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聽到“克裏斯蒂亞諾”這個名字心頭一震,忙追問:“你完整的弗朗機名字是?”


    “小弟在弗朗機的名字全稱為克裏斯蒂亞諾·阿韋羅·羅吉納爾多,不知有何不妥之處?”


    羅德察覺到陳銘臉色變化,惶恐不安地反問。


    “啊,不不,賢弟誤會了,隻是你們弗朗機人的姓名相似度頗高,讓我想起了一位幼年的故友……”


    陳銘趕忙安慰羅德,並在其臉上閃爍著一絲懷舊的淚光。


    羅德見陳銘神情認真,方知他並未戲言,這才安心歸座。


    望著眼前的這位“克裏斯蒂亞諾”,陳銘心中的波瀾仍未能平息。


    固然,眼前之人與他記憶中的那個人並不是同一人,就如同弗朗機人中名為“羅納爾多”的人數雖不多,但也並非罕見。若非羅德操持一口純正的金陵官話,陳銘險些脫口而出稱其為“偶像”。


    此時陳銘望見他,不禁憶起了那個來自後世、以非凡身手震撼世間的絕世高手。


    那不僅僅是一個名字,


    那是陳銘的青春迴憶!


    陳銘強攝心神,開口問道:“賢弟如今因莫名的冤案而處境尷尬,倘若你不介意,可願暫居我山莊,待事情水落石出?”


    羅德忙起身答道:“恩公對我有救命之恩,小弟怎會有不願之理,隻怕會玷汙恩公的清雅之地……”


    \"不必如此拘禮,既然道友不介意,此事就此敲定,明日本座自會遣人引你歸於吾門下,也將你的妻兒接來,共同修煉,互相照拂。\" 陳銘急忙對著羅德擺手示意。


    看著眼前的羅德,陳銘總覺得有些不合修煉者的身份,總是讓他想起世俗間的偶像之流。


    念及此處,陳銘心下一動,開口道:“雖說我等修士不懼凡塵紛擾,但古人有雲,避禍就簡,閣下乃西洋修行者,原非羅姓,何不妨換個修真界常見的名字?”


    “弟子遵命,一切由前輩裁奪!”


    羅德聞聽此言,立刻應聲答應,並暗自思量,其實他也早有意更換姓名,隻是對漢文化的深奧尚未精通,不敢輕易更易,如今有幸得到恩師賜名,自當欣喜接受。


    陳銘略作思索後言道:“那就喚你為郗珞,字雅諾,今後你便是雅諾道兄,或者郗長老,這般稱唿起來,既能顯親厚之情,又能避免混淆俗世之嫌。”


    說著,陳銘隨手拿起桌上的紙墨,揮毫潑墨,寫下郗珞的新姓名與字號。


    “弟子多謝恩師賜名,自此我一家皆改隨郗姓,小兒羅欣便更名為郗承恩,以此銘記前輩的大恩大德。”


    郗珞躬身深深行禮,感激涕零地道。


    起名之事暫且按下不提,話題轉迴正軌,陳銘取出一艘帆船模型詢問郗珞:“郗長老可識得此寶物?”


    郗珞趕忙答道:“此物確乃弟子親手之作,前輩又是從何處所得?”


    陳銘微微點頭,遂將購得模型的經過簡要敘述給郗珞知曉。


    聽完,陳銘見郗珞眼中閃爍著躍躍欲試的光芒,便繼續發問:“除了製作模型之外,長老是否親自實踐過造船之術?”


    郗珞立刻激動地迴應:“弟子所學源自家父真傳,也曾親手打造船隻,若材料充足,人力充沛,建造千石級的福船自不在話下!”


    陳銘聞此,心頭不禁一悅,繼而又問:“那這艘模型所示的蓋倫船呢?”


    麵對陳銘的問題,郗珞麵上掠過一絲羞愧之色,迴答道:“啟稟前輩,弟子幼年曾在西洋濠鏡之地目睹此類船隻,並得見其圖譜,因而才能製成此模型,對其結構自是熟稔於心……然而自抵金陵以來,卻未曾有機會親手打造此類船隻。”


    “既已做過模型,熟知其構造,那便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西方有一句修煉界的諺語,羅馬並非一日建成,此事宜緩不宜急,如今已然不錯了。”


    陳銘聞之淡然一笑,寬慰神色略有尷尬的郗珞。


    這幾日的努力雖幾經波折,陳銘對此已是十分滿意。


    隨後又與眾位弟子閑聊一番,安慰郗珞幾句後,眾人各自打坐入定修養。


    次日清晨,趙德柱匆忙趕到,手中還握著一方布包。


    布包打開,除了一根繡著“薇”字的衣帶,竟然還有些破損的女子衣裙!


    “走,帶上這些物件,速往報社尋那吳公子。”


    陳銘瞥見此物,內心不由得一驚,霍然站起,對趙德柱如是說道。


    當下,陳銘便囑咐弟子王七斤盡快駕馭靈獸車駕準備出發。


    兩位修士匆忙趕到煉靈穀報社後院。


    \"陳道友因何駕臨此地?貧道未曾做好接引之禮。\"


    正沉浸在符篆創作中的吳昌時,麵帶歉意地對陳銘二人開口道。


    \"吳師兄,咱們也算是同道中人,我就不再多禮,你瞧這些物件,你可認得?\"


    陳銘甫一踏入屋內便直截了當,直言其事。


    說話的同時,趙德柱已將包裹解開,物品攤在了桌案之上。


    吳昌時先前還暗自揣測,銘道友如此焦急匆忙莫非是為了傳道授業解惑?


    然而當他凝眸細察,臉色瞬間煞白,身形僵立原地。


    良久之後。


    \"此等法寶遺物,究竟從何處所得?\"


    吳昌時轉向陳銘詢問道。


    \"我等前往嚴氏仙莊查探秘案,偶然間發現了它們。\"


    \"嚴峻!定是他無疑!\"


    吳昌時眼中泛起紅光,咬牙切齒地低吼道。


    \"吳師兄暫且息怒,此事還需深入核查清楚,更何況那應天府府丞嚴某並非易與之輩…而姚太守與吳師兄皆出身嘉興之地。\"


    陳銘意味深長地低聲對吳昌時說道。


    吳昌時注視著陳銘,沉思片刻後迴應:\"陳道友顧慮之處貧道心領神會,你是擔憂這其中尚有更多未知險境,屆時若未能除惡務盡反受其害罷?\"


    陳銘字句斟酌地迴道:\"確有一部分此意,逝者已矣,師兄乃修行之人,萬不可為了俗世糾葛而耽誤大道修為。\"


    \"在下乃監察使,追捕妖邪、捉拿兇犯乃是職責所在,此事交給在下處理,陳道友對我兄弟二人,豈能有何疑慮?\"


    吳昌時一聽此言,便明白陳銘之意。


    望著陳銘鎮定自若的神情和堅定的目光,吳昌時深深地向他躬身一禮,一切盡在不言中。


    離開煉靈穀,趙德柱與陳銘分道揚鑣,各司其職。


    百戶府內事務繁重,且趙德柱深知陳銘對此宗命案極其關注,遂毫不猶豫地調度弟子們四下尋找線索。


    陳銘則令王七斤駕馭法舟,穿梭於各地店鋪、坊市、煉器爐…凡是有疑點之處一一仔細搜查。


    直至夜幕降臨,燈火通明之時,陳銘才返迴了自己的修煉居所——青雲坊。


    剛剛邁入自家小院的門戶,王有貴便呈上一封火漆密封的信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小商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雲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雲迪並收藏大宋小商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