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沒有血緣的親人
穿書不可怕,憑自己改掉炮灰命 作者:夜雨聽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鳳姑跟著楊公子是做什麽的,可以問嗎?”
“可以,沒啥不能說的。我男人是大將軍的近身侍衛,前兩年死在了戰場上,將軍夫人可憐我一個人,就把我送到了京城公子的身邊。我是個孤兒,十幾歲的時候被我男人救了一命,後來就跟了他,他家裏也沒人了,原以為我就在侯府養老了呢。”
翁曉曉撈出一盤餃子,怕不夠吃,又煮上了一鍋,“那我這裏可比不上侯府,要委屈姑姑啦。”
“你一個姑娘家,能給親娘養老送終,還有膽量走南闖北的,隻為這些,我就願意跟你一起過。我在邊疆野慣了,實在不習慣侯府那一套規矩。你是公子的恩人,也就是我的恩人,從哪方麵來說,我都心甘情願地跟著姑娘你。”
楊朔的人,翁曉曉用著很是放心,更喜歡她颯爽的性格,“走啦,鳳姑,我們去吃年夜飯。”
“好,”鳳姑端起一盤餃子,“家裏有酒嗎?”
“隻有黃酒,不知道你能不能喝的習慣?”
“總比沒有好,先將就吧,等開市了,我再去買白酒。其實這邊的白酒也不行,不夠烈,我們邊疆的燒刀子,喝一口,嗓子火辣辣的,那才叫一個過癮。”
翁曉曉舉杯,“鳳姑,新年好。有你陪著,這個年我不孤單了,往後再也不會孤單。”
鳳萍也很感慨,到了這裏,見到了翁曉曉,就知道公子給她找了個好去處,她以後也不再是浮萍了。
“曉曉,姑嘴笨,但人實誠,說話也喜歡直來直去,我的為人,咱們慢慢相處起來,你就知道了。若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你多包涵。”
翁曉曉笑著搖搖頭,“往後我們倆就是一家人了,不說二話。鳳姑肯定餓了,開吃吧。”
鳳姑憨憨一笑,夾起一個餃子就塞進了嘴裏,那速度,隻可以用風卷殘雲來形容。
看這架勢,翁曉曉覺得兩盤也不夠她吃的,吃了幾個墊了墊肚子,就去了廚房。打了幾個雞蛋,放了半碗細麵,弄成麵糊糊,又攤了幾個焦黃的餅子。
“讓你見笑了,中午就沒好好吃飯,平時的飯量沒那麽大。”鳳萍看到翁曉端出來的餅子,才後知後覺地不好意思起來。
“鳳姑,這是怕我管不起飯嗎?您大可放心,這套房子都是我買下的,咱能掙錢。”
“嘿嘿,知道姑娘能幹,我平時飯量真不大。哦,對了,差點忘了大事兒。”鳳姑起身,從包袱裏掏出來兩個信封。
“一封是林公子的信,另一封是我們公子給的銀票。”
東西交出來,心事了卻,鳳姑又開始埋頭幹飯,半塊餅子,一口餃子湯,吃得那個美!
翁曉曉也沒有急著看信,隨手放到了一邊。
“鳳姑,你吃好了嗎?若是不夠,我再去做點別的,有現成的包子、年糕,熱一熱就行。”
幹幹淨淨的三個盤子,翁曉曉實在懷疑鳳姑早飯也沒吃。
“好啦,好啦,我怕剩下浪費,才吃光了。”
好吧,你飯量真不大!
鳳姑主動收拾起碗筷進了廚房,還把翁曉曉趕了出來,“我不會做飯,以後洗碗、洗衣服這些粗活都歸我了。”
這分工挺好,翁曉曉沒意見。
搬新家的時候,翁曉曉又置辦了一套新被褥,就怕再遇到臨時來的客人,無法安頓。西側間是幹淨的,都不用擦洗,鋪上被褥就能住人。
鳳姑收拾完廚房,就去喂馬了,隨身帶的草料僅剩了一點,大年三十,也無處去買草料了,看看老夥計,不禁有些頭大。
“翁曉,你有相熟的鄰居嗎?能不能借點草料,跟人家買也行。”
翁曉曉想了想,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養匹馬出門是很方便,可是院子太小,也沒地方養馬啊,平時還好說,陰天下雨的總不能就在外麵淋著吧。
周圍好像有一家喂著頭驢,那是人家作坊幹活用的。
“那就先借點草料應應急吧。這匹馬是我的老夥計了,我舍不得它,在那邊角落裏蓋間馬舍,可以嗎?”
