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此言,唐家父子也不再多言,隻是恭敬地垂著手站著,眼中卻流露出一副同情敗家子的神情。
麵對工匠們的質疑,陳銘並未放在心上,畢竟不是每個人一開始都會對自己深信不疑。
他想起了兩個仙童初次見到自己的情景,那時他們可是相互鬥嘴了好一陣,不同的聲音總是難免存在的。
陳銘依然和顏悅色地對兩位工匠說:“二位師傅不用急躁,今天先在我這裏休息,以免來迴奔波在路上耽誤時間。明天材料應該就能準備好,到時候我們再詳細討論製作方法。”
說完,便示意身邊的侍衛帶兩位工匠下去休息。
待兩人離開後,陳銘從桌子上拿起一張紙條,交給子癡並吩咐道:“這張紙上的物品,你去找些迴來。油脂主要需要蓖麻油和豬油,鉛則需要鉛粉就行。
油脂和鉛應該不難找,在雜貨鋪就能買到,但這二氧化錳,也就是軟錳礦,就不知道是否好尋了?”
子癡聽完陳銘的指示,一臉困惑地看著他問道:“這油脂和鉛確實容易找到,雜貨鋪就有賣的,但這軟錳礦是什麽呢?”
陳銘一聽,也有點撓頭,看來溝通出了問題。
他仔細想了想,對子癡解釋道:“這東西呈黑色或鐵灰色,外觀為塊狀或粒狀,像腎髒般大小的顆粒,質地較為柔軟……經過高溫燒製後,會析出類似金屬的東西……”
“哦!公子您說的不會是‘無名異’吧?那個也叫土子,在中藥鋪裏可是很常見的!”
子癡豁然開朗地道。
陳銘聽到這裏,頓時也明白了過來,原來自己之前看短視頻時太過馬虎,隻關注美女去了,都沒好好查證過這個詞的意思……
看著子癡拿著清單遠去的身影,陳銘心中既欣慰又慶幸。
還好團隊中有中國古代科學家——道教真人的存在,否則光是一個“軟錳礦”,估計就能把人給愁死!
如果沒有這種材料和鉛,就算能燒製出玻璃,也會帶有各種顏色,到那時候,恐怕自己就要被當成新一代敗家子了。
傍晚時分……
陳銘的朋友子癡成功帶迴了陳銘所需的“添加劑”。陳銘看著手中的幾包中藥和油脂,不停地向身邊的助手點讚。
還沒誇多久呢,子愚就已經帶著滿滿一船的礦渣、沙子、石灰、煤炭、焦炭以及草木灰歸來。
看到所需物資齊全,他們立刻帶上添加劑,直奔河邊。連貨都沒從船上卸下來,陳銘就在船上根據各類物品的不同重量,招唿護衛們按照比例將用於製作玻璃的材料混在一起......部分需要用來製作其他物品的材料仍然單獨存放,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地保護技術秘密——畢竟,他們是要賺取實實在在的第一船金銀,注意是一整船,可不是僅僅一桶!
準備工作完成後,陳銘叫來了王有貴,詳細布置了接下來兩天土石工程的任務重點,並帶著子癡、子愚以及唐家父子一起登船,前往雨花台。
陳銘這種爭分奪秒的工作態度,子癡和子愚早已習以為常,但唐家父子卻感到驚訝,並漸漸收起了原先的輕視之心。在這個交通和通訊條件落後的大明朝,很多事情往往要用十天半個月來計算進度,這一點讓陳銘深感難以忍受。要知道,無論做什麽事情,時間都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一行人在一個時辰後抵達了雨花台,此時天色已晚。陳銘並沒有像某些不良資本家那樣強迫老工人連夜趕工,而是讓他們好好休息,次日早晨再精神飽滿地開工。這讓唐家父子心中稍微鬆了一口氣。
這一晚,陳銘和子癡、子愚三人在船艙裏湊合一宿。清晨很快來臨,空氣彌漫著清新甜蜜的氣息。唐師傅安排小工們將事先按比例調配好的原料卸下船,並搬運到窯爐旁邊,按照陳銘的指示開始將其攪拌均勻。這些原料其實並不複雜,主要是沙子和生石灰粉,按照八比二的比例混合。
在唐師傅和他的兒子以及小工們忙碌準備主料的同時,陳銘帶領兩位助手在河邊搗鼓一盆草木灰。他們在木盆裏將草木灰和水混合,充分攪拌後用濾布多次過濾,隨後用船上做飯用的鐵鍋將溶液加熱......
一個小時過去後,鍋底出現了一層類似鹽霜的白色粉末,其實就是碳酸鉀——一種代替碳酸鈉的物質。
“哈哈,有了這個,我們的大事就成了!”
