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人盡其才
寇仲成了新世界的開創者 作者:華凱照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對李世民的提議,都比較讚同。
寇仲見他大家意見相同,便於是笑笑道:“既然已經決定了,大家就開始挑選人吧!
第一名陳世超,朕留在翰林院,負責詔書起草等工作。
其他人,李相你打算如何安排啊?”
李世民說道:“陛下,張德言和趙雲南,臣想留在尚書省,以便學習處理政務。至於其他中榜的士子,各部可以自行挑選。”
寇仲點點頭道:“此二人能跟在李相身邊學習,相信以後一定能成為朝廷的棟梁之才。”
下麵其他各部的尚書,根據這些中榜士子的才能,挑選自己各部需要的人才。
大家經過挑選,中榜的士子,基本上都被選完了。
有的部門,挑選的人員較多,有的部門挑選的人員相對較少。
像禮部,戶部,吏部,都是選擇了不少合適的人才。
商貿部,教化部,選擇合適的人才就相對較少。
寇仲笑笑道:“對新成立的部門,大家還不是很了解,以後的科舉考試,我們再增加一些考試科目,讓各方麵的人才,都有機會獲得施展才華的舞台。”
徐子陵說道:“陛下,臣以為我們以後科舉考試,再增加一些實用的科目。
還有針對各部門,緊急短缺的人才,可以臨時組織考試選舉,不必每次都需等到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
寇仲點點頭道:“徐帥說的不錯,以後我們科舉選拔考試,可以細分一點。
盡量做到人盡其才,讓大家都有施展才華的機會。
以後每個部門,每個地方官府,根據自己工作開展的需要,都有自主開展選拔考試的資格。不過要提前向朝廷報備,獲得朝廷的許可,才可以實行。
選拔考試的情況和結果也要向朝廷報備,接受朝廷的巡查和當地民意部門的監督。那個部門組織考試,那個部門的負責人,對選拔考試的結果負責。”
眾人對寇仲的想法,都是讚賞不已,認為此法能最大限度的,讓各部門人盡其才。
魯妙子說道:“陛下,老臣對陛下的提議是相當佩服。陛下此法,真是開創一個新的舉措。
此法實行後,能讓學有所長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合適的崗位。
也能最大程度的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把事情做的更好,效率更高。”
寇徐笑笑道:“魯大師,此法確實能讓有才華的人,能得到更多的機會。
不過對應的監督巡查製度,一定要跟上,不然容易出現暗箱操作,變相腐敗的事情。”
魯妙子點點頭道:“陛下思慮周詳,老臣佩服。”
魯妙子說完退了下去。
寇仲對李世民說道:“李相,此事就交由你們來負責落實了。
監督巡查的事情,讓監察院來負責落實。務必要杜絕暗箱操作和因人設崗的事情發生。”
李世民們點頭領命。
大家又聊了聊,科舉完善的事情,聊完後,寇仲讓李世民交由相關部門落實改進。
寇仲見時間不早了,便宣布退朝。
寇仲退朝之後,並沒有直接迴寢宮休息。
他獨自一人踱步來到禦花園,心中仍在思考今日朝堂之事。
這一係列改革雖好,但推行起來必然困難重重,各方利益的平衡還需仔細斟酌。
自己必須要加強巡查監督的力度,對徇私舞弊,貪汙腐敗的人員,嚴懲不貸。
這時,貼身侍衛前來稟報,說是宮外有一人,攜帶奇書來求見。
寇仲心生好奇,便宣此人進宮。隻見來者一身布衣,卻氣質不凡。
“草民,徐天涯,參見陛下。”
寇仲笑笑道:“徐先生,不用客氣。”
