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的嚴厲語氣讓在一旁侍候的曹化淳都嚇了一跳。


    陳銘卻鎮定自若,向王安行禮道:“在下說的是肺腑之言,既是私下詢問,您老人家也不想聽我撒謊吧……眾所周知,我最大的缺點就是誠實!”


    聽到陳銘這樣說,王安的臉色再次變化,竟然笑了起來。


    “哈哈哈,小陳千戶真是個有趣的人!難怪連真武大帝都會與你合作,但總得給我個理由吧?” 王安笑著問。


    陳銘一聽,心中稍鬆,但臉上依舊保持著嚴肅,恭敬地迴答:“理由有三點,簡單來說,第一,民間有句話,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一樣離得開錢,一家尚且如此,何況一國?”


    “第二,那些人口口聲聲說征稅是與民爭利,其實都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因為這些稅都是落在他們頭上,實際上與平民百姓的關係並不大。”


    第三,最可恨的是那些雙麵人,收稅時說不能損害百姓利益,轉眼又講什麽與皇上共享天下,好像吃肉時就積極上前,到了送禮時卻躲得無影無蹤。就連人情往來、宴請賓客也不該如此敷衍!”


    “這些人連基本的待人接物之道都不明白,還大放厥詞說什麽天下人?就憑他們?”


    “別說這天下是皇上的,就算除他們之外無人,這朝廷的功臣顯貴,各地的太監,南北的商人,耕耘的農夫,做工的工匠...他們不都是皇上的子民,不也是天下的百姓?”


    “總而言之,那些唿籲取消礦稅的人,都是自私自利、無視君父的家夥,其心可誅,應當抄家!”


    陳銘少見地發表長篇大論,最後的結論竟充滿殺氣,讓王安和曹化淳都愣住了。


    讀書人常引用古人的話,而陳銘的話語通俗易懂,合情合理,讓兩位飽讀詩書的文人太監找不出瑕疵。


    過了許久。


    “那麽,依小陳千戶所言,內監收取這些捐稅對國家有利?”


    王安接著問。


    “此事,要看如何操作。無論是內監還是文官,都能被任用。”


    “關鍵不在於誰收取,而在於如何收取,如何管理,如何使用。簡單來說,需要法規、製度和監督...小子冒昧,希望老大人見諒!”


    陳銘轉換了語氣和措辭,含糊其詞地迴答了王安的第二個問題。


    畢竟,如果把第二個問題說透,司禮監的大太監們麵子上會掛不住。


    盡管陳公子是個誠實的人,但絕不愚蠢。


    “假設有一天,讓小陳千戶擔任稅使,你敢去嗎?”


    王安沒等陳銘喘口氣,緊接著問了第三個問題。


    “微臣是皇上的鷹犬,隻要旨意下達,必將效死力,以報國恩!”


    陳銘聞言,立即堅定地迴答。


    這種情況下必須明確表態,否則領導會有想法。


    “嗯,小陳千戶果然是少年英豪,今日多有叨擾,真是辛苦...小淳子,替我送一下小陳千戶。”


    “對了,皇上賜的禦酒,給小陳千戶兩壇。”


    王安眉頭舒展,滿臉笑容地端起茶盞,喝了一口笑道。


    賜不敢辭,陳銘見王安已端茶,便行禮告別,與曹化淳一同離開。


    王安看著二人離去的背影,滿意地點點頭,隨即整理衣冠,對著書櫃後的牆壁鞠躬:“萬歲爺,奴婢奉命詢問,那小子已經退下了!”


    話音剛落,隻聽見“哢哢”一陣機關聲,書櫃向兩邊移開,裏麵走出一位小太監,推著一輛木質輪椅,緩緩前行。


    輪椅上坐著一位身穿明黃雲肩通袖龍襴圓領袍的胖老頭。


    “嗬嗬,這小子,確實挺有意思……有膽量,有智謀,有見解,朕的皇孫的眼光果然沒錯!”


    肥胖的老者笑著對王安說,他就是已執政四十五年的明朝萬曆皇帝。


    “奴才覺得,那小子可能還有些話沒敢講出來……”


    王安低頭迴答萬曆。


    萬曆搖頭道:“能這樣已經很難得了,總比那些隻會空談的書呆子強,寫一堆字卻離題千裏,讓人摸不著頭腦。”


    “況且,你能指望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立刻提出什麽高明的策略?那他就不是人了!”


    王安聞言,忙稟告:“皇上英明,萬歲,但這小子的忠誠肯定沒問題,他家世代都是錦衣衛……”


    “他是朕的耳目,首要的就是忠誠……”


    萬曆點頭,拿起幾份奏折,交代了幾句王安,然後示意小太監慢慢推著他離開。


    與皇帝的悠閑不同,此時的陳銘已與曹化淳告別,一上車就催促王有貴加快速度,盡快迴到千戶所。


    王有貴是陳銘剛走,他就趕著車到東側門外等候。臨行前,族裏的老人和家中的長輩都叮囑他,要緊緊跟隨小陳千戶,務必用心!


    王有貴是個實在且用心的人,他埋頭駕車,沉默不語。


    陳銘倚著車窗,皺著眉頭,仔細迴憶剛才的應對。


    他並不擔心,能賜禦酒的,恐怕不是老太監個人的意思,背後定是萬曆皇帝這位大老板在操控。


    事情的來龍去脈一想就明白了。


    但看王安的表情,這次會麵的背後似乎不簡單,自己需要有所準備。


    關鍵是,這個萬曆年間的情況極為特殊。


    皇帝與百官關係惡劣,導致各地信息嚴重失衡,很多事情也無法百分之百確定。


    要想弄清楚事情的走向,還真得費一番腦力和精力。


    一路思索,不知不覺已迅速迴到了千戶所。


    迴到千戶所,隻見鄭煥在簽押房拿著一疊稿件,焦急地來迴踱步。


    子癡、子愚也是一臉焦慮。


    “哎呀,千戶大人,您總算迴來了,我們必須快想個辦法,不然城南就要亂成一團了!”


    鄭煥一見到陳銘,便有些急切地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小商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雲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雲迪並收藏大宋小商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