陳銘笑得合不攏嘴,朝著兩位助手連連高興地說著。
子癡和子愚也都十分開心,盡管不清楚陳銘為何如此喜悅,但他們堅信跟隨陳銘總是沒錯的。
陳銘安排船老大處理後續事宜,收拾好白色的粉末和昨天子癡采集到的“添加劑”,並帶著它們來到窯爐邊。
“唐師傅,都已經攪拌均勻了嗎?”
陳銘一邊詢問站在旁邊的唐三,一邊抓起一把混合好的物料仔細檢查。
“公子,都已經準備妥當了。”
唐三恭敬地迴答。
“很好,請大家暫時退避一下,我要加入一些秘方……”
陳銘突然用一種極為神秘的口吻對唐三和小工們說。
於是乎,眾人紛紛遵照他的命令離開現場,留下一片安靜的空間……
陳銘剛剛將白色的碳酸鉀粉末、鉛粉和一種叫做''無名異''的粉末,按照不同的配比分別放入三個獨立的料鬥中。
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為了保密,二是因為陳銘自己對最佳的比例也沒有十足把握,隻能發揚科學實驗精神,不斷嚐試。
試試看嘛,答案自然而然就會出現。
失敗是成功的媽媽,堅持就是成功的爸爸,除此之外別無捷徑。
之後的工作,陳銘選擇交給了專業人士,這是他一貫的原則。
於是他召喚來了唐氏父子倆,讓他們親自上陣動手,開始了投料、熔煉和塑形的過程……
這個過程可費時間呢,大概需要四個時辰,而現在正是辰時,想要等到成品出爐得到午後未時才行。
而且成型之後也不能立刻急急忙忙投入使用,那樣的話玻璃製品會很容易破裂。就像大多數經高溫燒製的物品一樣,它也需要一個不可或缺的步驟——退火。
退火又要耗費兩三個時辰。所以直到穿越至另一個時代的神器——玻璃,完全製作完成並且大功告成之時,就得等到戌時,也就是黃昏時刻了。
閑暇無事,他們在船上休息,漫長的等待自然令人有些煎熬。剛好三個人,於是擺開陣勢玩起了撲克遊戲“鬥地主”……
可能是最近幾天陳銘都將精力投入到了發明創造之中,狀態並不好,結果一上午就被贏了幾局,五文錢的賭注,竟然在一上午內輸掉了五百文以上……
正在這時,隻聽見唐三在船底下大聲喊道:“公子,琉璃已經出窯了!”
聽到這話,三人顧不上還在進行的遊戲勝負,紛紛丟下手裏的撲克牌,跳下船奔向窯爐。
麵對工匠們的質疑,陳銘並未放在心上,畢竟不是每個人一開始都會對自己深信不疑。
他想起了兩個仙童初次見到自己的情景,那時他們可是相互鬥嘴了好一陣,不同的聲音總是難免存在的。
陳銘依然和顏悅色地對兩位工匠說:“二位師傅不用急躁,今天先在我這裏休息,以免來迴奔波在路上耽誤時間。明天材料應該就能準備好,到時候我們再詳細討論製作方法。”
說完,便示意身邊的侍衛帶兩位工匠下去休息。
待兩人離開後,陳銘從桌子上拿起一張紙條,交給子癡並吩咐道:“這張紙上的物品,你去找些迴來。油脂主要需要蓖麻油和豬油,鉛則需要鉛粉就行。
油脂和鉛應該不難找,在雜貨鋪就能買到,但這二氧化錳,也就是軟錳礦,就不知道是否好尋了?”
子癡聽完陳銘的指示,一臉困惑地看著他問道:“這油脂和鉛確實容易找到,雜貨鋪就有賣的,但這軟錳礦是什麽呢?”
陳銘一聽,也有點撓頭,看來溝通出了問題。
他仔細想了想,對子癡解釋道:“這東西呈黑色或鐵灰色,外觀為塊狀或粒狀,像腎髒般大小的顆粒,質地較為柔軟……經過高溫燒製後,會析出類似金屬的東西……”
“哦!公子您說的不會是‘無名異’吧?那個也叫土子,在中藥鋪裏可是很常見的!”
子癡豁然開朗地道。
陳銘聽到這裏,頓時也明白了過來,原來自己之前看短視頻時太過馬虎,隻關注美女去了,都沒好好查證過這個詞的意思……
看著子癡拿著清單遠去的身影,陳銘心中既欣慰又慶幸。
還好團隊中有中國古代科學家——道教真人的存在,否則光是一個“軟錳礦”,估計就能把人給愁死!
