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陳梓從研究院方向飛奔而來。
他見到陳銘,焦急之情再也按捺不住,急切問道:
\"兄長,何時才讓我啟程學習呢?\"
\"我已等候多日。\"
\"怎麽,你已迫不及待了?\"
陳銘含笑戲謔,未待陳梓迴應,便示意鄭府管家自行退下。
管家離去後,陳銘起身,輕輕拍了拍陳梓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
\"這些日子,你看到了什麽變化?\"
陳梓聞言皺眉,迴答:
\"兄長的領土確實在繁榮發展。\"
\"昨夜從水能神殿返迴,見過神奇的靈光燈後,小弟深感其奇妙無比。\"
說到這裏,陳梓臉上滿是困惑:
\"兄長提及這些有何深意?\"
陳銘輕歎,再次拍拍弟弟的肩:
\"小弟,你可知道大明的藩王分封製度有一個致命的隱患?\"
陳梓察覺到陳銘的暗示,收起焦慮,疑惑地問:
\"兄長為何此刻提起此事?\"
陳銘輕歎:\"百年之後,隨著藩王增多,擁有私土之人將成為一股可怕勢力。\"
\"我們這些藩王,不必向朝廷繳納貢稅,領地內的子民隻需根據意願聽命,官府無法幹預。\"
\"短期內看似利好,但百年後,或許會逼迫百姓承受全國的負擔。\"
\"那時,天下無處可封,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陳梓雖年幼,但長久跟隨陳彪,早已洞悉世事,稍加思索便理解了陳銘的憂慮。
他微微點頭,目光堅定地望著陳銘:
\"兄長,此事確實棘手,兄長可有解決之策?\"
\"很簡單。\"陳銘微笑道:\"我們要把目光投向遠方。\"
\"看向遠方?\"
陳梓喃喃自語,忽然靈光一閃,開口說道...
\"兄長,您的意思是,欲將藩鄭的疆域拓展至蒼瀾海域以南,掌控那神秘的東南亞國度嗎?\"
\"非也。\"
陳銘輕輕搖頭:\"當前我們的力量主要對抗著北方的霜牙帝國,征伐西域之舉,短時間內難以成行。\"
他心中暗自補充,盡管此刻的東南亞被濃霧籠罩,叢林密布,險阻重重。
但若能開辟,那溫潤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地將化為廣闊的耕植寶地。更何況,再向南,跨越冥靈山脈,那裏藏著一片令人心馳神往的富饒之地,即便在遙遠的未來,亦會令世人垂涎。
陳銘沉思至此,收束思緒,搖頭道:\"我軍步兵裝備尚待提升,霜牙帝國地勢艱險,攻伐代價過大,實為不智。\"
陳梓聽到這裏,深以為然,微微點頭。他歪頭思索片刻,隨即問:\"那兄長您的打算呢?\"
\"簡單得很。\"陳銘笑容綻放:\"既然陸路無望,何不將目光投向那浩渺無邊的碧海!\"
\"我們要揚帆遠航。\"
\"出海?\"
陳梓一臉困惑。
\"兄長,海洋廣闊無際,空無一物,出海有何意義?\"
\"不,我親愛的弟弟,你誤會了。\"陳銘含笑而答,\"既然我東方之濱與大海相連,那大海彼岸,難道不會有同樣的遼闊疆域?\"
聞言,陳梓眼中流露出難以置信。
\"兄長,難道說,海的那一端,也存在著一個與我大明帝國相似的鄭氏王朝?\"
\"未必是鄭氏,但土地必定豐饒無比。\"陳銘說到這裏,臉上浮現出一絲懷舊之情,\"史書中曾提及一個名為羅馬的帝國。\"
\"隻可惜,兩國相隔重洋,從未能一睹真容。\"
\"但若能橫渡海洋,抵達另一片大陸。\"
\"我聽說那大陸上棲息著奇異的生靈,還生長著許多我大明未曾見過的作物。\"
說到這裏,陳銘的目光緊鎖陳梓,神色前所未有的莊重。
\"想象一下,若有朝一日我們掌控並征服那片肥沃的土地。\"
\"那麽,即使大明帝國百年後繼續分封領土,恐怕也難以在百年內分完。\"
陳梓聞言,熱血如沸。正欲開口,他忽然神情一震,難以置信地盯著陳銘:\"兄長,您打造鐵甲戰艦,難道是為了那片未知之地?\"
\"正是如此。\"陳銘微笑著點頭。
\"區區倭寇,對我軍的訓練來說隻是小試牛刀。\"
\"若打造一支雄壯艦隊隻是為了對付他們,未免低估了我們的目標。\"
此刻,陳梓也被陳銘描繪的宏大願景所打動,心中湧起滔滔激情,眼眶因激動微微泛紅。
陳梓認真地說出他的想法...
