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修,這就是吾輩大衍天海域內至高無上的瑰寶——仙海令,每年供奉之靈晶數額可達十萬枚之巨……\"


    陳銘話語間流露出莊重之意,手中握著一幅卷軸徐徐展開,向四周各派首領一一展示其威能。


    \"果真是皇恩浩渺如海!\"


    對此物最為覬覦的獨眼龍三長老立刻領首叩拜,一聲\"撲通\"跪倒在地。


    眾首領也迅速領悟其中深意,紛紛響應,頃刻間殿堂之上跪滿了虔誠之人。


    \"諸位皆為情感熾烈之輩,有了此仙海令,便可宣告,大衍皇家修士海衛——嗯,不應稱其為修士海賊團——確切地說,皇家修士海衛就此正式成立!\"


    陳銘被周圍熱烈的情緒所帶動,毫不猶豫地展露出手中最後一項秘寶,瞬間將氛圍推向頂峰。


    殿堂之中的人聞聽此言,自然爆發出一片歡唿之聲。


    一番慶祝之後,麻子六長老疑惑地問道:\"公子,這皇家修士海衛究竟為何物?\"


    \"你說皇家修士海衛?此乃非凡之物也……啊不,準確來說,它確確實實是一個存在,隻是……哎呀……\"


    麵對麻子六長老的問題,陳銘一時之間思緒紛亂,腦中略顯短路。


    \"所謂皇家修士海衛,其實質與我們的水師同源,就如同那威震天下的錦衣衛一般,豈非更為威嚴壯觀?\"


    趙德柱迅速理解了陳銘的意思,立刻加以解釋,幫助陳銘挽迴了局麵。


    \"公子果然視我等為自家親眷!\"


    刀疤臉副團長聞聽此言,目光一亮,代表眾首領表明態度。


    \"咳咳,我們早已視為一家人,如今這皇家修士海衛初創,還需腳踏實地,暫且不必拘泥於過多的名義虛套,就讓我們先領受那錦衣衛的官職吧。\"


    陳銘此時已迴複冷靜,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道。


    光頭老四大聲道:\"沒錯,我們出身漁民,皆是樸實之人,不喜虛浮之事。若真封了個大官來,心中反而不安穩……\"


    陳銘看到眾人已然接受了這份招安計劃,便站起身來,取出鄭煥預先準備好的令牌,開始大規模授予官職。


    由於舟山群島地域規模僅相當於一個百戶所,因此最高的官職也隻能是百戶。


    這枚象征錦衣衛百戶身份的令牌自然交予了鄭煥。


    另一位試任百戶的職位,則授予掛著巡檢名分的大當家汪四。


    盡管讓錦衣衛百戶兼任地方巡檢顯得頗為奇特,但萬事總有開頭,新鮮事物終會逐漸為人接受。


    其餘五位首領則暫時以錦衣衛總旗的身份任職。


    分配完官職後,陳銘鄭重宣布,鄭煥作為百戶代表他本人,將專職負責舟山群島地區的民政管理以及皇家修士海衛新建艦隊的籌備工作。


    而對於皇家修士海盜的舊有業務以及島嶼原有的事務,陳銘表示將不予幹涉。


    簡單來說,那就是維持現狀,一切如舊——馬依舊奔跑,舞仍舊翩躚……


    這項決策一經公布,眾人紛紛讚譽陳銘這位欽差大人行事大氣磅礴!


    隨後,自然就是召開一場盛大的慶賀盛會。


    嵊泗島上雖無珍奇異寶,但卻擁有取之不盡的海鮮佳肴與醇香美酒……


    鎮海尊者——啊不,汪護法一聲令下,弟子們連忙呈上各種珍奇異獸與海外靈液仙釀。


    數十斤重的龍鱗蝦、半截靈鮑、象牙蚌……


    總而言之,皆為威猛無比的修煉珍饈。


    最頂級的天地靈材往往隻需最純粹的煉化手段,簡單地以先天真火烹煮便成就了一席仙宴。


    當然除了品嚐仙膳,還有宗門特地請來的修道樂師團隊獻上修行技藝表演。


    盡管陳銘對此類娛樂並不熱衷,但他並未拂逆同門興致,隻將心神專注於享用那些修煉材料般的海鮮之上。


    盛會自正午直至夕陽西沉,賓客與主持人才盡興而散。


    次日清晨。


    陳銘早早地起身修煉。


    出發之時,眾人已有所分工,除要在海島布下陣法根基的鄭煥之外,其餘人並未貪杯多飲。


    更有兩位修為高深的長老滴酒未沾。


    畢竟此地曾是令修士忌憚的魔窟,怎能不慎之又慎。


    眾多首領大多仍沉浸在宿醉之中,唯有忠誠的七堂主老七飲酒不多,早已在渡口等候陳銘一行人的到來。


    陳銘帶著趙德柱、金如鐵以及郗珞,四位修士輕盈漫步至渡口,令老七微微一驚。


    “七堂主不必驚訝,此處乃自家地盤,我又何必興師動眾?還是讓諸位同門多歇息片刻吧。”


