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雲南路
穿越水滸之大王要低調 作者:嶷山腳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段和譽是一個佛教徒。
段和譽也崇尚中原文化。
如果段和譽到了東京城,就憑借他的衣著相貌、言談舉止,大家都以為他是一個翩翩文士。
段和譽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為人聰慧和善,仁慈治國,在即位之前就頗有聲名,即位之後也頗受愛戴。
百姓們很簡單,隻要餓不死,就會擁護你,隻要你做一些仁慈的事,就會感恩戴德。他們不希望你有多好,隻要你不是太壞,你就是一位明君。
人到中年段和譽現在很滿足。
之前還想著出兵北上,趁大宋內亂分一杯羹,沒想到僅僅一年左右的時間,浩浩蕩蕩方臘起義就被平了個幹淨。
這件事讓段和譽很是驚醒。
中原大朝果然不同凡響,即便是偶有內亂,也不是他這樣的邊陲小國能惦記的。
段和譽熟讀史書,對朝代變遷如數家珍。
自古以來隻有北方蠻族南下成功的,從來沒有過南方小國北伐勝利的。
這樣也好,偏安一隅,享受富貴,子孫無憂,還有比這更好的樂土麽?
山裏麵的野人部落是不聽話,時不時敲打敲打也就是了。他們的頭領連字都不認識,還指望他們有什麽威脅麽?
至於北方的大宋也不用擔心,前麵有大山大河阻攔,沒幾個人能過得來。
反正從上次武侯南征之後,這片土地就沒有什麽人能進行過有效的占領。
至於西邊的吐蕃,他們看不上貧瘠的大理,他們更喜歡富庶的大宋。
這是樂享天年的天選之地。
今天天氣不錯,巍巍的三塔、碧綠的蒼山、潔白的雲、湛藍的天空和碧透的西洱河,無不顯示著,這是一片祥和淨土。
“取紙筆來,朕要作畫。”段和譽來了興致,拂袖大喊。
頓時就有家仆擺上桌案,鋪開宣紙。
段和譽準備停當,寥寥幾筆,青山的輪廓便勾勒出來,又是幾筆西洱河的波濤也若隱若現。
“好極,妙極。”旁邊有妃子拍手,又有幾個孩童蹲在旁邊,沒有玩鬧。
段和譽興致不錯,換了支筆,剛要繼續落墨,就聽見遠處傳來一陣急切的馬蹄聲。
“報,軍情急報。”
段和譽皺了皺眉,放下了筆,直起了腰身,看向遠處的快馬。
“稟報陛下,南麵來了一支軍隊,有數千人,朝我都城快速趕來,軍隊極其雄壯,高丞相家的公子已經被斬殺當場。軍隊距離南門已經不到一刻鍾的時間。”
“什麽?”段和譽大驚:“我有重兵陳於邊疆,哪裏來的軍隊?快,快快進城。”
幾百個人,全部是皇家人員,及其護衛,趕緊往城內趕。
這裏剛出崇聖寺,離城門還有2裏路,還拖著家眷,未必能及時趕迴去。
趕不迴去也得趕,不然滯留在城外,就更加危險了。
“快,快快進城。”段和譽早就顧不上畫畫了,著急大喊。
段和譽已經看到南邊大路蕩起的煙塵。
眾人頓時亂成一團。
“不要亂,甲士背皇子和公主進城,眾位愛妃趕緊跟上。”段和譽大聲指揮。
終於,當北門關上的時候,段和譽終於鬆了一口氣。
“褚良,你率軍保護家眷,陳勇、韓章,隨我去南門應敵。”段和譽匆忙牽了一匹快馬,拿了寶劍就往南門趕。
“緊閉城門,緊閉城門。”早有傳令的將士大喊。
段和譽望著遠處的煙塵,還有幾十米遠的南門,心裏想,還好,還來得及。
隻是,當他策馬前行時,突然發現一個趕過去的小將,被亂箭射下了馬。
段和譽大驚,背後冷汗都落了下來,趕緊立住了馬。
“怎麽迴事?”陳勇在旁邊大喊了一聲。
“聽,敵人已經進城了,就地防禦。”段和譽大喊:“韓章,帶人奪迴南門。”
“遵令。”一個大漢早就揮舞著大刀,衝了上去,幾百人嗚嗚泱泱地跟了過去。
“陳勇,派人守住城牆,不要讓敵人擴大戰果。”段和譽周圍看了一眼下令。
“陳三,你帶人去東邊,陳五,你帶人去西邊。” 陳勇轉身下令。
“遵令。”兩個壯漢一拱手,頓時有兩撥人跟他們離開。
“不好,他們有連弩。”段和譽眼睛一凝:“盾牌兵,列陣於前。”
很快,前麵唿唿啦啦地排了三排盾牌兵。
段和譽朝後看了一眼,後麵的禁軍已經趕了過來,他的心裏稍稍安定了一些,但是看到趕往南門的士兵倒下了一大片,韓章中箭落馬,段和譽的心又揪了起來。
