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罷,頓時心中震撼不已,紛紛轉頭投以敬仰的目光看向陳銘。
陳銘輕咳一聲,謙遜地道:“咳咳……當時情形危急,各人都在忙碌,故未能及時通報,還請大家原諒。”
“公子何須如此客氣?此番計策完全是出奇製勝之舉,若非如此,在平時即便將倭寇重重包圍,隻怕也要經曆一場慘烈的近身搏殺,我們恐怕會有極大的傷亡啊!”
獨眼狼副掌門認為陳銘是在謙遜低調,當下豪爽地揮手示意,寬慰他說。
海上這位老江湖都表達了認同,眾修士自然是一片稱讚之聲。
陳銘見狀,連忙連番拱手,口中說著自己不敢當……
實則眾人未曉,銘公子此番並非空談修煉,倒有些因緣際會的意味。當日,在嵊泗仙島分散行動之前,麻子六舵主又秘密尋到陳銘求取對策。
銘公子本乃務實修行之人,直言自己不通海域鬥法,不宜插手具體的戰術布署。然而自從那次識破妖寇突襲之後,六舵主早已對銘公子敬仰如神,哪裏肯信其推辭,當下便緊隨不舍地追問對策。
眼看天色漸晚,陳銘隻得依照往昔觀閱過的那些關於海中修士爭鬥秘錄中的典故,含糊不清地指點六舵主可在周邊某處隱秘之地設伏避難……
未曾料想,無心插柳柳成蔭。六舵主身為海上修行的老手,立刻自行悟出了在塗山峽灣匿蹤伏擊之策。
“公子果真天賦異稟,連海域鬥法之道也能無師自通,實在令人驚歎!”
返迴舟艙的趙德柱依然沉浸於戰勝妖寇後的歡愉之中,不住口地表達了對銘公子的崇敬之情。
“哎呀,趙兄,別再誇讚了,不然今晚我怕是要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了……”
陳銘此刻真心感到有些害羞,連忙懇切地予以勸止。
“我趙德柱算是徹底服了……這般海域鬥法之舉,恐怕如今即便是咱們自家正規的海師也無法重現啊。”
趙德柱瞧見陳銘那認真模樣,遂迅速轉換話題。
“提及海師之事,想來咱們先前規劃的那支海上宗門艦隊該著手組建了,待迴島上後與眾位一同商議才是。”
陳銘聞聽趙德柱所言,當下點頭應允,並在腦海中醞釀起了新的計劃……
借著夜風之勢,主力船隊凱旋歸來,當晚順利抵達嵊泗仙島。
休整過後,一夜無話。
次日清晨,“聚義殿”內,群英薈萃,共議大事。
汪巡檢端坐在大殿之上,滿臉春風地對眾人宣布:“此次抗擊妖寇侵犯,我等共計摧毀對方大小船隻逾三十艘,而我方損失尚不及敵軍一半,可謂大捷……”
“三舵主打頭陣,老幺衝在前線,六舵主緊急救援,皆立下了赫赫大功……”
“尤其欽差小陳,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厥功甚偉啊!隻可惜您歸屬皇室管轄,我等無法為您封賞……”
殿堂之內,眾人聞聽此言,紛紛起身,向著四位英雄齊聲祝賀。
三位受讚的舵主臉上洋溢著喜悅,向大堂內的同道們拱手致謝……片刻後。
陳銘起身行禮道:“在下不過突發奇思,今日之大勝全賴各位舵主臨陣機智調度以及兄弟們的英勇殺敵,他們才是真正首功之臣。在下僅是隨船出遊,略窺修煉鬥法一二罷了……”
“銘公子過謙了!”
“公子太過謙遜!”
“你看,越是修為高深之人,就越懂得謙遜低調!”
眾人連連附和,紛紛表示陳銘過於客氣。見狀,陳銘也不便再在這個話題上糾纏下去,忙清了清嗓子,開口道:“海島上的獎賞事宜自然由汪巡檢大舵主定奪,在下也將即刻撰寫稟帖上報皇室及錦衣衛衙門報捷!”
聞此言語,眾人更為歡喜雀躍,笑容滿麵……
在座眾人情緒稍加平複之後,陳銘神色肅然地對眾人開口:“此番對抗海妖勢力,我輩所駕古法戰艦諸多弊端已現……”
“依貧道拙見,唯有加緊煉製西洋仙舟,方可在碧波之上屹立不敗之地!”