如果沒有這種材料和鉛,就算能燒製出玻璃,也會帶有各種顏色,到那時候,恐怕自己就要被當成新一代敗家子了。
傍晚時分……
陳銘的朋友子癡成功帶迴了陳銘所需的“添加劑”。陳銘看著手中的幾包中藥和油脂,不停地向身邊的助手點讚。
還沒誇多久呢,子愚就已經帶著滿滿一船的礦渣、沙子、石灰、煤炭、焦炭以及草木灰歸來。
看到所需物資齊全,他們立刻帶上添加劑,直奔河邊。連貨都沒從船上卸下來,陳銘就在船上根據各類物品的不同重量,招唿護衛們按照比例將用於製作玻璃的材料混在一起......部分需要用來製作其他物品的材料仍然單獨存放,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地保護技術秘密——畢竟,他們是要賺取實實在在的第一船金銀,注意是一整船,可不是僅僅一桶!
準備工作完成後,陳銘叫來了王有貴,詳細布置了接下來兩天土石工程的任務重點,並帶著子癡、子愚以及唐家父子一起登船,前往雨花台。
陳銘這種爭分奪秒的工作態度,子癡和子愚早已習以為常,但唐家父子卻感到驚訝,並漸漸收起了原先的輕視之心。在這個交通和通訊條件落後的大明朝,很多事情往往要用十天半個月來計算進度,這一點讓陳銘深感難以忍受。要知道,無論做什麽事情,時間都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一行人在一個時辰後抵達了雨花台,此時天色已晚。陳銘並沒有像某些不良資本家那樣強迫老工人連夜趕工,而是讓他們好好休息,次日早晨再精神飽滿地開工。這讓唐家父子心中稍微鬆了一口氣。
這一晚,陳銘和子癡、子愚三人在船艙裏湊合一宿。清晨很快來臨,空氣彌漫著清新甜蜜的氣息。唐師傅安排小工們將事先按比例調配好的原料卸下船,並搬運到窯爐旁邊,按照陳銘的指示開始將其攪拌均勻。這些原料其實並不複雜,主要是沙子和生石灰粉,按照八比二的比例混合。
在唐師傅和他的兒子以及小工們忙碌準備主料的同時,陳銘帶領兩位助手在河邊搗鼓一盆草木灰。他們在木盆裏將草木灰和水混合,充分攪拌後用濾布多次過濾,隨後用船上做飯用的鐵鍋將溶液加熱......
一個小時過去後,鍋底出現了一層類似鹽霜的白色粉末,其實就是碳酸鉀——一種代替碳酸鈉的物質。
“哈哈,有了這個,我們的大事就成了!”
陳銘笑得合不攏嘴,朝著兩位助手連連高興地說著。
子癡和子愚也都十分開心,盡管不清楚陳銘為何如此喜悅,但他們堅信跟隨陳銘總是沒錯的。
陳銘安排船老大處理後續事宜,收拾好白色的粉末和昨天子癡采集到的“添加劑”,並帶著它們來到窯爐邊。
“唐師傅,都已經攪拌均勻了嗎?”
陳銘一邊詢問站在旁邊的唐三,一邊抓起一把混合好的物料仔細檢查。
“公子,都已經準備妥當了。”
唐三恭敬地迴答。
“很好,請大家暫時退避一下,我要加入一些秘方……”
陳銘突然用一種極為神秘的口吻對唐三和小工們說。
於是乎,眾人紛紛遵照他的命令離開現場,留下一片安靜的空間……
陳銘剛剛將白色的碳酸鉀粉末、鉛粉和一種叫做''無名異''的粉末,按照不同的配比分別放入三個獨立的料鬥中。
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為了保密,二是因為陳銘自己對最佳的比例也沒有十足把握,隻能發揚科學實驗精神,不斷嚐試。
試試看嘛,答案自然而然就會出現。
失敗是成功的媽媽,堅持就是成功的爸爸,除此之外別無捷徑。
之後的工作,陳銘選擇交給了專業人士,這是他一貫的原則。
於是他召喚來了唐氏父子倆,讓他們親自上陣動手,開始了投料、熔煉和塑形的過程……
這個過程可費時間呢,大概需要四個時辰,而現在正是辰時,想要等到成品出爐得到午後未時才行。
而且成型之後也不能立刻急急忙忙投入使用,那樣的話玻璃製品會很容易破裂。就像大多數經高溫燒製的物品一樣,它也需要一個不可或缺的步驟——退火。
退火又要耗費兩三個時辰。所以直到穿越至另一個時代的神器——玻璃,完全製作完成並且大功告成之時,就得等到戌時,也就是黃昏時刻了。
閑暇無事,他們在船上休息,漫長的等待自然令人有些煎熬。剛好三個人,於是擺開陣勢玩起了撲克遊戲“鬥地主”……
可能是最近幾天陳銘都將精力投入到了發明創造之中,狀態並不好,結果一上午就被贏了幾局,五文錢的賭注,竟然在一上午內輸掉了五百文以上……
正在這時,隻聽見唐三在船底下大聲喊道:“公子,琉璃已經出窯了!”
聽到這話,三人顧不上還在進行的遊戲勝負,紛紛丟下手裏的撲克牌,跳下船奔向窯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