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恭送出境
重生:掠奪詞條,宋徽宗是我爹 作者:京星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多日不見,兄長風采依舊啊!”
趙元朝後舉了一下馬槊,後麵的騎兵齊齊的勒住戰馬,他們手持馬刀,頭戴戰盔,沒有人發出聲響。
冷冰冰的看著完顏宗望和他身後的騎兵。
完顏兀術狼狽的逃到宗望的身後,現在他滿身血汙,已經沒有了帶兵出征時的意氣風發。
此時,完顏兀術的士兵丟盔卸甲,已經跑的漫山遍野,到處都是。
本來宗望想要集結潰兵,抵擋宋軍的衝擊。
但是很快帶來的一萬人的隊伍,也被二萬多的潰兵衝擊的亂七八糟。
現在督戰隊正在收容著潰兵,需要時間。
而齊王率領的騎兵一路飛馳,前軍與後軍步兵距離過大,也是需要時間。
於是戰場上出現了詭異的平靜,兩軍人馬,全在急匆匆的收容人馬,擺開對戰陣型。
“齊王,沒想到真是深謀遠慮啊!”
宗望冷冷的看著趙元,十分後悔沒有在金營殺掉他。
“承蒙兄長誇獎,都是宗翰元帥的功勞。”
“完顏宗翰?”
“宗翰元帥,現在估計正在帶著二聖北歸了吧。”
趙元笑眯眯的說道。
完顏宗望心中一緊,壞了,原來宗翰想掠走趙佶、趙桓,這可是大功一件。
宗望是談和派,他的主張就是留著北宋,然後時不時的南下掠奪。
現在金朝正從奴隸社會往封建社會過渡,沒有管理大片領土的經驗。
還不如留著北宋皇族幫自己治理,然後不時的來收割一下財富。
但是宗翰是強硬的滅宋派,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極度需要戰功。
這就涉及了金國朝廷的爭鬥。
“既然這樣,就不與齊王殿下敘舊了,咱們後會有期!”
宗望看到在趙元身後的平原,支援的宋軍像是潮水一樣湧了過來,十分震撼。
趙元也沒有下令追擊,自己現在隻有五千騎兵,去追擊這四萬多人,被反咬一口那就太想不開了。
反正目的已經達到,就是帶著自己送給他們的禮物,趕緊的滾蛋。
宋軍已經在應天府附近集結了十一萬大軍,張叔夜應天府內有一萬多大軍,加上原來城中的守軍共有二萬多人。
江淮發運判官向子諲帶領兩萬多人正在向應天府集結。
江淮發運司統製傅亮一萬多人也將不日趕到。
現在宗澤正在收容原來跟隨康王趙構的潰敗的勤王軍士兵,已經收容了四萬多人。
也就是說,在應天府附近宋軍已有二十萬有餘,對戰十多萬的金軍,從人數上已經開始占有優勢。
金軍大營。
劉彥宗正在眉飛色舞的額匯報自己的戰果,他也沒有想到會如此的順利。
金兵到達碼頭後,二千宋兵不戰而逃,幾乎沒有遇到什麽抵抗。
“稟,元帥,在碼頭共收繳金二百萬兩,銀子四百萬兩,各類珠寶五箱,嬪妃一百人,俘虜皇親、宋臣五百餘人。”
“好!我記你一大功!”
完顏宗翰興奮的站了起來,這些東西超乎了他的想象。
“報,應天府已經被宋將張叔夜占領,趙桓並未喊開城門,時大人攻城未果,正在撤迴大營。”
一個斥候快速的跑進大帳,雙手抱拳說道。
完顏宗翰皺了皺眉頭,看來宋軍早有準備,張叔夜本是東京城的守將,突然出現在應天府肯定這裏麵大有蹊蹺。
“報,宗望元帥和兀術將軍迴營!
“粘罕(完顏宗翰),你要帶趙佶和趙桓北上?”
一進大帳,完顏宗望就氣勢洶洶的問道。
“正有此意,不知道宗望元帥有何看法?”
宗翰沒有迴避他的問題,直接給了迴答。
“現在宋朝趙氏皇族軟弱,如果把他們帶走,大宋就亡了!”
“滅宋不正好去掉我們的心頭之患,可以扶持一個新皇帝,再替我們收集財富。”
宗翰還有一句話沒有說,金太宗已經同意掠走趙佶和趙桓,也就是說現在滅宋的功勞已經是他的了。
宗望看著宗翰,看來他心意已決,到手的功勞,是不會吐出來了。
“現在齊王已經領兵,距離我們不足五十裏,足有十萬之眾,不知道宗翰元帥有何打算。”
既然無法勸阻,隻能看看在裏麵能不能分的一點肉吃了。
“齊王?”
