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還真是認識的
穿書不可怕,憑自己改掉炮灰命 作者:夜雨聽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伍光心裏歎了口氣,這是又來找事兒了!
翁曉曉沒指望這位經紀能給解釋,給劉遠使了個眼色,示意他過去問問。
給東家做事久了,劉遠對翁曉曉的眼神心領神會,下馬過去搭訕起來。
遇到攔路虎,錢財自然是敲門磚。
時間不長,劉遠就迴來了,“東家,這事兒不太好辦了。他們東家跟這賣家是親戚,明著阻止不了賣家產,隻能用這種陰損的招數來阻撓。”
翁曉曉認真聽完,點了點頭,讓劉遠下去了,看向伍光,想要個解釋。
伍光自知理虧,忙拱手道歉,“翁公子,您大人大量,不是小的故意隱瞞啊,是孫家少爺給我打了保票的,說已經處理好家務事,我可不敢坑害老主顧,您就是我的衣食父母!”
翁曉曉沒理會他的說辭,“這家親戚倒是真不錯,親戚能做到這個份上的實在不容易。”
伍光附和道,“不是外人,是孫公子的親妹妹,他妹妹瞞著夫家做的,這要是捅出去,怕是日子好過不了。”
這還真不好說什麽了。
維護娘家家產也算天經地義,但是扶不起的阿鬥,靠她這麽攔著能攔多久?若是遇到硬氣點的,直接簽了契書過了戶,這點小伎倆能有什麽用?
“她夫家是什麽背景?”
“趙家先祖攀上了貴人,幾十年前就搬去了京城,但是前兩年又舉家遷了迴來。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家世在縣裏還是首屈一指的。”
難道是皇商趙家?首輔倒台,竟沒被清算?估計是舍了財,即便舍了財,能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也是本事!
“嫁的是趙家哪位公子?”
“趙家嫡長子,趙彥辰。”
嗬,還真是認識的!
當初翁曉曉在鬆鶴樓贏文鬥的彩頭,還是趙東家親自頒發的,後來跟隨眾人又一起吃過飯,京城春遊時也見過,算是有過幾麵之緣的人。
翁曉曉騎在馬上,遠眺四周,“這一片全是嗎?”
“是,這個小村莊,那邊的一整片良田,還有遠處的小山,都屬於孫家。”
翁曉曉看得很是眼熱,這莊子比前麵買的那兩個都要大上很多。經營好了,就是她最紮實的基業。
思索片刻,在伍光麵前伸出兩根手指,“第一,拿著我的名帖,幫忙約出趙彥辰趙公子。第二,去孫家給我壓價,壓的多,你的提成就多。”
伍光早就聽劉遠說了這個交易,知道這單生意做好,一年都不用愁了。
人家敢約趙家公子出來,想必是認識的,也就是人家能化解這個麻煩,那他隻需要想盡辦法壓價。壓這種人的價,他毫無愧色,反正孫利拿到錢不是去賭就是去嫖,總歸也是便宜了別人。
翁曉曉的話音剛落,伍光就急忙表了態。
“那就迴吧,今日先不進去了。”
迴城後,一行人找了家客棧住下。
吃過晚飯,翁曉曉安排道,“我留下談這筆生意,你們明天就迴去。莊子上的事兒就辛苦劉伯了。若是三天後,我們迴去了,說明此事作罷,若是三天後,沒看到我們,周管事你就帶著大夥過來吧,咱們莊子上見。”
周正點頭應下,這是極為穩妥的安排了。
一夜無話,吃過早飯,劉遠、周正就啟程迴去了。
第二天還不到正午,伍光就來了客棧報信兒。
“翁公子,這是趙公子的迴帖。”
翁曉曉笑著接過來並道了謝。
趙彥辰約她晚上在迎賓樓會麵,這安排挺合理的,他們不算朋友,登門拜訪就不必了。
......
江南水鄉,小城的主要街道就是沿著一條河興建的。
運載物品的竹筏時不時地飄過,浣衣女清脆的說笑聲斷斷續續地傳來,岸上花香陣陣,行人匆匆......
