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
陳銘遣出的親信尚未抵達天都城,陳元璋的親筆信函卻已先行送達武昌城。
“父皇又有書信到了。”
楚王府中,陳銘手中握著信函,不禁苦笑一聲。無需猜測,那信箋中必然不會有半點好消息。
他展開信紙,目光如電,一目十行地快速瀏覽。果然不出所料,陳元璋又在訴苦,聲稱仙廷寶庫拮據,就連仙官們的俸祿發放都成問題;後宮嬪妃們緊衣縮食,連製備新仙衣的材料費都難以負擔。
他還要求陳銘體諒父皇的難處,為仙廷分憂解難,務必盡快修複靈脈通道。至於所需的巨額靈石,等到未來大明仙朝寶庫充裕時,自然會予以補償。
“信裏寫了些什麽?”
王綺夢端來一杯溫熱的靈茶,嫋嫋走向陳銘身邊……
\"父皇曾言,金銀非首要,大道之路務必修建!\"陳銘麵露一絲無可奈何。
這般狡黠,哪裏有半分仙帝的風範?
竟還妄圖以日後靈石補償之言糊弄人。
即便是稚齡孩童,也不會輕易相信!
陳公啊,您實乃一位深藏不露的老狐狸。
\"呀!\" 王綺夢失了方寸。
她親手捧起一杯溫熱的靈茶遞至陳銘手中,隨後毫不猶豫地道:\"臣妾即刻致信家中,懇請家父務必出資相助。\"
\"愛妃毋需憂慮,此事無需你費心,孤自有應對之策。\"
陳銘輕輕一笑,眼中掠過一道堅定與自信。
父皇,既然你欲行此事,若施以小計,還望勿怪。
......
......
應天府境內。
陳銘派遣的那些心腹弟子終抵目的地。
他們甫入城池,便徑直闖入一家富賈之家。
\"楚王有諭,鋪設靈石大道乃是一項澤被蒼生之舉,京城之眾均負有獻納靈石之責。\"
\"靈石大道?此言從未聽聞。\" 商賈頓時震驚不已。
與此同時,他的內心已然暗自叫苦。
楚王竟遣人親自登門索捐,今日看來是非出血不可了。
\"捐獻靈石之後,自當為您豎立功德碑,令您的大名流傳千秋萬代,此舉可謂曠世之功,爾當暗自慶幸矣!\"
\"曠世之功——\" 商賈麵色顯得尤為尷尬。
顯而易見,楚王倚仗自身地位,肆意妄為。
顯然是在胡亂行事。
所謂立碑,不過是空頭支票。
鋪設靈石大道耗費巨大,若無朝廷支持,斷難實現。
\"微臣實在是囊中羞澀,無力捐助。\" 商賈囁嚅著,聲音細若蚊鳴。
\"放肆!你竟敢抗拒楚王之命!\"
其中一位楚王的心腹弟子取出楚王令牌,猛地拍在桌案之上,瞬時嚇得商賈臉色蒼白。
作為一位手無寸鐵、身無官職的生意人,
最懼怕的便是官員上門。
更別提此刻來者背後還有一位尊貴無比的親王。
罷了,罷了!
破財消災。
\"修路之舉,確是善舉,我……我願捐出!\"
商賈踉蹌走進內室,捧出一隻木質寶箱,內含二萬枚靈石。
\"待大道建成後,定會立碑銘記,鐫刻您的姓名。\"
話音剛落,兩人攜寶箱內的靈石離去。
商賈眼神迷茫,想到自己損失的二萬枚靈石,不禁心頭陣陣疼痛。
緊接著,他們依樣畫葫蘆,繼續前往多位同樣腰纏萬貫卻毫無權勢的商賈之家。
幾個來迴之間,便迅速籌集到了二十萬枚靈石。
消息不出半個時辰,便傳到了陳元璋耳中。
聞此變故,陳元璋勃然大怒。
他一把將手中的靈茶杯擲於地上,碎裂之聲響徹大殿。
\"孽障老六,看我不把你五花大綁帶迴王府,剝了你的修行皮骨!\"
\"父皇,請問發生了何事,讓您動怒至此?\" 陳標急忙上前詢問。
\"那個孽障竟然膽敢仗著自己的身份,公然向眾多商賈強行募捐二十萬枚靈石。\"
陳元璋怒火中燒,麵色漲紅如豬肝。
陳標的內心也為之一震。
六弟的膽子也太大了吧。
須知,盡管父皇對商賈和地主頗有嫌隙,但他出身貧寒,最痛恨的便是仗勢欺人、魚肉百姓的行為... ...
