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一聽這話,額頭上的冷汗唰地一下就冒了出來,心裏頭跟明鏡似的。


    自個兒幹的那些見不得光的事兒多了去了,齊王您這是指的哪一出啊?


    “臣……臣知罪。”


    他聲音顫抖,盡量讓自己顯得恭敬。


    眼下的高俅,那可是跟趙元綁得緊緊的。


    宋欽宗那邊,恨不得把他們倆都給除了。


    可宋徽宗呢,又偏要保他們。


    這下可好,高俅算是徹底卷進了這皇家的渾水裏。


    跟趙元那是同舟共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要說現在誰對趙元最死心塌地,那非高俅莫屬了。


    趙元話鋒一轉,沒直說,但意思很明顯:“我爹誇你能幹,可你在金營那檔子事……”


    話到嘴邊,他又咽了迴去。


    “殿下啊,那全是金人的栽贓陷害,我對您的忠心,天地可鑒!”


    高俅急忙辯解,生怕被誤會了去。


    “你在禁軍的時候,吃穿用度可是讓本王也羨慕不已。”


    高俅心裏咯噔一下,這禁軍裏頭的貓膩,誰不知道?


    克扣軍餉,那是常有的事,真要翻起舊賬來,哪個不得掉腦袋?


    他站在那裏,嘴巴張了張,卻半天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辯解吧,顯得自己更心虛;不辯解吧,又怕齊王誤會更深。


    齊王給他的壓力讓他這個為官多年的老油條,有些喘不上氣來。


    “本王現在想問你一句,禁軍還能不能掌控起來。”


    “隻要齊王信得過高俅,願為殿下萬死不辭。”


    “好,我給你一天的時間,讓京師禁軍為我所用。”


    “做的好,其他事情,過往不究!”


    趙元揮了揮手,高俅知趣的退下。


    高俅邊走邊抹著在頭上流下的冷汗,這個齊王可比他老子,難伺候多了。


    現在是上了賊船,下都下不來,他趕緊往皇城司走去,趕緊去找一下老部下。


    趙元摸了摸自己額頭,這一鍋爛攤子,是怎麽就到了自己的手中。


    現在最缺的就是錢,至於東京城的防守,倒是不用擔心,一時半會還破不了。


    管家趙福這時候走了進來。


    “夫人為王爺留下了一點錢財,作為花銷,夫人還說城破了,王爺能逃就逃。”


    趙福把一箱子金銀首飾和二十根金條放在了趙元麵前的桌子上。


    趙福跟隨李師師二十餘年,跟撫養趙元長大的老管家是親兄弟。


    現在府內還有家丁20人,全是西軍的精銳,是宋徽宗親自挑選的。


    打雜仆人6人,侍女2人,這就是現在齊王全部家底。


    “你去找高俅,把家丁全部劃轉為王府親軍,給大家發一下福利。”


    趙元說著從箱子裏拿出一根金條,扔在桌子上。


    人心還是要拿來用的,人家跟著你混飯都吃不起,還混個什麽。


    此時一名家丁突然前來通報,宋欽宗派人傳來手諭。


    趙元一陣無語,人都跑了還玩遙控指揮這一套,不知道君在外,我可以不接受嗎?


    宋欽宗竟然給他賜婚了,而且賜婚的對象竟然是北宋初年赫赫有名的楊家將的曾孫女。


    楊家在宋英宗時代,楊懷玉為北宋討伐西夏立下赫赫戰功,但卻不被宋英宗信任。


    最終,楊懷玉選擇帶全家辭官歸隱。


    楊懷玉的曾孫青麵獸楊誌,甚至淪為一個小吏。


    最終因為工作不力遭到高俅迫害,而被迫上梁山做了盜匪。


    楊家的能力,已經不足維護宋朝安寧了。


    楊懷玉之後,楊家子弟為了求個好地位,而選擇放棄從武,轉而從文。


    自此,楊家將成為曆史。


    不過,楊懷玉的另一位曾孫楊再興。


    則在南宋高宗在位時期,跟隨嶽飛一起為抗擊金朝,立下不少戰功。


    現在楊家正是最恨大宋皇室的時候,怎麽選擇這時候賜婚?


    是因為交給自己兵權,又覺得不放心了?