徐天涯行禮後,便直言來意。原來他遊曆各國,見識廣博,聽聞萬民共和國如今大興革新之舉,特來獻上一本關於海外見聞的書籍。
寇仲接過書冊翻閱,書中許多新奇的事物讓他眼前一亮。
書中記載了很多,海外國家的風土人情,地理位置。
以及如何從中原地區,到達這些地方的路徑。
心想此人確實是個人才,自己等收服周邊國家,去西方遊曆,正需要這樣的人才。
寇仲大喜,當即賞賜徐天涯,並安排徐天涯到商貿部,外貿司任職。
徐天涯高興的向寇仲拜謝。
寇仲讓侍衛帶徐天涯去商貿部,找辟塵道人,傳達寇仲的意思,讓辟塵道人根據需要酌情安排徐天涯,在外貿司任職。積極發展落實,對外貿易的事情。
辟塵道人早就想發展對外貿易,苦於沒有合適的人才。
今日見寇仲送來的徐天涯,閑聊幾句話,如獲至寶,立即重視起來。
徐天涯見商貿部的老大,如此重視自己,也是興奮不已。
二人一起商量如何組建商隊,準備如貿易,聊的不亦樂乎。
辟塵道人任命徐天涯為外貿司員外郎,暫時負責外貿司的工作。
第二天辟塵道人,就把如何發展對外貿易的方案,呈現給寇仲。
寇仲看了也很高興,知道外貿不僅能獲得相當豐厚的利潤,也能傳播文化,加強交流。
寇仲大力支持,辟塵道人的發展方案,讓相關部門,配合辟塵道人組建外貿商隊。
寇仲笑笑道:“辟塵尚書,你們組建外貿團隊,不僅是看著商貿活動,也要留下各地的具體情況,為什麽以後和他們深入交流,做好準備。”
辟塵道人領命。
徐子陵知道寇仲心思,知道以後打算周遊各地,想多了解一下各地的情況。
方便以後周遊各地的時候,不至於鬧出笑話來。
李世民說道:“陛下,科舉考試已經結束,接下來我們是否開始落實民意代表選舉的事情?”
寇仲點點頭道:“民意代表選舉,已經刻不容緩,我們必須盡快落實。
此事比較複雜,除了留守一部分人,處理必要的政務,大家都分散到各地,落實民意代表選舉的事情。
李相你安排一下留守朝廷的人,其他人都分散到全國各地,監督民意代表選舉的事情,務必再三個月之內完成民意代表選舉的事情。”
李世民點頭領命。
寇仲見他大家意見相同,便於是笑笑道:“既然已經決定了,大家就開始挑選人吧!
第一名陳世超,朕留在翰林院,負責詔書起草等工作。
其他人,李相你打算如何安排啊?”
李世民說道:“陛下,張德言和趙雲南,臣想留在尚書省,以便學習處理政務。至於其他中榜的士子,各部可以自行挑選。”
寇仲點點頭道:“此二人能跟在李相身邊學習,相信以後一定能成為朝廷的棟梁之才。”
下麵其他各部的尚書,根據這些中榜士子的才能,挑選自己各部需要的人才。
大家經過挑選,中榜的士子,基本上都被選完了。
有的部門,挑選的人員較多,有的部門挑選的人員相對較少。
像禮部,戶部,吏部,都是選擇了不少合適的人才。
商貿部,教化部,選擇合適的人才就相對較少。
寇仲笑笑道:“對新成立的部門,大家還不是很了解,以後的科舉考試,我們再增加一些考試科目,讓各方麵的人才,都有機會獲得施展才華的舞台。”
徐子陵說道:“陛下,臣以為我們以後科舉考試,再增加一些實用的科目。
還有針對各部門,緊急短缺的人才,可以臨時組織考試選舉,不必每次都需等到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
寇仲點點頭道:“徐帥說的不錯,以後我們科舉選拔考試,可以細分一點。
盡量做到人盡其才,讓大家都有施展才華的機會。
以後每個部門,每個地方官府,根據自己工作開展的需要,都有自主開展選拔考試的資格。不過要提前向朝廷報備,獲得朝廷的許可,才可以實行。
選拔考試的情況和結果也要向朝廷報備,接受朝廷的巡查和當地民意部門的監督。那個部門組織考試,那個部門的負責人,對選拔考試的結果負責。”
眾人對寇仲的想法,都是讚賞不已,認為此法能最大限度的,讓各部門人盡其才。