\"父皇勿怒,六弟盡管行事頑劣,其內心仍不失為赤誠善良之輩,此般行徑必有難言之隱。”
“豈容他如此放肆,必要將他束縛,施以戒尺教訓一番。”陳元璋眼中閃過一道雷霆之怒。
“殿下,且寬心。”
馬皇後蓮步輕移,柔聲勸解:“六皇子智計出眾,此舉必定有所因由,宜先行詢問原委,而後論罪不遲。”
“愛妻所言甚是,吾即刻修書一封,質詢逆子此舉之意。”陳元璋終究按捺住怒火,接受了馬皇後的建議。
……
……
數日之後。
陳元璋問責之函與派出的秘密使者幾乎是同時抵達了武昌府地界。
閱讀著手中的書信,陳銘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了陳元璋怒不可遏的畫麵。
他不由得暗自嗟歎。
家父大人在諸多方麵皆堪稱楷模,唯獨這脾性太過急躁,猶如修真界的狂風驟雨,稍有不慎便可傷人性命。
陳銘令侍從來磨墨準備,隨後展開宣紙,提筆疾書迴信。
須臾之間,信已寫畢。信使接過迴信,躍上神駿戰馬,飛馳趕往京城。
隨後,陳銘步入大殿,召見剛剛完成使命歸來的親信。
見到他們平安歸來並順利完成了任務,陳銘喜形於色,立刻下令:“速傳武昌文武百官至楚王府共議要務。”
不一會兒工夫,武昌文武百官悉數齊聚大殿兩側。
陳銘鄭重宣布:“本王決定,自今日起,啟動武昌通往應天府的仙路建設工程!”
大臣們麵麵相覷,議論紛紛,心頭疑慮重重。
“修建仙路所需資源龐大,此事必須慎之又慎。”
“正是,早前在京師籌募,竟未能募集到一兩仙銀。”
“萬一失策,武昌隻怕將麵臨傾覆之危矣!”
陳銘挺直腰板,眼神堅定,聲音雖不高亢卻透出無比的信心:
“諸位無需憂慮,一旦這條仙路建成,京城源源不斷而來的仙銀便會滾滾而來。”
“本王已決意,率修路隊伍啟程,直奔應天府。”
“首條仙路,便從京師之地開始修建。”
盡管眾多臣子心存疑惑擔憂,但既然陳銘已然拍板決定,便無人再敢異議。
陳銘見無人反對,滿意地點點頭,旋即轉身離去。
此時此刻,雖然手頭資金尚顯拮據,但這仙路,無論如何必須馬上開建。
武昌官員捐贈的資金,再加上京城商人慷慨解囊的二十萬兩仙銀,料想足以鋪設數十裏的仙石大道了。
此外,為了向京城展示修路的決心,這條路必須從京城開始修築。
言出法隨,陳銘立即下令,在禁衛軍的嚴密保護下,武昌城的修路大軍攜帶各類法寶與修煉材料,向著應天府進發而去。
……
……
修路隊伍氣勢如虹,引來沿途無數百姓圍觀。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邪修勢力對此覬覦不已。
然而,當他們看見這支身披製式靈甲、威嚴肅穆的正規軍隊在一旁護衛時,一個個都隻得打消了半途截殺的念頭。
鑒於修路隊伍中有大量工匠,前行速度自然不會太快。
而攜帶陳銘迴信的信使則早已提前一步抵達了應天府。
皇宮內,後花園中。
陳元璋安坐於石凳之上,小心翼翼地打開了陳銘的迴信。
“重八,看老六是如何解釋的?”馬皇後滿臉關切之情。
陳元璋一麵瀏覽信件,一麵迴應道:
陳銘遣出的親信尚未抵達天都城,陳元璋的親筆信函卻已先行送達武昌城。
“父皇又有書信到了。”
楚王府中,陳銘手中握著信函,不禁苦笑一聲。無需猜測,那信箋中必然不會有半點好消息。
他展開信紙,目光如電,一目十行地快速瀏覽。果然不出所料,陳元璋又在訴苦,聲稱仙廷寶庫拮據,就連仙官們的俸祿發放都成問題;後宮嬪妃們緊衣縮食,連製備新仙衣的材料費都難以負擔。
他還要求陳銘體諒父皇的難處,為仙廷分憂解難,務必盡快修複靈脈通道。至於所需的巨額靈石,等到未來大明仙朝寶庫充裕時,自然會予以補償。
“信裏寫了些什麽?”
