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鄭煥的唿喊聲,陳銘也是一下子站起身來,疾步衝了過去,直奔鄭煥而去,兩人險些撞個滿懷。
還好鄭煥皮膚厚實、血氣旺盛,再加上有過服務高端人士的經驗,雖然一陣手忙腳亂,但他還是緊緊護住了那三個盒子。
盒子被放在桌子上,陳銘迫不及待地打開其中一個。
隻見一個圓筒形的物品散發出金黃色的光澤,靜靜地躺在盒子裏,四周墊著絲絨,看起來頗像一件藝術品。
沒錯,這就是前幾天陳銘讓鄭煥去定製的那個單筒望遠鏡。
陳銘關心的重點並不在於它的外觀,而在於內部的質量。
他克製住內心的激動,拿起望遠鏡,將大頭朝外,小頭貼近眼睛……
“哈哈,這磨製鏡片的手藝真是不錯啊!太清晰了!”
陳銘一邊拿著望遠鏡眺望著遠方,一邊讚不絕口。
看了一會兒,他又好像想起了什麽,讓人搬來一把椅子,拉上鄭煥爬上了牆頭,舉著望遠鏡朝遠處望去。
“我的天哪,三清道祖,佛祖菩薩……怎麽能看得這麽遠?而且還這麽清楚?”
站在陳銘身邊的鄭煥,手中握著那款簡易版望遠鏡看向驛站之外,也同樣忍不住連連驚歎。
兩個家夥就像兩個找到新鮮玩具的孩子,趴在那裏盯著看了一刻鍾不止。
“這家夥真是太神奇啦!不過就是忒貴,二十五兩銀子一個哪!”
迴到客廳裏,鄭煥不住口地讚歎這玩意兒——這“望遠鏡”有多麽奇妙,同時又感慨其高昂的價格。
“你手上的這一隻,雖然裝飾樸素,卻是低調且實用。等會兒偷偷拿去送給趙德柱,並且我還會附上一幅地形圖,標清楚監視的位置和目標。這‘金花銀’的大案還有後續未了呢!讓他好好去辦吧。”
陳銘低聲對鄭煥指示,鄭煥自然謙遜地答應下來。
“那剩下的兩隻,其中一隻好好包裝,再加上兩層木箱,送去給朱公子……”
陳銘思考了一下說。
“另一隻公子打算留下,我還需要安排再製作兩隻嗎?”
鄭煥有些不確定地問。
“嗯……這個,嗯,我有個大膽的想法,反正現在我們不能明目張膽地查案,閑著也是閑著,我想親自帶著這東西去湖州……”
陳銘罕見地顯得有些舌頭打結地低聲說。
“公子是說,您老要親自送到小姐那兒去?”
鄭煥一聽心頭一緊,嚇得跳起來說。
“差不離,就是這個意思,有問題嗎?”
“這個,應該是,大概可能沒問題吧……隻是公子您單獨一人去湖州,小的心裏有點擔憂!”
鄭煥吞吞吐吐地說。
“怎麽?你不一起陪同嗎?”
“這案件的事兒千頭萬緒……”
“顯明兄,大家都是自家兄弟,你這就不對勁了啊,有事兒大家一起合計合計嘛!到底是什麽讓你犯難的事兒,說出來聽聽,沒準我能給你出個主意呢。”
陳銘看見鄭煥欲言又止的模樣,立刻溫和地安慰道。
“不是小的不信公子您,這件事說起來,也算是咱們家族內的家務事……不太方便讓公子您操心。”
鄭煥說著,聲音越來越小,到最後幾乎聽不見了,甚至臉還紅了。
陳銘臉色一變,嚴肅地說:“你這麽說,是沒把我當自己人看待了!”
鄭煥見陳銘一臉認真,一副非要他說不可的樣子,隻能狠下心來,豁出去,開口道:“這件事情得追溯到五年前,那時候我才剛滿十八歲……”
“年輕人嘛,都喜歡漂亮的女子……公子您也知道啊。”
講到這裏,鄭煥的臉更紅了,低頭不敢直視陳銘。
“哦,原來是顯明兄愛上了一位美麗的女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也是人之常情嘛。”
陳銘一聽,一臉莊重地點點頭,對鄭煥的秘密一點兒也沒有嘲笑之意,反而給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本來如果是個普通的女子,倒也沒多大事兒,但問題是這位女子是一位寡婦,還有一個兩歲的孩子……”
“我們倆真心相愛……後來被族人發現了,上報給家主……眾人商議之下,決定要把我裝進豬籠!”
