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巍峨的石碑之上,以金篆刻寫著京域內各捐靈石之商戶的姓名及其貢獻數額,八大秘字熠熠生輝:“護國度民,永鎮仙凡!”在日光的照耀下,更顯神聖莊嚴,令觀者無不肅然起敬。


    人群中瞬時沸騰,朝廷重臣、宗門世家尤為矚目。他們目光熾熱,周身法力激蕩,仿佛刹那間血脈凍結,身軀僵硬無法動彈。留名青史,流傳萬古,此舉即便耗盡萬枚上品靈石亦難以求得。然而如今隻需捐資助建那修煉道路,便有機會鐫名於碑石之上,此乃揚名立萬的無上良機!


    頓時,場中眾人皆心生懊悔。想那楚王親自遣使上門勸募之時,自己竟鬼迷心竅未曾施以援手,悔之晚矣,痛徹心扉!


    捐出靈石助築石碑的商戶們目睹此景,心中翻江倒海,欣喜若狂。自己的名字將鐫刻在這天地之間,讓世人瞻仰。如此意想不到的榮幸,讓他們深感此舉之價值無比。身為商人,在修真界地位低微,聲譽不佳,尤其如陳元璋般出身貧賤,曾受地主欺淩,如今雖登基為帝,卻對商人地主愈發鄙夷。而此刻,他們的名聲終於有了提升的機會!


    旋即,此事震動京城,那修煉道路與石碑成了家戶喻曉的話題。石碑上的姓名令京城之人知曉了一批慷慨解囊助建修煉大道的商戶。於是,這些商戶的聲望和社會評價瞬間飆升。


    民眾們寧願多行數裏,也要到他們的店鋪購物支持。商人們私下盤算一番,發現所捐出的靈石僅用了不足三個月時間,便已迴本盈利,且隨著名聲鵲起,未來收益更是滾滾而來。


    商戶們不禁對陳銘感恩戴德,若非楚王最初選擇了他們作為募捐對象,怎會有今日之榮耀?此刻他們內心深處對楚王的敬仰之情如同滔滔江水,直湧心頭,崇敬至極,幾乎頂禮膜拜。若是楚地距離京城不遠,他們必定會親赴王府叩謝。


    那些未參與捐款的朝廷官員與世家大族見此情形,頓時追悔不已。他們悔恨為何當初沒有捐出靈石,否則此刻石碑上留名之人便會有他們。或許因此,還能順風順水地提升仕途。


    在此之前,這些商戶向來被視為修真界的底層人,平日裏哪怕是一個小小的修士也不會給予他們正眼。但現在,自從立起了這塊石碑之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這些修士的社會地位瞬間飆升如日中天,每一個行走之間,皆散發著修煉者的傲岸之意。


    未曾捐獻靈石的朝堂巨頭與修真世家,內心隻剩下同一個意念——必須捐贈,必須在仙道紀功碑上留下名字,必須贏得萬古流傳的美譽!


    隨著時光流轉,靈晶石路聲名鵲起,甚至於遠離京都的修士,也紛紛慕名而來,專程前來參悟靈晶石路所蘊含的玄妙。


    消息傳入紫禁城內的皇室秘境。端坐龍椅上的陳元璋震驚不已,幾乎無法置信自己所聽到的一切。他的六弟陳棣研發出的這條靈晶石路,竟然能夠掀起這般浩大的波瀾。


    無論是凡夫俗子,還是高階修士,都對靈晶石路讚不絕口,顯而易見,此路必然非比尋常。


    “六弟陳棣,這小子怕不是真正的煉器奇才吧?隨手煉製出的東西,竟引來京師大地的震動。”


    陳元璋起身,感慨萬分地說道。


    “陛下,聽說這靈晶石路質地平整光潔,堅固耐磨,奇妙無比呢。”


    馬皇後站在一側,眼中閃爍著探究的好奇光芒。


    “父皇,六弟還為捐助之人設立了一座紀功碑,所以先前那些商賈隨之聲譽鵲起,捐出的靈石,不出三個月便能憑借商機迴收。”


    陳標話語間,對六弟的智慧讚賞有加。


    陳元璋按捺不住內心的向往,隨即喚上馬皇後和陳標,一同前往城門處親眼看一看那傳說中的靈晶石路。為了不影響市井秩序,一行人皆以普通修士裝扮出行。


    待眾人抵達城門口,眼前所見的靈晶石路令陳元璋瞠目結舌。


    他疾步踏上石路,興奮得連連跳躍三次,口中連唿:“妙哉,妙哉,妙哉!”


