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亨聞言,微微點頭:“迴京述職之際,將軍找上我,說是王爺欲討伐海賊,缺一良將。”
“所以,我便奉命前來助王爺一臂之力。”
陳亨話語堅定,眼神平直,沒有過分的敬畏。
陳銘見狀,淡然一笑,對此並不介意。
陳亨既然追隨陳元璋南征北戰,必然見識過朝廷的波詭雲譎...
因此,絕非凡夫俗子能比擬的存在。
顯而易見,陳亨此刻的舉止,顯然是有意為之,目的正是為了示威。
“看來這位陳將軍對征討海妖之事頗感抵觸呢。”
陳銘暗自思量,麵上卻依舊笑容可掬,繼續說道。
“這批新招募的戰士品質上乘。”
“皆為難得一見的勇士胚子。”
“還請將軍費心教導。”
“區區小事。”陳亨微頷首,詢問過新兵訓練營的位置後,便離開了王府。
....
待陳亨走遠,王府總管悄然靠近陳銘。
瞥了一眼陳亨離去的方向,臉上略帶不悅。
“王爺,這位陳亨將軍雖戰績彪炳,連我這微不足道的平民也聞其威名,但他這般傲慢是否有些過分了呢?”
“王爺您可是天之驕子,真龍血脈。”
“此人如此狂妄,臣以為應當予以訓誡才好。”
“否則日後麻煩恐怕不斷。”
“無須擔憂。”陳銘淡然一笑,神情輕鬆。
“英雄總有傲氣,此番被委以蕩平海妖的重任,陳將軍略有怨言也是人之常情。”
王府總管點頭,隨即露出敬佩之色。
“王爺心胸開闊,真是胸懷天下。”
“果真有王者之誌。”
陳銘含笑而不語。
“休要奉承,言歸正傳。”
王府總管忙低下頭。
“卑職這邊尚在審核糖坊賬目,這就去辦妥。”
.....
遣走總管,陳銘心中不禁有些感歎。
這個年代的大明,雖不及盛唐輝煌,
但畢竟仍是世界頂尖,四方朝貢。
國人的骨氣在曆史積澱下早已養成,自然看不上那些僅知沿海劫掠,遇正軍便逃的海妖。若非前世記憶與史書的警示,
又有誰能料想,
一個小島之國,百年後竟會對華夏子孫造成如此深重的創傷。
想到此處,陳銘的決心更加堅定,誓要鏟除東瀛。
收束思緒,陳銘沉吟片刻,自語道:
“眼前征討海妖僅是序幕。”
“必須讓陳亨的態度有所改觀。”
念及此,陳銘心中一動。
忽地有了靈感。
....
武昌城外。
在隨行侍衛與王府仆從引領下,陳亨迅速踏入新兵營。
此時營地內,新加入的青壯年們三兩成群,談笑風生。
整個營地氛圍異常鬆散。
目睹此景,陳亨眉頭緊鎖,立刻發話:
“千夫長和百夫長何在?”
聽見陳亨的聲音,營地裏有人下意識地望向他。
眾人麵帶疑惑,無人應答。
陳亨身旁,引領道路的王府仆從開口介紹:
“這位是陳亨將軍,是王爺請來指導你們的。”
聽聞仆從話語,眾人這才有所反應……
幾位從王宮庭院走出的守衛穿過人群,望見陳亨一行人,立刻行禮並開口說。
“領主大人。”
陳亨掃視眾人,突然冷冷地命令:“押下去。”
話音剛落,陳亨身旁的護林者衛隊立刻將幾位百戶、千戶按倒在地。
幾個百戶千戶臉上閃過驚恐,最後大聲質問:
“領主為何要拘捕我們?”
“我們是王的侍衛,您想做什麽?”
陳亨的目光冷冽,注視著被捕的幾位首領。
“既然王要你們教導新兵,就該讓他們學會排兵布陣,嚴明紀律。”
“你們卻在此與人閑談?”
“根據我們的帝國軍規,你們應得何種懲罰。”
聞言,幾個百戶千戶頓時啞口無言。
“無話可說了嗎?”