七
鄭煥滿臉通紅,低聲講述了一件埋藏在心底多年的心事,他說到最後,想起了那段傷心的往事,眼淚竟也掉了下來。“那時候,還是我們家小姐站了出來,為了保我,那時她隻有十三歲,一個人跟家族裏的眾多長輩唇槍舌劍,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救下了我的命。”
陳銘聽後不禁追問:“後來你就被送到密雲去了,那個跟你相愛的女人怎麽樣了?”
他並不是出於好奇打聽八卦,而是真心關心那位女子的安全。
鄭煥帶著一絲哀傷感慨道:“我家小姐真是了不起啊,她不僅救了我,還救了小芸。隻是對方家規嚴厲,小芸自此被軟禁在家……哎!”
鄭煥說完,神情頗為傷感。
陳銘明白了前因後果,他堅定地對鄭煥說:“顯明兄,你無需擔憂,現在你是我的兄弟,一切由我來為你做主,放心跟著我迴去吧!這次我要讓大家看看,誰膽敢動我的人!不隻是你,這次我會把你的意中人也一起救出來!”
陳銘說著霍然起身,大聲對鄭煥保證。鄭煥抬頭看向陳銘,隻見他麵色嚴肅,甚至帶有一絲兇狠的氣息,明白陳銘決非虛言,而是真要為他撐腰。
鄭煥感動之下立刻上前一步,跪倒在地,對著陳銘叩首:“小姐是我和小芸的救命恩人,如果公子願意為我們主持公道,就如同小姐一樣,是我們重生的父母……”
陳銘見狀趕忙上前,用力將鄭煥扶起,並急切地說:“顯明兄,快起來,我們對外是主仆關係,但在私下裏我們都是兄弟,以後千萬不能再這樣行禮了。”
決定前往湖州後,陳銘和鄭煥雖然滿懷期待,卻沒有立即啟程,因為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處理清楚。特別是此行麵對的都是自家親戚,既不能怒目相向,也不能大打出手,務必要在一個和諧的氛圍中圓滿解決問題,否則就會背離初衷。
另外,陳銘覺得還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於是他讓鄭煥去聯絡各地的商鋪和工匠,購買並製作一些可能會用到的新物品,同時他也通知了各衙門,說明自己即將南下去出差……陳銘一直認為“不打無備之戰”是他的行事準則。
就這樣過了五天,各項事務都安排妥當之後,他們帶上王有貴和護衛隊,乘坐官船啟程出發。一行人仍舊沿大運河而下,向著湖州府烏程縣的南潯鎮駛去……
還好鄭煥皮膚厚實、血氣旺盛,再加上有過服務高端人士的經驗,雖然一陣手忙腳亂,但他還是緊緊護住了那三個盒子。
盒子被放在桌子上,陳銘迫不及待地打開其中一個。
隻見一個圓筒形的物品散發出金黃色的光澤,靜靜地躺在盒子裏,四周墊著絲絨,看起來頗像一件藝術品。
沒錯,這就是前幾天陳銘讓鄭煥去定製的那個單筒望遠鏡。
陳銘關心的重點並不在於它的外觀,而在於內部的質量。
他克製住內心的激動,拿起望遠鏡,將大頭朝外,小頭貼近眼睛……
“哈哈,這磨製鏡片的手藝真是不錯啊!太清晰了!”
陳銘一邊拿著望遠鏡眺望著遠方,一邊讚不絕口。
看了一會兒,他又好像想起了什麽,讓人搬來一把椅子,拉上鄭煥爬上了牆頭,舉著望遠鏡朝遠處望去。
“我的天哪,三清道祖,佛祖菩薩……怎麽能看得這麽遠?而且還這麽清楚?”
站在陳銘身邊的鄭煥,手中握著那款簡易版望遠鏡看向驛站之外,也同樣忍不住連連驚歎。
兩個家夥就像兩個找到新鮮玩具的孩子,趴在那裏盯著看了一刻鍾不止。
“這家夥真是太神奇啦!不過就是忒貴,二十五兩銀子一個哪!”
迴到客廳裏,鄭煥不住口地讚歎這玩意兒——這“望遠鏡”有多麽奇妙,同時又感慨其高昂的價格。
“你手上的這一隻,雖然裝飾樸素,卻是低調且實用。等會兒偷偷拿去送給趙德柱,並且我還會附上一幅地形圖,標清楚監視的位置和目標。這‘金花銀’的大案還有後續未了呢!讓他好好去辦吧。”
陳銘低聲對鄭煥指示,鄭煥自然謙遜地答應下來。
“那剩下的兩隻,其中一隻好好包裝,再加上兩層木箱,送去給朱公子……”
陳銘思考了一下說。
“另一隻公子打算留下,我還需要安排再製作兩隻嗎?”
