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首領突如其來的蘇醒,陳銘微微驚訝,旋即更多的是對其深藏不露的修為和精湛演技的敬佩。
果真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修行界內外,各路英豪皆有非凡之處。麵對這招安之事瞬息萬變的局麵,若非他昨晚已與光頭修士四首領互通消息,並與老金、老何、鄭煥、趙德柱商議至深夜,今日招安之舉恐怕已然功虧一簣。
各位海盜領袖們的機敏應對也讓陳銘印象深刻,在他與趙德柱、鄭煥的目光交匯中,彼此都流露出讚賞之意。
片刻之後,堂下的修士們已然退散,老五與老八已被何如海及刀疤修士小幺綁縛押送下去,聚義堂也早已被打掃得幹幹淨淨。
“欽差大人受驚了,我等失禮之處,懇請恕罪!” 大首領汪四抱拳環視一周,畢恭畢敬地向陳銘一行致歉。
“哈哈,大首領太過客氣了,那些心懷不軌之人,應當盡早鏟除,此舉反而是為了眾位同道今後能夠同心協力,共享修煉資源。” 陳銘笑著迴禮,同時將此事一帶而過,繼而提及資源共享的話題。
他掃視了一下堂上的各首領,隨後起身,朝眾人抱拳高聲道:“先前所述之條件,依然有效,諸位首領可有何異議?”
堂上各首領聞聲後,又互相交換眼神……
最終還是三首領走出隊列,抱拳行禮後答道:“欽差大人第一條條件,我等並無異議,倘若連此條件都不能答應,未免過於不知進退!”
“那麽第二條呢?” 陳銘追問。
“派遣官吏和軍隊一事,原本亦無妨,隻是我等曾飽受文職修士欺壓之苦,此外,其他人我們也無法放心信賴。若是欽差大人親臨坐鎮……那一切自當另當別論。”
三首領言辭謹慎地迴應。
陳銘立刻答道:“此事不由我一人決定,但我可以保證,假使我短期內無法親臨此地,也會派出一位深得我信任的代表,全權代理我的事務。至於島上駐防軍隊,我可以保證,人數不會超出一千名修士,很可能隻設一百名修士的編製。”
這一條件超出了各首領的預期,他們本欲獅子大開口,卻未料到陳銘竟給出了極為實惠的答複,一時間令眾人瞠目結舌。
稍頃,眾人方才迴過神來,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既然第二條已達成共識,那麽讓我們來談談至關重要的第三條吧。”
陳銘自修煉台起身,悠然地向四周弟子們宣布。
“掌教真人果真會應允此事?欲仿效海外西洋的傳說……”
諸多堂主此刻皆異口同聲地一同詢問,目光中滿載著期待之意。
這“天海令”可不是一般的寶物,它象征著無盡資源的掌控權,甚至是富饒至極的存在!
手持此令,在浩渺海洋之中,豈非想要何物便有何物,心儀之人亦可納入麾下?
如今的大明王朝仍是東方無可匹敵的修真大國,若是能得到此令,其價值較之西洋修士手中的任何秘寶都要珍貴得多!
陳銘神色鄭重地保證道:“本座敢以修為擔保,掌教真人必會點頭,但各位還需展現足夠的誠心……”
所幸在此之前,陳銘已對趙德柱、鄭煥等人進行了充分的心理引導,否則他們此刻恐怕早已跌落座椅。
他的話音剛落,就連身後沉穩如山的金如鐵也顯露出一絲緊張的氣息。
“陳師兄確能確保?”
身為四堂主的光頭修士疑慮地發問。
陳銘胸有成竹地迴答:“那是自然!吾乃掌教真人親派使者,諸位安心便是,此事不妨細細商議,究竟如何表達誠意……”
議定之後,眾人須速做籌備,隨陳銘一同自舟山出發,直奔京城,務求快刀斬亂麻,早日促成此事。
陳銘拍打著胸膛,果斷承諾道。
聽聞此言,眾人無不欣然應諾,其中七堂主喚來一名麵目端正的弟子,名叫歐可,引領陳銘與眾修士先行遊覽海島風光。
“賢弟的名字頗有深意啊!”
陳銘對歐可感慨地讚許道。
歐可恭敬迴應:“小人出身漁疍之家,族人均未涉獵文字,此名乃是長輩隨意取之。”
陳銘微笑著擺手:“無妨客氣,賢弟可帶領我等一覽此島勝景,此處風光果然不同凡俗!”
言語間,歐可引領著眾人開啟了嵊泗仙島的一日遊曆。
待事務辦妥,眾人興致盎然,恣意遊樂,盡享逍遙時光……
直至傍晚時分,在眾弟子的伺候之下,他們滿心歡喜地返迴住所。
緣何需人侍奉?隻因夜宴享用海鮮之餘,除了金如鐵與何正文兩位護法長老,其餘三人不慎多飲了幾盞海外佳釀。
“未曾料想,這些人看似威猛煞氣,實則脾性隨和,極為易處啊!”
趙德柱邊烹製柚子茶邊讚歎道。
“他們的兇悍容貌,乃是島上淡水資源匱乏,導致體內失衡所致,實際上大多是遠離大陸的漁民,本質十分淳樸。”
陳銘接過一杯柚子茶品味一番,附和道。
鄭煥亦連連感歎:“此地四季如春,海味鮮美,堪稱世外仙境般的所在啊!”
