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父皇,還有雄英!雄英那邊什麽情況啊!”朱標提醒道。
“一說起這,咱就火大,你還好意思說,那是你的兒子是咱的大孫,你都不上心啊。
還有臉問我?”朱元璋怒氣道。
朱標有點無語,父皇這情緒變化也太快了吧,剛才還慈眉善目的。
一提到雄英,這臉色就變得如同暴風雨前的烏雲,讓人不敢直視。
他連忙解釋道:“父皇,兒臣怎敢不上心?隻是兒臣每日忙於政務,實在是分身乏術。
雄英那邊,兒臣已經安排了得力的人手去照看,定期還會向他考核文學,應該不會走上歧途。”
朱元璋聽了,仍然不悅道:“你說太多也沒用,等毛驤那邊的結果吧!
宗彌不會無的放矢,咱感覺還是有很多地方沒注意。”
朱元璋眉頭緊鎖,殿內氣氛瞬間凝重如鐵。
朱標無奈,隻好默默地坐在一邊,他知道,在這件事情上,沒有一個結果之前。
無論自己怎麽解釋,也無法平息父皇的怒火。
就在這時,殿外忽然傳來一聲通報:“啟稟陛下,毛驤求見。”
朱元璋眉頭一挑,沉聲道:“讓他進來。”
不一會兒,毛驤便匆匆進入大殿,他的臉色有些凝重,手中還捧著一本厚厚的奏折。他
走到朱元璋麵前,恭敬地跪下,雙手呈上奏折。
朱元璋接過奏折,掃了一眼,然後目光逐漸變得銳利起來。
他抬頭看向毛驤,沉聲問道:“這奏折之上寫的是否屬實?”
毛驤低下頭,聲音有些顫抖:“皇爺,此事屬下經過多方查證,絕無遺漏。”
“行,你下去吧!”毛驤領命退出大殿。
朱元璋又重新看起奏折來,臉色越來越沉,他手中的奏折仿佛有千斤重。
朱標在一旁觀察到這一切,心中忐忑不安。
突然,朱元璋猛地站起,將奏折重重地摔在朱標麵前,聲音震得整個大殿都仿佛顫抖起來。
“逆子!”他怒吼道,“你看看,這就是你的太子側妃,
這就是你的東宮,你竟然放心把咱的大孫交給這樣的人。
咱原以為宗彌有點誇大,沒想到比他說的還要嚴重!”
朱標嚇得連忙跪下,撿起奏折仔細看了起來,上麵記錄著朱雄英每日的學習安排。
裏麵的內容讓他觸目驚心,這竟然是一個嚴格的、密集的、從早到晚的學習計劃。
卯時初刻,天色微亮,雄英就需起床在書房中苦讀四書五經。
辰時到申時在書院跟隨導師學習,戌時亥時練字背書,直到子時才入睡。
朱標看著這份時辰安排,心中如同被巨石撞擊,泛起層層漣漪。
他想象著雄英那幼小的身影,在破曉的微光中掙紮著起床,然後在書房裏孤獨地苦讀。
那些艱澀難懂的四書五經,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該是多麽沉重的負擔。
而雄英一直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堅持下去。
“怪不得大孫最近來找咱的時間越來越少,他奶奶也多次提到想大孫了。
而且每次都沒什麽精神,你的那個呂氏就是這樣帶咱的大孫的啊。
你一個成年人都不能承受每日的疲累,咱的大孫才多大?你就這麽忍心?”
朱標此刻心中五味雜陳,他抬頭看向朱元璋,眼中滿是悔意:“父皇,兒臣知錯了。
兒臣隻知道最近雄英一直在學習,之前還心之所慰,覺得他懂事了。
可是真的沒有想到他的學習任務這麽重,呂氏還一直都在兒臣麵前誇獎他學業有成。
兒臣的確有疏忽,還請父皇責罰,兒臣願意承擔一切後果!”
“嗬,還疏忽,你這爹是怎麽做的啊,那也是你的骨肉啊,你不心疼的嗎?“
朱元璋的話如同一把銳利的劍,直刺朱標的心頭。
父皇的每一個字都像是砸在他心上的重錘,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那也是他的兒子,他怎麽可能不心疼,他想要解釋,想要為自己辯解。
但看著朱元璋那張鐵青的臉,他知道,此刻的辯解隻會讓事情更糟。
朱元璋怒氣衝衝地站起身來,他的身影在燭光中顯得高大而威嚴。
他大步走向殿門,聲音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斷:“從今日起,雄英就留在咱的身邊,咱親自教導他!
你這個做父親的,好好反省一下,再把你的東宮給我好好清理清理!
一室之不治,何以治天下!”
