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昨晚熬夜,朱厚照今早的課顯得無精打采。


    即便有些疲倦,朱厚照仍盡力集中精神聽講,那些不僅是知識,更是浪值的積累。


    李東陽在課堂上始終仔細觀察太子,自謝遷昨日提出那三個奇特問題後,李東陽便反複揣摩這些問題,同時也對太子充滿了好奇。


    太子聰明,這一點無人否認,隻是他沉溺享樂,不願鑽研學問,這是令眾人最為頭疼之事。


    然而,一個整日嬉戲之人,為何能提出那樣的問題?


    比如,重量不同的兩物,誰都會認為重的先落地,太子是如何發現重量不同卻同時落地的現象?


    這種洞察力非尋常人所有。


    課程結束後,朱厚照對李東陽的授課給予了高度評價,西崖先生的講解生動有趣,深入淺出,比王鏊更勝一籌,謝遷更是無法相比。


    更重要的是,浪值增長不少。


    課畢,李東陽詢問朱厚照是否有所困惑之處?


    朱厚照如今記憶力超群,課堂上的知識點一旦專心記下,便能牢記於心。他挑選了兩個略顯深奧的點,向李東陽請教。


    “提示,獲得李東陽的讚賞,放肆值+50。”


    李東陽心中暗自點頭,太子的問題提得恰到好處,這兩個議題確實超出了太子的理解範疇。顯然,太子聽課相當用心。


    在李東陽細心解說後,朱厚照恍然大悟,還不忘適時地誇讚了李師傅一番。


    “提示,獲得李東陽的讚賞,放肆值+20。”


    嗯……這次得到的放肆值似乎不及拍馬謝遷的多,看來李東陽的“受捧指數”比謝遷更高一些。


    解答完問題,李東陽又提起昨日謝遷提出的三個疑問,想探探太子究竟能理解多少。


    朱厚照思考片刻迴答:“對於第一個問題,我認為在無外力幹擾的情況下,不同質量的物體下落的加速度應是相等的。”


    李東陽咀嚼著這番話,頓時茅塞頓開。太子的話語簡潔而精準,直擊要害。


    李東陽昨晚也嚐試過,一枚銀幣和一片紙並未同時落地。不過,當紙被揉成團時,幾乎與銀幣同時墜落。他反複思索,卻始終未能找到答案。


    今天太子一句“在無外力幹擾的情況下”,讓李東陽領悟到了關鍵所在,紙片下落慢是因為空氣阻力大。


    那麽,阻力是什麽呢?是風嗎?可當時室內並無風。


    李東陽再次皺起眉頭,仿佛一個問題剛解決,又引出另一個謎團。


    “太子認為是什麽阻礙了物體下落,是空氣嗎?”


    “師傅所言甚是,正是空氣,可以類比為水,水有浮力,空氣亦然。”


    朱厚照覺得李東陽能聯想到空氣,顯然是深入思考過的。


    李東陽又陷入沉思,許久後迴過神,望著注視他的太子,歉疚地說:“老臣失態了,還請殿下原諒。”


    “沒關係,師傅若對物理現象感興趣,我們可以多探討。”


    朱厚照急忙表示不在意,甚至期望李東陽再多思考一會兒。與內閣大學士探討物理現象,放肆值增長迅速。


    剛才李東陽思考時,朱厚照的放肆值直線上升,他此刻毫無倦意。


    隨後,李東陽又詢問了太子對另外兩個小型實驗的理解。


    太子竭力用平易近人的言辭,向李東陽解釋得清晰明了。


    李東陽察覺,每解決一個疑問,新的疑惑接踵而至,但深入探討後,就連太子也無法給出答案。


    令李東陽驚駭的是,太子雖無法解答,但他似乎明白一切,隻是李東陽在探究事物的本質上,尚且欠缺理解力。


    不覺間,課後的時光已流逝一個多時辰,李東陽感到時間飛逝。


    此刻,他對太子的看法已截然不同,太子並非不願學習,隻是學習的路徑與眾不同。


    李東陽心中憂慮加重,原先誤以為太子隻知嬉戲不願進取,如今才知,太子並非停滯不前,他已在另一條道路上遙遙領先。


    現在要將太子從這條路上拉迴,恐怕是難上加難,這探究事物之學,的確具有極強的吸引力。


    那個王華的兒子,不就是因沉迷此道而被人取笑嗎?


    聽說他連續七日七夜鑽研竹子,最終成了笑柄。


    若我們的皇上將來也成為隻知探究事物的笑柄,該如何是好?


    “叮,獲得李東陽的認同,積分+100。”


    “叮,獲得李東陽的認同,積分+200。”


    “叮,獲得李東陽的認同,積分+400。”


    朱厚照並未洞悉李東陽的內心世界,隻聽到腦海中持續響起的積分提示,心中滿是喜悅。


    “叮,因你震撼了李東陽,積分+4000。”


    朱厚照看到巨額積分入賬,初時欣喜,片刻後卻又覺得不對勁。


    就像女主播收到土豪的大額打賞,起初歡喜,繼而憂慮是否要付出代價。


    如同網絡作家收到大量催更禮物,怎能不增加更新呢?


    果然,李東陽沉默一陣後,話題一轉,勸誡太子應專心研讀四書五經,掌握治國之理,不可沉溺於此類非正統學問,浪費光陰。


    朱厚照理解李東陽的擔憂,怕他在探究事物上耗費過多精力,荒廢了正規學業。


    他想說,撇開學前班不算,這些東西他學了十數年,大部分已忘得一幹二淨,隻留下少許殘存,李東陽實在多慮了。


    “師父放心,弟子心中有數。”


    然而李東陽覺得太子答應得太輕易,像是敷衍,他能看出太子對探究事物已有深厚造詣,怎會因幾句勸告就輕易放棄。


    朱厚照無從知曉,在李東陽的想象中,他已經是一位沉迷於探究且達到大師級的人物。


    見天色已晚,李東陽告辭,準備迴內閣值班。


    朱厚照禮貌相送,望著憂慮離去的李東陽,朱厚照有些憂慮。


    提問的是你,批評探究事物的也是你,我已經盡力迴答,你還希望怎樣?


    我真是太難了。


    嗯,記得稍後要入宮向母後祝賀壽辰呢。


    先去小膳房即興創作一首關於蛋炒飯的詩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康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康7並收藏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