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東部防線
潛伏在女帝宮廷的假太監 作者:歪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微臣以為,先賜予金銀府邸,其他待日後決定。
\"
殷無霜微微挑眉:\"上官大人是否認為,白將軍不應受封爵位?\"
\"微臣不敢有此意,隻是當前朝局尚不穩定,周邊國家虎視眈眈,北燕內亂不止,吳王殿下大軍至今音信全無!若此時大肆表彰白將軍,恐怕會徹底觸怒那些老臣,一旦他們勾結他國,趁機侵犯大商,後果將難以承受!\"
上官木言辭委婉。
如今的大商,已引起其他國家的警覺。
短時間內,西域、北地草原和戎狄相繼平定,顯露出大商國力的顯著提升。
前幾天,梁國、南齊、薑吳三國聯合發表討伐文書,指責北燕國君失道,企圖南下攻滅南齊,列舉了北燕的諸多罪行。
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欲加之罪,三國顯然打算聯合北方胡人及東涼國瓜分北燕。
而北燕,是殷皇族最後的諸侯國。
滅掉北燕後,無人敢保證各國聯軍不會趁機西進,侵犯大商。
這些道理,殷無霜心知肚明。
但治理朝政需審時度勢,既不可急躁,也不能輕忽。
目前隻能等待上官木選拔九部官員,穩定朝局,再對付那些老臣。
恍惚間,殷無霜感到煩躁,關鍵在於可用之人太少。
最讓她憂慮的是吳鋒,已經半個多月沒有消息,最後一次收到的奏報,仍是派遣白華征討戎狄。
\"吳王那邊的情況究竟如何?你們是否已經派人去查明了?”
上官木察覺到殷無霜話題的轉變,意識到他的計策已被采納。
\"陛下,東北的山林不同於其他地域,那裏地勢錯綜複雜,且遠離大商,無法派遣人手前往啊!\"
殷無霜輕輕一歎,努力平息內心的動蕩。
\"通知皇後,月宴不必籌備了。
白將軍一旦歸來,立刻讓他到禦書房見我。
\"
正交談間,一位千羽衛匆忙闖入。
\"陛下,北燕傳來緊急情報,是從東部邊境傳來的!\"
殷無霜立刻起身:\"有何消息?快講!\"
千羽衛不敢耽誤,迅速展開奏章。
\"梁國和薑吳的大軍突然出現在北燕境內,北燕的各個要塞、城池幾乎悉數失守,各地將領官員紛紛投降。
目前僅剩薊城一座孤城未被攻克。
\"
殷無霜的瞳孔瞬間放大。
\"照此看來,北燕已亡國了嗎?有關吳王殿下的消息呢?他們是否進入了北燕境內?\"
千羽衛搖搖頭,翻到最後兩頁奏章。
\"薊城被近百萬大軍圍困,有傳言稱北燕大將軍樂承十日前中箭身亡,如今領軍守城的似乎是樂承將軍之子樂盛。
\"
殷無霜的唿吸變得急促,那可是百萬雄師,大商的所有軍隊加起來也達不到這個數目。
一旦北燕淪陷,百萬大軍掉頭西進,大商將麵臨巨大危機。
\"你說守城的是樂盛!\"殷無霜扶額:\"如果我沒記錯,樂盛今年才十七八歲,比我小兩歲,讓一個孩子承擔薊城的安危,怎麽可能守住?\"
上官木也被這份情報震驚,但他很快恢複了冷靜。
\"陛下,看樣子白將軍迴朝後不能久居朝中,應立即讓他帶領皇城九鎮兵馬前往東部邊境,加強防禦!\"
殷無霜調整唿吸,盡力保持鎮定。
大商與北燕本是同宗皇族,兩國邊界並無嚴密的防線。
以往隻是象征性地派遣數千士兵駐守,有時甚至不足數百。
如今北燕危在旦夕,很可能波及大商,隻能派遣大軍前往。
上官木的建議是最優解,那些老臣若想製造麻煩,隻能從九鎮兵馬中抽調人手。
此刻將這些人調往邊境,他便能名正言順地調動龍田大營的兵馬前往皇城。
\"準奏!\"殷無霜果斷同意:\"此外,北方的威脅已解除,無需駐紮大量兵力,命令他們留下三千守衛,其餘全部前往東部邊境。
\"
上官木立刻明白,殷無霜是要把所有可能被老臣調動的兵馬都調往東邊,交給白華指揮。
\"遵命,微臣這就去安排。
\"
\"等等!\"尹無霜忽然喊住上官木:\"你親自告訴白華,東部邊疆的所有軍隊都交給他全權指揮,違抗命令者,不論身份,立即處決。
\"
上官木略顯驚訝,看來尹無霜打算借此機會進行一場大整頓。
他心神微晃,眼前的這位大商皇帝,愈發展現出帝王的威嚴。
\"臣遵命!\"
這段時間,各國密探在北燕周邊頻繁活動,試圖刺探軍情。
盡管大商在短時間內取得驚人的戰績,但對那些諸侯國來說,大商征服的區域不過是貧瘠之地。
北燕卻是貨真價實的諸侯國!
