即便在宮中見多了透明琉璃,也沒能聯想到這一點。
唐嵐兒並未提醒他,畢竟當初提議購買透明琉璃,她心中也有打算。
那些琉璃佛像已送迴南宗,相信對聖教的傳播起到了作用。
唐伯虎見唐嵐兒來訪,感到詫異,這位常伴朱拱栩左右的女子為何來找朱家小弟?還想請小弟作畫?如此執著嗎?或許是對小弟心生好感也未可知。
於是,他將唐嵐兒交給老劉,讓老劉詢問朱家小弟是否願意見麵。
他自己正忙於將《大明萬年報》從三日一刊改為日刊。
劉瑾並不認識這個女子,以太子忙碌為由推脫,說沒有時間見客。
嗯,忙於戀愛也算忙,太子正在與錢小姐研製香水。
誰會相信呢!連他自己這個太監都不信。
聽到女子自稱為唐嵐兒,且是為了償還二十萬兩銀子而來,劉瑾不敢輕慢。
他在太皇太後壽宴上見證了太子與寧王世子的衝突,太子曾說允許唐嵐兒來抵償債務。
難道...劉瑾仔細打量唐嵐兒,無論以常人還是太監的標準,她都是世間罕見的美人。
難道,唐嵐兒和錢夢竹一樣,也會成為他的主子?劉瑾不敢耽誤,堆起笑容將兩人安置在會客廳,自己去向太子稟報。
唐嵐兒洞察秋毫,一眼識破這位麵白無須的中年男子是太監,她悄悄告訴唐芊芊自己的發現,太子確實在西山無疑。
唐芊芊對唐嵐兒敬佩不已,這個劉姓太監在得知來者是唐嵐兒後,態度大變,顯然也清楚太子對唐嵐兒的鍾意。
唐芊芊急切地想看到太子見到唐嵐兒的反應!會不會就像詩中所言,一旦相遇,便超越了世間的萬千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