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這裏一本日記剛好寫完最後一頁。
看元歲還打算往前翻重溫一遍,紀和頌忍住將日記藏起來的衝動:“有什麽問題想問就問,當然,我的迴答不一定合你心意。”
元歲合上了本子,抬頭看向他:“那……你現在還會懷疑你的性取向嗎?”
大概是元歲看完後沒有對他的日記形式發出嘲笑,還很正經地提出問題,紀和頌也就學術探討性一般分析這個問題。
“很早之前還會疑惑我在遇到你之前到底是喜歡男人還是女人,但又很快發現這是個偽命題,畢竟,我是遇見你之後的我。”
紀和頌迴想著以前寥寥幾筆草草勾勒過的未來:“我不確定過去的我是什麽性向,也許是喜歡女人然後老老實實合群,又或者找不到也不願意將就地結婚,直接年齡大了去領養個孩子。”
“我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你這個奇怪的變量是例外,在我這裏輸入程序的時候,左拐右岔還是得出結果了。”
元歲臉上帶笑,勾勾纏纏得明知故問:“結果是什麽?”
紀和頌被他的眼神盯得偏開頭,手指點了點他手裏還拿著的日記本:“這不就是。”
給人看日記這事,他從小到大也就做過這一迴。sharing my life with you,both past and future.
一開始是打算養狗,可養了貓後發現養貓也不錯。
“紀老師,你在日記裏話這麽密,怎麽都不對我講講。”
元歲戳戳日記本,又晃晃紀和頌的手,貓咪不服氣地要求提升自己的地位。
自己偷偷寫日記和當麵對人講述是一迴事嗎?
而且……
紀和頌拍拍他的腦袋有點無奈:“你一口氣看完我幾年的話,當然會覺得密。”
討論到這裏就剛剛好,真一點一點審訊一樣問,紀和頌大概會惱羞成怒把自己踢下床,元歲把日記還給他又翻開那本cp文的後續。
依舊是手寫字,元歲看完第一段差點笑出聲。
【二十年後,我和元歲再次見麵。中間過程,你知我知天地皆知,手寫遂省略。
僅以此文續補我與你的另一種故事。
作為活躍在熒屏上炙手可熱的歌手,元歲即將要在各國開大型演唱會。
預約時我搶到了門票,每場都是視野很好的第一排。
粉絲群裏有人知道後戳我多拍點照片,為此不惜將新買的相機寄給我。
演唱會當天,我就帶著相機開始拍元歲。
不得不承認,當我看到我的票無論是國內場還是國外場通通都是第一排的時候,我確實有元歲還記得我的奢望。
然後,奢望成真。
他遊至我麵前,手掌撐在透明水箱上,墨色的發清緩地在水裏飄逸散開,他所有一舉一動都在我眼前放大,從他的指縫裏我捕捉到他帶笑的眼。
難免會自我沉迷地認為,這個位置的安排事先就別有用心。
將你的笑、我的座位、我的出場、你的出演一一聯係起來並推導出有關聯。
太近了,好像我伸出手就能觸碰到。
但我又清楚知道這隻是我單方麵的個人想法,我會慎重地坐在席上努力保持安靜。
隔別許久的感情就是這樣,成年人三緘其口,怕尷尬,怕是自己自大,也怕誤判,怕任何意會都會造成遺憾。
不過元歲是特立獨行的一抹色彩,通俗點來說,就是他長了嘴,更能表明心思更張揚無所顧忌。
退場後我在位置上留著整理相機拍下的照片,在翻到元歲那張近距離的笑容時,我還在想如果這是笑給粉絲看的,我就不刪並且幫忙轉發宣傳讓它上熱搜。
但如果是特意笑給我看的,那我就會刪掉。
能進後台找到他本人的概率極低,並且我可能會被當成私生的變態趕出去。唯幾能見麵的情況,就是偶然和一點人為的必然。
而元歲實現了這一點必然。
“你剛剛在拍我。”
白貓闖進了我的視野,和以前一樣傲嬌又可愛。
“嗯,舞台很好看。”我將那張照片放給他看,“就是抓拍有點拍糊了,你介意發給粉絲嗎?”