做事時全力以赴,閑暇時,翁曉曉很喜歡這樣慵懶的市井生活。走走逛逛,便已元氣滿滿。
平安、順遂兩個大老粗自然沒有翁曉曉的細膩心思,春霞也隻喜歡看吃食和玩物。翁曉曉自得其樂,也不用跟他們交流什麽。
距約定時辰還有一刻鍾,翁曉曉便到了迎賓樓。
趙彥辰也是前腳剛到。
翁曉曉拱手寒暄,“趙公子,約你相見實在有些冒昧了,還請見諒。”
趙彥辰打量翁曉曉兩眼,麵上的微笑恰如其分,既不親近也不疏遠,“翁公子客氣了,總歸在京城是見過幾麵的,請坐。”
“趙公子,請。”
相比以前,趙彥辰並無什麽明顯變化。要說有變化,便是去了眼中的一絲銳氣。曾經的皇商家族,跟諸多豪門貴族都有結交,少年人的意氣風發自然遮掩不住。
“翁公子,何時到的江南?”
“三年前便出來遊學了,考了個秀才,自覺不是科考的料,又實在喜歡這邊,便買了莊子,在揚州安定下來。”
“哦,這次是出來遊玩的?還是?”
不熟的人,自然不用客套太多,約見自然不是無目的的。
“明人不說暗話,經紀介紹了這邊的一處莊子,昨日過來相看時被人攔了路,打聽之下才知道,攔路的跟趙公子有關,我們也算相識,隻好厚顏拜訪一番了。”翁曉曉跟趙彥辰沒有舊交情可攀談,若他不提楊琳,她是不會說起的,不想打著別人的幌子交朋友。
孫氏幹的事兒,他不是不知道,隻是懶得管。當初落魄離京,能很快在故鄉站穩腳跟,離不開老丈人的鼎力幫助。也因此,才有了這一段姻緣。
“賤內娘家兄弟不成材,我跟著也上了不少火,但那終究是孫家的事情,我無法幹涉過多。”趙彥辰淡淡說道。
翁曉曉眨眨眼,這裏麵怕是內情還不少吧,端起茶杯飲了一口,“我相中了那處莊子,若是價錢能談攏,我是準備買下來的。”
“在商言商,翁公子覺得合適就行。”
翁曉曉笑笑,隨即岔開了話題,閑聊起別的,倒也投契。
趙彥辰幾次欲言又止,翁曉曉都看在了眼裏,但始終不肯主動提起。
翁曉曉沒指望這位經紀能給解釋,給劉遠使了個眼色,示意他過去問問。
給東家做事久了,劉遠對翁曉曉的眼神心領神會,下馬過去搭訕起來。
遇到攔路虎,錢財自然是敲門磚。
時間不長,劉遠就迴來了,“東家,這事兒不太好辦了。他們東家跟這賣家是親戚,明著阻止不了賣家產,隻能用這種陰損的招數來阻撓。”
翁曉曉認真聽完,點了點頭,讓劉遠下去了,看向伍光,想要個解釋。
伍光自知理虧,忙拱手道歉,“翁公子,您大人大量,不是小的故意隱瞞啊,是孫家少爺給我打了保票的,說已經處理好家務事,我可不敢坑害老主顧,您就是我的衣食父母!”
翁曉曉沒理會他的說辭,“這家親戚倒是真不錯,親戚能做到這個份上的實在不容易。”
伍光附和道,“不是外人,是孫公子的親妹妹,他妹妹瞞著夫家做的,這要是捅出去,怕是日子好過不了。”
這還真不好說什麽了。
維護娘家家產也算天經地義,但是扶不起的阿鬥,靠她這麽攔著能攔多久?若是遇到硬氣點的,直接簽了契書過了戶,這點小伎倆能有什麽用?
“她夫家是什麽背景?”
“趙家先祖攀上了貴人,幾十年前就搬去了京城,但是前兩年又舉家遷了迴來。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家世在縣裏還是首屈一指的。”
難道是皇商趙家?首輔倒台,竟沒被清算?估計是舍了財,即便舍了財,能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也是本事!
“嫁的是趙家哪位公子?”
“趙家嫡長子,趙彥辰。”
嗬,還真是認識的!
當初翁曉曉在鬆鶴樓贏文鬥的彩頭,還是趙東家親自頒發的,後來跟隨眾人又一起吃過飯,京城春遊時也見過,算是有過幾麵之緣的人。
翁曉曉騎在馬上,遠眺四周,“這一片全是嗎?”