假如北燕真的覆滅,那它將成為天下十九國中第一個被消滅的諸侯。
這對全局的影響不可小覷。
十日匆匆流逝,大商東部邊境湧現許多堅固的臨時營地。
各地兵馬陸續抵達,短短時日,這裏匯集了整整四十萬雄師,幾乎占大商全國兵力的一半。
白華首次統領如此大規模的軍隊,行事格外謹慎。
他一到此地,便下令建造營地,儲備糧草,派出大量偵察騎兵。
白華凝視地圖,心中對樂盛生出幾分敬意:\"樂盛究竟是何方神聖?薊城僅有七八萬老弱病殘,他竟能在百萬大軍圍攻下堅守二十多天。
\"
營帳中的將領們也對樂盛讚譽有加。
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在危急關頭受命,竟能做到如此,讓在場的將軍們都自愧不如。
若是他們麵對這樣的絕境,恐怕撐不過兩天,城池就會失守。
\"
殷無霜微微挑眉:\"上官大人是否認為,白將軍不應受封爵位?\"
\"微臣不敢有此意,隻是當前朝局尚不穩定,周邊國家虎視眈眈,北燕內亂不止,吳王殿下大軍至今音信全無!若此時大肆表彰白將軍,恐怕會徹底觸怒那些老臣,一旦他們勾結他國,趁機侵犯大商,後果將難以承受!\"
上官木言辭委婉。
如今的大商,已引起其他國家的警覺。
短時間內,西域、北地草原和戎狄相繼平定,顯露出大商國力的顯著提升。
前幾天,梁國、南齊、薑吳三國聯合發表討伐文書,指責北燕國君失道,企圖南下攻滅南齊,列舉了北燕的諸多罪行。
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欲加之罪,三國顯然打算聯合北方胡人及東涼國瓜分北燕。
而北燕,是殷皇族最後的諸侯國。
滅掉北燕後,無人敢保證各國聯軍不會趁機西進,侵犯大商。
這些道理,殷無霜心知肚明。
但治理朝政需審時度勢,既不可急躁,也不能輕忽。
目前隻能等待上官木選拔九部官員,穩定朝局,再對付那些老臣。
恍惚間,殷無霜感到煩躁,關鍵在於可用之人太少。
最讓她憂慮的是吳鋒,已經半個多月沒有消息,最後一次收到的奏報,仍是派遣白華征討戎狄。
\"吳王那邊的情況究竟如何?你們是否已經派人去查明了?”