其實沒有拍糊,精美度能直接當海報。
他看了我一眼,來勢洶洶:“你不介意我當然也不介意。”
“那就好。”
他看著我按下了刪除鍵,抬起貓爪似乎想踹我一腳。
“照片是幫別人拍的,所以那張你介意我就刪掉了。”
我不是專業的站姐也不是提供視角的工具人,會自私。
貓咪的胡須向上抖了抖,轉而又可惜:“那你自己怎麽也不保存下來,這個舞台之後不會有了。”
那可真是獨一份。
我拿出手機給他看煥新的動態壁紙:“我錄了視頻。”
粉絲向來都愛誇元歲的眼睛,聲稱是大海將多情的浪潮揉進了他的眼底。
而在我與他的對視裏,我確切了他熱烈的迴應。
在許久之後——
“9塊錢一桶的山地玫瑰,隻要9塊錢哦!隻要9塊錢,我與山地玫瑰都歸你!”
元歲眨眨眼睛,笑容包裹著柔和的聲音,就這樣簡簡單單站在那裏沐浴陽光,像在小小聲地鼓勵我:很劃算的,不要猶豫啦,隻要9塊錢誒。
“好。”
我接過了那一小桶玫瑰,好像在那一刻接住了全世界。
秋日的光溫暖而明亮,足以讓山地玫瑰忽略高山渡過冬雪。
是永不凋謝的綠玫瑰。
便願愛意如那適宜的光與水,在生命裏滋養浪漫,也願你我都在人生的這段旅途裏燦爛到極致。
——寫到這裏並不意味著故事就此結束,你也非我客觀角度下落筆的主語,身處這變化多端的世界,你我仍是正在進行時裏續寫的主導者。
未完待續。】
元歲看完後默了會,抱住他的腰:“哥哥,我們結婚吧。”
紀和頌失笑:“難道我寫什麽結局你就要幫我實現?”
問的有點突然,更像是情緒被刺激後的一時衝動。
“除了太不切實際的不好做到,這個結局還是在我能力範圍之內的。”
“好。”
那就共享同一個戶口。
看元歲還打算往前翻重溫一遍,紀和頌忍住將日記藏起來的衝動:“有什麽問題想問就問,當然,我的迴答不一定合你心意。”
元歲合上了本子,抬頭看向他:“那……你現在還會懷疑你的性取向嗎?”
大概是元歲看完後沒有對他的日記形式發出嘲笑,還很正經地提出問題,紀和頌也就學術探討性一般分析這個問題。
“很早之前還會疑惑我在遇到你之前到底是喜歡男人還是女人,但又很快發現這是個偽命題,畢竟,我是遇見你之後的我。”
紀和頌迴想著以前寥寥幾筆草草勾勒過的未來:“我不確定過去的我是什麽性向,也許是喜歡女人然後老老實實合群,又或者找不到也不願意將就地結婚,直接年齡大了去領養個孩子。”
“我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你這個奇怪的變量是例外,在我這裏輸入程序的時候,左拐右岔還是得出結果了。”
元歲臉上帶笑,勾勾纏纏得明知故問:“結果是什麽?”
紀和頌被他的眼神盯得偏開頭,手指點了點他手裏還拿著的日記本:“這不就是。”
給人看日記這事,他從小到大也就做過這一迴。sharing my life with you,both past and future.
一開始是打算養狗,可養了貓後發現養貓也不錯。
“紀老師,你在日記裏話這麽密,怎麽都不對我講講。”
元歲戳戳日記本,又晃晃紀和頌的手,貓咪不服氣地要求提升自己的地位。
自己偷偷寫日記和當麵對人講述是一迴事嗎?
