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徐霞客這麽說,抬頭一看,已過午後,天色已暗,確實是用餐的時候了。


    晚餐安排在禪院後麵的涼亭中,亭子裏也點起了燈火。


    隻見石桌上,東坡素肉、素魚、素鴨、素雞、素火腿...各種素食滿滿當當地擺了一桌。


    所有的菜肴都是用各種手法將素食做成葷菜的樣子和口感。


    當然,徐霞客出身世家,見過吃過的東西不少,陳銘來自未來,對這些葷做的素菜也不覺得稀奇。


    就連徐安和鄭煥也不是見識淺薄的普通隨從,自然不會大驚小怪。


    然而,這位能癡大師雖然世俗油滑,烹飪手藝確實出色,大家品嚐之後都讚不絕口。


    \"大師的手藝足以超越京城酒樓的大廚了!\"


    陳銘吃完一塊素火腿,迴味無窮地稱讚道。


    徐霞客聞言笑道:\"嗬嗬,這位能癡師傅不僅僅會做飯,他的本事多得很...佛教講''羅漢六通'',他至少有十通以上。\"


    \"阿彌陀佛,這些都是雕蟲小技!\"


    能癡大師連忙謙虛地說,似乎對徐霞客的讚揚感到有些惶恐。


    \"大師追求的是無上的妙法...我們都是世俗之人,世俗之人自然做世俗之事,有酒無菜,實在無趣!\"


    \"快把你那珍藏的''雲霞露''好酒拿出來吧!盡管放心,這些都會算作銀子的!\"


    徐霞客放下筷子,一臉熱切地對能癡大師說。


    \"對對,貧僧見賢思齊,一時興奮,竟忘了,罪過,罪過!\"


    能癡大師聽後,猛然醒悟,連忙道歉。


    說完,他站起來,迅速離開了。


    \"在寺廟裏喝酒不怕佛祖責怪嗎?\"


    看到能癡離開,陳銘忍不住好奇地問徐霞客。


    \"按照佛教的說法,這些都是素酒,和尚是可以喝素酒的,那個...唐三藏不也喝素酒嗎?\"


    徐霞客笑著開玩笑說。


    陳銘聞言,也笑道:\"這素酒也是酒啊!這位能癡大師不簡單,竟然還會自己釀酒?\"


    “能癡大師可真是位奇才,精通烹飪、釀酒、種植、製墨……各種技藝無一不通,尤其是他種的佛田,堪稱一絕!”


    徐霞客微笑著向陳銘和鄭煥詳細介紹這位能癡大師。


    陳銘聽了,不禁微微一笑。


    果然,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難怪徐霞客會選擇住在這裏。


    和尚雖然沒有頭發,但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頭腦,有的甚至比世俗之人更聰明。


    正交談間,隻見能癡大師抱著一個類似瓷甕的器物返迴。


    徐安見狀,立刻上前接過來。


    他小心翼翼地將瓷甕放在旁邊的空石凳上,揭開蓋子,一股涼氣撲麵而來。


    “這是放在後山山洞裏的,溫度低,甕內的水快要結冰了,這樣才能妥善保存這‘雲霞露’,並非貧僧吝嗇!”


    能癡大師有些歉意地向兩位尊貴的客人解釋。


    “確實如此……大師所言正是儲酒之道。”


    徐霞客撫著胡須,幫忙解釋,這讓涼亭的氣氛更加融洽。


    能癡大師謹慎地拿起桌旁的一塊厚布,包裹住瓷甕中的一個瓷瓶。


    拔掉瓶塞,一股清新的香氣撲鼻而來!


    “嘶——大師,這酒味似乎不對勁?”


    徐霞客稍作清醒,皺眉向能癡大師詢問。


    “嗯?哎呀!不好,天色昏暗,一定是看守洞庫的小和尚不空拿錯了!罪過,罪過!”


    能癡大師聞過後,察覺到不對,漲紅了臉道歉。


    “咦!這味道好熟悉!”


    陳銘卻被這氣味吸引住了。


    這味道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在後世經常品嚐到,陌生的是這次帶有酒香!


    陳銘抑製不住,親自將瓷瓶中的酒倒入酒杯中。


    隻見酒杯中的液體呈淡黃褐色,清澈透明,散發出獨特的奇異香氣。


    陳銘端起杯子淺嚐一口,酒體醇厚豐滿,酸甜適口,還有一股熟悉的香味。


    “好味道!果然是它!”


    看到陳銘陶醉的模樣,徐霞客也忍不住倒了一杯,淺嚐一口。


    “微酸帶甜,這種香氣真奇特……”


    徐霞客放下酒杯,搖頭晃腦地品味。


    能癡大師也一臉困惑,不解地望著兩位貴賓。


    “大師,能否請教這酒是用什麽釀造的?”


    陳銘此時已迴味過來,急切地問能癡。


    “讓貧僧仔細想想……好好想想……哦,對了,看這瓶子,應該是前兩年園子裏偶然引進的一種小紅果,長得像柿子,卻又不太像,”


    “那種果實鮮紅鮮紅的……大家都不敢吃,貧僧是個節儉的人,等它成熟後就拿去釀酒了,時間一長,加上貧僧一心向佛,便忘記了這事!”


    能癡大師難得有些臉紅地向貴賓們解釋。


    \"飯可以稍後吃,大師,您能不能先帶我去看看那個小紅果呢?\" 陳銘急切地問能癡大師。


    \"倒也不是不行……\"


    能癡大師有點困惑地迴答,又無奈地瞥了一眼徐霞客,發現他也是一臉期待。


    無可奈何,他讓徐安留在涼亭,自己點了盞新燈籠,帶領其他三人前往寺廟內的苗圃。


    走了一段時間,他們來到一個安靜的苗圃,裏麵種植了許多花草。陳銘無暇欣賞,他瞪大眼睛四處尋找能癡大師提到的小紅果。


    苗圃不大,不久他就發現了幾株植物。這些植物大約四尺高,樹枝上掛著許多果實,大小類似葡萄,顏色有紅、黃、綠……


    陳銘走上前,摘下一顆紅色的小果子,握在手中。仔細端詳後,他點點頭,微笑著對眾人說:\"哈哈,果然就是它!我一時好奇,失禮了,請大家不要介意!\"


    能癡大師看到陳銘竟然認出了這個幾乎被他遺忘的小紅果,感到非常驚奇,問道:\"公子認識這種東西?\"


    \"這不是我們華夏本土的產物,而是來自萬裏之外的海外……\"


    陳銘笑著簡要講述了小紅果的來曆——在後世,它有個大家都知道的名字:西紅柿。


    \"哦,我想起來了!萬曆三十七年,陝西學者趙子函在《植物製品》一書中記載過,這東西在那裏被稱為''番柿''!\"


    徐霞客一聽,立刻想起此事,連忙引用文獻加以補充。


    了解了小紅果的來源後,眾人迴到涼亭,繼續享受美酒佳肴。鄭煥和徐安幫忙收拾碗筷,打掃禪房,留下陳銘和徐霞客在涼亭中乘涼聊天。


    \"清流,你為什麽對這個''番柿''如此感興趣?不就是個小果子嗎?\"


    徐霞客捧著茶杯,好奇地問陳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小商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雲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雲迪並收藏大宋小商聖最新章節