陳亨看著眼前之人,隨後視線移向周圍的士兵。
“既然王命我陳亨訓練你們,你們就該明白,加入軍隊就得遵守軍規。”
“給這些人各鞭笞百下,千戶加倍,以示懲戒!”
麵對陳亨的威壓,幾個百戶無可奈何地低下了頭。
而千戶仍硬著脖子反駁道:
“現在正值新軍成軍之際,正是需要了解民情之時。”
“我們與民眾交談,是為熟悉他們,我們並無過錯!”
陳亨的眼神冷漠,盯著他們說:
“若有異議,受完鞭刑,你們自去向王稟告。”
......
片刻後。
在王宮內。
“王,大事不好了。”
王宮管家匆忙跑進來,臉上滿是慌張。
“剛才從軍營那邊傳來消息。”
“陳亨一到,就將王的侍衛都鞭打了。”
聽到管家的匯報,陳銘心頭一震。
難道是陳亨不滿,故意在此生事?
思索間,陳銘毫不猶豫地起身:
“帶我過去看看。”
......
稍後。
陳銘立於軍營門外。
此刻,陳亨正指揮著手下的衛兵帶領新兵行列訓練。
他的手法純熟,指揮新兵行動如一,紀律嚴明。
顯然,他先前的震懾手段起到了作用。
此刻的新兵對他充滿了敬畏,執行命令一絲不苟。
看著新兵們的表現,陳銘心中有了些想法。
從這些新兵的舉止看來,陳亨並非敷衍了事。
他確實在認真訓練他們。
想到這,陳銘轉向管家。
“去問問被鞭笞的侍衛隊在哪裏。”
管家點頭答應,疾步走去,很快找到了一旁待命的軍官。
不多時,軍官趕來,引領陳銘進入那幾位百戶千戶所在的營房。
一進屋,陳銘便看見幾位侍衛背部血肉模糊,傷痕累累。
見到陳銘,幾個侍衛掙紮著起身致敬。
陳銘揮手示意他們不必起身......
來到他們身旁,審視著他們肩背上的傷痕,陳銘的笑容如春風拂麵,輕聲問道。
“遭受了鞭笞之刑嗎?”
“所以,我便奉命前來助王爺一臂之力。”
陳亨話語堅定,眼神平直,沒有過分的敬畏。
陳銘見狀,淡然一笑,對此並不介意。
陳亨既然追隨陳元璋南征北戰,必然見識過朝廷的波詭雲譎...
因此,絕非凡夫俗子能比擬的存在。
顯而易見,陳亨此刻的舉止,顯然是有意為之,目的正是為了示威。
“看來這位陳將軍對征討海妖之事頗感抵觸呢。”
陳銘暗自思量,麵上卻依舊笑容可掬,繼續說道。
“這批新招募的戰士品質上乘。”
“皆為難得一見的勇士胚子。”
“還請將軍費心教導。”
“區區小事。”陳亨微頷首,詢問過新兵訓練營的位置後,便離開了王府。
....
待陳亨走遠,王府總管悄然靠近陳銘。
瞥了一眼陳亨離去的方向,臉上略帶不悅。
“王爺,這位陳亨將軍雖戰績彪炳,連我這微不足道的平民也聞其威名,但他這般傲慢是否有些過分了呢?”
“王爺您可是天之驕子,真龍血脈。”
“此人如此狂妄,臣以為應當予以訓誡才好。”
“否則日後麻煩恐怕不斷。”
“無須擔憂。”陳銘淡然一笑,神情輕鬆。
“英雄總有傲氣,此番被委以蕩平海妖的重任,陳將軍略有怨言也是人之常情。”
王府總管點頭,隨即露出敬佩之色。
“王爺心胸開闊,真是胸懷天下。”
“果真有王者之誌。”
陳銘含笑而不語。
“休要奉承,言歸正傳。”
王府總管忙低下頭。
“卑職這邊尚在審核糖坊賬目,這就去辦妥。”
.....
