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安康,兒臣未能親侍左右以盡孝意……”
金碧輝煌的紫禁宮中,禦書房內,陳元璋靜坐於榻上,微微皺眉,聽著陳標的匯報。馬皇後在一旁笑謔相詢。
“看樣子老六對你這個父親還是相當尊敬的嘛……”
陳元璋臉色微變,不過難得的是,並未出口責怪遠在武昌的六皇子陳銘。陳標略帶笑意,接著誦讀起了接下來更為煽情的話語。
書房內的馬皇後不時發出輕笑,並插言點評。陳元璋的臉色愈發陰鬱,正當他欲發作之際,陳標的口中話語卻陡然轉變:
“恭祝吾皇萬安,陳家喜添新丁,近日兒臣家中添了一女一子,也就是父皇您的長孫女與次孫子!”
“關於長孫女,兒臣決定仿照太古李唐聖祖的做法,先以其乳名羲米稱唿,待她長大後再正式賜名。”
“而次孫子兒臣為其取名為陳孟炯,不知父皇以為如何……”
聽完這些,馬皇後瞬間呆住,隨即看向依舊麵無表情的陳元璋,驚訝道:“哎呀!這才多久?老六竟然已經有了三位子女了!”
話鋒一轉,馬皇後想起了陳銘喜好廣納妾室的習性,不禁覺得頗為有趣,笑言:“到時候陳家的第三代,怕是前十位都是老六的孩子啦哈哈……”
陳元璋沉默良久,未曾開口迴應。
說罷,他又帶著一絲不滿的語氣問道:
“羲米?這是何等奇異的道號?”
“哪個修煉世家會給自家孩兒取如此獨特的道號呢?”
正當他準備進一步責難之際,陳標低聲提醒道:
“陛下,六弟對此有所解釋……”
陳元璋喉嚨一哽,帶著些微不滿示意陳標繼續轉述,仿佛責怪他為何中途停下來一般。
“羲者,乃月之陰神也……”
“米象征黎民百姓不可或缺之物,也是貫穿神州曆史之根本……兩者相融,微臣但願羲米能如月宮仙子般潔淨無瑕,卻又不脫離人間煙火之氣……”
聽畢,陳元璋並未發表評論。然而,深研四書五經及人文史籍的陳標則低聲讚歎道:
“六弟果然藏有高深修為!”
陳元璋淡淡地哼了一聲,故作從容地道:
“也僅此而已,不過看起來除了修行女子之外,他倒確實讀了不少典籍。”
“大將軍,待你迴去之後,務必給六弟傳信,讓他年後帶羲米前來應天府。如果他不願帶孩子前來,那他本人也不必來了!”
聞此言,馬皇後不禁莞爾一笑:
“你看你……依我之見,應該是我們前往武昌才是。”
“你想啊,短短數月,老六就成了三個孩子的父親了。萬一過了一年呢?”
她語氣中帶著一絲激動,提高了嗓門:“那個時候,隻怕我們在武昌出現時,孩子們會圍繞著我們跑來跑去,隻怕我們都照顧不過來呢!”
陳元璋試圖維持麵無表情的樣子,但也忍不住嘴角上翹。
最後他強行壓抑住笑意,冷哼一聲道:
“哼!我看不如讓老六迴應天府,朕專門為他挑選一些資質出眾的女弟子,看他究竟能有多少生育之力!”
聽到這個建議,馬皇後翻了個白眼以示不滿。
陳標適時插話道:
“另外……”
說完,他拿起已經讀完的文書,放在陳元璋和馬皇後中間的桌上,接著誦讀道:
“除了稟告陛下我陳家又添新丁之外,微臣還有一事懇請陛下予以支持……”
“靈石水泥,乃是開創時代之神奇法寶!”
“微臣日前向北修行,晝夜兼程,用了八日時間,返迴武昌更耗費了二十餘日……”
“倘若能夠運用靈石水泥修築一條自應天府通達北方各鎮的道路,一旦邊疆發生戰事,軍隊行進其間,瞬息可至!”
“……”
“隻需遍布天下的靈石水泥道路暢通無阻,微臣堅信,那時天下再無叛亂之地矣!”
一時之間,屋內陷入了沉寂。
終於,馬皇後率先打破了平靜:
“倘若正如六弟所言,這靈石水泥堅固堪比頑石,能夠修築一條直抵北平的靈石水泥大道……”
話未說完,陳元璋便不悅地打斷道:
“哼!簡直是胡言亂語!世間怎可能有此等神奇之物存在?”
“老六這家夥從來就沒有靠譜的時候,再說,修這麽長的路,朝廷財政吃得消嗎?”