宗翰大吃一驚,他知道後麵有人在操縱著一切,一直以為是康王,沒想到竟然是趙元。
這家夥一直都在扮豬吃老虎啊,借用自己的手,給他掃清障礙。
他平複了一下情緒,現在趙佶和趙桓已經到手,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盡快撤兵。
他們隻是來搶劫的,又不是來拚命的。
等到迴去以後,再用趙佶和趙桓威脅趙元,我把你老子抓了,你總不能不表示一下吧。
“宗望,這樣我帶著趙佶一路,你帶著趙桓一路,讓宋軍分兵,我們就可以各個擊破。”
宗翰想的很好,我就看你救哪個,一個是太上皇,一個是當今皇帝,不管你救誰,我總能帶走一個。
“好,我帶著趙佶走。”
宗望也是眼前一亮,總算自己也可以撈一點功勞,迴到金國不至於那麽難看。
他不知道的是,宗翰早就通報了金太宗,恐怕他的如意算盤打空了。
很快,他們就將十萬人馬,分成兩路,各自帶著趙佶和趙桓,還有皇親國戚、嬪妃等五百餘人,踏上歸途。
出乎他們意料的是,趙元在應天府集結重兵完成後,突然傳來消息,齊王舊疾突發,昏過去了。
宋軍隻是派遣斥候,遠遠的跟在後麵。
甚至在經過仍被宋軍控製的城鎮時,駐守的宋軍也是目送他們離去,完全沒有救援的意思。
整個大宋朝處在一種詭異的默契當中。
直到他們踏進金國的領土,沒有一支宋軍的部隊,對他們發起進攻。
此時,趙元已經集結了超過二十五萬的軍隊。
待金軍撤離後,齊王又神奇的康複了。
隨後,趙元命嶽飛、韓世忠、劉韐、姚友仲等人各帶兩萬人馬,對東京城附近的叛軍和山匪進行了掃蕩。
對金軍南下時,未做抵抗便投降的州縣官員,全部押往東京城。
同時命西軍退迴潼關駐守,勤王軍退迴原駐地,各地的經略使前往東京城。
至於為什麽讓部隊退迴駐地,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現在東京城的糧食,經過兩次的金軍圍城,完全供應不起現在二十萬大軍的軍糧。
若是全部留在東京城,每天趙元隻能陪著他們喝西北風。
此時,趙元正坐在齊王府裏看著報告發愁,沒人告訴他管理一個國家這麽費勁。
柴米油鹽醬醋茶,別人穿越都是風生水起,怎麽到了自己這裏就是吃喝拉撒。
”稟,王爺,張浚來了。”
“快,讓他進來。”
趙元朝後舉了一下馬槊,後麵的騎兵齊齊的勒住戰馬,他們手持馬刀,頭戴戰盔,沒有人發出聲響。
冷冰冰的看著完顏宗望和他身後的騎兵。
完顏兀術狼狽的逃到宗望的身後,現在他滿身血汙,已經沒有了帶兵出征時的意氣風發。
此時,完顏兀術的士兵丟盔卸甲,已經跑的漫山遍野,到處都是。
本來宗望想要集結潰兵,抵擋宋軍的衝擊。
但是很快帶來的一萬人的隊伍,也被二萬多的潰兵衝擊的亂七八糟。
現在督戰隊正在收容著潰兵,需要時間。
而齊王率領的騎兵一路飛馳,前軍與後軍步兵距離過大,也是需要時間。
於是戰場上出現了詭異的平靜,兩軍人馬,全在急匆匆的收容人馬,擺開對戰陣型。
“齊王,沒想到真是深謀遠慮啊!”
宗望冷冷的看著趙元,十分後悔沒有在金營殺掉他。
“承蒙兄長誇獎,都是宗翰元帥的功勞。”
“完顏宗翰?”
“宗翰元帥,現在估計正在帶著二聖北歸了吧。”
趙元笑眯眯的說道。
完顏宗望心中一緊,壞了,原來宗翰想掠走趙佶、趙桓,這可是大功一件。
宗望是談和派,他的主張就是留著北宋,然後時不時的南下掠奪。
現在金朝正從奴隸社會往封建社會過渡,沒有管理大片領土的經驗。
還不如留著北宋皇族幫自己治理,然後不時的來收割一下財富。
但是宗翰是強硬的滅宋派,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極度需要戰功。
這就涉及了金國朝廷的爭鬥。
“既然這樣,就不與齊王殿下敘舊了,咱們後會有期!”