魯妙子說道:“陛下,老臣對陛下的提議是相當佩服。陛下此法,真是開創一個新的舉措。
此法實行後,能讓學有所長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合適的崗位。
也能最大程度的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把事情做的更好,效率更高。”
寇徐笑笑道:“魯大師,此法確實能讓有才華的人,能得到更多的機會。
不過對應的監督巡查製度,一定要跟上,不然容易出現暗箱操作,變相腐敗的事情。”
魯妙子點點頭道:“陛下思慮周詳,老臣佩服。”
魯妙子說完退了下去。
寇仲對李世民說道:“李相,此事就交由你們來負責落實了。
監督巡查的事情,讓監察院來負責落實。務必要杜絕暗箱操作和因人設崗的事情發生。”
李世民們點頭領命。
大家又聊了聊,科舉完善的事情,聊完後,寇仲讓李世民交由相關部門落實改進。
寇仲見時間不早了,便宣布退朝。
寇仲退朝之後,並沒有直接迴寢宮休息。
他獨自一人踱步來到禦花園,心中仍在思考今日朝堂之事。
這一係列改革雖好,但推行起來必然困難重重,各方利益的平衡還需仔細斟酌。
自己必須要加強巡查監督的力度,對徇私舞弊,貪汙腐敗的人員,嚴懲不貸。
這時,貼身侍衛前來稟報,說是宮外有一人,攜帶奇書來求見。
寇仲心生好奇,便宣此人進宮。隻見來者一身布衣,卻氣質不凡。
“草民,徐天涯,參見陛下。”
寇仲笑笑道:“徐先生,不用客氣。”
徐天涯行禮後,便直言來意。原來他遊曆各國,見識廣博,聽聞萬民共和國如今大興革新之舉,特來獻上一本關於海外見聞的書籍。
寇仲接過書冊翻閱,書中許多新奇的事物讓他眼前一亮。
書中記載了很多,海外國家的風土人情,地理位置。
以及如何從中原地區,到達這些地方的路徑。
心想此人確實是個人才,自己等收服周邊國家,去西方遊曆,正需要這樣的人才。
寇仲大喜,當即賞賜徐天涯,並安排徐天涯到商貿部,外貿司任職。
徐天涯高興的向寇仲拜謝。
寇仲讓侍衛帶徐天涯去商貿部,找辟塵道人,傳達寇仲的意思,讓辟塵道人根據需要酌情安排徐天涯,在外貿司任職。積極發展落實,對外貿易的事情。
辟塵道人早就想發展對外貿易,苦於沒有合適的人才。
今日見寇仲送來的徐天涯,閑聊幾句話,如獲至寶,立即重視起來。
徐天涯見商貿部的老大,如此重視自己,也是興奮不已。
二人一起商量如何組建商隊,準備如貿易,聊的不亦樂乎。
辟塵道人任命徐天涯為外貿司員外郎,暫時負責外貿司的工作。
第二天辟塵道人,就把如何發展對外貿易的方案,呈現給寇仲。
寇仲看了也很高興,知道外貿不僅能獲得相當豐厚的利潤,也能傳播文化,加強交流。
寇仲大力支持,辟塵道人的發展方案,讓相關部門,配合辟塵道人組建外貿商隊。
寇仲笑笑道:“辟塵尚書,你們組建外貿團隊,不僅是看著商貿活動,也要留下各地的具體情況,為什麽以後和他們深入交流,做好準備。”
辟塵道人領命。
徐子陵知道寇仲心思,知道以後打算周遊各地,想多了解一下各地的情況。
方便以後周遊各地的時候,不至於鬧出笑話來。
李世民說道:“陛下,科舉考試已經結束,接下來我們是否開始落實民意代表選舉的事情?”
寇仲點點頭道:“民意代表選舉,已經刻不容緩,我們必須盡快落實。
此事比較複雜,除了留守一部分人,處理必要的政務,大家都分散到各地,落實民意代表選舉的事情。
李相你安排一下留守朝廷的人,其他人都分散到全國各地,監督民意代表選舉的事情,務必再三個月之內完成民意代表選舉的事情。”
李世民點頭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