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這樣安排好這些人是皆大歡喜的事情,有利於長久的穩定。


    鄭榕跟鳳姑因著做了一遭媒婆,撮合了幾對新人,也是異常高興。


    茶園已經安排妥當,有老王頭一家照看,完全沒問題。第二天一家人就開始忙著紮籬笆了,這日子有了奔頭,渾身都是幹勁。


    傷兵這邊更是情緒激動,這次能娶上媳婦的自然高興,但那些沒說成的也有了盼頭。


    從蓋房子開始,張順已經領著幾個人在打床、打家具了。


    翁曉曉把畫好的圖紙交給張順,專業人士看看也就明白了,直言這設計相當精巧。


    “你把圖紙保存好,這隻是成品效果圖,具體怎麽做,你領著人琢磨吧,往外賣的事情交給周管事。你這邊需要的幾個幫手,固定一下,不夠再添人。”


    翁曉曉看看到處散落的木頭,皺皺眉,“幹脆再給你們修個院子,以後外人就不能隨意進出了。”


    哎,又是一筆支出,但也是必要的支出。


    “那可太好了,謝謝東家。”張順興奮地有些手足無措,他有這個手藝,這次也說上了媳婦,再有個作坊,啥都不愁了。


    “作坊要蓋成什麽樣子的,跟周管事協商一下,工作間跟庫房都要有,咱們一步到位。”


    對這個小東家,張順心生敬意,圖紙畫得精巧,想的也周到。幹活確實需要一個大的工作間,但開闊有頂棚就行。如果銷路好,庫房便不用太大。


    “是,是,我想想,想好了再跟周管事合計。”


    周正進來恰好聽到這個話,啥事都找他,已經忙得滴溜溜轉,不過,想著再過幾個月就能娶上媳婦,也能傳宗接代了,再累也值得。


    知道周正忙,但這事兒離不開他,翁曉曉笑了笑,“還得再蓋個木匠作坊。”


    “行啊,都是早晚的事兒。”


    要賺錢不投入怎麽行?花錢的東家都不說啥,他隻是費費心,自然更沒說的,人家給你那麽高的工錢,就是要你賣力的。


    “周管事,水塘怎麽辦?”


    “我過來也正是找東家說這個的。”周正拿衣袖摸下汗水,“二喜家裏養過魚,隻是他一知半解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勝任。”


    一知半解的可不夠,“水塘大,養魚種藕都需要人手,水鄉裏長大的應該多少都懂,關鍵是得找個能負責這一塊的人。”


    茶園包給了懂技術的人,周正隻需要做好人手、資金的調度、安排。即便還不能采茶,也能先養著雞,隻要不是遇到雞瘟,不用太擔心會虧本。


    水塘最好也這樣安排,落實到責任人。


    周正沒養過魚,但是經的事兒多,顧慮自然也會周全一些,交給他去辦,翁曉曉還是放心的。


    莊子上的建設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處處看得到忙碌的身影,早已不是剛來時死氣沉沉的氛圍,大夥兒的精神氣兒都不一樣了。


    翁曉曉交給小洋五百兩銀子,作為莊上建設的資金。各處的花費都要周管事審批了,才能在小洋這裏支錢,支取多少,買了什麽,都要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莊子上的賬,茶園的賬,木匠作坊的賬,還有以後水塘的賬,翁曉曉要求小洋分開記錄,並手把手教會了他如何建賬。


    所有賬目必須日清月結。


    事兒處理的差不多,翁曉曉就準備迴去了,離得又不遠,經常過來巡視就是。


    ......


    忙碌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轉眼就十月了。


    在迴去的路上,鄭榕提了迴京的打算,她是侯府的長媳,能出來鬆快這麽久也該知足了。


    這種事情,翁曉曉無法阻止,隻能盡力陪伴。


    迴揚州後,她去錢莊上工,把置辦禮品的事情交給了鳳姑。鄭榕出門一趟,那些姻親故舊,總要送上一份禮品的。


    繡品好說,直接去了康寶在的繡坊。這次拜師沒找人走後門,康寶憑著手藝就過了麵試。不管以後做不做這行,翁曉曉都希望她學有所成,而且,她是這塊料子,就得好好培養。


    自己作坊的醬菜自然少不了,天氣轉涼,也方便存放了,直接裝了兩大壇子。


    還有果品、點心,零零總總,弄了滿滿一大車。


    鳳姑還要去采買,被鄭榕攔下才算作罷。


    隻是臨別前,翁曉曉收到了一則震驚朝野的消息。


    “夫人,半月前,葉家軍戰敗,武威將軍父子為國捐軀,朝廷痛失了兩城,如今正在忙著調兵遣將。”


    鄭榕驚訝不已,這才兩個多月啊,就戰敗了?


    作為武將的家眷就是這樣,最怕聽到打仗,更怕聽到打了敗仗,勝仗都有不小的傷亡,更何況敗仗!


    “接下來會是咱們家的人嗎?”翁曉曉走過去抱住了鄭榕的胳膊。


    鄭榕沉默下來,楊家人是免不了的,隻是早晚的問題。可是公爹年邁,楊朔他二叔沒上過戰場,楊朔也離不開漠北啊!


    “朝廷大事,我們也議論不出個什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鄭榕拉過翁曉曉的手拍了拍,“曉曉,讓你不要多想很難辦到,可作為女人就是有很多無奈,多數時候隻能靜靜地等待。”


    她想讓他們早點成親,也不管什麽守不守孝的了,誰知道以後怎麽樣?她想兒子過幾天快活日子,若能留個後更好,但是幾經思量,她始終說不出口。


    一個小姑娘活得就夠難的了,她不能那麽自私!


    “現任揚州知府的夫人是我表妹,我們閨中時的關係不錯,但多年不曾來往,這次過來我也沒有去拜會她。這是我的名帖,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用到這個關係,她能幫多少,我心裏沒底。”


    三年不上門,是親也不親。更何況相隔千裏,多年不曾來往的表姐妹?


    翁曉曉接過來,鄭重道了謝,但這樣的關係她不會用,就像陸耀文給她的那個聯絡方式,翁曉曉留著但沒有打開過。


    不熟悉的人和事兒,還是不要寄予希望為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書不可怕,憑自己改掉炮灰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雨聽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雨聽荷並收藏穿書不可怕,憑自己改掉炮灰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