鄭煥有些不確定地問。
“嗯……這個,嗯,我有個大膽的想法,反正現在我們不能明目張膽地查案,閑著也是閑著,我想親自帶著這東西去湖州……”
陳銘罕見地顯得有些舌頭打結地低聲說。
“公子是說,您老要親自送到小姐那兒去?”
鄭煥一聽心頭一緊,嚇得跳起來說。
“差不離,就是這個意思,有問題嗎?”
“這個,應該是,大概可能沒問題吧……隻是公子您單獨一人去湖州,小的心裏有點擔憂!”
鄭煥吞吞吐吐地說。
“怎麽?你不一起陪同嗎?”
“這案件的事兒千頭萬緒……”
“顯明兄,大家都是自家兄弟,你這就不對勁了啊,有事兒大家一起合計合計嘛!到底是什麽讓你犯難的事兒,說出來聽聽,沒準我能給你出個主意呢。”
陳銘看見鄭煥欲言又止的模樣,立刻溫和地安慰道。
“不是小的不信公子您,這件事說起來,也算是咱們家族內的家務事……不太方便讓公子您操心。”
鄭煥說著,聲音越來越小,到最後幾乎聽不見了,甚至臉還紅了。
陳銘臉色一變,嚴肅地說:“你這麽說,是沒把我當自己人看待了!”
鄭煥見陳銘一臉認真,一副非要他說不可的樣子,隻能狠下心來,豁出去,開口道:“這件事情得追溯到五年前,那時候我才剛滿十八歲……”
“年輕人嘛,都喜歡漂亮的女子……公子您也知道啊。”
講到這裏,鄭煥的臉更紅了,低頭不敢直視陳銘。
“哦,原來是顯明兄愛上了一位美麗的女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也是人之常情嘛。”
陳銘一聽,一臉莊重地點點頭,對鄭煥的秘密一點兒也沒有嘲笑之意,反而給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本來如果是個普通的女子,倒也沒多大事兒,但問題是這位女子是一位寡婦,還有一個兩歲的孩子……”
“我們倆真心相愛……後來被族人發現了,上報給家主……眾人商議之下,決定要把我裝進豬籠!”
七
鄭煥滿臉通紅,低聲講述了一件埋藏在心底多年的心事,他說到最後,想起了那段傷心的往事,眼淚竟也掉了下來。“那時候,還是我們家小姐站了出來,為了保我,那時她隻有十三歲,一個人跟家族裏的眾多長輩唇槍舌劍,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救下了我的命。”
陳銘聽後不禁追問:“後來你就被送到密雲去了,那個跟你相愛的女人怎麽樣了?”
他並不是出於好奇打聽八卦,而是真心關心那位女子的安全。
鄭煥帶著一絲哀傷感慨道:“我家小姐真是了不起啊,她不僅救了我,還救了小芸。隻是對方家規嚴厲,小芸自此被軟禁在家……哎!”
鄭煥說完,神情頗為傷感。
陳銘明白了前因後果,他堅定地對鄭煥說:“顯明兄,你無需擔憂,現在你是我的兄弟,一切由我來為你做主,放心跟著我迴去吧!這次我要讓大家看看,誰膽敢動我的人!不隻是你,這次我會把你的意中人也一起救出來!”
陳銘說著霍然起身,大聲對鄭煥保證。鄭煥抬頭看向陳銘,隻見他麵色嚴肅,甚至帶有一絲兇狠的氣息,明白陳銘決非虛言,而是真要為他撐腰。
鄭煥感動之下立刻上前一步,跪倒在地,對著陳銘叩首:“小姐是我和小芸的救命恩人,如果公子願意為我們主持公道,就如同小姐一樣,是我們重生的父母……”
陳銘見狀趕忙上前,用力將鄭煥扶起,並急切地說:“顯明兄,快起來,我們對外是主仆關係,但在私下裏我們都是兄弟,以後千萬不能再這樣行禮了。”
決定前往湖州後,陳銘和鄭煥雖然滿懷期待,卻沒有立即啟程,因為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處理清楚。特別是此行麵對的都是自家親戚,既不能怒目相向,也不能大打出手,務必要在一個和諧的氛圍中圓滿解決問題,否則就會背離初衷。
另外,陳銘覺得還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於是他讓鄭煥去聯絡各地的商鋪和工匠,購買並製作一些可能會用到的新物品,同時他也通知了各衙門,說明自己即將南下去出差……陳銘一直認為“不打無備之戰”是他的行事準則。
就這樣過了五天,各項事務都安排妥當之後,他們帶上王有貴和護衛隊,乘坐官船啟程出發。一行人仍舊沿大運河而下,向著湖州府烏程縣的南潯鎮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