    陳標隨之踏足石路之上,同樣滿臉興奮:“果真與六弟描述無二,靈晶石路平整堅實,確是便捷非常。”


    一時間,陳元璋心中暗忖:若是能讓靈晶石路遍布大明朝土,對於穩固朝廷統治無疑將產生巨大助力。邊疆一旦遭遇戰事,軍隊即可迅速調動,自各地奔赴前線支援。迴想前些日子,陳棣鎮守的北平遭受重圍,形勢危急,倘若那時已有靈晶石路貫穿全國,各地援軍定能快速集結,北平之危亦可迎刃而解。


    正當此時,一群曾在紀功碑上留名的商人經過,立刻引起了人群的騷動與圍觀。


    “快瞧,那就是在仙道紀功碑上留名的大善人啊。”


    “這一迴,他們可是震動了整個京都,留名萬世了。”


    “他們的子孫後代都能見證先祖之名,這樣的榮耀,實在讓人羨慕不已。”


    陳元璋擠入人群,不禁驚訝萬分。未曾料想,借助那塊紀功碑,原本籍籍無名的商人竟一夜之間家喻戶曉。


    這當真是神奇之事。


    隨後,商人們的交談聲飄進了陳元璋的耳中:


    “真沒想到,當年我們雖不情願繳納的靈石,如今卻讓我們揚名立萬了。”


    自今日始,吾輩終於能挺拔脊梁,傲立人間矣。”


    “誠然,昔日曾怨責楚王殿下,如今觀之,實乃我等鼠目寸光所致。”


    “鋪設靈石大道乃澤被蒼生、裨益邦國之盛舉,當得天下萬民共襄此壯舉。”


    陳元璋聞之,欣慰地點了點頭。


    原來,六皇子並非肆意妄為,倚仗權勢欺壓那些手無寸鐵的商戶。恰恰相反,這批率先出資之人因而聲名鵲起,獲益良多。


    借助他們的資助,先行建成一段靈石大道,從而贏得美譽。


    由此觀之,六皇子陳銘果真頗有智略與手腕。


    未察覺之間,陳元璋對陳銘的評判已悄然提升。


    ……


    ……


    靈石大道在京都甫一亮相,即刻引起轟動。


    幾日後。


    這樁佳音傳迴武昌城內。


    頓時,武昌上下的官員們無不歡欣鼓舞。


    靈石大道的成功建設,亦是武昌之城的榮耀。


    自此以後,武昌之人在外人麵前行走,便可自豪地展示其輝煌。


    “恭賀殿下,旗開得勝!”


    王綺夢款款走近,眼波中閃爍著喜悅之意。


    “今日殿下一展雄風,傳令,王府上下眾人都有賞賜!”


    陳銘揮手一笑,滿臉春風。


    “謝過殿下!”眾多侍衛、家仆、丫鬟紛紛麵露喜色。


    靈石大道在京都打開了新的局麵。


    對此,陳銘自然欣喜萬分。


    這意味著,後續的道路修建計劃將得以順利推進。


    既能向陳元璋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使他心滿意足。


    又不用耗費武昌一分一毫。


    更兼借此機遇,還可以贏得一片讚譽之聲。


    真是千載難逢的好事,一箭三雕!


    “愛妃,筆墨侍候!”陳銘輕喚一聲。


    此刻,料想陳元璋已然領略到靈石大道那平滑堅實、通行便捷的諸多優點。


    必須立刻乘熱打鐵,找他開口要經費。


    “遵命!”


    王綺夢移步至書案之前,左手穩托硯台,右手握持墨錠,嫻雅地研磨起來。


    陳銘提筆疾書,片刻工夫便揮灑完畢一封親筆信函。


    隨後蓋上官印,立即遣送快馬送往京都。


    此時,阿月拉、阿素丘這對姊妹走來。


    望著她們高高隆起的腹部,陳銘不禁笑容滿麵。


    待這兩個孩兒出世,係統必定會賞賜許多珍貴之物。


    “殿下,若能將靈石大道修至妾身故鄉,往後我們姊妹歸鄉省親之路,必會順暢得多。”阿月拉眼中流露出憧憬之情。


    阿素丘同樣滿懷期待地看著陳銘。


    “此事易如反掌。”陳銘語氣豪邁地說:“等到應天府的工程完工,本王定會讓新道通達你們部族之地。”


    “多謝殿下。”


    阿月拉、阿素丘聽罷,臉上洋溢著歡喜。


    陳銘輕輕撫摸她們的孕肚,笑眯眯地道:“罷了,迴去安胎要緊,等孩子們降生之後,本王自有重賞給你們。”


    阿月拉、阿素丘雙頰飛紅,那紅暈一直延伸至潔白的頸項。


    一旁,自燕地帶迴的徐妙錦目睹此景,瞬時間羞澀地漲紅了臉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小商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雲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雲迪並收藏大宋小商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