朱元璋的身影消失在殿門之後,留下朱標一人跪在那裏。
朱標知道,這次的事情遠遠沒有那麽簡單。
父皇的怒火,不僅僅是因為雄英,更是對他這個做父親的失望和憤怒。
朱標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緩緩站起,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仿佛已經做出了某個重要的決定。
而朱元璋出了殿門之後,給了毛驤一個眼神直接往前走去。
毛驤馬上就跟在了他的後麵,兩人走到一空曠之地之後。
朱元璋停下了腳步,轉過身來目光如炬,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皇長孫的膳食,可查清楚了,有沒有異常?
那孩子每日刻苦攻讀,若是連飯食都出了問題,如何能承受得住?”
毛驤低頭,聲音中帶著幾分謹慎:“迴皇上,臣已發現些許問題,但尚未能確鑿證據,故未敢妄言。
不過臣已命人緊密追查,務必盡快給皇上一個明確的答複。”
朱元璋眉頭緊鎖,他仿佛已經看到了朱雄英在東宮中,孤獨地吃著冷硬的飯食,甚至內懷毒藥。
而那所謂的“呂氏”則在一旁冷眼旁觀。
他的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怒火,他揮了揮手,對毛驤說:“你去吧,務必查個水落石出,咱要知道真相。”
“屬下領命!”
“恩,安排的貼身侍衛不要撤走,現在護送他到坤寧宮!”朱元璋命令道。
夜色如墨,朱元璋的身影在宮殿的長廊下顯得愈發孤獨。
自己到底是做了什麽孽,為什麽自己的親人都要受這種磨難。
越想越怒,心中的殺意已經壓不住了,可是現在還不是動手的時候,他往坤寧宮走去。
到了坤寧宮,朱元璋的步伐也不由自主地加快,心中的焦慮與擔憂如同烈火般燃燒。
遠遠地,他看到一群太醫圍坐在殿內,燈火通明,卻掩不住他們臉上的凝重。
朱元璋的心一沉,快步走進殿內。
“皇後的情況如何?”他急切地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眾太醫紛紛抬頭,見是皇帝親臨,忙起身行禮。
依舊還是那位年長的太醫上前一步,躬身道:“迴皇上,皇後娘娘本隻是偶感風寒。
可由於沒有及時診治,外感風寒之邪已侵襲五髒,還好及時發現,還可救治。
皇後娘娘需靜養,定時服用太醫院開的藥方可痊愈!“
朱元璋心中大驚,沒想到又被宗彌給猜到了,他現在已經沒有心思再糾結這個了。
急忙走到馬皇後的身邊,抓著她的手說道:“妹子,你怎麽樣,為什麽不舒服也不與咱說,你不知道咱多擔心啊?”
“重八,我沒什麽事,你政務繁忙,我也不想讓你費心!”馬皇後解釋道。
“一說起這,咱就火大,你還好意思說,那是你的兒子是咱的大孫,你都不上心啊。
還有臉問我?”朱元璋怒氣道。
朱標有點無語,父皇這情緒變化也太快了吧,剛才還慈眉善目的。
一提到雄英,這臉色就變得如同暴風雨前的烏雲,讓人不敢直視。
他連忙解釋道:“父皇,兒臣怎敢不上心?隻是兒臣每日忙於政務,實在是分身乏術。
雄英那邊,兒臣已經安排了得力的人手去照看,定期還會向他考核文學,應該不會走上歧途。”
朱元璋聽了,仍然不悅道:“你說太多也沒用,等毛驤那邊的結果吧!
宗彌不會無的放矢,咱感覺還是有很多地方沒注意。”
朱元璋眉頭緊鎖,殿內氣氛瞬間凝重如鐵。
朱標無奈,隻好默默地坐在一邊,他知道,在這件事情上,沒有一個結果之前。
無論自己怎麽解釋,也無法平息父皇的怒火。
就在這時,殿外忽然傳來一聲通報:“啟稟陛下,毛驤求見。”
朱元璋眉頭一挑,沉聲道:“讓他進來。”
不一會兒,毛驤便匆匆進入大殿,他的臉色有些凝重,手中還捧著一本厚厚的奏折。他
走到朱元璋麵前,恭敬地跪下,雙手呈上奏折。
朱元璋接過奏折,掃了一眼,然後目光逐漸變得銳利起來。
他抬頭看向毛驤,沉聲問道:“這奏折之上寫的是否屬實?”
毛驤低下頭,聲音有些顫抖:“皇爺,此事屬下經過多方查證,絕無遺漏。”
“行,你下去吧!”毛驤領命退出大殿。
朱元璋又重新看起奏折來,臉色越來越沉,他手中的奏折仿佛有千斤重。
朱標在一旁觀察到這一切,心中忐忑不安。
突然,朱元璋猛地站起,將奏折重重地摔在朱標麵前,聲音震得整個大殿都仿佛顫抖起來。
“逆子!”他怒吼道,“你看看,這就是你的太子側妃,
這就是你的東宮,你竟然放心把咱的大孫交給這樣的人。
咱原以為宗彌有點誇大,沒想到比他說的還要嚴重!”