正交談間,忽見光頭四堂主與眾七堂主恭謹地在外求見。
七堂主率先賠罪:“島上條件簡陋,未能妥善款待欽差大人,請閣下恕罪!”
他一邊說著,一邊引著光頭四堂主在陳銘麵前躬身站立。
金如鐵與何正文兩位高手見狀,識趣地退出房門,在屋外負責警戒護持。
“二位堂主無需如此客套,將來我們便是一家人,如此拘謹反倒讓本座日後不便登門了……”陳銘勸慰道。
一陣笑談之後,使得現場的氛圍變得輕鬆許多。光頭修士老四帶著忐忑的心情稟報道:“我等島嶼偏遠,且無靈脈寶物,眾人商量再三,也隻能供奉些世俗之物予仙尊,隻怕玷汙了仙尊法眼……”
陳銘聽聞此言,並未介意,豁達地代仙尊迴應道:“不必憂慮,仙尊乃是大度之人,各位首領所獻何物?”
“我海島貧瘠,唯有凡人之金銀而已……” 光頭修士老四低聲迴話,眼中流露出些許羞愧之意。
陳銘聞之,險些失態,但他迅速收斂心神,強行忍住即將脫口而出的驚歎。
見陳銘麵色瞬息萬變,兩位修士首領心中越發不安。這時,老七接過了話茬:“今年風災連連,我等修士生活艱難,手中積蓄不多,僅能湊得五十萬兩黃金……”
陳銘與其他兩位同僚聞此言,身形微微一晃,險些從座位上跌落。然而他們皆是修行之人,底蘊深厚,強行穩住心境,麵上並無絲毫波瀾。
“我等區區偏僻之地,自然無法與那些財力雄厚的大海商相提並論,此事還需仙使之您多加費心。因此,我們特為仙使之您預備了十萬兩黃金,聊表寸心……” 光頭修士老四低聲道。
“如此……也好,想來仙尊也能理解爾等困境,就這麽辦吧。” 陳銘調整氣息,沉穩地對老四和老七迴應。
二人聞聲寬慰不少,一同起身恭敬地向陳銘稟報,並表示財物已備妥,次日即可裝載船隻啟程。
陳銘輕咳一聲,飲盡杯中靈茶,以此掩飾心中的震驚。
待二人離去後,趙德柱與鄭煥互相對視,均感到難以置信。
“公子,這不是夢吧?”
“公子,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嗎?”
陳銘並未迴答,但趙德柱與鄭煥也並非見識短淺之輩,對於這群海盜的豪奢程度,仍是深感驚訝。年景不佳之時,便有六十萬兩黃金之饋贈,若是豐收之年,數目怕是要翻番不止……
陳銘幽幽地道:“的確如此,或許他們除了金銀之外,再無他物了吧。”
“那我們現在該如何行動?”
鄭煥略有疑慮地問。
而趙德柱尚未完全從震驚中恢複過來,依舊愣在那裏。
陳銘放下茶盞,果斷起身,下令道:“傳令給老金他們,讓他們迴房休息,我們要準備文房四寶,撰寫奏折……”
是夜,三人不顧尚存的醉意,點亮燈火,潛心書寫,直至五更天時方閉目休息。
午後申時,一艘千石巨艦已然靜靜地停泊於嵊泗島的碼頭一側。
“公子,考慮到船隻承重,我們把銀子換成了黃金和珍寶……不知此舉是否會觸怒仙尊?” 光頭修士老四仍顯擔憂地詢問道。
陳銘以堅定而莊重的口吻迴應:“不會,仙尊皇爺最是慈悲為懷,必然能理解你們所麵臨的困境。”
“皇爺果真德澤深厚……”
老七在旁連連讚歎。
“罷了,二位宗主,咱們啟程吧。”
鄭煥在渡靈舟上喚著老七與老四,何如海則屹立於船首,沉默不語。
兩位宗主與陳銘再次依依惜別,隨後登船離去,渡靈舟破浪前行。
陳銘望著逐漸遠離的船隻,心頭那份沉重的壓力減輕了不少,手中握緊的納寶囊內,藏著一份降服邪魔的表文,他長出一口氣。
“少俠,我們也該啟程了吧?”趙德柱在一旁低聲提醒。
“沒錯,修道者行事應迅速果斷,不必拘泥於世俗禮節。那位歐可兄弟,你替我向島上各位宗主打個招唿,我立刻返迴寧州城,務必早日妥善處理此事,日後我們有的是機會共謀大道,同享修為之利!”
陳銘微微點頭,示意侍立一旁的歐可去傳達他的意思。不久之後,他們乘坐的小型飛舟亦展開靈帆,載著陳銘、金如鐵與趙德柱踏上歸途……
兩日後,一行人安然返迴寧州府境內。
東門之外的日升樓,一座靠水的靜謐雅閣之內,珍饈美酒擺滿了桌麵。
“什麽?那威震江湖的‘霸龍’已然投降,那惡名昭彰的‘魚蛟’已被正法?”
薛慕雲接過手中的降妖文書,不禁震驚地反問。
其實他心中疑惑重重,這年輕的陳千戶為何不先去找吳府尹,卻來找自己?又是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擺平那臭名昭著的“舟山九蛟”,甚至還將魚老二的人頭斬下?
“這一切皆仰仗皇爺的庇佑,吳府尹的信任與薛先生您的妙計策劃……奔赴京城上報捷報的使者此刻已在路上!”