廳中眾人聞之,皆頻頻點頭,毫不猶豫地表示讚同,並一致推舉陳銘全權負責煉製仙舟事宜。
緊接著,自然便是遵循修真界規程,議定由鄭煥和趙德柱撰寫書函與靈符,上報寧洲府及其下屬修行司以示捷報……
各家族掌門自是加固結界,修繕防禦,以防海妖再度侵犯。
陳銘在議事後,即刻奔赴海濱工地尋訪老郗,共商煉製仙舟之策。
“公子欲煉製戰舟,實乃修真界一大盛事,然當前尚有數個關鍵問題需籌備或解決……”老郗聽到陳銘神采飛揚的造船構想,不由得麵露忐忑之色。
“你我同門兄弟,但講無妨。”陳銘揮袖灑脫地迴應道。
“首要便是靈晶,公子底蘊深厚,應非難事;其次是木材,鄙人曾詢問四長老,島上雖存些許木材,但卻僅適合煉製福船或是滄海舟,至於煉製西洋仙舟則顯然不符;所需者乃是千年橡木,加之鬆香精華防腐,還需備足銅精用於舟體防護;更不可忽略的是需招攬大批技藝高超的工匠,包括木靈師、索具宗師、紡織高手,尤其是精通鑄炮之道的鐵匠;最後,則需建造一處舟邸,即船塢,如此還需先行開展土木築基之功……”
聽罷老郗一番條分縷析的介紹,陳銘頓時眉頭緊鎖,意識到先前在議事之時自己過於輕率。
“唉,此事確係本人考慮欠周,實屬孟浪之舉!”
陳銘對老郗深深頜首致歉,反思己過。
看到陳銘這一舉動,老郗反倒愈發不安,羞愧地低下頭去。
“郗老兄,我們修真一道,肝膽相照,直言相諫才可長久立足。您不必拘泥於此……”
陳銘拍了拍老郗的肩頭,予以慰藉與鼓舞。
“公子寬宏大量,迥異常人。既然財力充裕,何不先行購入所需材料?”
老郗見陳銘真誠接納建議,立刻進言道。
陳銘聞之眼中一亮,附和道:“購買?不錯,是個良策。待會兒與眾位師兄商議籌集靈晶之事,用膳之後,立即聯絡濠境,著手準備采購……”
話音未落,隻見歐柯匆忙趕來,氣息急促,恭謹地向陳銘稟報:“稟公子,金陵方向有數艘巨艦前來,聲稱要求公子親自前往碼頭接駕!”
“竟是何人敢勞煩本公子親往碼頭?”
陳銘一時之間有些不明所以,滿心疑惑地問道。
陳銘輕咳一聲,謙遜地道:“咳咳……當時情形危急,各人都在忙碌,故未能及時通報,還請大家原諒。”
“公子何須如此客氣?此番計策完全是出奇製勝之舉,若非如此,在平時即便將倭寇重重包圍,隻怕也要經曆一場慘烈的近身搏殺,我們恐怕會有極大的傷亡啊!”
獨眼狼副掌門認為陳銘是在謙遜低調,當下豪爽地揮手示意,寬慰他說。
海上這位老江湖都表達了認同,眾修士自然是一片稱讚之聲。
陳銘見狀,連忙連番拱手,口中說著自己不敢當……
實則眾人未曉,銘公子此番並非空談修煉,倒有些因緣際會的意味。當日,在嵊泗仙島分散行動之前,麻子六舵主又秘密尋到陳銘求取對策。
銘公子本乃務實修行之人,直言自己不通海域鬥法,不宜插手具體的戰術布署。然而自從那次識破妖寇突襲之後,六舵主早已對銘公子敬仰如神,哪裏肯信其推辭,當下便緊隨不舍地追問對策。
眼看天色漸晚,陳銘隻得依照往昔觀閱過的那些關於海中修士爭鬥秘錄中的典故,含糊不清地指點六舵主可在周邊某處隱秘之地設伏避難……
未曾料想,無心插柳柳成蔭。六舵主身為海上修行的老手,立刻自行悟出了在塗山峽灣匿蹤伏擊之策。
“公子果真天賦異稟,連海域鬥法之道也能無師自通,實在令人驚歎!”