翁曉曉同樣拒絕不了這個理由,拿馬匹當老朋友的人,有情有義,她敬重。
“那就先對付幾天,等瓦匠開了工,咱就給你的老夥計蓋房。”迴屋抓了一把銅板,領著鳳姑就出去了,她自己可拿不了多少。
因著寫春聯的情分,又給了足夠的錢,鳳姑扛迴了一捆草料,夠老夥計吃幾天了。
安頓好馬匹,鳳姑去廚房燒了鍋開水,進屋擦洗了一番,換上了幹淨的新衣服。
二人圍坐在火盆邊,嗑著瓜子,聊起了天。
鳳姑有閱曆,翁曉曉也算有見識,二人相談甚歡,越聊越投契,一直守到子時,放了爆竹,才各自迴屋歇著。
楊朔的信封裏,隻有一張千兩銀票。
而林常青則洋洋灑灑寫了六頁紙,信裏其實就幾個意思。
楊琳在宮裏過得無欲無求,喪期未過,皇帝也不能留宿後宮,她倒是更自在。德寶兄妹都好,德寶能幹上進,康寶在他院子裏隻負責針線,活不多。梁彬近況不知。話本子銷路依舊不錯,稿酬都是德寶在打理,還小賺了不少。
說的最多的自然是他自己的事情,若不是時間緊張,估計還能再寫上幾張的。
這些朋友沒有受到渣爹的不良影響,已是最好的結果,翁曉曉徹底心安了。
楊朔送來了鳳姑跟銀子,這都是她需要的,他們之間兩清了,也挺好。
......
初六,就有店鋪陸續營業開張。初七,鳳姑出門去聯係了瓦匠。初八,師傅便上門幹活了。
工錢給的足夠,師傅幹活也肯賣力,幾天就搭起了一間馬舍,還建了一間浴房。
馬舍簡單,搭好頂棚,裝上馬槽,鋪了沙土,鳳姑的老夥計就住上了新家。
浴房就麻煩了一些,需要挖排水溝,硬化地麵,鋪上青磚,還需要牆麵刷白。
鳳姑嫁過人,年歲也大了,跟誰都能聊到一起,力氣又大,裏裏外外,大事小事都抓的起來。
好些事情,翁曉曉也想過去張羅一番的,卻又不敢太張揚,怕露財,更怕被人盯上。如今,鳳姑的到來,彌補了翁曉曉的缺憾,給了她足夠的安全感,既像母親,又像父親。
十七,翁曉曉收到了歐陽華賞梅的請帖。
“可以,沒啥不能說的。我男人是大將軍的近身侍衛,前兩年死在了戰場上,將軍夫人可憐我一個人,就把我送到了京城公子的身邊。我是個孤兒,十幾歲的時候被我男人救了一命,後來就跟了他,他家裏也沒人了,原以為我就在侯府養老了呢。”
翁曉曉撈出一盤餃子,怕不夠吃,又煮上了一鍋,“那我這裏可比不上侯府,要委屈姑姑啦。”
“你一個姑娘家,能給親娘養老送終,還有膽量走南闖北的,隻為這些,我就願意跟你一起過。我在邊疆野慣了,實在不習慣侯府那一套規矩。你是公子的恩人,也就是我的恩人,從哪方麵來說,我都心甘情願地跟著姑娘你。”
楊朔的人,翁曉曉用著很是放心,更喜歡她颯爽的性格,“走啦,鳳姑,我們去吃年夜飯。”
“好,”鳳姑端起一盤餃子,“家裏有酒嗎?”
“隻有黃酒,不知道你能不能喝的習慣?”
“總比沒有好,先將就吧,等開市了,我再去買白酒。其實這邊的白酒也不行,不夠烈,我們邊疆的燒刀子,喝一口,嗓子火辣辣的,那才叫一個過癮。”
翁曉曉舉杯,“鳳姑,新年好。有你陪著,這個年我不孤單了,往後再也不會孤單。”
鳳萍也很感慨,到了這裏,見到了翁曉曉,就知道公子給她找了個好去處,她以後也不再是浮萍了。
“曉曉,姑嘴笨,但人實誠,說話也喜歡直來直去,我的為人,咱們慢慢相處起來,你就知道了。若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你多包涵。”
翁曉曉笑著搖搖頭,“往後我們倆就是一家人了,不說二話。鳳姑肯定餓了,開吃吧。”
鳳姑憨憨一笑,夾起一個餃子就塞進了嘴裏,那速度,隻可以用風卷殘雲來形容。
看這架勢,翁曉曉覺得兩盤也不夠她吃的,吃了幾個墊了墊肚子,就去了廚房。打了幾個雞蛋,放了半碗細麵,弄成麵糊糊,又攤了幾個焦黃的餅子。
“讓你見笑了,中午就沒好好吃飯,平時的飯量沒那麽大。”鳳萍看到翁曉端出來的餅子,才後知後覺地不好意思起來。
“鳳姑,這是怕我管不起飯嗎?您大可放心,這套房子都是我買下的,咱能掙錢。”
“嘿嘿,知道姑娘能幹,我平時飯量真不大。哦,對了,差點忘了大事兒。”鳳姑起身,從包袱裏掏出來兩個信封。
“一封是林公子的信,另一封是我們公子給的銀票。”
東西交出來,心事了卻,鳳姑又開始埋頭幹飯,半塊餅子,一口餃子湯,吃得那個美!