陳銘臉上掛著無害的笑容,話語中卻暗藏深意——我身後已有天庭撐腰,諸位可莫要自作聰明。
薛慕雲聽出了弦外之音,尷尬地舉杯問道:“哈哈,陳千戶果然心思細膩,行事果斷,不知今日前來有何指教?”
趙德柱適時附和道:“薛先生乃吳府尹倚重之人,故而在拜見太守大人之前,我們先行拜訪您這位碼頭領袖,將來恐怕還要多勞煩先生您照拂……”
“怎會有此一說呢?”
薛慕雲不解地反問。
“此次收服‘舟山九蛟’實乃不世之功,區區在下豈敢獨自承受這份榮耀?更何況當下還有萬餘海島百姓的安置事宜需待解決……”陳銘壓低聲音解釋道。
“那麽對於此事,千戶可有何高明之策?”
薛慕雲心機一動,忙追問。
陳銘淡然地道:“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紛擾,這一次海島民眾隻投降,卻不允許登陸大陸……讓舟山群島仍舊歸屬寧州府管轄,並在那裏設立官署,以護持當地民生,這才是順應天道的做法……”
薛慕雲聞此言,麵色劇變,驚駭地脫口而出:“此舉大大不妥,一旦上報朝廷必遭駁斥,甚至可能引來問責!”
趙德柱與陳銘聽見此言,互換了一個眼神,心想薛慕雲還未聽到更為驚人的第三條計劃,倘若知曉,估計會被嚇得魂飛魄散。
陳銘故作深沉地淡淡迴應:“薛先生有所誤解,實際上這樣做反倒更為有利。”
“哦?這麽說,這麽做反而更好?為什麽呢?”薛慕雲滿腹狐疑地追問。
汪四,傳言乃昔日海域巨擘“五峰仙舟”汪直之後裔,對於登陸投降之事本就抱持著深深的忌諱。此次若依循舊例行事,此事能否成功呢?陳銘嘴角含笑,似調侃般向薛慕雲發問道。
“的確如此,看來唯有將其鏟除殆盡……”
薛慕雲點頭應答,然而他的目光觸及陳銘與趙德柱手中盛滿靈液的酒盞,以及二人嘲諷之意的眼神,頓時意識到自己或許過於輕率。
“斬草除根固然可行,但閣下就不擔心引來朝廷追責?”
薛慕雲深諳世間法則,立刻巧妙地將話題挽迴。
“此事何罪之有?我等受吳府君符詔令,赴舟山、嵊泗群島蕩滌妖孽,海寇懾於皇家威嚴,在我大軍壓境之際,惶恐求饒,此舉有何異常?至於不上岸接收,須知彼等世代居島,強行遷移既悖逆天意,亦耗費國帑,實無必要為之。”
“況乎,對方已然遞上降書,請求朝廷設立官署,派遣官吏,並派兵駐守,這豈非誠意示降之舉麽?”
陳銘言語之間,充滿自信,連續拋出早已構思妥當的致命三問,即便是能言善辯如薛慕雲者,一時之間也被問得啞口無言。
陳銘的觀點看似無懈可擊,但薛慕雲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對勁。他輕輕啜飲一口手中的仙釀,遲疑地道:
“此事還需上報朝廷,隻怕朝中那些大人會有異議……”
聽到此言,陳銘忙向趙德柱示意,二人恭敬舉杯共飲。
“正因此事需與先生共商,朝堂政事非我等粗鄙之人所能洞悉,還需仰仗先生高見……”
陳銘一邊說著,一邊與趙德柱一飲而盡。
薛慕雲見狀,隻得再度舉杯相陪。趙德柱趕忙接過酒壺,替薛慕雲斟滿。
陳銘抓住時機調整神色,嚴肅地道:“先生睿智,此事必須秘密處理,不可張揚,其中理由有四……”
“其一,朝廷武力衰弱,此事不便宣揚,然先生必然知曉,硬碰硬已無勝算,唯有采取安撫之策。”
“其二,往昔直至未來,舟山島若不安寧,寧波府百姓必受其害,且令吳府君顏麵無存,如今既能招安海寇,可謂一樁大功!”
“其三,海寇歸順後,海上通道暢通,無疑會帶來更多的稅收,更何況日後設官署管理……在下對此亦有一番見解,願呈獻予先生品評指正。”
“其四,若照正統程序辦理,一旦朝中有宵小之徒混淆視聽,閣下二人屆時將難以抽身,難道忘記了胡襄懋公當年的教訓嗎?”
陳銘一番話語,以道理說服,用情感打動,借利益誘惑,兼以災禍威脅,說得有板有眼,合情合理,讓薛慕雲不由得頻頻點頭稱許。
“家公子敬重先生高才,有意結識……此處略表心意。”
趙德柱察覺到薛慕雲麵露異彩,意識到時機已至,便從桌案之下取出一隻仙氣繚繞的碧玉錦盒,小心翼翼地置放於桌麵之上。
盒蓋輕啟,內中寶光熠熠,猶如星辰璀璨,令薛慕雲瞬間氣息微亂。
“真人,此事還望閣下在吳真人府上多方進言,對於舟山那片海域,末官認為隻需設立一處巡察司署,派遣一名九品巡察仙吏便足以鎮守,無需興師動眾,咱們靜守己道,斂財修行,豈非更佳?”
