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眼神如寒冰般凝重,質問身前的河田喜兵衛,“那兩位島上的叛逆修士是如何與你們取得聯係的?他們已被囚禁月餘之久。”


    河田喜兵衛透露道:“一個月以前,據說貴島上有位修煉者駕舟潛至琉球群島,找到了我家主公……隨後,吾等派出兩撥弟子秘赴嵊泗島,其中二人偽裝成清理靈汙之人,以此接觸到了那兩位叛逆首領。”


    陳銘微微挑眉,審視著河田喜兵衛,“僅此而已?”


    “確實如此,在下隻是個小頭目,對於貴族間的秘事所知甚少……”


    陳銘淡淡地朝身邊的趙德柱示意,“趙兄,將此人帶迴地牢,自行反思其罪孽吧。”並將案桌上的靈犀倭刀遞給了趙德柱。


    河田喜兵衛旋即被趙德柱以及四位剽悍的守衛帶走。


    大廳內的眾人聽到河田喜兵衛的供詞,皆心頭一震,不安地望向陳銘。


    稍頃,獨眼龍三當家神色憂慮地向陳銘稟報:“公子,此事恐怕另有蹊蹺……咱們島上雖不敢言固若金湯,但欲前往琉球,非大船及舵手級別的修士不可。然而,我已經徹底核查過了,那些要麽已遭斬首,要麽已然投降,並且所有投降者均在我視線之內,我可以保證,無人擅自離島渡海。”


    汪巡檢與光頭四當家聞訊後亦紛紛表示讚同:“我等兄弟可以擔保,人與船隻俱在無誤……”


    陳銘見狀,忙起身雙手虛壓以示安撫:“此事定非諸位當家所為,必是有人懷揣惡意……”


    陳銘微笑著接續道:“實則細思之下便知,那次招攬之事知曉者眾多——寧波府的官員、南京城內的‘金陵三傑’,還有我們合作的商會修士,他們都知情,更不必說其他人。此事早已不再是秘密,所以我們切莫鑽牛角尖,冤枉了島上的兄弟們。”


    聽罷陳銘一番解釋,眾人才放下心頭大石,麵露寬慰之色。


    “看來確有妖邪之人,竊取了島上招攬消息,假借我方名義引來了倭寇。加之魚前為首的一夥人早與倭寇暗通款曲,因此兩者聯手作惡……”


    鄭煥適時地點破其中關節。


    “沒錯,那河田喜兵衛不過是個凡夫俗子,又能得知多少內情呢!”


    大光頭四當家憤慨地質問道。


    “正是,這必定是別有用心者的離間詭計!”


    三當家與汪巡檢互覷一眼,均表示讚同。


    此時,隻見趙德柱帶著微妙的笑容走進了聚義堂,迴報道:“公子,各位當家,那位名叫兵衛的家夥,手持倭刀翻來覆去地揮舞半天,最終還是下不去手……”


    “換句話說,他怎麽自殺都死不成?”


    陳銘聽罷,不禁啞然失笑。


    趙德柱麵帶苦笑,搖頭說道。


    陳銘聞聲思索片刻,對圍聚的同門修士提議道:“既然我宗島上弟子有所損失,不如讓他去後山采集靈石,以此修煉並懲戒那些膽敢挑釁者,各位以為如何?”


    “此計可行!”


    諸多峰主紛紛讚同。


    對付外敵之事暫且告一段落,緊接著便商討島上重建事宜。


    “需修複加固靈石要塞之大門、修煉居所以及被毀的渡劫飛舟平台,所需大量木材與靈石,木材尚可自行采集,但這靈石的運輸,恐怕非易事。”


    “如今渡劫飛舟平台損壞,欲調動他島資源,確有一定困難。若無意外,此事沒有小半年時間,難以妥善解決……”


    汪巡查首先直言,所論之事條理分明,頗為精辟。


    陳銘聽罷,朝鄭煥與趙德柱微微點頭示意,暗自讚賞汪巡查的治理才能。能讓舟山群島秩序井然,成為修煉者的樂土,此人果然有過人之處,能坐鎮“舟山九峰”,必然身懷不凡修為。


    鄭煥起身應道:“汪巡查所慮極是,按常理推測,此事耗費的時間與物資可能會超過您的預期……”


    “然而不必過於憂慮,隻要島上存有煉製靈石所需的黏土,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


    “黏土?大悲峰之後,那廢棄的靈音禪寺背後,滿山遍野皆是此種珍材!”