\"兄長,聆聽了你的教誨,小弟深感其中蘊含的無盡真理。\"
\"吾輩勇士應胸懷浩渺四海,怎可拘泥於一隅領地,甘願束手無策。\"
\"待此行返京,我必將向父王稟明,將我的領土遷徙至神秘的海外之地!\"
陳銘聞聽陳梓的決心,內心滿是喜悅。
長久以來,世人皆言華夏族乃農耕之民,缺乏開拓疆界的雄心。然而,陳銘深知事實並非如此。
隻要有正確的引導,隻要讓族人睜開眼見識更廣闊的世界,他們將比任何人更勇往直前!此刻,這位年輕的冒險家弟弟已被他的願景所吸引,無疑,即將到來的大航海紀元將在大明王朝的旗幟下拉開帷幕。
想到此處,陳銘注意到陳梓的目光稍顯沉靜,略帶疑惑地注視著他。
\"怎麽了?\"陳銘問道。
\"兄長莫非從一開始就計劃引導我走向海洋之路?\"陳梓問道。
陳銘坦然承認,反問:\"你對此不滿嗎?\"
\"不,\"陳梓展顏一笑,\"這正是我所期待的。\"
說完,他深深吸氣,臉上重煥激動之情。
\"兄長,既然我們要揚帆遠航,那麽需要籌備的事情繁多。\"
\"能否借兄長身邊的管家數日,讓我深入學習兄長領土的規劃,隨後返迴京城,向父王稟報此事。\"
\"好。\"陳銘立刻喚來鄭府管家,開始籌劃安排。
他見到陳銘,焦急之情再也按捺不住,急切問道:
\"兄長,何時才讓我啟程學習呢?\"
\"我已等候多日。\"
\"怎麽,你已迫不及待了?\"
陳銘含笑戲謔,未待陳梓迴應,便示意鄭府管家自行退下。
管家離去後,陳銘起身,輕輕拍了拍陳梓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
\"這些日子,你看到了什麽變化?\"
陳梓聞言皺眉,迴答:
\"兄長的領土確實在繁榮發展。\"
\"昨夜從水能神殿返迴,見過神奇的靈光燈後,小弟深感其奇妙無比。\"
說到這裏,陳梓臉上滿是困惑:
\"兄長提及這些有何深意?\"
陳銘輕歎,再次拍拍弟弟的肩:
\"小弟,你可知道大明的藩王分封製度有一個致命的隱患?\"
陳梓察覺到陳銘的暗示,收起焦慮,疑惑地問:
\"兄長為何此刻提起此事?\"
陳銘輕歎:\"百年之後,隨著藩王增多,擁有私土之人將成為一股可怕勢力。\"
\"我們這些藩王,不必向朝廷繳納貢稅,領地內的子民隻需根據意願聽命,官府無法幹預。\"
\"短期內看似利好,但百年後,或許會逼迫百姓承受全國的負擔。\"
\"那時,天下無處可封,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陳梓雖年幼,但長久跟隨陳彪,早已洞悉世事,稍加思索便理解了陳銘的憂慮。
他微微點頭,目光堅定地望著陳銘:
\"兄長,此事確實棘手,兄長可有解決之策?\"
\"很簡單。\"陳銘微笑道:\"我們要把目光投向遠方。\"
\"看向遠方?\"
陳梓喃喃自語,忽然靈光一閃,開口說道...