陳銘徐徐合攏錦盒,擲地有聲地問道。
“如此安排,實乃妙哉,妙哉!”
薛慕雲調息穩定,忙不迭地應答。
“果真,真人確有過人之智,目光如炬,深得古聖先賢之風範矣!”
陳銘與趙德柱二人交相稱讚,心意相通。
隨即,雙方的合作事宜宣告圓滿成功。
是夜,賓主盡歡,其樂融融,自不必贅述。
次日午時,陳銘和趙德柱自知府衙門順利取得通行令牌。
“少俠,這一番周旋,我老趙可是心悅誠服,唉……”
趙德柱連連搖頭,卻又不住地點讚道。
陳銘此刻卻略感赧顏,岔開話題道:“兄弟之間無需多言,速速前往碼頭才是正事。”
他並非刻意避而不談,實在是擔憂那一船秘藏法寶的安全,如今大明國勢衰微,百廢待興,若有人覷機竊寶,失財尚是小事,一旦關乎秘寶丟失,後果不堪設想!
陳銘偕同趙德柱、金如鐵匆匆奔赴碼頭,登上船隻查看,所幸整船秘寶依然完好無損!
顯然,這位吳真人及薛幕僚也並非毫無可取之處。
然而當下首要之事,並非揣摩吳、薛二人的品性,而是盡早啟航返迴金陵。
陳銘擔憂拖延時日,恐屆時金陵一地物資短缺。
船兒不久便揚帆起航,陳銘與趙德柱閑暇之餘步入貨倉,再度震驚不已!
艙內堆滿了各種西洋奇異寶物:陳銘夢寐以求的諸多修煉典籍,開啟神通技藝至關重要的踏行車床,能帶來巨大財富的西洋靈寶鍾表,還有製作精巧的西洋靈槍,以及一桶桶散發著濃鬱醇香的西洋仙釀橡木桶……
自然還包括老熊、老龐以及多位耶穌會仙師寫給陳銘的厚厚一疊書信。
有了這些寶物相助,許多法器研發的周期必定大大縮短,效率翻倍!
趙德柱估算這批寶物價值至少在十萬兩白銀以上。
此刻,趙德柱越發認定當初答應協助平定舟山海域妖孽之舉乃是明智之舉。
倘若當時甘受懲罰,恐怕幾位兄弟即便是傾家蕩產亦難抵償。
“嘿,未曾料想救助四位西洋仙僧竟帶來如此奇緣,人生的跌宕起伏,實在令人歎為觀止啊!”
陳銘望著滿載寶物的船隻,低聲感慨道。
此時兩人心潮澎湃,對於大海的向往與渴望如同野草般瘋長。
因急於迴歸金陵,加之時間緊迫,陳銘慷慨解囊,開出雙倍船資。
此舉提振全船人精神,士氣高漲,不分日夜,疾速前行。
原需十餘日才能航行完畢的路程,竟然僅用了短短五天即告結束。
抵達龍淵閣渡口,早已聯絡妥當的靈舟悄然靠岸,將承載仙材秘寶的貨箱逐一轉移至傳送陣法之中,其目的地自然是那位於上坊仙橋附近的莊苑——靈樞居。
曆經十數日夜的不懈穿梭於天地之間,陳銘令弟子趙德柱先行返迴俗世家園修養,而他本人則從那一堆西洋修煉秘器中精心挑選出三件精品,封裝入三個玉匣之內,隨身攜帶著,並與金如鐵同赴將軍峰上的仙山別院。
在將軍峰仙山別院裏,自有一段段難以言表的仙侶情深,此處略去不提......陳銘雖對那位富有的仙子姐姐充滿眷戀,但依然於落日餘暉之下與其深情告別,隨後又重返上坊仙橋附近的靈樞居。
他急急忙忙地趕迴,實則是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他所構建的修真界三大支柱產業——靈銀莊、護道社以及天銘神行舫已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鄭子菲在將軍峰仙山別院一刻未歇,不僅協助家族經營“萬盛仙商號”的日常事務,更是親筆書信為陳銘招募兩大產業的合作仙友……
如今已有幾位有意合作的仙家迴函,希望能共商大事,其中包括江南五大仙族中的王家與鄭家,據說還有未曾露麵的神秘仙宗欲參與其中……
上坊仙橋之地,一座頗具規模的“瑤華仙寓”已然矗立在此。
“掐指一算,各位貴客將於兩日後駕臨,多虧了姐姐妥善安排,選址在這上坊仙橋,省卻了各方奔波之苦,幸虧迴來得及時!”
陳銘一邊瀏覽著仙子姐姐幫他擬定的結盟契約草案,一邊向子癡、子愚兩人說道。
“我們靈樞居的正殿與前廳客房皆已完工,可供尊貴賓客入住,接待事宜毫無阻礙,正好借此股東召集之機,再做一番對外宣揚!”
負責傳播消息的子癡,提起此事,自然是以自身職責為主導。
陳銘詢問道:“對了,邀請名單上有哪些貴賓到訪呢?”
子癡瞥了一眼賓客名錄,思索片刻答道:“名單上有王家、鄭家,鄭家也派人前來……除此之外,居然還有未曾邀約便自行登門的仙族!
咦?怎地顧家與張家也位列其中,不曾請他們啊。”
陳銘聽聞此言,心中一震,神情嚴肅地對二人言道:“看樣子我們得周全籌備一番,若是這場盛會辦砸了,我們在江南修真界的立足之地也將不保了!”