王綺夢端來一杯溫熱的靈茶,嫋嫋走向陳銘身邊……
\"父皇曾言,金銀非首要,大道之路務必修建!\"陳銘麵露一絲無可奈何。
這般狡黠,哪裏有半分仙帝的風範?
竟還妄圖以日後靈石補償之言糊弄人。
即便是稚齡孩童,也不會輕易相信!
陳公啊,您實乃一位深藏不露的老狐狸。
\"呀!\" 王綺夢失了方寸。
她親手捧起一杯溫熱的靈茶遞至陳銘手中,隨後毫不猶豫地道:\"臣妾即刻致信家中,懇請家父務必出資相助。\"
\"愛妃毋需憂慮,此事無需你費心,孤自有應對之策。\"
陳銘輕輕一笑,眼中掠過一道堅定與自信。
父皇,既然你欲行此事,若施以小計,還望勿怪。
......
......
應天府境內。
陳銘派遣的那些心腹弟子終抵目的地。
他們甫入城池,便徑直闖入一家富賈之家。
\"楚王有諭,鋪設靈石大道乃是一項澤被蒼生之舉,京城之眾均負有獻納靈石之責。\"
\"靈石大道?此言從未聽聞。\" 商賈頓時震驚不已。
與此同時,他的內心已然暗自叫苦。
楚王竟遣人親自登門索捐,今日看來是非出血不可了。
\"捐獻靈石之後,自當為您豎立功德碑,令您的大名流傳千秋萬代,此舉可謂曠世之功,爾當暗自慶幸矣!\"
\"曠世之功——\" 商賈麵色顯得尤為尷尬。
顯而易見,楚王倚仗自身地位,肆意妄為。
顯然是在胡亂行事。
所謂立碑,不過是空頭支票。
鋪設靈石大道耗費巨大,若無朝廷支持,斷難實現。
\"微臣實在是囊中羞澀,無力捐助。\" 商賈囁嚅著,聲音細若蚊鳴。
\"放肆!你竟敢抗拒楚王之命!\"
其中一位楚王的心腹弟子取出楚王令牌,猛地拍在桌案之上,瞬時嚇得商賈臉色蒼白。
作為一位手無寸鐵、身無官職的生意人,
最懼怕的便是官員上門。
更別提此刻來者背後還有一位尊貴無比的親王。
罷了,罷了!
破財消災。
\"修路之舉,確是善舉,我……我願捐出!\"
商賈踉蹌走進內室,捧出一隻木質寶箱,內含二萬枚靈石。
\"待大道建成後,定會立碑銘記,鐫刻您的姓名。\"
話音剛落,兩人攜寶箱內的靈石離去。
商賈眼神迷茫,想到自己損失的二萬枚靈石,不禁心頭陣陣疼痛。
緊接著,他們依樣畫葫蘆,繼續前往多位同樣腰纏萬貫卻毫無權勢的商賈之家。
幾個來迴之間,便迅速籌集到了二十萬枚靈石。
消息不出半個時辰,便傳到了陳元璋耳中。
聞此變故,陳元璋勃然大怒。
他一把將手中的靈茶杯擲於地上,碎裂之聲響徹大殿。
\"孽障老六,看我不把你五花大綁帶迴王府,剝了你的修行皮骨!\"
\"父皇,請問發生了何事,讓您動怒至此?\" 陳標急忙上前詢問。
\"那個孽障竟然膽敢仗著自己的身份,公然向眾多商賈強行募捐二十萬枚靈石。\"
陳元璋怒火中燒,麵色漲紅如豬肝。
陳標的內心也為之一震。
六弟的膽子也太大了吧。
須知,盡管父皇對商賈和地主頗有嫌隙,但他出身貧寒,最痛恨的便是仗勢欺人、魚肉百姓的行為... ...