    陳銘微笑著對七堂主言道。


    話畢,他坦然而踏上了登島的飛梭木筏,走向島上事先布置好的靈速舟。


    隨後隨行弟子也依次登上船隻,朝著那廣袤的舟山群島進發探查。


    舟山群島原有一縣治理之地,昔年名為昌國縣,在洪武帝時期。


    而後因大麵龐的湯國禮先祖湯和與其麾下弟子與當地漁夫發生衝突,湯和不斷稟告洪武帝,聲稱昌國縣諸多問題、暗藏玄機……


    於是洪武帝一時氣憤,下令撤銷昌國縣,將其境內所有島民全部內遷……


    雖然後來因為航海、捕撈所需,不少居民重返島嶼生活,但終究未能恢複縣製。


    昌國縣廢棄後,官府開始以民間流傳的名稱“舟山”稱唿此島,“舟山”一名源自島嶼地形酷似一艘巨舟而得名。


    “如今島上尚有近七千戶人家。”


    老七介紹完畢舟山島概況,不禁略顯惋惜地對陳銘說道。


    陳銘聞聲並無絲毫介懷,淡然迴應:“此乃無妨之事,人多則力壯,人少亦有其樂,各有利弊罷了!”


    見陳銘神情從容,眾人雖不知他有何秘策,卻也因此安心不少。


    “吾欲在此島建設工坊,非止一間,煉器坊、木靈坊、煉石坊、琉璃坊、造船坊、仙釀坊等等,應有盡有。諸位隻需靜待金銀滿貫之時便可!”


    陳銘信心滿滿地對眾人宣告。


    這些規劃,趙德柱等人早已知曉,實則是以此告知老七,增強他對銘公子的信任與支持。


    自從見識過那宛如仙境般的“碧玉樓”,老七此刻已在腦海中勾勒出未來舟山群島繁華盛景的畫麵。


    一路談笑風生,一路憧憬期待,一日之後的清晨,眾人乘坐的靈速舟順利抵達了舟山島。


    相較於嵊泗島,舟山島足有其十倍之大,甚至堪比一些內陸之縣……


    望著舟山島頂峰的黃楊尖,陳銘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激動漣漪。


    “果真是塊天賜的修煉寶地!”


    漫步於舟山島上,環視那海天一色的壯麗景色,陳銘不禁由衷地讚歎道。


    他遙望那熙熙攘攘的漁港以及喧鬧的坊市,眾人皆險些忘卻此乃一方未被世俗沾染的仙境之地。


    陽光明媚,一行修士們的興致高昂,遂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向著黃楊尖攀登而上。


    島嶼之上遍布著連綿起伏的丘陵地貌,山坡之上生長著叢生的黃楊木與靈茶樹……


    行進了一個多時辰,他們終抵黃楊尖之巔。


    放眼望去,幾乎整座島嶼風貌皆收入眼簾,山腳下的村落、坊市、漁港如同點點繁星鑲嵌在一幅海天交融的畫卷之中。


    遠處的大海上,漁船散布其間,猶如散落星河;近處的港灣內,則有諸多帆船靠岸停泊,等待揚帆啟程。


    陳銘放下手中的仙鑒,轉向身邊的七長老詢問:“這些應是宗門的船隻吧?”


    七長老尷尬迴應:“沒錯,隻是如今正值年終慶典之際,眾弟子還未出海修行捕獲靈氣……”


    陳銘微微一笑,以緩解緊張氛圍,隨後又指著那略顯混亂的船隊隊伍好奇發問:“嗯……不過話說迴來,為何這船隊排列顯得如此雜亂無章?莫非是故意為之?”


    七長老解釋道:“或許並非有意為之,畢竟我們不同於朝廷水師,不必恪守那麽多條框禮法。”


    “嗯,七長老,看樣子有點不太對勁啊,那些停泊的船隻似乎混雜無序,甚是奇怪……就算不似水師般嚴整,停船豈不應有一定的規則可循麽?”


    陳銘覺察出了異樣,擰緊眉頭出言詢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小商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雲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雲迪並收藏大宋小商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