上官木察覺到殷無霜話題的轉變,意識到他的計策已被采納。
\"陛下,東北的山林不同於其他地域,那裏地勢錯綜複雜,且遠離大商,無法派遣人手前往啊!\"
殷無霜輕輕一歎,努力平息內心的動蕩。
\"通知皇後,月宴不必籌備了。
白將軍一旦歸來,立刻讓他到禦書房見我。
\"
正交談間,一位千羽衛匆忙闖入。
\"陛下,北燕傳來緊急情報,是從東部邊境傳來的!\"
殷無霜立刻起身:\"有何消息?快講!\"
千羽衛不敢耽誤,迅速展開奏章。
\"梁國和薑吳的大軍突然出現在北燕境內,北燕的各個要塞、城池幾乎悉數失守,各地將領官員紛紛投降。
目前僅剩薊城一座孤城未被攻克。
\"
殷無霜的瞳孔瞬間放大。
\"照此看來,北燕已亡國了嗎?有關吳王殿下的消息呢?他們是否進入了北燕境內?\"
千羽衛搖搖頭,翻到最後兩頁奏章。
\"薊城被近百萬大軍圍困,有傳言稱北燕大將軍樂承十日前中箭身亡,如今領軍守城的似乎是樂承將軍之子樂盛。
\"
殷無霜的唿吸變得急促,那可是百萬雄師,大商的所有軍隊加起來也達不到這個數目。
一旦北燕淪陷,百萬大軍掉頭西進,大商將麵臨巨大危機。
\"你說守城的是樂盛!\"殷無霜扶額:\"如果我沒記錯,樂盛今年才十七八歲,比我小兩歲,讓一個孩子承擔薊城的安危,怎麽可能守住?\"
上官木也被這份情報震驚,但他很快恢複了冷靜。
\"陛下,看樣子白將軍迴朝後不能久居朝中,應立即讓他帶領皇城九鎮兵馬前往東部邊境,加強防禦!\"
殷無霜調整唿吸,盡力保持鎮定。
大商與北燕本是同宗皇族,兩國邊界並無嚴密的防線。
以往隻是象征性地派遣數千士兵駐守,有時甚至不足數百。
如今北燕危在旦夕,很可能波及大商,隻能派遣大軍前往。
上官木的建議是最優解,那些老臣若想製造麻煩,隻能從九鎮兵馬中抽調人手。
此刻將這些人調往邊境,他便能名正言順地調動龍田大營的兵馬前往皇城。
\"準奏!\"殷無霜果斷同意:\"此外,北方的威脅已解除,無需駐紮大量兵力,命令他們留下三千守衛,其餘全部前往東部邊境。
\"
上官木立刻明白,殷無霜是要把所有可能被老臣調動的兵馬都調往東邊,交給白華指揮。
\"遵命,微臣這就去安排。
\"
\"等等!\"尹無霜忽然喊住上官木:\"你親自告訴白華,東部邊疆的所有軍隊都交給他全權指揮,違抗命令者,不論身份,立即處決。
\"
上官木略顯驚訝,看來尹無霜打算借此機會進行一場大整頓。
他心神微晃,眼前的這位大商皇帝,愈發展現出帝王的威嚴。
\"臣遵命!\"
這段時間,各國密探在北燕周邊頻繁活動,試圖刺探軍情。
盡管大商在短時間內取得驚人的戰績,但對那些諸侯國來說,大商征服的區域不過是貧瘠之地。
北燕卻是貨真價實的諸侯國!
假如北燕真的覆滅,那它將成為天下十九國中第一個被消滅的諸侯。
這對全局的影響不可小覷。
十日匆匆流逝,大商東部邊境湧現許多堅固的臨時營地。
各地兵馬陸續抵達,短短時日,這裏匯集了整整四十萬雄師,幾乎占大商全國兵力的一半。
白華首次統領如此大規模的軍隊,行事格外謹慎。
他一到此地,便下令建造營地,儲備糧草,派出大量偵察騎兵。
白華凝視地圖,心中對樂盛生出幾分敬意:\"樂盛究竟是何方神聖?薊城僅有七八萬老弱病殘,他竟能在百萬大軍圍攻下堅守二十多天。
\"
營帳中的將領們也對樂盛讚譽有加。
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在危急關頭受命,竟能做到如此,讓在場的將軍們都自愧不如。
若是他們麵對這樣的絕境,恐怕撐不過兩天,城池就會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