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紙條上寫著:“在玻璃的一麵貼上錫箔,接著倒入水銀,等兩者融為一體,完全固化……這樣就能製成一麵玻璃鏡子。”


    子愚驚訝地說:“公子,這樣做恐怕不太好吧?”


    陳銘拍了拍子愚的肩膀,迴答說:“沒什麽不合適的,隻管照做就好!兄弟們都盼著你的好消息呢,咱們共處這麽久,我還會不相信你嗎?”


    子愚聽了這話,便不再推脫,向陳銘深深行了個禮,認真地迴應:“子愚一定不會辜負公子的信任!”


    一行人帶著兩塊已完成燒製、高達半人身高的透明平板大玻璃迴到山莊。除此之外,他們還帶迴了一些色彩各異的小玻璃碎片,在後世這些可能毫無價值,但在大明可是被視為寶貝。


    兩塊大玻璃自然是要用來製作兩扇大玻璃窗。其他各種顏色的玻璃,陳銘打算請工匠在窗格上雕刻出圖案,製作成彩色拚花玻璃窗。這樣的設計在當時的西方教堂中較為普遍。到了清朝晚期及民國時期,很多中式建築也會采用類似做法,並且效果相當出色。


    陳銘招唿大家一起坐下,共同集思廣益,討論建築方案。


    這個山中的小屋實際上是陳銘的一次嚐試,他計劃用混凝土水泥結合當時的技術,建造一座全新的房子,或者可以說是別墅。別墅外觀看上去依然是江南風格的白牆黑瓦小樓,但內部將大量運用新技術和創新構思。


    首先,采光方麵,白天自然采用自然光,有了玻璃的輔助,別墅內的光線絕非傳統中式房屋所能比擬,必定會讓人大開眼界!


    晚上,陳銘預備采取兩套方案:一套是傳統的燈具,當然這些燈具都經過改良,配備了玻璃燈罩和反射鏡麵,亮度肯定遠超傳統燭火。但這當然無法與傳說中愛迪生用鏡子反射救母的故事相比,那完全是胡扯!


    我們陳銘公子的團隊可是講究科學道理的!


    另一套照明方案則是依靠陳銘策劃已久的某樣物品——沼氣!如今有了玻璃和水泥這兩個“大法寶”的支持,再加上一眾團隊成員和南京的工匠,陳銘有信心建造出一個真正實用的沼氣池,一舉解決衛生、取暖和照明等諸多問題。


    沼氣池自然要用混凝土水泥來建造,還要配上密封井蓋。至於管道係統,在大規模煉鐵之前,仍可以暫時使用竹木製成的“筧管”,畢竟這種管道連天然氣都能輸送,壓力更低的沼氣自然不在話下。


    別墅地下已經預留好了取暖管道,未來會安裝一個小鍋爐,這樣才能徹底解決熱水和取暖的問題。


    除了沼氣爐,陳銘還為燃煤爐預留了位置。盡管新科技已初露端倪,但仍需全麵考慮,步子邁得太大容易出問題。


    對於取暖以外的生活需求,如用水和消暑,陳銘也做了考慮。首先,通往山下的引水管線會在別墅位置繞一圈後再轉向旁邊的大水池。這樣一來,大小循環相結合,既解決了生活用水問題,在夏天還能起到消暑作用。


    當然,消暑方案中還預留了安裝“清風酷樂”(一種早期空調設備)的空間。在尚未普及電力供應之前,就先用這東西頂一陣子吧。


    不過陳銘打算裝的是升級版的新產品……


    別墅頂上藏著一個小水箱,這樣一來,整棟房子就有了自來水供應。


    衛生間裏的抽水馬桶、熱水淋浴……這些統統都能安排上!


    對於室內的熱水管道和衛生潔具,完全可以采用陶瓷材質,既安全又環保,耐高溫不說,價錢還不貴呢。


    很多細節設計,陳銘在南下去了一個月的時間裏就已經抽出時間繪製出了設計圖紙,並搭配了詳細的施工方案。


    這些構思和創新在此之前已經在大王莊的水源提取工程以及北京城老宅改造過程中與大家討論並做了初步實驗。


    現在把這些想法再融合起來,盡管大家並未表現出驚訝,但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都連連讚歎不已。


    第二天。


    子愚帶著十麵大小各異的玻璃鏡迴來。一揭開包裹,大家都淡定不了了。


    比起那些模模糊糊、隻能霧裏看花的銅鏡,新製造出來的玻璃鏡能清晰地映出人的每一個細微之處,看到的人都驚歎不已。


    未來肯定是需要用“銀鏡反應”來製作更好的鏡子。


    至於現在,這些已有的玻璃鏡就已經足夠使用了。


    在大規模機器工業出現以前,很多事情都需要遵循客觀規律的嘛。


    “這裏有五麵大一些的鏡子,留一麵給小屋,三麵送給北京,都要送到宮裏去,給真武大帝、太子爺、朱公子他們……”


    “剩下的我們開個店鋪開始賣!”


    陳銘邊說邊指著正在對著鏡子發愣的鄭煥交待道。


    “小的立刻就去辦,公子,新開的店名您想好了嗎?”


    鄭煥趕緊從鏡子中的奇妙影像中迴過神來,向陳銘詢問。


    這一問可把陳銘給難住了,頓時愣住了。


    “不如叫‘繆琳坊’怎麽樣?”


    子癡試探性地提議道。


    陳銘一聽,趕忙追問:“這個名字不錯!有什麽出處嗎?”


    “《尚書·禹貢》中有提到‘繆琳’,其中把類似美玉的東西,比如咱們說的‘琉璃’或‘玻璃’稱為‘繆琳’,當然不止是指‘玻璃’……”


    子癡解釋道。


    “它涵蓋但不限於琉璃……這個名字顯得高雅大氣又有檔次,很好!”


    聽完子癡的一番解釋,陳銘首先表示讚同,眾人們也都紛紛點頭稱許。


    “那好吧,就這麽定,咱們的店鋪主要賣玻璃鏡和玻璃飾品,至於酒具和茶具還是放在‘萬盛商號’銷售,並繼續供給王府,這樣才不會起衝突。”


    陳銘做出決定後,也不忘叮嚀鄭煥幾句。


    鄭煥認真記下指示,隨即喚來車夫套車,匆忙離開了。


    兩天過後,店鋪租了下來,窯爐那裏又新燒製了二十多麵鏡子,剛一上架就被搶購一空。


    莊園書房內。


    “這三天的收入竟然是九百九十七兩!真沒想到這小小鏡子居然這麽賺錢!其他的玻璃製品也是如此,不然的話,建造這座苑子所需的銀兩可能就要短缺了。”


    鄭煥捧著賬本,一邊向陳銘匯報,一邊感慨地說。


    而陳銘對此倒是毫不在意地迴答:“剛開始嘛,物以稀為貴,我們是占了搶占市場的優勢,今後這類商品肯定會越來越普及的……”


    兩人正在聊天時,隻見子愚神色嚴肅,步履匆匆地從外麵走進來……


    陳明愁眉不展地告訴公子:“公子,有點不對勁啊,最近這幾天有幾個行為詭異的人總是在唐家窯爐附近晃悠,找人搭訕,東問西問,好像在打聽我們釉料的配方呢!”


    話還沒說完,就看見王有貴領著一個鼻青臉腫的人衝了進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小商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雲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雲迪並收藏大宋小商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