返迴舟艙的趙德柱依然沉浸於戰勝妖寇後的歡愉之中,不住口地表達了對銘公子的崇敬之情。
“哎呀,趙兄,別再誇讚了,不然今晚我怕是要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了……”
陳銘此刻真心感到有些害羞,連忙懇切地予以勸止。
“我趙德柱算是徹底服了……這般海域鬥法之舉,恐怕如今即便是咱們自家正規的海師也無法重現啊。”
趙德柱瞧見陳銘那認真模樣,遂迅速轉換話題。
“提及海師之事,想來咱們先前規劃的那支海上宗門艦隊該著手組建了,待迴島上後與眾位一同商議才是。”
陳銘聞聽趙德柱所言,當下點頭應允,並在腦海中醞釀起了新的計劃……
借著夜風之勢,主力船隊凱旋歸來,當晚順利抵達嵊泗仙島。
休整過後,一夜無話。
次日清晨,“聚義殿”內,群英薈萃,共議大事。
汪巡檢端坐在大殿之上,滿臉春風地對眾人宣布:“此次抗擊妖寇侵犯,我等共計摧毀對方大小船隻逾三十艘,而我方損失尚不及敵軍一半,可謂大捷……”
“三舵主打頭陣,老幺衝在前線,六舵主緊急救援,皆立下了赫赫大功……”
“尤其欽差小陳,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厥功甚偉啊!隻可惜您歸屬皇室管轄,我等無法為您封賞……”
殿堂之內,眾人聞聽此言,紛紛起身,向著四位英雄齊聲祝賀。
三位受讚的舵主臉上洋溢著喜悅,向大堂內的同道們拱手致謝……片刻後。
陳銘起身行禮道:“在下不過突發奇思,今日之大勝全賴各位舵主臨陣機智調度以及兄弟們的英勇殺敵,他們才是真正首功之臣。在下僅是隨船出遊,略窺修煉鬥法一二罷了……”
“銘公子過謙了!”
“公子太過謙遜!”
“你看,越是修為高深之人,就越懂得謙遜低調!”
眾人連連附和,紛紛表示陳銘過於客氣。見狀,陳銘也不便再在這個話題上糾纏下去,忙清了清嗓子,開口道:“海島上的獎賞事宜自然由汪巡檢大舵主定奪,在下也將即刻撰寫稟帖上報皇室及錦衣衛衙門報捷!”
聞此言語,眾人更為歡喜雀躍,笑容滿麵……
在座眾人情緒稍加平複之後,陳銘神色肅然地對眾人開口:“此番對抗海妖勢力,我輩所駕古法戰艦諸多弊端已現……”
“依貧道拙見,唯有加緊煉製西洋仙舟,方可在碧波之上屹立不敗之地!”
廳中眾人聞之,皆頻頻點頭,毫不猶豫地表示讚同,並一致推舉陳銘全權負責煉製仙舟事宜。
緊接著,自然便是遵循修真界規程,議定由鄭煥和趙德柱撰寫書函與靈符,上報寧洲府及其下屬修行司以示捷報……
各家族掌門自是加固結界,修繕防禦,以防海妖再度侵犯。
陳銘在議事後,即刻奔赴海濱工地尋訪老郗,共商煉製仙舟之策。
“公子欲煉製戰舟,實乃修真界一大盛事,然當前尚有數個關鍵問題需籌備或解決……”老郗聽到陳銘神采飛揚的造船構想,不由得麵露忐忑之色。
“你我同門兄弟,但講無妨。”陳銘揮袖灑脫地迴應道。
“首要便是靈晶,公子底蘊深厚,應非難事;其次是木材,鄙人曾詢問四長老,島上雖存些許木材,但卻僅適合煉製福船或是滄海舟,至於煉製西洋仙舟則顯然不符;所需者乃是千年橡木,加之鬆香精華防腐,還需備足銅精用於舟體防護;更不可忽略的是需招攬大批技藝高超的工匠,包括木靈師、索具宗師、紡織高手,尤其是精通鑄炮之道的鐵匠;最後,則需建造一處舟邸,即船塢,如此還需先行開展土木築基之功……”
聽罷老郗一番條分縷析的介紹,陳銘頓時眉頭緊鎖,意識到先前在議事之時自己過於輕率。
“唉,此事確係本人考慮欠周,實屬孟浪之舉!”
陳銘對老郗深深頜首致歉,反思己過。
看到陳銘這一舉動,老郗反倒愈發不安,羞愧地低下頭去。
“郗老兄,我們修真一道,肝膽相照,直言相諫才可長久立足。您不必拘泥於此……”
陳銘拍了拍老郗的肩頭,予以慰藉與鼓舞。
“公子寬宏大量,迥異常人。既然財力充裕,何不先行購入所需材料?”
老郗見陳銘真誠接納建議,立刻進言道。
陳銘聞之眼中一亮,附和道:“購買?不錯,是個良策。待會兒與眾位師兄商議籌集靈晶之事,用膳之後,立即聯絡濠境,著手準備采購……”
話音未落,隻見歐柯匆忙趕來,氣息急促,恭謹地向陳銘稟報:“稟公子,金陵方向有數艘巨艦前來,聲稱要求公子親自前往碼頭接駕!”
“竟是何人敢勞煩本公子親往碼頭?”
陳銘一時之間有些不明所以,滿心疑惑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