果真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修行界內外,各路英豪皆有非凡之處。麵對這招安之事瞬息萬變的局麵,若非他昨晚已與光頭修士四首領互通消息,並與老金、老何、鄭煥、趙德柱商議至深夜,今日招安之舉恐怕已然功虧一簣。
各位海盜領袖們的機敏應對也讓陳銘印象深刻,在他與趙德柱、鄭煥的目光交匯中,彼此都流露出讚賞之意。
片刻之後,堂下的修士們已然退散,老五與老八已被何如海及刀疤修士小幺綁縛押送下去,聚義堂也早已被打掃得幹幹淨淨。
“欽差大人受驚了,我等失禮之處,懇請恕罪!” 大首領汪四抱拳環視一周,畢恭畢敬地向陳銘一行致歉。
“哈哈,大首領太過客氣了,那些心懷不軌之人,應當盡早鏟除,此舉反而是為了眾位同道今後能夠同心協力,共享修煉資源。” 陳銘笑著迴禮,同時將此事一帶而過,繼而提及資源共享的話題。
他掃視了一下堂上的各首領,隨後起身,朝眾人抱拳高聲道:“先前所述之條件,依然有效,諸位首領可有何異議?”
堂上各首領聞聲後,又互相交換眼神……
最終還是三首領走出隊列,抱拳行禮後答道:“欽差大人第一條條件,我等並無異議,倘若連此條件都不能答應,未免過於不知進退!”
“那麽第二條呢?” 陳銘追問。
“派遣官吏和軍隊一事,原本亦無妨,隻是我等曾飽受文職修士欺壓之苦,此外,其他人我們也無法放心信賴。若是欽差大人親臨坐鎮……那一切自當另當別論。”
三首領言辭謹慎地迴應。
陳銘立刻答道:“此事不由我一人決定,但我可以保證,假使我短期內無法親臨此地,也會派出一位深得我信任的代表,全權代理我的事務。至於島上駐防軍隊,我可以保證,人數不會超出一千名修士,很可能隻設一百名修士的編製。”
這一條件超出了各首領的預期,他們本欲獅子大開口,卻未料到陳銘竟給出了極為實惠的答複,一時間令眾人瞠目結舌。
稍頃,眾人方才迴過神來,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既然第二條已達成共識,那麽讓我們來談談至關重要的第三條吧。”
陳銘自修煉台起身,悠然地向四周弟子們宣布。
“掌教真人果真會應允此事?欲仿效海外西洋的傳說……”
諸多堂主此刻皆異口同聲地一同詢問,目光中滿載著期待之意。
這“天海令”可不是一般的寶物,它象征著無盡資源的掌控權,甚至是富饒至極的存在!
手持此令,在浩渺海洋之中,豈非想要何物便有何物,心儀之人亦可納入麾下?
如今的大明王朝仍是東方無可匹敵的修真大國,若是能得到此令,其價值較之西洋修士手中的任何秘寶都要珍貴得多!
陳銘神色鄭重地保證道:“本座敢以修為擔保,掌教真人必會點頭,但各位還需展現足夠的誠心……”
所幸在此之前,陳銘已對趙德柱、鄭煥等人進行了充分的心理引導,否則他們此刻恐怕早已跌落座椅。
他的話音剛落,就連身後沉穩如山的金如鐵也顯露出一絲緊張的氣息。
“陳師兄確能確保?”
身為四堂主的光頭修士疑慮地發問。
陳銘胸有成竹地迴答:“那是自然!吾乃掌教真人親派使者,諸位安心便是,此事不妨細細商議,究竟如何表達誠意……”
議定之後,眾人須速做籌備,隨陳銘一同自舟山出發,直奔京城,務求快刀斬亂麻,早日促成此事。
陳銘拍打著胸膛,果斷承諾道。
聽聞此言,眾人無不欣然應諾,其中七堂主喚來一名麵目端正的弟子,名叫歐可,引領陳銘與眾修士先行遊覽海島風光。
“賢弟的名字頗有深意啊!”
陳銘對歐可感慨地讚許道。
歐可恭敬迴應:“小人出身漁疍之家,族人均未涉獵文字,此名乃是長輩隨意取之。”
陳銘微笑著擺手:“無妨客氣,賢弟可帶領我等一覽此島勝景,此處風光果然不同凡俗!”
言語間,歐可引領著眾人開啟了嵊泗仙島的一日遊曆。
待事務辦妥,眾人興致盎然,恣意遊樂,盡享逍遙時光……
直至傍晚時分,在眾弟子的伺候之下,他們滿心歡喜地返迴住所。
緣何需人侍奉?隻因夜宴享用海鮮之餘,除了金如鐵與何正文兩位護法長老,其餘三人不慎多飲了幾盞海外佳釀。
“未曾料想,這些人看似威猛煞氣,實則脾性隨和,極為易處啊!”
趙德柱邊烹製柚子茶邊讚歎道。
“他們的兇悍容貌,乃是島上淡水資源匱乏,導致體內失衡所致,實際上大多是遠離大陸的漁民,本質十分淳樸。”
陳銘接過一杯柚子茶品味一番,附和道。
鄭煥亦連連感歎:“此地四季如春,海味鮮美,堪稱世外仙境般的所在啊!”
