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向李師師望了一眼,她的臉上寫滿了擔憂。


    但是他沒有猶豫站起來穿戴好盔甲,向她辭別。


    “元兒,還是不要迴禁軍了,在這裏陪母親吧,張叔夜將軍那裏,我派人去說!”


    李師師擔心的看著趙元,兒行千裏母擔憂,何況是剛剛找迴來的兒子。


    趙元整理盔甲的動作頓了一下。


    “放心吧,孩兒會小心的,你在家中等候即可。”


    趙元心想,我也不願意出去啊,可是這第二次圍城,宋軍是守不住的。


    我不出去,等在這裏的結果就是城破被殺,咱娘倆一命嗚唿。


    第一次圍城,金軍兵分兩路,南侵宋朝,他們西路軍進攻太原,東路軍進攻燕京,不久,東路軍攻破燕京。


    由於宋朝軍隊的特點是重內輕外、內緊外鬆,在京城附近的軍隊最強,在周邊地區的軍隊較弱。


    所以,金兵攻下燕京後,直接南下,如入無人之境,隨即進逼開封。


    當年底,開封被圍,隨時都有城破國亡的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是年他才四十三歲年富力強的便宜老子宋徽宗趙佶。


    在這危急關頭,毫無擔當,推卸責任,把皇位主動讓給兒子趙桓,自己躲到一邊,當起了太上皇,不管國事了。


    不但如此,後來,他還借口敬香還願,帶領一班朝臣,向南逃跑了。


    再說趙桓,當他聽到父親要傳位給自己的時候並不高興,反而痛苦得不得了,竟然哭暈了過去。


    然而老爹很堅決,你不接受也不行,最後還是大臣們把他抬上的龍椅。


    既然木已成舟也隻能這樣了,他立刻罷黜蔡京和童貫這兩個大奸臣,任用李綱抗金。


    然而由於他優柔寡斷、懦弱無能的性格,最後還是罷免了李綱並向金國求和。


    結果,這個皇兄趙恆又辦了一件大蠢事。


    金兵第一次南下前,他爹趙佶倉促退位,帶著太孫大臣們南巡鎮江了。


    趙桓在李綱等人堅持下,留在汴京抗戰,好容易算把金兵忽悠退兵了。


    轉臉就差遣李綱去鎮江,繼續忽悠親爹趙佶迴汴京。


    話說都是一家人呢,哪怕死,也要一塊死兒才對嘛!


    然後另外一件事又發生了。


    金兵南下前,趙佶還在位的時候,下詔天下各路兵馬勤王。


    這些勤王大軍匯聚汴京城外,足足三十幾萬。


    他們就算打不贏金兵,膈應金軍的能力還是有的吧?


    結果眼瞅著金兵退兵,他爹趙佶說趕緊趕緊安排好這些勤王大軍吧?


    趙桓卻不這麽想,他覺得這麽多人蹲在城外太糟蹋糧食了,所以輕飄飄地就把這三十萬勤王大軍遣散了。


    要知道,這時候的金兵,才剛剛過了黃河,還沒走到燕京。


    看你這樣地喜歡作死,那還猶豫啥?


    於是再次以趙桓手詔耶律餘睹為由,揮兵南下,二次圍城了。


    這時候的太上皇趙佶看看實在沒機會跑路了,就說咱們趕緊掏銀子招兵買馬死守京師吧?


    趙桓再次發揮他的作死風度:請個老神仙郭京大開城門做法事,想要把金兵“咒”死掉。


    此時的朝堂上已經亂做一團,投降派和主戰派吵得不可開交,原因是金軍派人過來要求太上皇去城外軍營與金軍談和。


    為什麽是太上皇,趙元的便宜老爹。


    趙佶做過幾十年皇帝,又和金太祖結過盟,論過兄弟,所以金人對對趙佶還是相對高看一頭。


    而宋欽宗趙桓留給金人的印象,實在太壞了。


    本來第一次合圍完成時,金人是真想攜帶財貨退兵的。


    結果趙桓卻悄悄地手書蠟丸,想要招降金國將領耶律餘睹。


    所以哈,金人壓根就不承認趙桓這個皇帝,隻想和他爹趙佶談。


    “官家,完顏宗翰要求太上皇去城外議和。”


    張叔夜在文德殿上,向宋欽宗小心翼翼的匯報著。


    “快去找太上皇,問一下是否願意出城和談。”


    宋欽宗一揮手,急忙安排太監向太上皇的宮殿傳信而去。


    他現在哪有心情和談,第一次破解圍城的功臣李綱早就被他貶黜了東京。


    到現在投降派和主戰派在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每次上朝都快趕上菜市場了。


    當宋欽宗帶著張叔夜來到太上皇的宮殿時,太上皇聽到這個消息一臉的震怒。


    這不是出城送死嗎,自古以來,兩軍對壘,哪有皇帝主動去自投羅網的。


    “放肆,金賊竟敢辱我,我要與東京共存亡!”


    宋徽宗這時內心十分慌張,心裏不停著埋怨著趙恆,這個蠢貨,30萬大軍說解散就解散。


    現在怎麽辦?還想叫我去送死!


    張叔夜聽到宋徽宗說的這句話,不由的眼前一亮,朝廷裏麵的投降派勢力太大了。


    如果太上皇的態度是要死守的話,他倒是可以鬆一口氣。


    “還是派人去和金人接觸一下,看下他們 的意圖吧,如果他們還是和上次一樣,來劫掠錢銀,我們倒是可以滿足。”


    宋欽宗慢慢悠悠的說。


    “那你看誰去比較合適?”


    他老子趙佶盯著他,目不轉睛。


    “爹爹,兒子願意前往金營。”


    聽完這句話,趙佶差點沒從椅子上掉下來,自己的兒子這麽勇嗎?


    張叔夜也連忙勸阻道。


    “國不可一日無君,官家還是要多替大宋的百姓考慮一下。”


    為何,趙恆突然這麽勇,他那是吃老爹的醋了。


    身為一國之君,金軍找人和談還是要和太上皇談,明顯沒有把自己這個皇帝放在眼裏啊。


    曆史上,還真是宋欽宗前往金營和談。


    汴京城裏還有皇城,一樣高大堅固,金兵無法破城。


    金軍眼看著就要被宋軍趕過來包餃子了,卻打不下皇城,就再想找他爹趙佶談談心。


    結果趙桓就覺得很沒麵子,非要自己跑去金兵大營去,而且還前後去了兩次!


    本來去一次還能迴來,己經是天大幸福了。


    結果第二次還要去?大臣們苦勸他不要去。


    反而你越勸他,他卻越來勁了。


    對了,後世史書曾讚過的那群北宋太學生們,也幾乎沒出好鳥。


    本來金人很淳樸,早前金兵並沒想留下趙桓的。


    結果被投過來的太學生們一提醒?靖康之恥發生了。


    “陛下不可,我倒是有一個好的人選,聽說李師師的兒子迴來了!”


    太上皇後,從後殿走了上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掠奪詞條,宋徽宗是我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京星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京星辰並收藏重生:掠奪詞條,宋徽宗是我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