    光頭四峰主聞聲立刻接口。


    “如此再好不過,在下估摸,最多一個月的時間,嵊泗島便可恢複原貌。”


    鄭煥麵向眾峰主保證。


    “竟有這般神奇?”


    光頭四峰主此時已褪去了先前緊張的情緒,輕鬆發問,代表其他峰主表達了疑惑。


    其他峰主亦流露出疑問之色,雖未出聲,卻默示關切。鄭煥語氣堅定,帶有煽動力地迴應道:“我家公子研發了一種奇妙材料,名為‘凝石神泥’,用以迅速構建修煉之地,其堅固程度堪比頂級防禦法器!”


    眾人仍有些半信半疑,鄭煥並未多言解釋,而是起身向大家行禮道:“在下願意立下生死契約,隻需二百名精銳弟子輔佐,在半月之內若未能如期重振嵊泗島修煉環境,甘願承受宗規懲罰!”


    見鄭煥態度決絕,眾峰主心中雖存疑慮,卻不再多言,汪巡查遂命三峰主調撥二百名精銳弟子歸鄭煥調遣。


    隨著東海朝陽升起,嵊泗島上新的一天已然開始。鄭煥將二百弟子分為四個小組。


    一組大約六十餘人,連同部分戰俘勞工前往山中挖掘黏土,其中包括河田喜兵衛;


    另一組約四十人,負責搜集島上因戰鬥殘破的靈石碎片,並在海邊搜尋特殊貝殼,隨後將其研磨混合均勻;


    第三組約三十人,則負責搬運陳銘他們的飛船中裝載的煉寶礦渣;


    剩下的一組五十多人,在遠離住所的海灘上布設陣法,專門負責碎石及調配凝石神泥。


    與此同時,陳銘並未閑著,而是攜老郗親臨調配場地,親自把控凝石神泥的質量。


    這位郗船匠雖身為造船之匠,精通木質靈材煉製,然而當前正處於創立宗門的關鍵時期,銘公子已然奮勇在前,他自也不能落後半步。


    此外,各弟子亦各有其職責所在。


    海島之上的內務治理,依然交由汪巡查全麵掌管。


    獨目三長老與已康複的刀疤臉幼弟一同承擔起全島防衛之責。


    光頭四長老負責安撫並穩住棲居於仙鎮的島民及商家,並兼任內外溝通調度。


    至於受傷頗重的麻子六長老仍在靜心修養之中。


    趙德柱偕同老金共擔保護銘公子安全的重大責任。


    憨厚的老七與何如海駕馭一艘可越海的飛舟,先行趕往舟山諸島,再轉乘更為龐大的渡海仙艦,目的地直指金陵。


    二人此番金陵之行,肩負重任,首要任務便是攜帶陳銘親手書寫的靈箋。


    陳銘原本設想招攬鄭煥留守之後,萬事皆可按部就班推進,未料此次突發變故,迫使他無法離島,隻能扶持眾弟子前行,並引導他們一段時日。


    信件分別寄予鄭子菲以及各大商號的持股人與掌櫃,雖書寫了十餘封,但內容無外乎告知:自己在舟山、嵊泗仙島上安然無恙,隻是因緊急事務纏身,暫時難以抽身,一切事務暫由鄭家千金代理主持!


    次者,在何如海與老七返島之際,也將“銘記工坊”的核心技術部分秘密遷移至島上……


    最後便是借此機會用船隻將招募來的工匠運送至島上。


    唯有如此,未來的宏圖發展才得以無憂無慮!


    陳銘立於海邊沙灘,沐浴海風,目送何如海與老七離去,望著正在修建仙陣工地上揮汗如雨的青年才俊們,不禁陷入沉思。


    趙德柱見狀詢問:“公子,如今局麵生機勃勃,進展順利,為何還有一絲憂慮?”


    陳銘感歎道:“是我低估了眾弟子們的熱情,同時也忽視了築基城鎮與建造莊園之間的工作強度差異,應當打造一件法寶助陣,這般辛勞實在不宜長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小商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雲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雲迪並收藏大宋小商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