很快,段和譽看到二三十輛奇怪的戰車,從南門迅速進城,然後快速圍了一個半圓的陣型。然後就是一個年輕的將軍,騎著大馬,緩緩進來,後麵跟著雄壯的士兵,迅速展開,手裏拿著奇怪的連弩。
段和譽遠遠看著那年輕將軍嘴巴張了張,似乎說著什麽。
然後前麵士兵就傳來了震天的喊聲。
“繳槍不殺。”
“繳槍不殺。”
“繳槍不殺。”
“大膽賊寇,欺我大理無人麽?”隻見一個雄壯的漢子,翻身上馬,揮舞著大刀就朝前殺去,後麵跟著幾個身上中箭的士兵。
這個雄壯的漢子就是剛才中箭落馬的韓章。
隻聽嗡的一聲,前麵就出現了隱隱的黑影,然後韓章和那幾個士兵吭都沒吭一聲,就被釘到了地上。
年輕將軍揮了揮手,戰車打頭,向前慢慢推進,分出兩支部隊,立馬踩著階梯,朝兩邊城牆衝去,不時有大理的士兵從城頭栽倒下來。
段和譽看著前麵逼來的軍隊,後背依然濕了個通透。
“大華軍隊到此,繳槍不殺。”年輕將軍麵孔冰冷,大聲唿喊。
“大華,大華,竟然是大華的軍隊。”段和善無助地嘟囔。
事已至此,他知道,大勢已去了。
這大理城小,沒什麽縱深,後麵就是皇宮,能退到哪裏。
這時候,西城門外響起了三聲爆響,段和善身體一激靈,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北門也傳來了三聲爆響。
段和善一迴頭,空中的幾朵煙塵慢慢散開。
“你們已經被包圍了,如今城已破,還不放下兵器,更待何時?”年輕將軍又喊了一句。
段和善迴頭瞅了瞅滿是緊張的士兵和對麵彪悍的軍隊,歎了口氣:“聽我命令,放下兵器吧。”
段和善騎著黑色寶馬,上前幾步,拱了拱手,大聲問:“我乃大理國主段和善,不知大華天兵到此,有何貴幹?”
“我乃大華雲南路總指揮狄長青,奉我大華總指揮王倫軍令,來此接管大理國。從今天起,大理國就是我大華雲南路,若是配合,還有一線生機,若是反抗,殺無赦。”
“我大理和大華相隔千萬裏,王總指揮怎麽能看得上我這邊陲小地?”段和善苦笑著拱手。
“都是華夏領土,分什麽你我?”狄長青嘴角一抬。
“好,如今我人城俱在你手,我無話可說,希望貴國能饒我家人性命,善待我的國人。”段和善拱手。
“好,段先生一定會慶幸今天的決定。”狄長青笑著說:“隻要段家不反叛,性命當無虞。至於你的國民,更不用擔心,我大哥對百姓的好,前所未有。”
“謝將軍體諒。”段和善微微一笑,從懷中掏出一個雙聯印章,轉過身來,對著身後的軍士大喊:“諸位軍士,諸位百姓,都放下兵器。從今天起,我大理就成為大華的一部分,我大理子民聽從大華將軍調遣。”
段和善看到眾將士放下兵器之後,就上前幾步,下了馬,雙手持寶,彎腰呈給狄長青。
狄長青下馬,雙手接過雙聯印章,仔細一看,發現這是大理國印和皇帝私印。
狄長青雙手捧起印章,朝登州方向遙遙一敬,然後轉身,遞給親兵。
看親兵小心收好之後,段和善彎腰拱手,然後朝後方一指:“狄將軍,請隨我至大殿,我向將軍介紹眾文武,並移交賬冊。”
“先生請。”狄長青彎腰拱手。
然後狄長青和段和善並列前行。
早有梁山士兵在前麵開路。
段和譽也崇尚中原文化。
如果段和譽到了東京城,就憑借他的衣著相貌、言談舉止,大家都以為他是一個翩翩文士。
段和譽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為人聰慧和善,仁慈治國,在即位之前就頗有聲名,即位之後也頗受愛戴。
百姓們很簡單,隻要餓不死,就會擁護你,隻要你做一些仁慈的事,就會感恩戴德。他們不希望你有多好,隻要你不是太壞,你就是一位明君。
人到中年段和譽現在很滿足。
之前還想著出兵北上,趁大宋內亂分一杯羹,沒想到僅僅一年左右的時間,浩浩蕩蕩方臘起義就被平了個幹淨。
這件事讓段和譽很是驚醒。
中原大朝果然不同凡響,即便是偶有內亂,也不是他這樣的邊陲小國能惦記的。
段和譽熟讀史書,對朝代變遷如數家珍。
自古以來隻有北方蠻族南下成功的,從來沒有過南方小國北伐勝利的。
這樣也好,偏安一隅,享受富貴,子孫無憂,還有比這更好的樂土麽?