正交談間,忽見光頭四堂主與眾七堂主恭謹地在外求見。
七堂主率先賠罪:“島上條件簡陋,未能妥善款待欽差大人,請閣下恕罪!”
他一邊說著,一邊引著光頭四堂主在陳銘麵前躬身站立。
金如鐵與何正文兩位高手見狀,識趣地退出房門,在屋外負責警戒護持。
“二位堂主無需如此客套,將來我們便是一家人,如此拘謹反倒讓本座日後不便登門了……”陳銘勸慰道。
一陣笑談之後,使得現場的氛圍變得輕鬆許多。光頭修士老四帶著忐忑的心情稟報道:“我等島嶼偏遠,且無靈脈寶物,眾人商量再三,也隻能供奉些世俗之物予仙尊,隻怕玷汙了仙尊法眼……”
陳銘聽聞此言,並未介意,豁達地代仙尊迴應道:“不必憂慮,仙尊乃是大度之人,各位首領所獻何物?”
“我海島貧瘠,唯有凡人之金銀而已……” 光頭修士老四低聲迴話,眼中流露出些許羞愧之意。
陳銘聞之,險些失態,但他迅速收斂心神,強行忍住即將脫口而出的驚歎。
見陳銘麵色瞬息萬變,兩位修士首領心中越發不安。這時,老七接過了話茬:“今年風災連連,我等修士生活艱難,手中積蓄不多,僅能湊得五十萬兩黃金……”
陳銘與其他兩位同僚聞此言,身形微微一晃,險些從座位上跌落。然而他們皆是修行之人,底蘊深厚,強行穩住心境,麵上並無絲毫波瀾。
“我等區區偏僻之地,自然無法與那些財力雄厚的大海商相提並論,此事還需仙使之您多加費心。因此,我們特為仙使之您預備了十萬兩黃金,聊表寸心……” 光頭修士老四低聲道。
“如此……也好,想來仙尊也能理解爾等困境,就這麽辦吧。” 陳銘調整氣息,沉穩地對老四和老七迴應。
二人聞聲寬慰不少,一同起身恭敬地向陳銘稟報,並表示財物已備妥,次日即可裝載船隻啟程。
陳銘輕咳一聲,飲盡杯中靈茶,以此掩飾心中的震驚。
待二人離去後,趙德柱與鄭煥互相對視,均感到難以置信。
“公子,這不是夢吧?”
“公子,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嗎?”
陳銘並未迴答,但趙德柱與鄭煥也並非見識短淺之輩,對於這群海盜的豪奢程度,仍是深感驚訝。年景不佳之時,便有六十萬兩黃金之饋贈,若是豐收之年,數目怕是要翻番不止……
陳銘幽幽地道:“的確如此,或許他們除了金銀之外,再無他物了吧。”
“那我們現在該如何行動?”
鄭煥略有疑慮地問。
而趙德柱尚未完全從震驚中恢複過來,依舊愣在那裏。
陳銘放下茶盞,果斷起身,下令道:“傳令給老金他們,讓他們迴房休息,我們要準備文房四寶,撰寫奏折……”
是夜,三人不顧尚存的醉意,點亮燈火,潛心書寫,直至五更天時方閉目休息。
午後申時,一艘千石巨艦已然靜靜地停泊於嵊泗島的碼頭一側。
“公子,考慮到船隻承重,我們把銀子換成了黃金和珍寶……不知此舉是否會觸怒仙尊?” 光頭修士老四仍顯擔憂地詢問道。
陳銘以堅定而莊重的口吻迴應:“不會,仙尊皇爺最是慈悲為懷,必然能理解你們所麵臨的困境。”
“皇爺果真德澤深厚……”
老七在旁連連讚歎。
“罷了,二位宗主,咱們啟程吧。”
鄭煥在渡靈舟上喚著老七與老四,何如海則屹立於船首,沉默不語。
兩位宗主與陳銘再次依依惜別,隨後登船離去,渡靈舟破浪前行。
陳銘望著逐漸遠離的船隻,心頭那份沉重的壓力減輕了不少,手中握緊的納寶囊內,藏著一份降服邪魔的表文,他長出一口氣。
“少俠,我們也該啟程了吧?”趙德柱在一旁低聲提醒。
“沒錯,修道者行事應迅速果斷,不必拘泥於世俗禮節。那位歐可兄弟,你替我向島上各位宗主打個招唿,我立刻返迴寧州城,務必早日妥善處理此事,日後我們有的是機會共謀大道,同享修為之利!”
陳銘微微點頭,示意侍立一旁的歐可去傳達他的意思。不久之後,他們乘坐的小型飛舟亦展開靈帆,載著陳銘、金如鐵與趙德柱踏上歸途……
兩日後,一行人安然返迴寧州府境內。
東門之外的日升樓,一座靠水的靜謐雅閣之內,珍饈美酒擺滿了桌麵。
“什麽?那威震江湖的‘霸龍’已然投降,那惡名昭彰的‘魚蛟’已被正法?”
薛慕雲接過手中的降妖文書,不禁震驚地反問。
其實他心中疑惑重重,這年輕的陳千戶為何不先去找吳府尹,卻來找自己?又是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擺平那臭名昭著的“舟山九蛟”,甚至還將魚老二的人頭斬下?
“這一切皆仰仗皇爺的庇佑,吳府尹的信任與薛先生您的妙計策劃……奔赴京城上報捷報的使者此刻已在路上!”