遣走總管,陳銘心中不禁有些感歎。
這個年代的大明,雖不及盛唐輝煌,
但畢竟仍是世界頂尖,四方朝貢。
國人的骨氣在曆史積澱下早已養成,自然看不上那些僅知沿海劫掠,遇正軍便逃的海妖。若非前世記憶與史書的警示,
又有誰能料想,
一個小島之國,百年後竟會對華夏子孫造成如此深重的創傷。
想到此處,陳銘的決心更加堅定,誓要鏟除東瀛。
收束思緒,陳銘沉吟片刻,自語道:
“眼前征討海妖僅是序幕。”
“必須讓陳亨的態度有所改觀。”
念及此,陳銘心中一動。
忽地有了靈感。
....
武昌城外。
在隨行侍衛與王府仆從引領下,陳亨迅速踏入新兵營。
此時營地內,新加入的青壯年們三兩成群,談笑風生。
整個營地氛圍異常鬆散。
目睹此景,陳亨眉頭緊鎖,立刻發話:
“千夫長和百夫長何在?”
聽見陳亨的聲音,營地裏有人下意識地望向他。
眾人麵帶疑惑,無人應答。
陳亨身旁,引領道路的王府仆從開口介紹:
“這位是陳亨將軍,是王爺請來指導你們的。”
聽聞仆從話語,眾人這才有所反應……
幾位從王宮庭院走出的守衛穿過人群,望見陳亨一行人,立刻行禮並開口說。
“領主大人。”
陳亨掃視眾人,突然冷冷地命令:“押下去。”
話音剛落,陳亨身旁的護林者衛隊立刻將幾位百戶、千戶按倒在地。
幾個百戶千戶臉上閃過驚恐,最後大聲質問:
“領主為何要拘捕我們?”
“我們是王的侍衛,您想做什麽?”
陳亨的目光冷冽,注視著被捕的幾位首領。
“既然王要你們教導新兵,就該讓他們學會排兵布陣,嚴明紀律。”
“你們卻在此與人閑談?”
“根據我們的帝國軍規,你們應得何種懲罰。”
聞言,幾個百戶千戶頓時啞口無言。
“無話可說了嗎?”
陳亨看著眼前之人,隨後視線移向周圍的士兵。
“既然王命我陳亨訓練你們,你們就該明白,加入軍隊就得遵守軍規。”
“給這些人各鞭笞百下,千戶加倍,以示懲戒!”
麵對陳亨的威壓,幾個百戶無可奈何地低下了頭。
而千戶仍硬著脖子反駁道:
“現在正值新軍成軍之際,正是需要了解民情之時。”
“我們與民眾交談,是為熟悉他們,我們並無過錯!”
陳亨的眼神冷漠,盯著他們說:
“若有異議,受完鞭刑,你們自去向王稟告。”
......
片刻後。
在王宮內。
“王,大事不好了。”
王宮管家匆忙跑進來,臉上滿是慌張。
“剛才從軍營那邊傳來消息。”
“陳亨一到,就將王的侍衛都鞭打了。”
聽到管家的匯報,陳銘心頭一震。
難道是陳亨不滿,故意在此生事?
思索間,陳銘毫不猶豫地起身:
“帶我過去看看。”
......
稍後。
陳銘立於軍營門外。
此刻,陳亨正指揮著手下的衛兵帶領新兵行列訓練。
他的手法純熟,指揮新兵行動如一,紀律嚴明。
顯然,他先前的震懾手段起到了作用。
此刻的新兵對他充滿了敬畏,執行命令一絲不苟。
看著新兵們的表現,陳銘心中有了些想法。
從這些新兵的舉止看來,陳亨並非敷衍了事。
他確實在認真訓練他們。
想到這,陳銘轉向管家。
“去問問被鞭笞的侍衛隊在哪裏。”
管家點頭答應,疾步走去,很快找到了一旁待命的軍官。
不多時,軍官趕來,引領陳銘進入那幾位百戶千戶所在的營房。
一進屋,陳銘便看見幾位侍衛背部血肉模糊,傷痕累累。
見到陳銘,幾個侍衛掙紮著起身致敬。
陳銘揮手示意他們不必起身......
來到他們身旁,審視著他們肩背上的傷痕,陳銘的笑容如春風拂麵,輕聲問道。
“遭受了鞭笞之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