山裏麵的野人部落是不聽話,時不時敲打敲打也就是了。他們的頭領連字都不認識,還指望他們有什麽威脅麽?
至於北方的大宋也不用擔心,前麵有大山大河阻攔,沒幾個人能過得來。
反正從上次武侯南征之後,這片土地就沒有什麽人能進行過有效的占領。
至於西邊的吐蕃,他們看不上貧瘠的大理,他們更喜歡富庶的大宋。
這是樂享天年的天選之地。
今天天氣不錯,巍巍的三塔、碧綠的蒼山、潔白的雲、湛藍的天空和碧透的西洱河,無不顯示著,這是一片祥和淨土。
“取紙筆來,朕要作畫。”段和譽來了興致,拂袖大喊。
頓時就有家仆擺上桌案,鋪開宣紙。
段和譽準備停當,寥寥幾筆,青山的輪廓便勾勒出來,又是幾筆西洱河的波濤也若隱若現。
“好極,妙極。”旁邊有妃子拍手,又有幾個孩童蹲在旁邊,沒有玩鬧。
段和譽興致不錯,換了支筆,剛要繼續落墨,就聽見遠處傳來一陣急切的馬蹄聲。
“報,軍情急報。”
段和譽皺了皺眉,放下了筆,直起了腰身,看向遠處的快馬。
“稟報陛下,南麵來了一支軍隊,有數千人,朝我都城快速趕來,軍隊極其雄壯,高丞相家的公子已經被斬殺當場。軍隊距離南門已經不到一刻鍾的時間。”
“什麽?”段和譽大驚:“我有重兵陳於邊疆,哪裏來的軍隊?快,快快進城。”
幾百個人,全部是皇家人員,及其護衛,趕緊往城內趕。
這裏剛出崇聖寺,離城門還有2裏路,還拖著家眷,未必能及時趕迴去。
趕不迴去也得趕,不然滯留在城外,就更加危險了。
“快,快快進城。”段和譽早就顧不上畫畫了,著急大喊。
段和譽已經看到南邊大路蕩起的煙塵。
眾人頓時亂成一團。
“不要亂,甲士背皇子和公主進城,眾位愛妃趕緊跟上。”段和譽大聲指揮。
終於,當北門關上的時候,段和譽終於鬆了一口氣。
“褚良,你率軍保護家眷,陳勇、韓章,隨我去南門應敵。”段和譽匆忙牽了一匹快馬,拿了寶劍就往南門趕。
“緊閉城門,緊閉城門。”早有傳令的將士大喊。
段和譽望著遠處的煙塵,還有幾十米遠的南門,心裏想,還好,還來得及。
隻是,當他策馬前行時,突然發現一個趕過去的小將,被亂箭射下了馬。
段和譽大驚,背後冷汗都落了下來,趕緊立住了馬。
“怎麽迴事?”陳勇在旁邊大喊了一聲。
“聽,敵人已經進城了,就地防禦。”段和譽大喊:“韓章,帶人奪迴南門。”
“遵令。”一個大漢早就揮舞著大刀,衝了上去,幾百人嗚嗚泱泱地跟了過去。
“陳勇,派人守住城牆,不要讓敵人擴大戰果。”段和譽周圍看了一眼下令。
“陳三,你帶人去東邊,陳五,你帶人去西邊。” 陳勇轉身下令。
“遵令。”兩個壯漢一拱手,頓時有兩撥人跟他們離開。
“不好,他們有連弩。”段和譽眼睛一凝:“盾牌兵,列陣於前。”
很快,前麵唿唿啦啦地排了三排盾牌兵。
段和譽朝後看了一眼,後麵的禁軍已經趕了過來,他的心裏稍稍安定了一些,但是看到趕往南門的士兵倒下了一大片,韓章中箭落馬,段和譽的心又揪了起來。
很快,段和譽看到二三十輛奇怪的戰車,從南門迅速進城,然後快速圍了一個半圓的陣型。然後就是一個年輕的將軍,騎著大馬,緩緩進來,後麵跟著雄壯的士兵,迅速展開,手裏拿著奇怪的連弩。