而且……
紀和頌拍拍他的腦袋有點無奈:“你一口氣看完我幾年的話,當然會覺得密。”
討論到這裏就剛剛好,真一點一點審訊一樣問,紀和頌大概會惱羞成怒把自己踢下床,元歲把日記還給他又翻開那本cp文的後續。
依舊是手寫字,元歲看完第一段差點笑出聲。
【二十年後,我和元歲再次見麵。中間過程,你知我知天地皆知,手寫遂省略。
僅以此文續補我與你的另一種故事。
作為活躍在熒屏上炙手可熱的歌手,元歲即將要在各國開大型演唱會。
預約時我搶到了門票,每場都是視野很好的第一排。
粉絲群裏有人知道後戳我多拍點照片,為此不惜將新買的相機寄給我。
演唱會當天,我就帶著相機開始拍元歲。
不得不承認,當我看到我的票無論是國內場還是國外場通通都是第一排的時候,我確實有元歲還記得我的奢望。
然後,奢望成真。
他遊至我麵前,手掌撐在透明水箱上,墨色的發清緩地在水裏飄逸散開,他所有一舉一動都在我眼前放大,從他的指縫裏我捕捉到他帶笑的眼。
難免會自我沉迷地認為,這個位置的安排事先就別有用心。
將你的笑、我的座位、我的出場、你的出演一一聯係起來並推導出有關聯。
太近了,好像我伸出手就能觸碰到。
但我又清楚知道這隻是我單方麵的個人想法,我會慎重地坐在席上努力保持安靜。
隔別許久的感情就是這樣,成年人三緘其口,怕尷尬,怕是自己自大,也怕誤判,怕任何意會都會造成遺憾。
不過元歲是特立獨行的一抹色彩,通俗點來說,就是他長了嘴,更能表明心思更張揚無所顧忌。
退場後我在位置上留著整理相機拍下的照片,在翻到元歲那張近距離的笑容時,我還在想如果這是笑給粉絲看的,我就不刪並且幫忙轉發宣傳讓它上熱搜。
但如果是特意笑給我看的,那我就會刪掉。
能進後台找到他本人的概率極低,並且我可能會被當成私生的變態趕出去。唯幾能見麵的情況,就是偶然和一點人為的必然。
而元歲實現了這一點必然。
“你剛剛在拍我。”
白貓闖進了我的視野,和以前一樣傲嬌又可愛。
“嗯,舞台很好看。”我將那張照片放給他看,“就是抓拍有點拍糊了,你介意發給粉絲嗎?”
其實沒有拍糊,精美度能直接當海報。
他看了我一眼,來勢洶洶:“你不介意我當然也不介意。”
“那就好。”
他看著我按下了刪除鍵,抬起貓爪似乎想踹我一腳。
“照片是幫別人拍的,所以那張你介意我就刪掉了。”
我不是專業的站姐也不是提供視角的工具人,會自私。
貓咪的胡須向上抖了抖,轉而又可惜:“那你自己怎麽也不保存下來,這個舞台之後不會有了。”
那可真是獨一份。
我拿出手機給他看煥新的動態壁紙:“我錄了視頻。”
粉絲向來都愛誇元歲的眼睛,聲稱是大海將多情的浪潮揉進了他的眼底。
而在我與他的對視裏,我確切了他熱烈的迴應。
在許久之後——
“9塊錢一桶的山地玫瑰,隻要9塊錢哦!隻要9塊錢,我與山地玫瑰都歸你!”
元歲眨眨眼睛,笑容包裹著柔和的聲音,就這樣簡簡單單站在那裏沐浴陽光,像在小小聲地鼓勵我:很劃算的,不要猶豫啦,隻要9塊錢誒。
“好。”
我接過了那一小桶玫瑰,好像在那一刻接住了全世界。
秋日的光溫暖而明亮,足以讓山地玫瑰忽略高山渡過冬雪。
是永不凋謝的綠玫瑰。
便願愛意如那適宜的光與水,在生命裏滋養浪漫,也願你我都在人生的這段旅途裏燦爛到極致。
——寫到這裏並不意味著故事就此結束,你也非我客觀角度下落筆的主語,身處這變化多端的世界,你我仍是正在進行時裏續寫的主導者。
未完待續。】
元歲看完後默了會,抱住他的腰:“哥哥,我們結婚吧。”
紀和頌失笑:“難道我寫什麽結局你就要幫我實現?”
問的有點突然,更像是情緒被刺激後的一時衝動。
“除了太不切實際的不好做到,這個結局還是在我能力範圍之內的。”
“好。”
那就共享同一個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