翁曉曉也沒有急著看信,隨手放到了一邊。
“鳳姑,你吃好了嗎?若是不夠,我再去做點別的,有現成的包子、年糕,熱一熱就行。”
幹幹淨淨的三個盤子,翁曉曉實在懷疑鳳姑早飯也沒吃。
“好啦,好啦,我怕剩下浪費,才吃光了。”
好吧,你飯量真不大!
鳳姑主動收拾起碗筷進了廚房,還把翁曉曉趕了出來,“我不會做飯,以後洗碗、洗衣服這些粗活都歸我了。”
這分工挺好,翁曉曉沒意見。
搬新家的時候,翁曉曉又置辦了一套新被褥,就怕再遇到臨時來的客人,無法安頓。西側間是幹淨的,都不用擦洗,鋪上被褥就能住人。
鳳姑收拾完廚房,就去喂馬了,隨身帶的草料僅剩了一點,大年三十,也無處去買草料了,看看老夥計,不禁有些頭大。
“翁曉,你有相熟的鄰居嗎?能不能借點草料,跟人家買也行。”
翁曉曉想了想,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養匹馬出門是很方便,可是院子太小,也沒地方養馬啊,平時還好說,陰天下雨的總不能就在外麵淋著吧。
周圍好像有一家喂著頭驢,那是人家作坊幹活用的。
“那就先借點草料應應急吧。這匹馬是我的老夥計了,我舍不得它,在那邊角落裏蓋間馬舍,可以嗎?”
翁曉曉同樣拒絕不了這個理由,拿馬匹當老朋友的人,有情有義,她敬重。
“那就先對付幾天,等瓦匠開了工,咱就給你的老夥計蓋房。”迴屋抓了一把銅板,領著鳳姑就出去了,她自己可拿不了多少。
因著寫春聯的情分,又給了足夠的錢,鳳姑扛迴了一捆草料,夠老夥計吃幾天了。
安頓好馬匹,鳳姑去廚房燒了鍋開水,進屋擦洗了一番,換上了幹淨的新衣服。
二人圍坐在火盆邊,嗑著瓜子,聊起了天。
鳳姑有閱曆,翁曉曉也算有見識,二人相談甚歡,越聊越投契,一直守到子時,放了爆竹,才各自迴屋歇著。
楊朔的信封裏,隻有一張千兩銀票。
而林常青則洋洋灑灑寫了六頁紙,信裏其實就幾個意思。
楊琳在宮裏過得無欲無求,喪期未過,皇帝也不能留宿後宮,她倒是更自在。德寶兄妹都好,德寶能幹上進,康寶在他院子裏隻負責針線,活不多。梁彬近況不知。話本子銷路依舊不錯,稿酬都是德寶在打理,還小賺了不少。
說的最多的自然是他自己的事情,若不是時間緊張,估計還能再寫上幾張的。
這些朋友沒有受到渣爹的不良影響,已是最好的結果,翁曉曉徹底心安了。
楊朔送來了鳳姑跟銀子,這都是她需要的,他們之間兩清了,也挺好。
......
初六,就有店鋪陸續營業開張。初七,鳳姑出門去聯係了瓦匠。初八,師傅便上門幹活了。
工錢給的足夠,師傅幹活也肯賣力,幾天就搭起了一間馬舍,還建了一間浴房。
馬舍簡單,搭好頂棚,裝上馬槽,鋪了沙土,鳳姑的老夥計就住上了新家。
浴房就麻煩了一些,需要挖排水溝,硬化地麵,鋪上青磚,還需要牆麵刷白。
鳳姑嫁過人,年歲也大了,跟誰都能聊到一起,力氣又大,裏裏外外,大事小事都抓的起來。
好些事情,翁曉曉也想過去張羅一番的,卻又不敢太張揚,怕露財,更怕被人盯上。如今,鳳姑的到來,彌補了翁曉曉的缺憾,給了她足夠的安全感,既像母親,又像父親。
十七,翁曉曉收到了歐陽華賞梅的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