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璋示意陳標繼續誦讀奏折內容,他倒要瞧瞧陳銘會擺出何種堂皇的理由。


    接下來,陳標讀出了陳銘援引古籍經典,敘述封地中種種艱難困苦的情形,包括之前為了支援北方的老四陳棣,武昌的百姓甚至淪落到賣兒鬻女的地步。


    提及楚王府時,陳銘更是直言不諱:


    “父皇明鑒,若明年王府境況仍無改善,兒臣願攜帶妻兒重返父皇膝下,以便隨時盡孝……”


    “現今兒臣生活艱辛無比,父皇若不垂憐,至少請您想想那些嗷嗷待哺的孩子——孟熜、孟炯,還有您疼愛的小孫女羲米啊,父皇!”


    陳元璋麵色鐵青,而陳標的口述也在最後一段內容之後險些繃不住笑意,實在是荒唐至極。


    原本陳標對於先前的文字,心中暗讚六弟陳銘在修煉心得上的闡述頗有見地。然而,緊接著的內容卻令他瞠目結舌,哪有人在仙訊中哀鴻遍野、悲憤難抑的?怕是唯有我那性情獨特的六弟楚王陳銘了吧。


    兩人沉默許久,終由陳元璋忍不住怒聲道:“你看!你看這寫的什麽!竟敢這般蔑視天道,違背仙旨?聲稱貧窮以逃避修道重任,這算怎麽迴事?”


    陳元璋越說越氣,語氣陡然加重:“哼!當我們坐鎮應天府,難道就成了聾啞盲人不成?我隻是讓他負責修繕自應天府通往東南西北的兩條仙道而已!不願承擔便罷,何須這般哭訴貧困?莫非還需朕身為仙帝,向他低頭致歉不成?”


    陳標一時呆滯,以為聽錯,反問:“父皇,之前不是說隻要六弟修複武昌至應天府的仙道就行了麽?怎的變成了要修應天府至四方邊界的仙道呢?”


    陳標慢慢迴過神來,不禁咂舌。此前陳元璋曾言,從應天府往北,僅需完成那一條仙道,所需耗費的靈石就可能高達百萬之巨。如今卻是橫縱各一條,總計四條仙道,豈不是至少要耗費四百萬靈石作為起始資金?也無怪乎六弟會在仙訊中怨念叢生,連妻兒也被牽扯其中。


    對此情景,陳標對陳銘不由得心生同情,並為自己曾在陳元璋麵前提議朝廷修築靈石大道一事感到羞愧。若換成性情耿直的四弟陳棣,此刻或許會懷疑陳元璋這位仙帝老子是否在為他這位儲君兄長繼承仙位鋪路……


    思及此,陳標內心的矛盾愈發強烈,這時陳元璋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輕蔑:“六弟究竟有幾多靈石財寶,誰能知曉?讓他拿出多少就修多少仙道便是!反正咱們身為仙帝,並不需要出一分一毫的靈石。”


    聽到這話,陳標愣住了。盡管如此,一想到陳元璋竟然要求陳銘修建總長上萬裏的仙道,所需消耗的靈石恐怕至少相當於大明一年仙稅收入的四分之一,這讓陳標頓感荒誕不已。


    於是,陳標立刻迴應:“父皇……若是兒臣身處六弟之位,哪怕是一條仙道,隻怕也無力承擔,更別提半條了!”


    陳元璋頗為無奈。他一直期待陳標能夠像自己一樣,在麵對臣子時展現出足夠的強硬。即便如此,陳銘與陳標同為他的親子,兄弟倆能和睦相處,倒也不失為一件幸事。


    陳元璋心中略作寬慰後,便靈魂拷問道:“你可知無論是朕的內務府還是戶部,都無法籌集到半分靈石!朕囊中羞澀,戶部仙庫亦已空虛至極,你這個儲君手中又握有何等財富?”


    陳標不假思索,連連搖頭否認。陳元璋猛拍大腿,感慨道:“這就對了嘛!”


    然而第六子陳靈玉富甲一方,其財富竟遠超身為皇儲的陳元璋與其身為王子的大哥陳標!


    “迴溯往昔,在吾等幼時,他便猶如鄉間那位富有的田舍翁一般!”


    陳元璋神色肅穆地道出此言。


    “武昌地處瑤池福地,乃修煉資源豐富的仙域之一,更是大衍修真界糧食供給的重要省份!”


    “然而此地諸多修士部族林立,獨立自治,難以統馭。”


    他目光炯炯地看著陳標,慎重其事地說:“我已悟透修建靈石道路的重要性,故其餘地域乃至邊陲要塞的建設,皆可稍作等待……”


    “然而通往武昌的靈石道路,卻是刻不容緩,必須盡快修建完成!”


    陳標聽罷,眉頭緊鎖,沉思片刻,開口問道:“我們該如何說服六弟心甘情願出資修築這條靈石之路呢?”


    陳元璋從容不迫地迴答陳標,並傳授對策:“此事,且聽我說,老兄,你隻需如此這般書寫……”


    陳元璋言語中蘊含深意,執筆的陳標隻覺心潮澎湃,難以平靜。


    他暗自揣摩,待陳靈玉閱畢,不知會有何種感慨與反應,有時候甚至需在陳元璋的催促之下,才能繼續揮毫潑墨……


    武昌,楚王府。


    陳銘望著眼前浮現的金光璀璨的仙諭,心中滿是無奈。


    何時起,這仙諭竟如凡間的紙張般尋常,且總是以最快的法訣送達武昌府邸?


    腹誹一番之後,陳銘展開仙諭,字跡躍然紙上,仿佛陳元璋此刻就站在他的麵前,陳述種種困難。


    仙諭中提到,紫禁城已有許久未曾修繕,皇後與眾仙女的衣裳皆已破損,反複修補,雲雲。


    陳銘啞然失笑,直接跳至最後幾行。


    “朕囊中羞澀啊!朝中收取的天地靈氣早已盡數分配給各州郡用於修行及防禦……”


    “難道你陳靈玉以為朕不願為你鋪設那條靈石大道麽?關鍵在於靈氣儲備啊!若是有足夠的靈氣,朕何至於向親子求助至此……”


    陳銘拂袖而去,將仙諭隨手拋在一旁角落。


    隨即提筆寫道:


    “逆命並非微臣初衷,實因力有未逮,無法踐行也……”


    紫禁城內,禦書房之中。


    陳標注音最後一個字,緩緩念出:“兒臣雖欲為我大明仙國貢獻力量,但父皇必深知兒臣現狀,兒臣並未於封地中聚斂靈石,就連資助四哥北伐的資金,也是封地百姓節衣縮食,點滴積攢而來……”


    陳元璋聞此言,不由得麵皮一陣抽搐。


    老六這家夥,比起自己來說,裝窮的功夫更加爐火純青!


    不過關鍵問題是,他真窮嗎?


    朕是真的缺少靈氣,而他陳靈玉才是真正藏著豐厚靈石的守財奴啊!


    於是,他指示陳標擬寫旨意,直指陳靈玉不孝之罪:


    修築靈石大道之事,你不可推脫!條件任由你提出,縱然所需靈石無數,你也休想從朕這裏索取分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小商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雲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雲迪並收藏大宋小商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