    趙元百思不得其解,算了不想了。


    此時,過來傳手諭的太監總管正要去楊家傳旨。


    “等等,我與你一同前去,順便看看齊王妃長什麽樣。”


    太監總管一聽,心裏直打鼓,這齊王他可不敢得罪,連忙低頭哈腰地在前麵帶路。


    整個東京城,現在誰不知道齊王是大紅人,雖然這風光能持續多久,誰也說不準。


    “你怎麽沒跑?”


    趙元又沒頭沒腦的問了一句,現在他見麵打招唿的方式,就是問人家為什麽沒跑。


    這話一出,太監總管差點沒摔倒,心裏那個苦啊。


    隻能尷尬地笑笑,用那雙可憐巴巴的眼睛瞅著齊王,心裏頭默默念叨。


    我能說我不是皇上心腹,沒人願意帶我走嗎?


    趙元哈哈大笑,他要不是答案,就是喜歡這種感覺。


    “楊家現在是什麽情況?”


    “楊家滿門忠烈。。。。”


    在馬車上,趙元有一搭沒一搭的和在旁邊陪跑的太監聊著天。


    太監總管一邊喘著粗氣,一邊還得陪著笑跟趙元聊天。


    他心裏那個苦啊,這齊王真是個話癆,自己還得在旁邊一路小跑地跟著。


    從太監總管的嘴裏,趙元這才知道原來楊家將的故事遠比自己想象的複雜和悲壯。


    他以前隻知道個穆桂英,還以為楊家的男人都死絕了,現在看來,是自己太片麵了。


    這一路上,趙元聽得是津津有味,太監總管卻是累得夠嗆。


    北宋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那可是個雄心勃勃的漢子。


    他兩度親自掛帥,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去攻打北漢。


    可每次啊,都被北漢那邊的一位英雄,楊業,還有他那一幫子勇猛無比的楊家將給硬生生地擋了迴去。


    趙匡胤心裏頭那個鬱悶啊,沒能一統北漢,就成了他臨終前的一大遺憾。


    趙匡胤一走,接力棒就傳到了他親弟弟宋太宗趙光義的手上。


    趙光義也是個有能耐的,他接手後沒多久,就把北漢給收服了。


    北漢一投降,楊業也順勢歸順了北宋,成了朝廷的一員大將。


    宋太宗很看重他,專門讓他去北方鎮守邊疆,對付那些總是來騷擾的契丹人。


    楊業這人,真的是個戰神級別的人物。


    有一迴,在雁門關那塊地界,他愣是帶著八千人,把契丹的十萬大軍給打得落花流水,那場麵,簡直是驚心動魄。


    從此啊,楊家將的名聲就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四麵八方。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後來,宋太宗想收複燕雲十六州,楊業又跟著主將潘美出征了。


    可惜啊,天有不測風雲,楊業最後竟然因為潘美的背叛,在陳家穀那一帶遭遇了埋伏,死了。


    楊家將的第一代領袖,就這樣為國捐軀了,真是讓人痛心不已。


    不過,北宋朝廷沒有忘記楊業的貢獻。


    為了表彰他的功績,宋太宗特地讓楊業的兒子楊延昭(大家常說的楊六郎)繼承了老爹的爵位。


    楊延昭也是個了不得的猛將,他繼續為北宋抵禦契丹人,立下了數不清的戰功,讓楊家將的威名再次響徹天際。


    到了楊延昭的時代後期,北宋和契丹的關係發生了轉機。


    宋真宗和契丹簽訂了《澶淵之盟》,兩國從此握手言和,一百多年裏都沒再打過仗,也算是給老百姓帶來了一段難得的和平時光。


    而楊家將的傳奇並沒有因此結束。


    楊延昭之後,是他的兒子楊文廣接過了楊家將的大旗。


    不過這時候的敵人已經從契丹變成了西北的西夏人。


    楊文廣帶領的楊家將,主要任務就是保衛邊疆,與西夏人作戰。


    現在楊家被賜婚的叫做楊明月,今年剛滿18歲。


    楊家


    楊老爺子正在大堂裏品茶。


    一個侍女匆忙的跑了進來,行禮道。


    “老爺,宮內來人了,說是齊王和一名宮內總管。”


    “齊王?哪來的齊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掠奪詞條,宋徽宗是我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京星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京星辰並收藏重生:掠奪詞條,宋徽宗是我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