\"兄長,您的意思是,欲將藩鄭的疆域拓展至蒼瀾海域以南,掌控那神秘的東南亞國度嗎?\"
\"非也。\"
陳銘輕輕搖頭:\"當前我們的力量主要對抗著北方的霜牙帝國,征伐西域之舉,短時間內難以成行。\"
他心中暗自補充,盡管此刻的東南亞被濃霧籠罩,叢林密布,險阻重重。
但若能開辟,那溫潤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地將化為廣闊的耕植寶地。更何況,再向南,跨越冥靈山脈,那裏藏著一片令人心馳神往的富饒之地,即便在遙遠的未來,亦會令世人垂涎。
陳銘沉思至此,收束思緒,搖頭道:\"我軍步兵裝備尚待提升,霜牙帝國地勢艱險,攻伐代價過大,實為不智。\"
陳梓聽到這裏,深以為然,微微點頭。他歪頭思索片刻,隨即問:\"那兄長您的打算呢?\"
\"簡單得很。\"陳銘笑容綻放:\"既然陸路無望,何不將目光投向那浩渺無邊的碧海!\"
\"我們要揚帆遠航。\"
\"出海?\"
陳梓一臉困惑。
\"兄長,海洋廣闊無際,空無一物,出海有何意義?\"
\"不,我親愛的弟弟,你誤會了。\"陳銘含笑而答,\"既然我東方之濱與大海相連,那大海彼岸,難道不會有同樣的遼闊疆域?\"
聞言,陳梓眼中流露出難以置信。
\"兄長,難道說,海的那一端,也存在著一個與我大明帝國相似的鄭氏王朝?\"
\"未必是鄭氏,但土地必定豐饒無比。\"陳銘說到這裏,臉上浮現出一絲懷舊之情,\"史書中曾提及一個名為羅馬的帝國。\"
\"隻可惜,兩國相隔重洋,從未能一睹真容。\"
\"但若能橫渡海洋,抵達另一片大陸。\"
\"我聽說那大陸上棲息著奇異的生靈,還生長著許多我大明未曾見過的作物。\"
說到這裏,陳銘的目光緊鎖陳梓,神色前所未有的莊重。
\"想象一下,若有朝一日我們掌控並征服那片肥沃的土地。\"
\"那麽,即使大明帝國百年後繼續分封領土,恐怕也難以在百年內分完。\"
陳梓聞言,熱血如沸。正欲開口,他忽然神情一震,難以置信地盯著陳銘:\"兄長,您打造鐵甲戰艦,難道是為了那片未知之地?\"
\"正是如此。\"陳銘微笑著點頭。
\"區區倭寇,對我軍的訓練來說隻是小試牛刀。\"
\"若打造一支雄壯艦隊隻是為了對付他們,未免低估了我們的目標。\"
此刻,陳梓也被陳銘描繪的宏大願景所打動,心中湧起滔滔激情,眼眶因激動微微泛紅。
陳梓認真地說出他的想法...
\"兄長,聆聽了你的教誨,小弟深感其中蘊含的無盡真理。\"
\"吾輩勇士應胸懷浩渺四海,怎可拘泥於一隅領地,甘願束手無策。\"
\"待此行返京,我必將向父王稟明,將我的領土遷徙至神秘的海外之地!\"
陳銘聞聽陳梓的決心,內心滿是喜悅。
長久以來,世人皆言華夏族乃農耕之民,缺乏開拓疆界的雄心。然而,陳銘深知事實並非如此。
隻要有正確的引導,隻要讓族人睜開眼見識更廣闊的世界,他們將比任何人更勇往直前!此刻,這位年輕的冒險家弟弟已被他的願景所吸引,無疑,即將到來的大航海紀元將在大明王朝的旗幟下拉開帷幕。
想到此處,陳銘注意到陳梓的目光稍顯沉靜,略帶疑惑地注視著他。
\"怎麽了?\"陳銘問道。
\"兄長莫非從一開始就計劃引導我走向海洋之路?\"陳梓問道。
陳銘坦然承認,反問:\"你對此不滿嗎?\"
\"不,\"陳梓展顏一笑,\"這正是我所期待的。\"
說完,他深深吸氣,臉上重煥激動之情。
\"兄長,既然我們要揚帆遠航,那麽需要籌備的事情繁多。\"
\"能否借兄長身邊的管家數日,讓我深入學習兄長領土的規劃,隨後返迴京城,向父王稟報此事。\"
\"好。\"陳銘立刻喚來鄭府管家,開始籌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