\"父皇勿怒,六弟盡管行事頑劣,其內心仍不失為赤誠善良之輩,此般行徑必有難言之隱。”
“豈容他如此放肆,必要將他束縛,施以戒尺教訓一番。”陳元璋眼中閃過一道雷霆之怒。
“殿下,且寬心。”
馬皇後蓮步輕移,柔聲勸解:“六皇子智計出眾,此舉必定有所因由,宜先行詢問原委,而後論罪不遲。”
“愛妻所言甚是,吾即刻修書一封,質詢逆子此舉之意。”陳元璋終究按捺住怒火,接受了馬皇後的建議。
……
……
數日之後。
陳元璋問責之函與派出的秘密使者幾乎是同時抵達了武昌府地界。
閱讀著手中的書信,陳銘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了陳元璋怒不可遏的畫麵。
他不由得暗自嗟歎。
家父大人在諸多方麵皆堪稱楷模,唯獨這脾性太過急躁,猶如修真界的狂風驟雨,稍有不慎便可傷人性命。
陳銘令侍從來磨墨準備,隨後展開宣紙,提筆疾書迴信。
須臾之間,信已寫畢。信使接過迴信,躍上神駿戰馬,飛馳趕往京城。
隨後,陳銘步入大殿,召見剛剛完成使命歸來的親信。
見到他們平安歸來並順利完成了任務,陳銘喜形於色,立刻下令:“速傳武昌文武百官至楚王府共議要務。”
不一會兒工夫,武昌文武百官悉數齊聚大殿兩側。
陳銘鄭重宣布:“本王決定,自今日起,啟動武昌通往應天府的仙路建設工程!”
大臣們麵麵相覷,議論紛紛,心頭疑慮重重。
“修建仙路所需資源龐大,此事必須慎之又慎。”
“正是,早前在京師籌募,竟未能募集到一兩仙銀。”
“萬一失策,武昌隻怕將麵臨傾覆之危矣!”
陳銘挺直腰板,眼神堅定,聲音雖不高亢卻透出無比的信心:
“諸位無需憂慮,一旦這條仙路建成,京城源源不斷而來的仙銀便會滾滾而來。”
“本王已決意,率修路隊伍啟程,直奔應天府。”
“首條仙路,便從京師之地開始修建。”
盡管眾多臣子心存疑惑擔憂,但既然陳銘已然拍板決定,便無人再敢異議。
陳銘見無人反對,滿意地點點頭,旋即轉身離去。
此時此刻,雖然手頭資金尚顯拮據,但這仙路,無論如何必須馬上開建。
武昌官員捐贈的資金,再加上京城商人慷慨解囊的二十萬兩仙銀,料想足以鋪設數十裏的仙石大道了。
此外,為了向京城展示修路的決心,這條路必須從京城開始修築。
言出法隨,陳銘立即下令,在禁衛軍的嚴密保護下,武昌城的修路大軍攜帶各類法寶與修煉材料,向著應天府進發而去。
……
……
修路隊伍氣勢如虹,引來沿途無數百姓圍觀。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邪修勢力對此覬覦不已。
然而,當他們看見這支身披製式靈甲、威嚴肅穆的正規軍隊在一旁護衛時,一個個都隻得打消了半途截殺的念頭。
鑒於修路隊伍中有大量工匠,前行速度自然不會太快。
而攜帶陳銘迴信的信使則早已提前一步抵達了應天府。
皇宮內,後花園中。
陳元璋安坐於石凳之上,小心翼翼地打開了陳銘的迴信。
“重八,看老六是如何解釋的?”馬皇後滿臉關切之情。
陳元璋一麵瀏覽信件,一麵迴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