段和譽遠遠看著那年輕將軍嘴巴張了張,似乎說著什麽。
然後前麵士兵就傳來了震天的喊聲。
“繳槍不殺。”
“繳槍不殺。”
“繳槍不殺。”
“大膽賊寇,欺我大理無人麽?”隻見一個雄壯的漢子,翻身上馬,揮舞著大刀就朝前殺去,後麵跟著幾個身上中箭的士兵。
這個雄壯的漢子就是剛才中箭落馬的韓章。
隻聽嗡的一聲,前麵就出現了隱隱的黑影,然後韓章和那幾個士兵吭都沒吭一聲,就被釘到了地上。
年輕將軍揮了揮手,戰車打頭,向前慢慢推進,分出兩支部隊,立馬踩著階梯,朝兩邊城牆衝去,不時有大理的士兵從城頭栽倒下來。
段和譽看著前麵逼來的軍隊,後背依然濕了個通透。
“大華軍隊到此,繳槍不殺。”年輕將軍麵孔冰冷,大聲唿喊。
“大華,大華,竟然是大華的軍隊。”段和善無助地嘟囔。
事已至此,他知道,大勢已去了。
這大理城小,沒什麽縱深,後麵就是皇宮,能退到哪裏。
這時候,西城門外響起了三聲爆響,段和善身體一激靈,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北門也傳來了三聲爆響。
段和善一迴頭,空中的幾朵煙塵慢慢散開。
“你們已經被包圍了,如今城已破,還不放下兵器,更待何時?”年輕將軍又喊了一句。
段和善迴頭瞅了瞅滿是緊張的士兵和對麵彪悍的軍隊,歎了口氣:“聽我命令,放下兵器吧。”
段和善騎著黑色寶馬,上前幾步,拱了拱手,大聲問:“我乃大理國主段和善,不知大華天兵到此,有何貴幹?”
“我乃大華雲南路總指揮狄長青,奉我大華總指揮王倫軍令,來此接管大理國。從今天起,大理國就是我大華雲南路,若是配合,還有一線生機,若是反抗,殺無赦。”
“我大理和大華相隔千萬裏,王總指揮怎麽能看得上我這邊陲小地?”段和善苦笑著拱手。
“都是華夏領土,分什麽你我?”狄長青嘴角一抬。
“好,如今我人城俱在你手,我無話可說,希望貴國能饒我家人性命,善待我的國人。”段和善拱手。
“好,段先生一定會慶幸今天的決定。”狄長青笑著說:“隻要段家不反叛,性命當無虞。至於你的國民,更不用擔心,我大哥對百姓的好,前所未有。”
“謝將軍體諒。”段和善微微一笑,從懷中掏出一個雙聯印章,轉過身來,對著身後的軍士大喊:“諸位軍士,諸位百姓,都放下兵器。從今天起,我大理就成為大華的一部分,我大理子民聽從大華將軍調遣。”
段和善看到眾將士放下兵器之後,就上前幾步,下了馬,雙手持寶,彎腰呈給狄長青。
狄長青下馬,雙手接過雙聯印章,仔細一看,發現這是大理國印和皇帝私印。
狄長青雙手捧起印章,朝登州方向遙遙一敬,然後轉身,遞給親兵。
看親兵小心收好之後,段和善彎腰拱手,然後朝後方一指:“狄將軍,請隨我至大殿,我向將軍介紹眾文武,並移交賬冊。”
“先生請。”狄長青彎腰拱手。
然後狄長青和段和善並列前行。
早有梁山士兵在前麵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