宗望看到在趙元身後的平原,支援的宋軍像是潮水一樣湧了過來,十分震撼。
趙元也沒有下令追擊,自己現在隻有五千騎兵,去追擊這四萬多人,被反咬一口那就太想不開了。
反正目的已經達到,就是帶著自己送給他們的禮物,趕緊的滾蛋。
宋軍已經在應天府附近集結了十一萬大軍,張叔夜應天府內有一萬多大軍,加上原來城中的守軍共有二萬多人。
江淮發運判官向子諲帶領兩萬多人正在向應天府集結。
江淮發運司統製傅亮一萬多人也將不日趕到。
現在宗澤正在收容原來跟隨康王趙構的潰敗的勤王軍士兵,已經收容了四萬多人。
也就是說,在應天府附近宋軍已有二十萬有餘,對戰十多萬的金軍,從人數上已經開始占有優勢。
金軍大營。
劉彥宗正在眉飛色舞的額匯報自己的戰果,他也沒有想到會如此的順利。
金兵到達碼頭後,二千宋兵不戰而逃,幾乎沒有遇到什麽抵抗。
“稟,元帥,在碼頭共收繳金二百萬兩,銀子四百萬兩,各類珠寶五箱,嬪妃一百人,俘虜皇親、宋臣五百餘人。”
“好!我記你一大功!”
完顏宗翰興奮的站了起來,這些東西超乎了他的想象。
“報,應天府已經被宋將張叔夜占領,趙桓並未喊開城門,時大人攻城未果,正在撤迴大營。”
一個斥候快速的跑進大帳,雙手抱拳說道。
完顏宗翰皺了皺眉頭,看來宋軍早有準備,張叔夜本是東京城的守將,突然出現在應天府肯定這裏麵大有蹊蹺。
“報,宗望元帥和兀術將軍迴營!
“粘罕(完顏宗翰),你要帶趙佶和趙桓北上?”
一進大帳,完顏宗望就氣勢洶洶的問道。
“正有此意,不知道宗望元帥有何看法?”
宗翰沒有迴避他的問題,直接給了迴答。
“現在宋朝趙氏皇族軟弱,如果把他們帶走,大宋就亡了!”
“滅宋不正好去掉我們的心頭之患,可以扶持一個新皇帝,再替我們收集財富。”
宗翰還有一句話沒有說,金太宗已經同意掠走趙佶和趙桓,也就是說現在滅宋的功勞已經是他的了。
宗望看著宗翰,看來他心意已決,到手的功勞,是不會吐出來了。
“現在齊王已經領兵,距離我們不足五十裏,足有十萬之眾,不知道宗翰元帥有何打算。”
既然無法勸阻,隻能看看在裏麵能不能分的一點肉吃了。
“齊王?”
宗翰大吃一驚,他知道後麵有人在操縱著一切,一直以為是康王,沒想到竟然是趙元。
這家夥一直都在扮豬吃老虎啊,借用自己的手,給他掃清障礙。
他平複了一下情緒,現在趙佶和趙桓已經到手,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盡快撤兵。
他們隻是來搶劫的,又不是來拚命的。
等到迴去以後,再用趙佶和趙桓威脅趙元,我把你老子抓了,你總不能不表示一下吧。
“宗望,這樣我帶著趙佶一路,你帶著趙桓一路,讓宋軍分兵,我們就可以各個擊破。”
宗翰想的很好,我就看你救哪個,一個是太上皇,一個是當今皇帝,不管你救誰,我總能帶走一個。
“好,我帶著趙佶走。”
宗望也是眼前一亮,總算自己也可以撈一點功勞,迴到金國不至於那麽難看。
他不知道的是,宗翰早就通報了金太宗,恐怕他的如意算盤打空了。
很快,他們就將十萬人馬,分成兩路,各自帶著趙佶和趙桓,還有皇親國戚、嬪妃等五百餘人,踏上歸途。
出乎他們意料的是,趙元在應天府集結重兵完成後,突然傳來消息,齊王舊疾突發,昏過去了。
宋軍隻是派遣斥候,遠遠的跟在後麵。
甚至在經過仍被宋軍控製的城鎮時,駐守的宋軍也是目送他們離去,完全沒有救援的意思。
整個大宋朝處在一種詭異的默契當中。
直到他們踏進金國的領土,沒有一支宋軍的部隊,對他們發起進攻。
此時,趙元已經集結了超過二十五萬的軍隊。
待金軍撤離後,齊王又神奇的康複了。
隨後,趙元命嶽飛、韓世忠、劉韐、姚友仲等人各帶兩萬人馬,對東京城附近的叛軍和山匪進行了掃蕩。
對金軍南下時,未做抵抗便投降的州縣官員,全部押往東京城。
同時命西軍退迴潼關駐守,勤王軍退迴原駐地,各地的經略使前往東京城。
至於為什麽讓部隊退迴駐地,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現在東京城的糧食,經過兩次的金軍圍城,完全供應不起現在二十萬大軍的軍糧。
若是全部留在東京城,每天趙元隻能陪著他們喝西北風。
此時,趙元正坐在齊王府裏看著報告發愁,沒人告訴他管理一個國家這麽費勁。
柴米油鹽醬醋茶,別人穿越都是風生水起,怎麽到了自己這裏就是吃喝拉撒。
”稟,王爺,張浚來了。”
“快,讓他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