朱標嚇得連忙跪下,撿起奏折仔細看了起來,上麵記錄著朱雄英每日的學習安排。
裏麵的內容讓他觸目驚心,這竟然是一個嚴格的、密集的、從早到晚的學習計劃。
卯時初刻,天色微亮,雄英就需起床在書房中苦讀四書五經。
辰時到申時在書院跟隨導師學習,戌時亥時練字背書,直到子時才入睡。
朱標看著這份時辰安排,心中如同被巨石撞擊,泛起層層漣漪。
他想象著雄英那幼小的身影,在破曉的微光中掙紮著起床,然後在書房裏孤獨地苦讀。
那些艱澀難懂的四書五經,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該是多麽沉重的負擔。
而雄英一直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堅持下去。
“怪不得大孫最近來找咱的時間越來越少,他奶奶也多次提到想大孫了。
而且每次都沒什麽精神,你的那個呂氏就是這樣帶咱的大孫的啊。
你一個成年人都不能承受每日的疲累,咱的大孫才多大?你就這麽忍心?”
朱標此刻心中五味雜陳,他抬頭看向朱元璋,眼中滿是悔意:“父皇,兒臣知錯了。
兒臣隻知道最近雄英一直在學習,之前還心之所慰,覺得他懂事了。
可是真的沒有想到他的學習任務這麽重,呂氏還一直都在兒臣麵前誇獎他學業有成。
兒臣的確有疏忽,還請父皇責罰,兒臣願意承擔一切後果!”
“嗬,還疏忽,你這爹是怎麽做的啊,那也是你的骨肉啊,你不心疼的嗎?“
朱元璋的話如同一把銳利的劍,直刺朱標的心頭。
父皇的每一個字都像是砸在他心上的重錘,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那也是他的兒子,他怎麽可能不心疼,他想要解釋,想要為自己辯解。
但看著朱元璋那張鐵青的臉,他知道,此刻的辯解隻會讓事情更糟。
朱元璋怒氣衝衝地站起身來,他的身影在燭光中顯得高大而威嚴。
他大步走向殿門,聲音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斷:“從今日起,雄英就留在咱的身邊,咱親自教導他!
你這個做父親的,好好反省一下,再把你的東宮給我好好清理清理!
一室之不治,何以治天下!”
朱元璋的身影消失在殿門之後,留下朱標一人跪在那裏。
朱標知道,這次的事情遠遠沒有那麽簡單。
父皇的怒火,不僅僅是因為雄英,更是對他這個做父親的失望和憤怒。
朱標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緩緩站起,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仿佛已經做出了某個重要的決定。
而朱元璋出了殿門之後,給了毛驤一個眼神直接往前走去。
毛驤馬上就跟在了他的後麵,兩人走到一空曠之地之後。
朱元璋停下了腳步,轉過身來目光如炬,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皇長孫的膳食,可查清楚了,有沒有異常?
那孩子每日刻苦攻讀,若是連飯食都出了問題,如何能承受得住?”
毛驤低頭,聲音中帶著幾分謹慎:“迴皇上,臣已發現些許問題,但尚未能確鑿證據,故未敢妄言。
不過臣已命人緊密追查,務必盡快給皇上一個明確的答複。”
朱元璋眉頭緊鎖,他仿佛已經看到了朱雄英在東宮中,孤獨地吃著冷硬的飯食,甚至內懷毒藥。
而那所謂的“呂氏”則在一旁冷眼旁觀。
他的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怒火,他揮了揮手,對毛驤說:“你去吧,務必查個水落石出,咱要知道真相。”
“屬下領命!”
“恩,安排的貼身侍衛不要撤走,現在護送他到坤寧宮!”朱元璋命令道。
夜色如墨,朱元璋的身影在宮殿的長廊下顯得愈發孤獨。
自己到底是做了什麽孽,為什麽自己的親人都要受這種磨難。
越想越怒,心中的殺意已經壓不住了,可是現在還不是動手的時候,他往坤寧宮走去。
到了坤寧宮,朱元璋的步伐也不由自主地加快,心中的焦慮與擔憂如同烈火般燃燒。
遠遠地,他看到一群太醫圍坐在殿內,燈火通明,卻掩不住他們臉上的凝重。
朱元璋的心一沉,快步走進殿內。
“皇後的情況如何?”他急切地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眾太醫紛紛抬頭,見是皇帝親臨,忙起身行禮。
依舊還是那位年長的太醫上前一步,躬身道:“迴皇上,皇後娘娘本隻是偶感風寒。
可由於沒有及時診治,外感風寒之邪已侵襲五髒,還好及時發現,還可救治。
皇後娘娘需靜養,定時服用太醫院開的藥方可痊愈!“
朱元璋心中大驚,沒想到又被宗彌給猜到了,他現在已經沒有心思再糾結這個了。
急忙走到馬皇後的身邊,抓著她的手說道:“妹子,你怎麽樣,為什麽不舒服也不與咱說,你不知道咱多擔心啊?”
“重八,我沒什麽事,你政務繁忙,我也不想讓你費心!”馬皇後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