陳銘臉上掛著無害的笑容,話語中卻暗藏深意——我身後已有天庭撐腰,諸位可莫要自作聰明。
薛慕雲聽出了弦外之音,尷尬地舉杯問道:“哈哈,陳千戶果然心思細膩,行事果斷,不知今日前來有何指教?”
趙德柱適時附和道:“薛先生乃吳府尹倚重之人,故而在拜見太守大人之前,我們先行拜訪您這位碼頭領袖,將來恐怕還要多勞煩先生您照拂……”
“怎會有此一說呢?”
薛慕雲不解地反問。
“此次收服‘舟山九蛟’實乃不世之功,區區在下豈敢獨自承受這份榮耀?更何況當下還有萬餘海島百姓的安置事宜需待解決……”陳銘壓低聲音解釋道。
“那麽對於此事,千戶可有何高明之策?”
薛慕雲心機一動,忙追問。
陳銘淡然地道:“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紛擾,這一次海島民眾隻投降,卻不允許登陸大陸……讓舟山群島仍舊歸屬寧州府管轄,並在那裏設立官署,以護持當地民生,這才是順應天道的做法……”
薛慕雲聞此言,麵色劇變,驚駭地脫口而出:“此舉大大不妥,一旦上報朝廷必遭駁斥,甚至可能引來問責!”
趙德柱與陳銘聽見此言,互換了一個眼神,心想薛慕雲還未聽到更為驚人的第三條計劃,倘若知曉,估計會被嚇得魂飛魄散。
陳銘故作深沉地淡淡迴應:“薛先生有所誤解,實際上這樣做反倒更為有利。”
“哦?這麽說,這麽做反而更好?為什麽呢?”薛慕雲滿腹狐疑地追問。
汪四,傳言乃昔日海域巨擘“五峰仙舟”汪直之後裔,對於登陸投降之事本就抱持著深深的忌諱。此次若依循舊例行事,此事能否成功呢?陳銘嘴角含笑,似調侃般向薛慕雲發問道。
“的確如此,看來唯有將其鏟除殆盡……”
薛慕雲點頭應答,然而他的目光觸及陳銘與趙德柱手中盛滿靈液的酒盞,以及二人嘲諷之意的眼神,頓時意識到自己或許過於輕率。
“斬草除根固然可行,但閣下就不擔心引來朝廷追責?”
薛慕雲深諳世間法則,立刻巧妙地將話題挽迴。
“此事何罪之有?我等受吳府君符詔令,赴舟山、嵊泗群島蕩滌妖孽,海寇懾於皇家威嚴,在我大軍壓境之際,惶恐求饒,此舉有何異常?至於不上岸接收,須知彼等世代居島,強行遷移既悖逆天意,亦耗費國帑,實無必要為之。”
“況乎,對方已然遞上降書,請求朝廷設立官署,派遣官吏,並派兵駐守,這豈非誠意示降之舉麽?”
陳銘言語之間,充滿自信,連續拋出早已構思妥當的致命三問,即便是能言善辯如薛慕雲者,一時之間也被問得啞口無言。
陳銘的觀點看似無懈可擊,但薛慕雲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對勁。他輕輕啜飲一口手中的仙釀,遲疑地道:
“此事還需上報朝廷,隻怕朝中那些大人會有異議……”
聽到此言,陳銘忙向趙德柱示意,二人恭敬舉杯共飲。
“正因此事需與先生共商,朝堂政事非我等粗鄙之人所能洞悉,還需仰仗先生高見……”
陳銘一邊說著,一邊與趙德柱一飲而盡。
薛慕雲見狀,隻得再度舉杯相陪。趙德柱趕忙接過酒壺,替薛慕雲斟滿。
陳銘抓住時機調整神色,嚴肅地道:“先生睿智,此事必須秘密處理,不可張揚,其中理由有四……”
“其一,朝廷武力衰弱,此事不便宣揚,然先生必然知曉,硬碰硬已無勝算,唯有采取安撫之策。”
“其二,往昔直至未來,舟山島若不安寧,寧波府百姓必受其害,且令吳府君顏麵無存,如今既能招安海寇,可謂一樁大功!”
“其三,海寇歸順後,海上通道暢通,無疑會帶來更多的稅收,更何況日後設官署管理……在下對此亦有一番見解,願呈獻予先生品評指正。”
“其四,若照正統程序辦理,一旦朝中有宵小之徒混淆視聽,閣下二人屆時將難以抽身,難道忘記了胡襄懋公當年的教訓嗎?”
陳銘一番話語,以道理說服,用情感打動,借利益誘惑,兼以災禍威脅,說得有板有眼,合情合理,讓薛慕雲不由得頻頻點頭稱許。
“家公子敬重先生高才,有意結識……此處略表心意。”
趙德柱察覺到薛慕雲麵露異彩,意識到時機已至,便從桌案之下取出一隻仙氣繚繞的碧玉錦盒,小心翼翼地置放於桌麵之上。
盒蓋輕啟,內中寶光熠熠,猶如星辰璀璨,令薛慕雲瞬間氣息微亂。
“真人,此事還望閣下在吳真人府上多方進言,對於舟山那片海域,末官認為隻需設立一處巡察司署,派遣一名九品巡察仙吏便足以鎮守,無需興師動眾,咱們靜守己道,斂財修行,豈非更佳?”
陳銘徐徐合攏錦盒,擲地有聲地問道。
“如此安排,實乃妙哉,妙哉!”