每當陳元璋提出有理有據的觀點時,馬皇後通常不會反駁。就像現在,話題涉及到了國庫財政問題……
他深知修真界的朝廷一年所得靈石與珍材,僅堪維係九境防線的需求,再也無法分出多餘的資源他用。然而陳標卻麵露激動之情,甚至難以自製。
見陳元璋對如此珍貴的建議及寶物竟毫不猶豫地予以拒絕,他趕忙勸說道。
“父皇啊!”
“六弟兒臣深信不疑!”
“隻要建成那條靈石道路,無論天災橫行或是逆賊作亂,朝廷都能瞬間作出迴應!”
馬皇後以眼神示意陳標稍安毋躁,然而陳元璋卻是語氣沉重地道。
“你以為朕見識淺薄麽?”
“你身為儲君,平素又常料理國事,難道還需朕親口告訴你戶部仙庫的現狀麽?”
陳標一時呆住,在陳元璋帶有責備之意的話語下,他才驀然清醒過來。如今大明仙庫幾近空虛,比之貧瘠之地更為淒涼,加之殘元勢力尚未完全消滅,大明的所有實力皆需傾注於對抗北疆殘元之上。每年征收而來的靈石與珍材,幾乎立即便用於北方邊防。如今形勢之下,的確無力再去修建哪怕一條傳說中的靈石大道。
然而深知交通便利對於穩固仙朝江山的重要性,陳標心中實感不甘。但他明白,沒有充足的資源支持,即便是身為儲君,也無法憑空變出所需的靈石。
思及此,陳標頗覺失落,但仍向陳元璋及馬皇後道歉,承認自己先前的失禮行為。
馬皇後暗自歎息。陳元璋則語氣稍緩,教育道:
“你身為儲君,欲成就一番事業,為父可以理解,但正因為你是儲君,便更應認清現實……”
“萬事須分清輕重緩急,當前我們首要之事,便是徹底挫敗殘元勢力,使之無力再犯!”
“唯有如此,我們方能安心坐享江山安寧……”
陳標愧疚萬分,但他想起陳銘書信中流露出的對建造靈石之路的熾熱渴望與期盼,不由得心想,若此刻六弟在此,想必亦會倍感沮喪。
念及此,陳標不禁問道:“那該如何答複六弟呢?”
陳元璋冷哼一聲:“哼!告訴他就說!他老子我沒靈石可用,窮得快要重迴煉丹賣藥的老路上去了!”
“倒是聽說他楚王封地富饒得很哪!”
金碧輝煌的紫禁宮中,禦書房內,陳元璋靜坐於榻上,微微皺眉,聽著陳標的匯報。馬皇後在一旁笑謔相詢。
“看樣子老六對你這個父親還是相當尊敬的嘛……”
陳元璋臉色微變,不過難得的是,並未出口責怪遠在武昌的六皇子陳銘。陳標略帶笑意,接著誦讀起了接下來更為煽情的話語。
書房內的馬皇後不時發出輕笑,並插言點評。陳元璋的臉色愈發陰鬱,正當他欲發作之際,陳標的口中話語卻陡然轉變:
“恭祝吾皇萬安,陳家喜添新丁,近日兒臣家中添了一女一子,也就是父皇您的長孫女與次孫子!”
“關於長孫女,兒臣決定仿照太古李唐聖祖的做法,先以其乳名羲米稱唿,待她長大後再正式賜名。”
“而次孫子兒臣為其取名為陳孟炯,不知父皇以為如何……”
聽完這些,馬皇後瞬間呆住,隨即看向依舊麵無表情的陳元璋,驚訝道:“哎呀!這才多久?老六竟然已經有了三位子女了!”
話鋒一轉,馬皇後想起了陳銘喜好廣納妾室的習性,不禁覺得頗為有趣,笑言:“到時候陳家的第三代,怕是前十位都是老六的孩子啦哈哈……”
陳元璋沉默良久,未曾開口迴應。
說罷,他又帶著一絲不滿的語氣問道:
“羲米?這是何等奇異的道號?”
“哪個修煉世家會給自家孩兒取如此獨特的道號呢?”
正當他準備進一步責難之際,陳標低聲提醒道:
“陛下,六弟對此有所解釋……”
陳元璋喉嚨一哽,帶著些微不滿示意陳標繼續轉述,仿佛責怪他為何中途停下來一般。
“羲者,乃月之陰神也……”
“米象征黎民百姓不可或缺之物,也是貫穿神州曆史之根本……兩者相融,微臣但願羲米能如月宮仙子般潔淨無瑕,卻又不脫離人間煙火之氣……”
聽畢,陳元璋並未發表評論。然而,深研四書五經及人文史籍的陳標則低聲讚歎道:
“六弟果然藏有高深修為!”