“是,這個小村莊,那邊的一整片良田,還有遠處的小山,都屬於孫家。”
翁曉曉看得很是眼熱,這莊子比前麵買的那兩個都要大上很多。經營好了,就是她最紮實的基業。
思索片刻,在伍光麵前伸出兩根手指,“第一,拿著我的名帖,幫忙約出趙彥辰趙公子。第二,去孫家給我壓價,壓的多,你的提成就多。”
伍光早就聽劉遠說了這個交易,知道這單生意做好,一年都不用愁了。
人家敢約趙家公子出來,想必是認識的,也就是人家能化解這個麻煩,那他隻需要想盡辦法壓價。壓這種人的價,他毫無愧色,反正孫利拿到錢不是去賭就是去嫖,總歸也是便宜了別人。
翁曉曉的話音剛落,伍光就急忙表了態。
“那就迴吧,今日先不進去了。”
迴城後,一行人找了家客棧住下。
吃過晚飯,翁曉曉安排道,“我留下談這筆生意,你們明天就迴去。莊子上的事兒就辛苦劉伯了。若是三天後,我們迴去了,說明此事作罷,若是三天後,沒看到我們,周管事你就帶著大夥過來吧,咱們莊子上見。”
周正點頭應下,這是極為穩妥的安排了。
一夜無話,吃過早飯,劉遠、周正就啟程迴去了。
第二天還不到正午,伍光就來了客棧報信兒。
“翁公子,這是趙公子的迴帖。”
翁曉曉笑著接過來並道了謝。
趙彥辰約她晚上在迎賓樓會麵,這安排挺合理的,他們不算朋友,登門拜訪就不必了。
......
江南水鄉,小城的主要街道就是沿著一條河興建的。
運載物品的竹筏時不時地飄過,浣衣女清脆的說笑聲斷斷續續地傳來,岸上花香陣陣,行人匆匆......
做事時全力以赴,閑暇時,翁曉曉很喜歡這樣慵懶的市井生活。走走逛逛,便已元氣滿滿。
平安、順遂兩個大老粗自然沒有翁曉曉的細膩心思,春霞也隻喜歡看吃食和玩物。翁曉曉自得其樂,也不用跟他們交流什麽。
距約定時辰還有一刻鍾,翁曉曉便到了迎賓樓。
趙彥辰也是前腳剛到。
翁曉曉拱手寒暄,“趙公子,約你相見實在有些冒昧了,還請見諒。”
趙彥辰打量翁曉曉兩眼,麵上的微笑恰如其分,既不親近也不疏遠,“翁公子客氣了,總歸在京城是見過幾麵的,請坐。”
“趙公子,請。”
相比以前,趙彥辰並無什麽明顯變化。要說有變化,便是去了眼中的一絲銳氣。曾經的皇商家族,跟諸多豪門貴族都有結交,少年人的意氣風發自然遮掩不住。
“翁公子,何時到的江南?”
“三年前便出來遊學了,考了個秀才,自覺不是科考的料,又實在喜歡這邊,便買了莊子,在揚州安定下來。”
“哦,這次是出來遊玩的?還是?”
不熟的人,自然不用客套太多,約見自然不是無目的的。
“明人不說暗話,經紀介紹了這邊的一處莊子,昨日過來相看時被人攔了路,打聽之下才知道,攔路的跟趙公子有關,我們也算相識,隻好厚顏拜訪一番了。”翁曉曉跟趙彥辰沒有舊交情可攀談,若他不提楊琳,她是不會說起的,不想打著別人的幌子交朋友。
孫氏幹的事兒,他不是不知道,隻是懶得管。當初落魄離京,能很快在故鄉站穩腳跟,離不開老丈人的鼎力幫助。也因此,才有了這一段姻緣。
“賤內娘家兄弟不成材,我跟著也上了不少火,但那終究是孫家的事情,我無法幹涉過多。”趙彥辰淡淡說道。
翁曉曉眨眨眼,這裏麵怕是內情還不少吧,端起茶杯飲了一口,“我相中了那處莊子,若是價錢能談攏,我是準備買下來的。”
“在商言商,翁公子覺得合適就行。”
翁曉曉笑笑,隨即岔開了話題,閑聊起別的,倒也投契。
趙彥辰幾次欲言又止,翁曉曉都看在了眼裏,但始終不肯主動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