薛慕雲調息穩定,忙不迭地應答。
“果真,真人確有過人之智,目光如炬,深得古聖先賢之風範矣!”
陳銘與趙德柱二人交相稱讚,心意相通。
隨即,雙方的合作事宜宣告圓滿成功。
是夜,賓主盡歡,其樂融融,自不必贅述。
次日午時,陳銘和趙德柱自知府衙門順利取得通行令牌。
“少俠,這一番周旋,我老趙可是心悅誠服,唉……”
趙德柱連連搖頭,卻又不住地點讚道。
陳銘此刻卻略感赧顏,岔開話題道:“兄弟之間無需多言,速速前往碼頭才是正事。”
他並非刻意避而不談,實在是擔憂那一船秘藏法寶的安全,如今大明國勢衰微,百廢待興,若有人覷機竊寶,失財尚是小事,一旦關乎秘寶丟失,後果不堪設想!
陳銘偕同趙德柱、金如鐵匆匆奔赴碼頭,登上船隻查看,所幸整船秘寶依然完好無損!
顯然,這位吳真人及薛幕僚也並非毫無可取之處。
然而當下首要之事,並非揣摩吳、薛二人的品性,而是盡早啟航返迴金陵。
陳銘擔憂拖延時日,恐屆時金陵一地物資短缺。
船兒不久便揚帆起航,陳銘與趙德柱閑暇之餘步入貨倉,再度震驚不已!
艙內堆滿了各種西洋奇異寶物:陳銘夢寐以求的諸多修煉典籍,開啟神通技藝至關重要的踏行車床,能帶來巨大財富的西洋靈寶鍾表,還有製作精巧的西洋靈槍,以及一桶桶散發著濃鬱醇香的西洋仙釀橡木桶……
自然還包括老熊、老龐以及多位耶穌會仙師寫給陳銘的厚厚一疊書信。
有了這些寶物相助,許多法器研發的周期必定大大縮短,效率翻倍!
趙德柱估算這批寶物價值至少在十萬兩白銀以上。
此刻,趙德柱越發認定當初答應協助平定舟山海域妖孽之舉乃是明智之舉。
倘若當時甘受懲罰,恐怕幾位兄弟即便是傾家蕩產亦難抵償。
“嘿,未曾料想救助四位西洋仙僧竟帶來如此奇緣,人生的跌宕起伏,實在令人歎為觀止啊!”
陳銘望著滿載寶物的船隻,低聲感慨道。
此時兩人心潮澎湃,對於大海的向往與渴望如同野草般瘋長。
因急於迴歸金陵,加之時間緊迫,陳銘慷慨解囊,開出雙倍船資。
此舉提振全船人精神,士氣高漲,不分日夜,疾速前行。
原需十餘日才能航行完畢的路程,竟然僅用了短短五天即告結束。
抵達龍淵閣渡口,早已聯絡妥當的靈舟悄然靠岸,將承載仙材秘寶的貨箱逐一轉移至傳送陣法之中,其目的地自然是那位於上坊仙橋附近的莊苑——靈樞居。
曆經十數日夜的不懈穿梭於天地之間,陳銘令弟子趙德柱先行返迴俗世家園修養,而他本人則從那一堆西洋修煉秘器中精心挑選出三件精品,封裝入三個玉匣之內,隨身攜帶著,並與金如鐵同赴將軍峰上的仙山別院。
在將軍峰仙山別院裏,自有一段段難以言表的仙侶情深,此處略去不提......陳銘雖對那位富有的仙子姐姐充滿眷戀,但依然於落日餘暉之下與其深情告別,隨後又重返上坊仙橋附近的靈樞居。
他急急忙忙地趕迴,實則是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他所構建的修真界三大支柱產業——靈銀莊、護道社以及天銘神行舫已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鄭子菲在將軍峰仙山別院一刻未歇,不僅協助家族經營“萬盛仙商號”的日常事務,更是親筆書信為陳銘招募兩大產業的合作仙友……
如今已有幾位有意合作的仙家迴函,希望能共商大事,其中包括江南五大仙族中的王家與鄭家,據說還有未曾露麵的神秘仙宗欲參與其中……
上坊仙橋之地,一座頗具規模的“瑤華仙寓”已然矗立在此。
“掐指一算,各位貴客將於兩日後駕臨,多虧了姐姐妥善安排,選址在這上坊仙橋,省卻了各方奔波之苦,幸虧迴來得及時!”
陳銘一邊瀏覽著仙子姐姐幫他擬定的結盟契約草案,一邊向子癡、子愚兩人說道。
“我們靈樞居的正殿與前廳客房皆已完工,可供尊貴賓客入住,接待事宜毫無阻礙,正好借此股東召集之機,再做一番對外宣揚!”
負責傳播消息的子癡,提起此事,自然是以自身職責為主導。
陳銘詢問道:“對了,邀請名單上有哪些貴賓到訪呢?”
子癡瞥了一眼賓客名錄,思索片刻答道:“名單上有王家、鄭家,鄭家也派人前來……除此之外,居然還有未曾邀約便自行登門的仙族!
咦?怎地顧家與張家也位列其中,不曾請他們啊。”
陳銘聽聞此言,心中一震,神情嚴肅地對二人言道:“看樣子我們得周全籌備一番,若是這場盛會辦砸了,我們在江南修真界的立足之地也將不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