陳元璋淡淡地哼了一聲,故作從容地道:
“也僅此而已,不過看起來除了修行女子之外,他倒確實讀了不少典籍。”
“大將軍,待你迴去之後,務必給六弟傳信,讓他年後帶羲米前來應天府。如果他不願帶孩子前來,那他本人也不必來了!”
聞此言,馬皇後不禁莞爾一笑:
“你看你……依我之見,應該是我們前往武昌才是。”
“你想啊,短短數月,老六就成了三個孩子的父親了。萬一過了一年呢?”
她語氣中帶著一絲激動,提高了嗓門:“那個時候,隻怕我們在武昌出現時,孩子們會圍繞著我們跑來跑去,隻怕我們都照顧不過來呢!”
陳元璋試圖維持麵無表情的樣子,但也忍不住嘴角上翹。
最後他強行壓抑住笑意,冷哼一聲道:
“哼!我看不如讓老六迴應天府,朕專門為他挑選一些資質出眾的女弟子,看他究竟能有多少生育之力!”
聽到這個建議,馬皇後翻了個白眼以示不滿。
陳標適時插話道:
“另外……”
說完,他拿起已經讀完的文書,放在陳元璋和馬皇後中間的桌上,接著誦讀道:
“除了稟告陛下我陳家又添新丁之外,微臣還有一事懇請陛下予以支持……”
“靈石水泥,乃是開創時代之神奇法寶!”
“微臣日前向北修行,晝夜兼程,用了八日時間,返迴武昌更耗費了二十餘日……”
“倘若能夠運用靈石水泥修築一條自應天府通達北方各鎮的道路,一旦邊疆發生戰事,軍隊行進其間,瞬息可至!”
“……”
“隻需遍布天下的靈石水泥道路暢通無阻,微臣堅信,那時天下再無叛亂之地矣!”
一時之間,屋內陷入了沉寂。
終於,馬皇後率先打破了平靜:
“倘若正如六弟所言,這靈石水泥堅固堪比頑石,能夠修築一條直抵北平的靈石水泥大道……”
話未說完,陳元璋便不悅地打斷道:
“哼!簡直是胡言亂語!世間怎可能有此等神奇之物存在?”
“老六這家夥從來就沒有靠譜的時候,再說,修這麽長的路,朝廷財政吃得消嗎?”
每當陳元璋提出有理有據的觀點時,馬皇後通常不會反駁。就像現在,話題涉及到了國庫財政問題……
他深知修真界的朝廷一年所得靈石與珍材,僅堪維係九境防線的需求,再也無法分出多餘的資源他用。然而陳標卻麵露激動之情,甚至難以自製。
見陳元璋對如此珍貴的建議及寶物竟毫不猶豫地予以拒絕,他趕忙勸說道。
“父皇啊!”
“六弟兒臣深信不疑!”
“隻要建成那條靈石道路,無論天災橫行或是逆賊作亂,朝廷都能瞬間作出迴應!”
馬皇後以眼神示意陳標稍安毋躁,然而陳元璋卻是語氣沉重地道。
“你以為朕見識淺薄麽?”
“你身為儲君,平素又常料理國事,難道還需朕親口告訴你戶部仙庫的現狀麽?”
陳標一時呆住,在陳元璋帶有責備之意的話語下,他才驀然清醒過來。如今大明仙庫幾近空虛,比之貧瘠之地更為淒涼,加之殘元勢力尚未完全消滅,大明的所有實力皆需傾注於對抗北疆殘元之上。每年征收而來的靈石與珍材,幾乎立即便用於北方邊防。如今形勢之下,的確無力再去修建哪怕一條傳說中的靈石大道。
然而深知交通便利對於穩固仙朝江山的重要性,陳標心中實感不甘。但他明白,沒有充足的資源支持,即便是身為儲君,也無法憑空變出所需的靈石。
思及此,陳標頗覺失落,但仍向陳元璋及馬皇後道歉,承認自己先前的失禮行為。
馬皇後暗自歎息。陳元璋則語氣稍緩,教育道:
“你身為儲君,欲成就一番事業,為父可以理解,但正因為你是儲君,便更應認清現實……”
“萬事須分清輕重緩急,當前我們首要之事,便是徹底挫敗殘元勢力,使之無力再犯!”
“唯有如此,我們方能安心坐享江山安寧……”
陳標愧疚萬分,但他想起陳銘書信中流露出的對建造靈石之路的熾熱渴望與期盼,不由得心想,若此刻六弟在此,想必亦會倍感沮喪。
念及此,陳標不禁問道:“那該如何答複六弟呢?”
陳元璋冷哼一聲:“哼!告訴他就說!他老子我沒靈石可用,窮得快要重迴煉丹賣藥的老路上去了!”
“倒是聽說他楚王封地富饒得很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